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15部分

姜汉风云-第115部分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与公主感情深厚,在下能够理解,还望皇上保重龙体。”

    “嗯,你去吧。”献帝摆了摆手。

    许攸告退之后,自有小黄门带许攸去取嫁妆,宫中日子过得清苦,大批财富都被董卓霸占了,献帝给的嫁妆很是寒碜,许攸些心酸,这一代皇帝日子过成这样,也真是天下之怪事了。

    侍中刘和奉诏陪同嫁妆赴乐安,名义上是到乐安主持姜盛的接亲仪式,但出了函谷关之后,刘和就与许攸分道了,他要去向其父刘虞传达献帝的旨意。

    献帝对此事早有安排,他想逃离长安,东归雒阳,就派刘虞的儿子刘和借机离开长安去讨救兵,让刘虞把献帝接出来。现在许攸来长安处理公主大婚之事,刘和趁机出了长安,把献帝的意思说与许攸,因为事关重大,许攸令人快马加鞭,禀报姜盛。

    刘和则化装成平民百姓,独自东行,因为北面并州和东面司隶校尉部都是董卓的势力范围,刘和只好绕道南阳,但被袁术的人现了行踪,袁术直接扣留了刘和,而派使者去联络刘虞出兵。

    献帝有东归的想法,作为宗亲的刘虞当然是大力支持,于是就派三千骑去往南阳,由袁术率军去迎接献帝。公孙瓒素与刘虞不和,于是就撺掇袁术吞并刘虞派出的骑兵部队,袁术乐享其成,留置不。

    献帝的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就是问题了,刘和逃走后即昼伏夜出,仓皇逃到幽州,把公孙瓒撺掇袁术的事跟刘虞说了。

    刘虞怒道:“公孙瓒卑鄙小人,真以为我拿你没辙吗?”于是布命令,让公孙瓒撤军守右北平郡,而且不允许公孙瓒用兵出右北平郡的范围。公孙瓒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方面派兵劫掠刘虞赏赐给塞外异族的财物,

    另一方面积极用兵,对百姓强征军费,与刘虞公开撕破了脸皮。

    刘虞就上表痛斥公孙瓒的卑劣行径,要治公孙瓒之罪,而公孙瓒也上表指责刘虞处置异族事务不力,现在的朝廷由董卓把持,董卓只关心有没有人反他,其余事务懒得过问,而献帝与朝臣又是个空架子,对于公孙瓒和刘虞的矛盾压根儿就不过问,刘虞只得自己设法对付公孙瓒。

    且说公孙范严纲田楷合兵一处,计八万余人,而颜良部只有两万,经过一个时辰的厮杀,颜良大败,引残兵败将撤回南皮。公孙范严纲田楷分兵三路,连克重合东光高城三县,袁绍的势力被压缩到了南皮浮阳一带。

    袁绍见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小,而公孙瓒虽然屡遭败绩,但势力却在逐渐扩大, 袁绍心急如焚,急召群臣议事。

    逢纪道:“为今之计,要逼韩馥交出冀州,主公以冀州之名,兴兵讨伐公孙瓒,则名正言顺,以应天下民意。”

    “当初就该取而代之,现在我们实力弱小,恐难以震慑韩馥。”

    “主公,现在黑山与黄巾作乱冀州,韩馥懦弱无知无以应对,只要晓以利害,软硬兼施,韩馥不在话下。”荀谌道。

    郭图道:“听闻公孙正在图谋河间,主公也可遣一军西进,直奔河间国治所乐成县,威逼韩馥;另遣韩馥同乡之人说之,此事可成。”

    “言之有理,友若(荀谌的表字)啊,你与韩馥俱为颍川人,合该成此大功。”

    “愿为主公驱策!”荀谌接下了这活儿。

    “文丑!”

    “末将在!”

    “你率军一万,西攻乐至,要把声势做大,威慑韩馥!其余众将厉兵秣马,以备来日战公孙。”

    公孙瓒那边也不甘寂寞,派邹丹单经挥军入寇河间国易县束州文安等地,各县守军望风而逃,把河间国的北部让给了公孙瓒。

    志得意满的公孙瓒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自己指派州牧,拜严纲为冀州州牧,田楷为青州州牧,单经为兖州州牧,并配置了郡守县令,僭越之名令天下人唾弃。

    刘虞大怒,遣人传召公孙瓒到涿县议事,公孙瓒也不傻,知道刘虞来者不善,于是称病推脱不见,也不赴涿县应召,刘虞见公孙瓒根本不听,于是密令各郡县募兵备战,决意武力征讨。)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争夺冀州(一)() 
一秒记住【北斗星】,无弹窗网络!

