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71部分

姜汉风云-第171部分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曹操和袁术部署在豫州的兵马加起来十几万人,如果不打起来,时间长了,很可能两家都各退一步,先把颍川收拾了再分家,那样计策不就失败了吗?

    徐庶毕竟是徐庶,在这个时候他离开了颍川,而且让田丰、张辽按兵不动,自有他去安排。

    田丰是文臣,当然知道谋士有时候不喜欢别人先知道他要干什么,所以自然不问。张辽就不一样了,他对徐庶并不熟悉,虽然觉得让出陈国让曹袁两家内讧的计策还过得去,但还是不信徐庶的道道。

    “我看这徐庶徒有虚名罢了,让出陈国也没让两军斗起来,现在又让我们按兵不动,他这是帮谁呢?”

    “文远稍安勿躁,我看这徐庶不简单,反正目前各方都没有动作,索性就信他,等着日子不迟。等的时间越长,形势对我们越有利。主公的数十万大军正从幽州南撤,不出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反攻豫州了,所以是曹操和袁术等不起,徐庶去搞点动作,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吧。”

    田丰的分析不无道理,由于曹操这一杠子,姜盛不得不尽快调兵遣将,高句丽的问题交给田豫处理,没有什么悬念了。打扫战场和收拾烂摊子的事就交给新到任的各级官员了。

    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都没有什么名头,但个个都是能文善武,军政事务都可以独当一面,这让姜盛省了很多心。

    审配作为幽州牧,主要精力转上了发展生产和互市,南匈奴于夫罗南下被收拾以后,呼厨泉实际上掌控了南匈奴,在刘虞的招抚政策下跟幽州交往甚密,特别是商贸互市,刘虞被姜盛铲除之后,呼厨泉见识了姜盛的手段,所以主动派使者向姜盛进贡,姜盛乐意南匈奴的态度,就让审配专门设立了互市府,负责与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北疆各族的贸易。

    北方相对来说已经稳定,姜盛就把主力大军南调,全力经略中原,三十万大军南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物资粮草兵员家眷等,颇费些时候。

    贾诩执掌并州之后按着姜盛休养生息的指示大力恢复生产,把三十余处大型草场划定为大汉官营马场,为姜盛骑兵集团提供战马,并沿着几条大河发展了农耕经济带。

    在颜良、文丑两员战将的经营下,并州军扩充为八万精兵,半数为骑兵,可以说是实力雄厚,为姜盛免去了西部的后顾之忧。

    姜盛军事重心南移的硬件条件都已经具备,唯一不足的就是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姜盛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他的团队也都明白。

    在这种背景下,太史慈率领的海军南下已经是势在必行。

    刘备掌了徐州,还没有认识到海上作战的东西,倾尽徐州之力扩大步兵规模,骑兵对于徐州来说只能是妄想,北方的战马生意都被姜盛一手刹住了,南方的马又不适合做战马,刘备也只能发展步兵。

    扬州牧刘繇与世无争,在曹操和姜盛之间保持中立,虽然严白虎和王朗都声援曹操,但刘繇压着阵,他们没什么作用,刘备没有后顾之忧,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下邳、东海两郡。

    太史慈海军把赵云所带的玄甲骑兵送到了海西县,赵云率军直接杀进了东海郡。

    而太史慈的舰队继续南下,到了盐渎(属徐州广陵郡),而这一切,刘备根本就没有察觉到。

    当玄甲骑兵攻下曲阳县城的时候刘备才如梦方醒,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第350章 两线战略(2)() 
    曲阳县城并不大,守军也不多,千八百人而已。

    陶谦治理徐州时,这个地方还算是富庶,粮草储备也多。

    赵云之所以选择首先攻打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对于刘备的重要性。

    海西县是以近海捕捞为生,平时属于不设防的地方,谁都没有想到,姜盛的部队会从海上来,更不会想到这一招直奔要害。

    曲阳的战斗是在午后发起的,赵云把队伍集中在树林里,令几百精干人员换上当地百姓的衣服,把手弩和弩箭暗藏于衣服之中,顺利进入了曲阳县城。

    “府衙在何处?我要报官!”

    “看你是外地人,有什么可报的?”

    这士兵乃是冀州人,说话口音与曲阳大不相同,一开口就被人看出是外地人。

    “在下乃兖州人士,做些行脚生意,不想却遇到了贼匪,特来报官。”

    “此处从未见过贼匪,小兄弟你不会是认错了吧?”

