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09部分

姜汉风云-第109部分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经我允许,任何人不得踏入书房半步。”

    家仆得令而去,把书房的门掩上了。

    荀攸这才躬身一礼,对甄俨道:“荀公达方才无礼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甄俨顿时语塞,这咋回事?

    “隔墙有耳,在下才会出此下策!最近风声太紧,我不得不谨慎行事。”

    “那大人就不怕我是董卓的细作?”

    “在下参与姜将军考核选官一事,除了姜将军府中之人,并无外人知晓,所以你既然知晓此事,必是姜将军的人。不知姜将军有何指教?”

    “在下乃冀州甄俨,

    忝为右将军府中从事,奉我家主公之令来救大人!”

    “来救?我有何难处?还要劳动右将军挂怀?”

    “大人密谋董卓之事,绝无胜算!”

    “啊!”荀攸大吃一惊,自己密谋的事怎么会让甄俨知道了?只怕董卓也可能知道了。

    “愿闻其详!”

    “丁原、伍孚、袁绍、曹操、丁管等都谋此事,均告失败,不知大人联络的人是否有这些人之能?我家主公也曾派出刺客对付董卓,也未成功,落得个悬尸城门的下场,不知大人与我家主公亲自训练的刺客相比,有何高明之处?”

    “莫非雒阳时横死的女刺客出自将军门下?”

    “正是!是我偷偷掩埋了她的尸体!”甄俨的语调有些颤动。

    “将军高义,实令在下汗颜!我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也要效将军之义,愿以颈血溅董卓之身!”

    “我家主公不忍看到大人一身才华付之东流,所以令我来劝阻大人,切不可贸然行事!”

    “在下空有才华,却不能报国,实在无颜苟活!”

    “董卓必有一败,大人不可急于一时!朝中忠义之士甚众,只要时机成熟了,我家主公当会登高一呼,共讨国贼!眼下时机不妥,希望大人三思!”

    荀攸站起来背着手踱着步子,深深地思索着,若不是何进强行征召,他恐怕已是姜盛府中之人,现在对付董卓的目标与姜盛又是一致,他在考虑自己该何去何从。

    甄俨见荀攸眉头紧皱,犹豫徘徊,心念一动,就道:“侍中何颙已被董卓监视,在下担心,大人与何颙必有联络,此刻恐怕已被董卓知晓。我家主公求贤若渴,实不忍大人遭受横祸,枉死董卓手中,特令在下恭请大人赴乐安,以助大事!”

    荀攸徘徊了半天,说道:“将军果真有此想法?”

    “正是如此!当年考核选官之时,大人改投何进门下,我家主公扼腕叹息,只恨错过了贤臣!此时,主公正是用人之际,大人若能相助,乃主公之福,也是社稷之福啊!”

    “既然如此,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荀攸既然同意投奔姜盛,其他的事就是甄俨去做了,荀攸收拾细软,在甄俨的安排下离开了长安,直奔乐安而去。

    姜盛交办的其中一件大事已经办妥,甄俨就派出心腹之人去拜访马腾,而长安城中的事终于还是被董卓察觉了。

    何颙当其冲,被董卓的人抓了,投入大牢之中。董卓亲自审讯,逼迫何颙供出同党,何颙虽然文弱,性子却是倔强,不管董卓的人如何严刑拷打,坚决不吐一言,直到受刑不过,气绝身亡。

    荀攸行至弘农,听闻何颙誓死没有供出同党,大为悲切,在旅舍之中置了何颙的牌位,焚香三拜,然后义无反顾投姜盛去了。

    且说马腾那边,牛辅派来的使者在汉阳城中住了三天,也未见到马腾,不免焦躁。

    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的时候,马腾还回书给袁绍说也要起兵,但由于与韩遂互相争权,致使两败俱伤,实力有所减弱,并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所以董卓还想拉拢马腾、韩遂等效力。u看书 。uukanshu。om

    马腾不见牛辅使者,是想拿些架子,讨些好处,但牛辅的使者觉得现在董卓把持朝政,能主动拉拢马腾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哪里会想到要给马腾好处?

    马腾估摸着牛辅的使者也该表示表示了,就派人去探听消息,消息很快反馈回来:牛辅的使者在客店被人杀了!

