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7部分

姜汉风云-第7部分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姜盛对童渊推崇之至,没想到会见到真人,此时有些激动了,反倒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

    童琳拽了拽姜盛的衣角,“还不给爷爷行礼?”

    “啊?啊!在下,啊不,晚辈,呃呢个,姜盛,姜,姜子诚拜见童老前辈!”姜盛连忙躬身一礼。古时都有表字,姜盛取其名字上部的“成”加“言”,仿着赵云的表字给自己取了表字子诚。

    “呵呵呵,小友不必多礼。还不拜见华神医。”童渊伸手虚扶一把。

    “晚辈姜盛姜子诚拜见华神医!”姜盛躬身对矮个的老头行了一礼。

    华神医?华佗?不会吧?姜盛听这个称呼有些意外。

    “使不得!使不得!羞煞老朽了!”华佗倒是很谦虚,其实这也是时代造成的,古时候,医者大多不被人重视,常被士大夫阶层看做是卑贱的行业。华佗见姜盛骨子里透着一股英气,只道是大户的子弟,因此才会反应如此强烈。

    “元化华佗的表字,这一趟你是白来了,这小子恢复得这么好!”童渊笑道。

    “当然不是白来了,你老小子可不能藏私啊,把那些上好的草药给我装满药筐。”华佗根本就是在敲诈。

    “我就知道你得敲竹杠。子龙啊,你去把后窖的草药搬出来,晾一晾。元化,屋里说话吧。”童渊让赵云去拿药,然后邀请华佗进屋。姜盛和童琳作为晚辈,是不方便进屋的。于是就去了姜盛的屋子。

    “元化,你观此人如何?”童渊低声问华佗。

    华佗捋着胡须半晌不说话。

    “有什么不妥吗?”童渊问道。

    童渊下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清姜盛的来历,但一无所获,只好找到懂相术的华佗帮忙。

    “此子来历难测,但心性大善,乃至仁之士。”华佗道。

    “前程如何?”

    “大贵之人!但一路凶险,少不得血光之灾。”

    “如何化解?”

    “逆天而行!”

    “啊!这可如何是好?”

    “此子虽至仁至善之人,但一生杀戮不断,以夺人之命之大凶而成救万民之大仁,虽鬼神不能撼之!大汉气数怕是也要折在他的手中。”

    “那琳琳?”这才是童渊最紧张的。

    “儿女之事难说啊!”

    “元化,你就不要卖关子,直说吧。”

    “天机难测,就看令孙女的造化了。如果化解了劫难,则是大贵,一生荣华。我之言唯有到此,老友莫要追问。”

    “琳琳的劫难可有化解之法?”

    华佗道“事在人为,不可强求!”

    “既然如此,就顺其自然吧,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多虑了!”

    “既然此间事了,华佗告辞。”

    “元化何故如此匆匆?”

    “青牛角啸聚山林,袭扰百姓,多有伤者,加上疫病横行,生灵涂炭啊,元化能救得几人就救几人吧。”华佗叹了口气,然后背起药筐就要走。

    赵云、夏侯兰、姜盛都要送华佗下山,华佗拒绝了,然后自己背着药筐慢慢下山去了。

    吃过午饭后,童渊说要教枪术,让赵云、夏侯兰、姜盛、童琳同去。

    到了练武场后,童渊给了姜盛和赵云各一条木枪。

    “子诚啊,听子龙言及你的枪术不凡,可否让老夫开开眼?”童渊问道。

    “童老前辈谬赞了,子诚雕虫小技,焉能在大师面前现眼?”

    “无妨无妨,你尽管使来。”童渊道。

    “那子诚就献丑了,请童老指教。”姜盛持枪行礼道。

    赵云和姜盛跃到场中,互相行礼。赵云开臂持枪,枪尖向下,正是百鸟朝凤枪的起手式。

    姜盛也不多言,舞了个枪花,以静制动。姜盛这套枪术属于后发制人的类型,通过极快的反应速度针对对方的招式进行应对,达到见招拆招的境界。

    赵云照例是“梨花乱舞”的第一式,姜盛不慌不忙,心中早已有应对之法,姜盛双手握枪,收发自如,与赵云战到一起。

    童琳略懂枪招,但对未婚夫君的崇拜占了上风,大声喝彩。而童渊却是在看门道,他倒要看看姜盛是如何破解他成名多年的枪术。

    练武场尘土飞扬,枪影重重,不时传来木枪相击的沉闷响声。

    只见赵云脚踏七星,手中长枪如出水蛟龙,凶猛异常,而姜盛则缓步进退,中规中矩,稳如泰山。

    赵云长啸一声,枪式变换,如百鸟朝凤一般,飞起漫天枪影。

    姜盛不慌不忙,木枪如轮,堪堪抵住赵云的枪势,突然身形一矮,枪柄倒插入赵云的枪影,枪柄末端击中了赵云的手臂,赵云的枪势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木枪从手中滑落,已然落败。