    姜盛这些日子在操持大婚之事,原定的草原之行就难以实现了,于是令赵云带少量随从去往草原与褚燕接头,按着姜盛团队最初的计划,要褚燕出兵牵制公孙瓒,防止公孙瓒进一步蚕食冀州。

    袁绍现在已被打得够呛,还不敢放开了胆子搞冀州,姜盛暂时也不考虑军事上牵制袁绍,但他知道历史记载的韩馥让冀州给袁绍的事,现在袁绍艰难,难保他不对韩馥下手,于是派荀攸面见韩馥。

    荀攸也是颍川人,所以就以同乡的名义拜访韩馥。

    “韩使君对州牧的称呼别来无恙啊!”荀攸原本在朝中任黄门侍郎时与韩馥相识。

    “哎呀公达,数年不见,你越消减了,正好要与你引见你族叔。”

    “族叔?可是文若?”文若是荀彧的表字,荀攸与荀彧年龄相仿,辈份上差了一辈,平时非正式场合一般以表字相称,荀攸听说荀彧举家来冀州,所以有此问。

    “非也!文若答应来冀州,但不知何故,尚未到达,我引见的乃是荀谌。”

    “荀谌?他不是投袁绍了吗?怎会来此?”荀攸满腹疑惑。

    “投袁绍?没有啊,他前几日才来此做客,为我谋划大事的。”

    “使君,切莫被荀谌蒙蔽啊!他早已是袁绍的谋士了,此番来此必是为袁绍当说客啊!”

    “哈哈,公达为何要污蔑族叔呢?冀州危难,我正是用人之际,友若正是来此帮我的,你也可以为我出谋划策,以解冀州之危啊!”

    “在下并非污蔑,只是言及事实而已。若是不信,使君大人可向荀谌问计,一问便知。”

    “既然如此,就请公达同往。若是并非如你所言,本官可就怀疑你的人品了。”

    “在下不便与荀谌相见,还望使君见谅!在下就在此处相候,若是果被在下说中,还请使君万不可允诺!”

    韩馥半信半疑,决定试一试。荀攸得知袁绍的人已经来此运作,心中暗惊,幸亏还没有实质的行动,于是盘算着怎样把冀州抢过来。

    韩馥在书房召见了荀谌,“友若啊,冀州黑山、黄巾生乱,公孙瓒步步蚕食,我该怎么办呢?”

    荀谌看了看韩馥,见韩馥确实无计可施,就道:“使君大人可将自己与诸侯群雄比较过?”

    韩馥摇了摇头,“不曾比,友若有话不妨直说。”

    “使君大人,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宽厚仁爱及吸收天下人才方面,比起袁绍来怎么样?”

    韩馥心中一动,看来荀攸之言并无虚假,他面不改色,说道:“我不如袁绍。”

    “那么面临危难能出奇制胜,智谋勇气远常人,这方面您跟袁绍比起来又怎么样?”

    “我不如他。”

    “世代普施恩惠,天下各家皆服,您比起袁绍又如何?”

    “我不如他。”

    “是,渤海虽然是一个郡,其实相当于州,现在使君您三方面均不如袁绍,但长期位居袁绍之上,而袁绍乃当世豪杰,必定不甘心居于您之下。现在公孙瓒兵锋不可抵挡,而袁绍也有精锐之师,两支队伍共谋冀州,则冀州的危亡立刻就会到来。袁绍乃是使君的故旧,又是同盟,眼下的办法,不若将冀州让与袁绍,袁绍必定会对您感恩戴德,还可以挫败公孙瓒的图谋。这样既保住了冀州,又全了使君让贤之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韩馥道:“袁绍虽说三方面优于我,但现在屡遭败绩,连渤海都保不住,何谈挫败公孙瓒?”

    “使君此言差矣,公孙瓒强占渤海半壁,乃是借兵勇之盛,

    袁绍兵少,但胜多负少,多次挫败公孙瓒。袁绍之能,相必使君大人也多有耳闻,现在缺的是精兵,只要冀州兵马归入袁绍麾下,则公孙瓒必败无疑!使君大人,请早作决断啊!”

    韩馥有些犹豫,荀谌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想到荀攸的话,韩馥并不急于表态,于是道:“友若言之有理,但事关冀州命运,我还要思虑一番。”

    荀谌道:“事情紧急,使君大人不要再犹豫了,一旦公孙瓒成事,则回天无力啊!”

    韩馥道:“容我考虑一夜!”