    “我说的确确实实,我的伙计还在贼匪手中,请引我去见县官!”

    “我就是县长!”那人话音未落,旁边一群人围了上来,个个都手执兵刃。

    这士兵脸色微微一变,向周围的路人使了使眼色,周围路人看起来并无异状,但在人群中有一股力量正在若即若离的接近着。

    “何方贼匪?速速受擒!”

    “大人,草民绝非贼匪,所述千真万确。”

    “你这口音分明是冀州口音,莫不是姜盛老贼派来的探子?”

    那士兵一看这架势,肯定是暴露了,于是低喝一声:“杀——”

    周围百余人身形一动,一支支手弩拿了出来,黝黑的短箭对准了县长和他的护卫。

    “嗖嗖嗖——”手弩发射,上百个手弩把这十几个人射成了刺猬。

    路人惊叫起来,四散奔逃,这些玄甲兵已经开战,就不再含糊,对着半空发出响箭,然后迅速控制了城门,城外的赵云发现之后,立即令两千玄甲骑兵迅速入城!其余两千多骑立即机动起来,防止敌人增援。

    县尉得知城中乱起,立即召集兵马应战,但曲阳的兵马实在是太少了,一露面就被入城的玄甲骑兵压制死伤惨重,侥幸躲过手弩射杀的很快就被马刀斩了头颅。

    血腥味弥漫开来,城中百姓乱作一团,多年未经历战争的曲阳百姓惊慌莫名,县府的师爷趁乱逃了出去,逃往下邳求救去了。

    下邳驻扎了一支队伍,为首者名叫郝萌,东海郡驻扎另一支队伍,主将为曹豹。

    原本糜芳驻扎东海,因为参与讨伐姜盛之战而北上了,曹豹就被刘备安排为主将。

    郝萌起初还不信,但接连的急报让他不得不信。

    “快!集结兵马,迅速派人报与使君知道。”

    郝萌披挂整齐后即让副将留守,自率两万兵马直奔曲阳而去。

    玄甲骑兵的侦查向来缜密,郝萌的兵马一动,赵云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在城里的两千人收拾的差不多了,补充完给养之后就迅速撤出,往下邳方向运动。

    赵云则带其余玄甲骑兵迎着郝萌军去了,曲阳城破五天后,赵云玄甲骑兵在郝萌军的必经之地列下了阵势。

    这次南下,由于只是迫使刘备撤军的战略意图,所以赵云只带了五千玄甲骑兵,只要造出声势来就行。

    郝萌远远看到前方黑压压一片,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连忙让全军停住。

    下邳这周边地势平坦,特别适合大兵团作战,郝萌见赵云那边兵力不足三千人,心中大安,就这么几个人,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于是乎,郝萌大刀一挥,“给我杀!”万余骑兵大吼着向赵云军阵冲去,可谓是锐不可当,而赵云那边却是毫无动静,势静如山!

    短兵交接之时,高下立判。

    赵云银枪一抖,带着两千多玄甲骑兵就向郝萌军杀了过去,冲在最前头的郝萌军先是遭遇了密集的手弩射杀,人仰马翻,后面的骑士根本反应不过来,玄甲骑兵已经冲到了阵中。

    玄甲骑兵的战马都是甄家商队从西域带回来的大宛马,比起郝萌的中原骑兵,明显占据了优势。

    加强版的马刀配上优势的战马,玄甲骑兵如切瓜剁菜般收割着郝萌骑兵的生命,很快就被砍翻一大片。

    郝萌见状不妙,连忙鸣金收兵,一个照面就损折了三千多骑,这仗还怎么打?