    “啊?被杀了?何人所为?”马腾很是震惊。

    细作回报说:“现场没有现任何可疑痕迹,小二现时,那使者早已死去多时。”

    马腾有些恼怒,这分明是断他马腾的财路嘛,他本来想拿拿架子,让那使者让步,给些好处,现在使者死在自己地头上,不但拿不到好处,还可能惹恼了董卓,引来兵灾之祸。

    他阴着脸说道:“查!立即派人去查,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在我的地盘上杀人!”

    “不必查了!是我干的!”一个青年声音从院子里传了进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 姜盛交办的事(二)() 
马腾大惊,“卫兵何在?卫兵何在?”

    “马将军不必惊忧,在下并无恶意。”只见一名白衣长衫的青年,信步走了进来。

    院子里的卫兵紧追了过来,但看起来倒像是这青年带来的随从一般。

    马腾连忙拔刀防御,冷然道:“阁下未经通报,擅入我府邸,还口称并无恶意,视我马腾如无物乎?”

    “在下李通,拜见马将军!”这青年解剑放于一策,单膝跪地,抱拳参见。

    马腾见李通解了剑,也即回刀入鞘,坐了下来,说道:“李通,你擅杀丞相的使者,所为何事?”

    李通起(身shen)道:“在下奉右将军之令,来劝将军悬崖勒马!”

    “哦?你是姜盛门下?马某不知你所言‘悬崖勒马’是何意?”

    “董卓把持朝政,暴虐无道,天下臣民恨不得生啖其(肉rou),马将军世代忠良,岂可助纣为虐,甘当乱臣贼子?”

    “哈哈——当今朝廷弊弱,把持朝政者又岂是丞相一人?先是张让之流,又是何进,丞相扫除阉党何氏,主掌朝政,也是天数使然。所谓成王败寇,被害者也不过是败者之劫数。”

    “将军此言差矣,阉宦和何氏一党早已灰飞烟灭,董卓早已大权在握,为何一再坑杀忠良、祸乱朝纲?异己者一言不合,就遭其杀戮,阳城和雒阳数万百姓,被董卓虐杀以充剿贼之功,家中女眷财宝皆被抢掠。月前,京师雒阳如遭天灾,一夜之间化为废墟,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西迁途中死者数以万计,此乃天灾乎?此乃乎?”

    李通朗朗而谈,继续说道:“马将军虽然世居西凉,但不至于耳不聪、目不明,孤陋寡闻吧?”

    马腾正要说话,李通又道:“想那伏波将军马援忠肝义胆,马将军不会是要堕了祖上的门风吧?”

    “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不会是要我起兵反董吧?哼,我马腾雄踞西凉,岂会听姜盛差遣?看你也是个人才,我留你的狗命,滚回关东去吧!”

    “马将军眼光忒短浅了,董卓残暴,不得人心,他(日ri)必遭天谴!我家主公举义旗讨篡逆,屡建奇功,关东联盟各怀鬼胎,土崩瓦解,我家主公仍然厉兵秣马,毫不懈怠,就是为扫清尘埃,还我大汉朗朗乾坤!据在下所知,桥瑁传檄于马将军时,马将军曾复信要起兵,

    想来也是心怀忠君之念,为何今(日ri)如此立场?”

    “此一时彼一时!”

    “既然将军无意起兵反董,在下也不便多言,只是希望在我家主公兴兵讨贼之时,将军能置(身shen)事外,切莫与那董卓陪葬!”

    “你这是威胁我吗?”马腾有些不满。

    “在下不敢,不过我家主公之能,马将军必定也有所耳闻。我不希望看到董卓覆灭的时候,西凉马家也从世上除名。”

    “你——”

    “告辞!”李通转(身shen)就走。

    却见门外一员小将出枪挡住,“慢着!你当我马家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

    李通拔剑戒备,“哈哈”大笑。

    那小将问道:“你死到临头还能笑得出来?”

    李通正色道:“我名如草芥,死不足惜!只是汉伏波将军之名就要毁于一旦,西凉马家已是危急存亡之秋,却不自知,适才发笑,乃是笑你们鼠目寸光,自取灭亡!”

    “锵——”卫兵们都拔出了兵刃,那小将挥枪就取李通,李通速退十步,躲开了那小将的枪势,看起来气定神闲。

    “超儿,住手!”马腾喝道。

    “父亲,且让孩儿除掉这口出狂言之徒!”那小将正是马腾的长子马超,现在十四岁。

    “不可莽撞!李将军处事不惊,隐有大将之风,不知在右将军麾下担任何职?”

