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本纪 >

第253部分

崇祯本纪-第253部分

小说: 崇祯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回头的鞑子轻骑以重创,那明军士气也不会损失太大。只是,敢死队尽没,锦州明军只怕就会再无出城的胆量。

    不过,在这伏击大胜的时节,赵率教还有与后金开赌的本钱。赌输了,也不过就是明军以后依然不敢出城。

    可赵率教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赌到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结果,鞑子竟然避战了。

    鞑子竟然也会避战?

    望着明军冲天而起的士气,赵率教眼中反而掠过一丝隐忧。

    刚才那一轮犀利异常的炮击,其实并不是锦州火炮真正的威力啊!

    望着城下的血肉地狱,赵率教心中轻叹一声。

    朱由检派来的炮组,除了为锦州明军带来真正的炮兵知识外,还给赵率教带来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黑科技‘炸药包’。

    经过旅顺战场实验的炸药包技术,被炮组悄悄告知了赵率教。锦州守城的准备中,也就悄悄多出了几十个炸药包。

    只是,鉴于对炸药包威力的不确定,和炸药包对火药的大量需求,赵率教也只准备了这几十个炸药包。

    后金大军在城西建立大营,赵率教就已明白,西城将是后金攻城的主要方向。

    确定了后金的主攻方向,除了连夜向西城调动所有的六磅铁模炮外,赵率教还派人乘夜色下城,把几十个炸药包统统埋到了城下。

    若非这些密布城下的炸药包,单凭城头的几十门大小火炮,两千后金汉军又怎会连一轮炮击都撑不过去?

    在这个开花弹还未面世的时代,无论重炮所用的实心弹,还是轻炮所用的散弹,火炮的杀伤力相比加了残钉碎铁的炸药包,那威力还是远远不如的。

    伏击虽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战果,但久经战阵的赵率教脑子还非常的明白,这样的伏击他已很难再组织第二次了。

    一是炸药包威力虽大,但所消耗的火药实在太多。一个炸药包要消耗6磅炮6次射击的火药。此次伏击所用炸药包,已相当于消耗了数百次炮击所用火药。如此巨大的消耗,锦州根本消耗不起。

    二来炸药包还有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必需要用引信来点燃。这引信可并不太好制造。这一次伏击,锦州所拥有的大量长引信就已消耗殆尽。

    还有,为什么赵率教执意要安排敢死队冒险出城?

    其实,敢死队除了逗引鞑子,提高明军士气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

    望望城下已开始打扫战场的敢死队,赵率教脸上露出愉快的笑容。

    别人看不出来,赵率教又怎会分辨不出。城下的敢死队,此时已悄悄的多出了两人。

    那是赵率教最忠心的两个家丁。是他们从昨夜就潜伏在城下战场,那勉强可容身的地洞中。是他们刚才在火炮的轰鸣中,点燃炸药包的引信。

    以敢死队去掩护二人尽快脱身,是赵率教对两位忠勇家丁所做贡献的最大回报。

    伏击成功了,鞑子的士气打压了,明军的士气也提起来了,就连忠勇的战士也完好无损的回来了。锦州第一战,结果已不能再完美了。

    望着远方的后金大营,赵率教眼中再次闪过一丝忧虑。

    鞑子已回营休整,若再来,鞑子只怕就已做好承受重大伤亡的准备。到那时,等待锦州的,必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扭头看看城头欢呼的明军,眼光扫过六磅炮前那些站立笔直的少年炮手;想起若无这些炮手,若无后方紧急调来的火炮和火药;再想到欲言又止,最终愤愤走上城楼观战的内侍监军纪用;赵率教猛然间恍然大悟。

    崇祯陛下重瞳远照,天恩已惠及锦州。锦州,此次并不是在孤军作战。有崇祯陛下天威在此,何愁锦州守不住?

    宁远,辽东巡抚衙门

    “大寿,狼烟已传来三天了,你挑选的援锦精骑还未准备妥当吗?”拧着眉头,袁崇焕本就黝黑的脸色,现在更显得异常难看。

    这个祖大寿是不是脑子缺根弦?

    传讯狼烟已升起三天,后金鞑子大举进犯锦州的信报,宁远也收到超过两天。此时宁远还未向锦州派出一兵一卒,朝廷会怎么看宁远?

    “抚台大人,卑职已尽力催促了。只是这战时饷、开拔银还未到位,这让儿郎们出战啊?”祖大寿一边恭敬的向袁崇焕施礼,一边万分委屈的抱怨道。

    战时饷、开拔银?