    而就当郝萌要撤的时候,斜后方又杀出一彪兵马,一面“赵”字大旗迎风招展,正是从曲阳撤出的玄甲骑兵。

    两支玄甲骑兵夹攻郝萌的兵马,战力陡增,只听得马嘶人惨叫的声音,一簇簇血雨随着马刀的刃飞溅起来。

    郝萌全军被这一边倒的砍杀完全打懵了,恐惧感蔓延起来。

    这支队伍在讨伐董卓时候打过仗,别的时候一直就是闲待着,哪里见过这样骇人听闻的骑兵,早已没有了战意,也不管郝萌的军令了,四散奔逃,面对玄甲骑兵这支死神般的军队,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战局已乱,郝萌天大的本事也无法集合部队进行反攻,只得随着大部队西撤。

    赵云在敌人尸体上蹭了蹭枪头的血,笑道:“我当是刘备多大能耐呢?就这样的战斗力,还不自量力,要跟我大哥为难。”

    虽然初战得胜,但战略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赵云并没有掉以轻心,集合部队之后即向下邳方向进攻。

    郝萌好不容易撤回下邳,再也不敢出战,而是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赵云率军到达之后,做了试探性进攻,郝萌不为所动,令所有将士按兵不动,等待援军到了再说。

    曹豹接到消息之后,连忙派人送信给刘备,让刘备赶紧撤军回防,跟着曹操打姜盛,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有害无利,徐州才是刘备的根本。

    刘备接到消息,大为吃惊:“这?这怎么可能?姜盛的兵马怎么可能出现在南方呢?”

    “千真万确,而且是姜盛的嫡系精锐,统帅是姜盛的结拜兄弟赵云!”

    “琅琊方面战事怎样了?”

    另一名士兵答道:“青州牧荀攸派出青州营由北海出击,先后都与二将军、三将军交过手!”

    “几胜几负?”

第351章 两线战略(3)() 
    “二将军两胜七败,琅琊国已被攻占大半,三将军试图救援,却被打了伏击,损失不小!目前二位将军已经退守临沂。”

    “什么?竟有如此惨败?”刘备显然没料到姜盛的反攻会如此迅猛!

    而下邳附近的那支来无影去无踪的精锐骑兵更是让刘备寝食难安。

    刘备召集简雍、糜竺等人商议对策:“诸位,目前局势便是如此,该如何破局?”

    简雍道:“主公可知孟德有何打算?”

    刘备道:“孟德自是打算多路齐头并进,以为两翼策应,西线由袁术刘表,东线我军,而曹军中路突进,攻姜盛根本之冀州!”

    “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此话怎讲?”

    “孟德虽说兵分三路,但两路为守势,只有聊城一路为攻势,这分明是借我等兵将为其攻城略地,其心可诛!”

    糜竺道:“宪和之言差矣,君不知唇亡齿寒之道理?姜盛数年之内灭袁绍于冀州,收青州,平幽州,轻取并州,野心不可谓不大。我徐州与姜盛的青州相接,在姜盛的下步战略中必定首当其冲。”

    众人连连点头,糜竺的分析很有道理。

    糜竺继续说道:“幽州初定,姜盛大军主力短时内难以南下,正是空虚之时,曹公攻打聊城,看似简单,实则妙策啊。聊城乃冀州和青州互为支援的要地,一旦拿下,姜盛两线不能呼应,那就是各个击破之局,荀攸就算有天地之才,也难以青州之力与我等抗衡。”

    刘备道:“青州之兵已破琅琊大部,你所说未免过于自信!”

    “那是因为聊城未破,荀攸无后顾之忧,所以敢集中兵力攻我琅琊。为今之计,只能撤回攻泰山的兵马,坚守临沂,待到曹军破了聊城,就是我军反攻之时!”

    正当刘备集团谋划的时候,西线战场打的难解难分。

    李通本就是情报出身,对于蒯越和文聘的动向岂会不知?

    从开战一来,长安校尉部的兵马就一直是李通统带,让荆州误认为李通是主将,却不知吕布早已在文聘大军去雒阳的必经之地等候多时。

    文聘秘密北上,工作做得很严密,三万大军昼伏夜出,沿途各县竟然丝毫没有察觉,他也自信满满,觉得这一招险棋还是走对了。

    按着最初的部署,李通是想抢在文聘前头拿下南阳,没想到文聘军也进展迅速,半路打了遭遇战。初战告捷之后李通没有贸然出击,他也知道自己的兵马也只是前锋,并非主力,所以见好就收,屯了下来。

    蒯越也没敢进南阳,他知道自己带的这点部队,一旦进了南阳就无法牵制李通,虽然他看不起文聘,但荆州利益还是占了上风,就按着文聘的部署虚张声势。

    李通既已探得荆州军的虚实,也就不再着急,安心的扎了营!任凭蒯越如何作法,李通均不为所动。

    雒阳城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外城已经初见规模,巍峨大气的城墙耸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