    “传令兵而已!”李通淡淡地说道。

    李通,字文达,自小有游侠之风,历史记载其几年后率部众投奔曹((操cao)cao),后在曹((操cao)cao)讨伐马超时死于马超枪下,而此时的李通早已被甄俨物色为司隶校尉部(情qing)报站的负责人,这回奉命来拜访马腾,(情qing)报站的主要职责就是收集传递消息,李通说自己是传令兵并无不妥。

    “如此将才,如暴殄天物!不如为我效力,至少可做中郎将!”

    “哈哈——我家主公麾下名将如云,在下难望其项背,做个传令兵已经是主公厚(爱ai)了!忠臣不事二主,马将军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好吧,你可以恢复覆命了,我马腾久居西凉,只想自保!不愿掺和朝廷的事,右将军与董卓之间的事,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将军深明大义,我必会向主公报告!后会有期!”李通抱拳一礼,然后大踏步而去。

    “父亲,为何放他走了?”马超问道。

    “超儿,李通之能非尔等所能及也,就算强留,也断然留他不住!”

    “那董卓使者被杀的事?”

    “我自会上表请罪!”

    “上表请罪?难道父亲要投靠董卓?”马超对董卓还是深恶痛绝的。

    “非也!正如李通所说,董卓必不长久,我上表请罪只是缓兵之计,就算董卓想治我的罪,又能怎样?我麾下十万带甲,董卓现在没这个本事!”

    且说牛辅得知使者被杀,而马腾只是简单上了个表请罪,没有任何归顺董卓的意思,u看书 uukanhu。c 于是整顿军马就要去讨伐马腾。

    “将军不可冲动!”同僚董越连忙劝阻。

    “马腾不识抬举,我要让他知道我牛辅的威名!”

    “军师传信说关东各地蠢蠢(欲yu)动,有攻长安之动向,各部要加强防御,不可擅自出战!为丞相大事计,将军暂且忍耐。”

    “哼——以后别让那马腾落到我手中!”牛辅闷着气。

    马腾那边虽然兵将甚多,但也怕董卓一气之下挥军来攻,各处关隘要道都布置了兵马,等了月余不见董卓军的任何动静,这才放了心。

    李通办妥了马腾的事,即回司隶校尉部了,甄俨派八百里快马把消息报告给姜盛,而袁绍、韩馥派来的使者也早已在姜盛府中等待姜盛的接见。

    原来这两位仁兄是在寻求姜盛的支持,现在董卓一手遮天,献帝存在不存在没有什么意义,袁绍他们就琢磨着废除献帝而扶植刘虞为帝,另立朝廷,以对付董卓。(。)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冀州来使() 
这段时间,姜盛麾下的众武将都去招募兵勇,又恢复了一万多人的兵马,褚燕从镇守草原的骑兵中调配了五千骑到乐安,赵云从中选拔了一千五百人与原有的七百多玄甲骑兵合兵一处,组成了玄骑营。

    各部按着姜盛制定的练兵方略勤加练兵,而姜盛正在后院陪伴公主及张氏二妾,童琳战死后,姜盛更加珍惜眼前人,所以得闲时他都会跟她们在一起。

    丢手帕、跳绳、荡秋千、踢毽子等后世小孩们常玩的游戏,在这里成了姜盛与娇妻们的常备娱乐项目,因为这个时代实在没有什么可玩的。

    公主虽然没有过门,但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因为从雒阳杀出来之后,公主的身份也只是个名头而已,而现在大家对刘芊的看法就是姜盛的未婚妻。

    反倒是曾经是刘辨皇妃的唐姬成了外人,她很羡慕刘芊和张氏二人能与姜盛玩得如此开心。

    刘芊起初因为刘辨的缘故对唐姬不冷不热,后来大有改观,张氏二姝对唐姬也是姐妹一般,可姜盛好像故意冷落唐姬,都不正眼看她,有时会她主动跟姜盛致礼,姜盛也视若不见,若不是刘芊她们的好,唐姬早就打算离开了,但现在她的心中充满了谜一样的姜盛,说不清理不清的感情。

    姜盛当初救下唐姬纯粹是出于道义,并没有其他因素,而唐姬心中却有些心猿意马,对姜盛暗生情愫,她有时候又怪自己不守妇道,明明已经做过刘辨的妻子,却又对这个男人朝思暮想,但感情这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