    荀谌也知道催得过急,必会遭韩馥反感,于是出言告退,自回客店去了。

    韩馥回到书房,见到荀攸,说道:“果如公达所言,荀谌是劝我把冀州让给袁绍,既救冀州,又有让贤之美名。”

    “使君可是应了?”

    “没呢,不过我琢磨着,荀谌的话也有道理。 om”

    “使君,万万不可让冀州给袁绍,袁绍对冀州觊觎已久,之前公孙瓒攻略冀州,就是出自袁绍的撺掇,若不是因为公孙越之死,袁绍与公孙瓒还是同盟,现在袁绍屡败于公孙瓒,所以才想不费吹灰之力,而得冀州。”

    “那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应对冀州之难啊?”

    “现在袁绍实力弱还要防备公孙瓒和黄巾贼,必无暇西顾。幽州牧刘虞向来不喜公孙瓒,使君可遣使与刘虞联络,只要刘虞出兵节制公孙瓒,公孙瓒也不敢不顾其根本,如此一来,可暂时解脱危局。冀州人多粮足,只要使君动员百姓,共守冀州,以博大胸怀招募天下英雄,则冀州可保无忧。”

    “公达是好计策,但现在兵临城下,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两人正说着,别驾闵纯急匆匆地过来,“主公!主公!不好了!黄巾贼破了广川!黑山贼郭大贤破了栾城!”

    “啊!”韩馥吓得一哆嗦,连忙召集长史耿武和骑都尉沮授议事。

    “如此危急时刻,我想把冀州让给袁绍!”

    “主公,万万不可!”沮授道,“冀州虽然狭但能披甲上阵的足有百万人,储备的粮草物资足够支撑十年。袁绍一个外来人,军队疲弱,仰我鼻息,只要给他断了供给,立刻可以饿死他,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我过去是袁氏的属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绍。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谦让,这是古人很看重的,各位为什么觉得不好呢?”

    荀攸道:“使君大人,若是一定要让冀州,与其给袁绍,还不如让给右将军姜盛!”

    “姜盛?”韩馥及众人一呆。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争夺冀州(二)() 
荀攸道:“姜盛未及弱冠,即屡破黄巾,斩首十数万,威震天下,后扫平冀州乱贼,善战之名,路人皆知;有仁德布于天下,使乱贼变为顺民,又得先帝看重,治乐安,民富兵强,万民拥戴,此非强于袁绍十倍乎?董贼乱时,姜盛以两万兵马力敌西凉精锐十余万,重挫董贼,此非大义乎?冀州危难,姜盛派出精锐协防邺城,若是使君继续守冀州,则姜盛必全力援助,若是要让冀州,何不交由姜盛力挽狂澜呢?”

    韩馥心中暗叹,看来没有一个人真心为他着想,荀谌为袁绍,这荀攸是为姜盛,都来盯着冀州呢。【】

    “原来公达是为姜盛做说客来了。”

    “不瞒使君大人,在下早已投入姜盛门下,此番乃是奉令而来,有两个打算,若是使君留职冀州,则我家主公鼎力相助,若是使君有意让贤,则为主公谋得冀州!”

    沮授道:“姜盛之名,冀州百姓人人称颂,但此番落井下石的作为实在难以恭维。”

    “此言差矣!北至乌桓,南至青州,皆有我主兵马,乐安富足,又有乌桓之助力,便是没有冀州,也可称雄于天下!我主不忍冀州百姓家破人亡,是以愿意接手冀州,以安天下。冀州百万臣民之危亡,就看使君如何决定了!”

    众人正辩论的时候,韩馥的从事赵浮和程涣前来拜见,这两人听说韩馥危难,率军由孟津撤回邺城,以作防御。

    前几年冀州黑山和黄巾之乱时,姜盛执掌冀州军事,赵浮和程涣曾在姜盛指挥下参与过多次战役,这两人也因战功从普通一兵升迁为五品官员,得知众人谈论的问题时,两人直接表态:“若是主公决意让出冀州,则姜盛是唯一的选择。”

    闵纯被眭固所败之后就不敢领军作战了,杵在那里默不作声,耿武和沮授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韩馥见如此局面,长叹一声,“就依你们所言吧,把冀州让给姜盛,公达,你速去禀报姜盛吧!”

    “使君深明大义,我主必不会亏待。现在我让于禁入城守卫,各位首先要保住邺城,待我主北上之时,就是冀州反攻之时。”

    荀攸知会于禁入城保护韩馥及州牧府众文武,然后自回乐安禀报姜盛。

    且说荀谌在客店等了数日,不见韩馥召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