    原来姜盛在用枪抵住赵云枪势的时候,已经摸清了赵云枪招的虚实和循环规律,拿捏好时间突入赵云中路,不偏不倚正中目标。

    童渊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内心早已惊诧莫名,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年仅二十岁的青年后生,竟然有如此迅疾的洞察力,看他的枪招平平无奇,但每一式都找准了要害,不出则已,一出必中。这就是无招胜有招的精髓所在。

    童琳已经兴奋得满脸通红,一双小手拍得生疼,浑然忘记了惨败的赵云是自己的师兄、爷爷的高徒。

    童渊见赵云败得垂头丧气,这张老脸怕是丢尽了,如果不拿点绝招出来,别说姜盛轻视,就是自己的这两个徒弟恐怕也多有不服。

第十四章 论政() 
童渊道“小友的枪技果然不凡,老夫领教一番。”

    “不敢不敢!敬请前辈指点!”姜盛连忙躬身行礼,他看得出,童渊这是想挽回门面,因此不好拒绝。

    童渊起手用的还是百鸟朝凤枪的招式,姜盛却不敢轻待,全力应对。五十余合后,姜盛依然不露败象,童渊此时变换了招式,却是十六路飘雪梨花枪,赵云只学过三路,此时见童渊完整施展出来,这才大开眼界,这十六路枪术出招诡异,让人防不胜防,虚招实招变幻莫测,姜盛已经不能气定神闲了,勉力应对。

    童渊微微一笑,枪式大开大合,与先前的路数又大不相同,只有三招,先断姜盛的枪柄,后攻姜盛下路,姜盛仓皇回防时,童渊的枪尖已经对准了姜盛的咽喉,这是童渊的不传之招,号曰落马朝阳。

    姜盛只得拜服,“子诚受教了!”

    童渊收枪回来,捋着胡须颔首道“子诚潜力无限,乃可造之材,如你这般技艺,假以时日,天下便罕有敌手。”

    姜盛拱手道“借童老吉言,子诚不敢懈怠。”

    童渊转身对赵云道“子龙啊,今日观战,有何感想?”

    赵云躬身一礼,道“子龙坐井观天,盲目自大,今日受教了!”

    “我传你之枪术,与子诚所修枪术大不相同,你二人可互相切磋,取长补短。须知没有必胜的枪法,只有各自的路数。天下用枪之人何止万千,枪法技艺何止万千,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求索,只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方能大成。”

    赵云道“子龙谨记师父教诲!”

    此后几日,童渊每日督促赵云练枪,并邀请姜盛进行指点,姜盛也不矫情,自然应允,并得到了童渊的指点。原本的枪术更有了深层次的进步。

    某日上午,众人练武完毕,童渊道“好了,你们且回,子诚随我来。”

    赵云、夏侯兰把练武场清理干净后就回了院子,童琳要跟着姜盛却被童渊拦下来,“我要跟子诚单独谈一谈,琳琳你不要跟着。”

    童琳很不情愿,但她不是不知轻重的女孩,还是回了院子,恋恋不舍地看着姜盛往后山去了。

    童渊带着姜盛在山林七拐八拐进了一片更为浓密的林子,姜盛不禁心下惴惴,这童渊要干什么?

    走了一刻钟以后,童渊停住了脚步,从荒草之中找到了一面与山石连在一起的石碑。

    童渊在石碑底部鼓捣了半天,石碑竟然缓缓下沉,露出了一处山洞,童渊走了进去。

    姜盛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并作出了战术判断,发现此处山洞极其隐秘,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见童渊向自己招手,于是跟了上去。

    山洞内比较干燥,竟然有不少的荧光石,看起来这个山洞是刻意挖出来的,定是战争时代储存物资的地方,就像后世的防空洞。

    洞内又分小洞,童渊带领姜盛穿过一个小洞,走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洞内,洞口侧面摆满了武器架,各式兵器已经锈迹斑斑。

    “子诚,老夫在此练功五十年,方得大成,你可看出什么端倪吗?”童渊问道。

    “此洞乃浑然天成,看起来是个溶洞,侧壁的荧光石多半是产自西域,着能工巧匠镶嵌而成。洞内风清气爽,难不成与外界相通?”姜盛打量了一番后说道。

    “荧光石?这名字倒也贴切,不过这些发光的石头叫做夜光玉,你可知这些玉石的价值?”

    “价值自然不菲,不过却是无用!”姜盛淡淡地说道。

    “此话怎讲?”童渊不禁有了好奇心。

    “这些玉石虽然昂贵,但只是修饰之物,镶嵌洞中徒放光华,却不知一粒玉石之价就可救数千户百姓。玉石虽贵,却是无用之物。”

    童渊点了点头,又问道“玉石一粒可换钱粮万石,如若得一粒,兑换钱粮,岂会是无用?”

    姜盛道“天下百姓何止万千?若心存大善,纵得百粒,亦是杯水车薪若中饱私囊,一粒亦多,徒增罪孽罢了。”

    童渊道“若此间玉石都赠予你,你可愿去救万民?”

    姜盛摇了摇头,“米粮之助,如大漠滴水,无济于事。乱局不定,纵有钱粮无数,亦救不得万民。大汉的根子上已经朽了,除了下一剂猛药外别无他法。”

    “猛药?”

    “大乱!”

    “治尚不能治,大乱能治?”

    “只有饱经战乱,才能痛定思痛,除却沉疴。要不就是另立新朝,取而代之!而今看来,前者已无实施之可能,后者短时间内又不会实现。”姜盛分析道。

    “青牛角义军肆虐黑山,欲夺天下,太平道蠢蠢欲动,那大贤良师恐怕也有问鼎之心,而朝廷官军羸弱,怕是一败涂地。后者为何会短时间内不会实现?”

    姜盛道“青牛角好勇斗狠,劫掠百姓,不得民心,必不长久黄巾义军乃乌合之众,举大事虽声势凶猛,但如昙花一现,不值一提。”

    “黄巾义军?你是说太平道的徒众叫做黄巾义军?”

    “是啊,怎么了?”

    “太平道为何叫做黄巾义军?”童渊显然不知道黄巾起义的事,现在肯定还没有发生。

    “太平道人以黄巾裹头,意在黄天当立,现在还没有动静吗?”姜盛问道。

    这下可把童渊镇住了,这姜盛好像预知未来之事。自己前些日子下山,确实见画符送药的太平道子弟头裹黄巾,“难道太平道人近期就要举事吗?”

    “差不多了!”姜盛道。

    “太平道徒众数十万,若果真举事,以官军之力,恐难抵挡,大汉朝廷岂不是岌岌可危?”

    姜盛道“卢植、朱隽、皇甫嵩统御有方,至少不会惨败,只要撑的一两月,天下各路诸侯必将不遗余力剿贼。黄巾很快就会土崩瓦解,而剿贼之事就尾大不掉,天下大乱之局乃成。”

    “卢中郎身在幽州,朱儁、皇甫嵩并无兵权,如何能够统御大军?太平道覆灭,为何却成天下大乱之局?”

第十五章 托付() 
“黄巾事剿贼的各路诸侯才是乱局之源,此番剿贼,必定借剿黄巾之机扩充实力,佣兵自重。到时候各路统帅因功受封,自然是群雄割据,图霸一方,天下必乱!”

    童渊对姜盛的分析深以为许,颔首道“天下虽是如此,可你我皆大汉子民,还应尽本分啊。”

    姜盛道“现在的大汉朝廷可谓是千疮百孔,危机四伏。首先,仆强主弱,宦官操纵朝廷,胡作非为第二,兵权旁落,各州刺史私蓄武装,对朝廷阳奉阴违第三,士大夫治世,重德轻法,只顾世家利益,罔顾百姓疾苦。第四,各级官员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对民间之乱失察,致黄巾坐大。此为朝廷四大患!四患难除,社稷难保。”

    童渊问“依你之见,如何解决这四大患?”

    姜盛道“诛权阉、削兵权,强化中央集权州官轮换,杀贪贿,整顿吏治百家齐鸣,促学潮,广泛吸收德才兼备者受教育促法治,定法典,以律治国、管民、强军。朝廷之上,革庸臣,弃弱将,贤能文臣主政不涉军,能战之将领军不掌军。”

    “好政略!老朽自愧不如!”童渊击掌赞叹,“天下英雄入朝领军但无军权,此法甚妙。”

    “能将领军,而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