    听到祖大寿的抱怨,袁崇焕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没眼力见的家伙。

    现在还斤斤计较那点银子,你祖大寿恐怕不是脑子里面缺根弦,而是根本没有脑子吧?

    前段时间才和他说的很清楚,崇祯陛下初登大宝,对此次锦州之战又非常看重。宁远城内现在又有直通崇祯陛下的眼线,

    

第四八四章:援锦(求订阅、推荐、收藏)() 
宁远

    看着一脸委屈,抱怨战时饷、开拔银未到位的祖大寿,袁崇焕心中的怒火再也难以压抑。

    前段时间袁崇焕已和祖大寿说的很清楚,崇祯陛下初登大宝,锦州之战又是崇祯陛下登基后紧盯的第一件大事。为此,朝廷上九千岁魏公公、内阁阁老们以及兵、户、工等三部尚书,都对现在的宁锦地区盯得很紧。而更重要的,是宁远城内现在还有直通崇祯陛下的眼线存在。

    如此多的大佬紧盯着宁远,你祖大寿还敢玩这种临阵闹饷的小伎俩,你祖大寿是当真认为朝廷就离不开你、离不开关宁军了吗?

    简直是不知死活!

    “祖大寿,”袁崇焕面沉似水,脸上再无一丝笑意:“祖大寿,本抚不管你有多难,本抚也不管你有多苦。明日,本抚定要看到援锦精骑出城。你若做不到,那就回家养老去吧?”

    养老?

    祖大寿浑身一震,他今年还未过三十,袁崇焕这话说的可是异常扎心了。

    看看祖大寿已皱成苦瓜一样的嘴脸,袁崇焕又稍稍放缓了点语气:“大寿,大战一起,锦州必须救援,这是陛下和朝廷早已定好的方针。现在战事已起,若我等再拖延下去,一旦让陛下和朝廷认定我等是在畏战、避战,即便锦州不失,我等将来那也是有过无功啊。”

    嘴上劝说,袁崇焕心中已经拿定主意。这好话他就再说这一遍,若是祖大寿还是无动于衷,那他也就只能放弃这个没脑子的蠢货了。

    这个,要不,明天派何可纲率中军骑卒跑一趟锦州吧?总不能在祖大寿这一棵树上吊死呵。

    眉头紧皱,不理祖大寿的反应,袁崇焕心中开始有了新的打算。

    心中一紧,祖大寿被袁崇焕的话吓了一大跳。他真没想到,他常规的抱怨,袁崇焕反应竟然会这么大。

    关宁军与大明其他的军队一样,现在都是募兵和卫所兵两种军制并行。卫所兵其实就是为他们屯田的农奴,而战兵基本都是以募兵为主。

    募兵,顾名思义就是花钱招募的士卒。但多年以来,克扣军饷早已成为明军惯例,就连大名鼎鼎戚家军都从未拿过足额的军饷,就更不用说大明其他军队了。

    不过,明军的士卒也不是傻子。平常欠饷,无权无势的小兵们也就忍了。但到了战时,到了这需要士卒卖命之时,你再想继续欠饷那可就绝对不行了。所以,每逢战时按明军惯例,不光要给士卒补齐欠饷,往往还要给士卒发双饷才行。

    另外,临阵调动风险颇大,士卒一般还会要求发放补偿的银子,这就是所谓的开拔银。

    战时饷、开拔银,这些陋规其实就是士卒临战要把最后一份卖命钱拿到手中的意思。毕竟,对军头们克扣军饷,小兵们平常也实在没有制约的办法。也只有在这临阵之时,军头们最害怕引发军中暴乱之时,小兵们才有拿回自己部分欠饷的机会。

    士卒的这种要求,对祖大寿这种军头来说,他们当然难以承受。不说别的,单只所谓的欠饷,若要让军头们补齐,军头们也肯定是大亏、特亏的。要知道,军头们从兵部拿到的拨款,本就因所谓的漂没,而从未拿过足额。

    当然,军头们吃空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样,战时士卒闹饷,军头们就向朝廷大肆抱怨,借军情逼朝廷负担这些战时饷、开拔银等额外开支,也就成为了大明惯例。

    祖大寿来袁崇焕面前抱怨,这是军头们最正常不过的反应。不抱怨,难道让他们拿自己的钱去给士卒发饷?

    常规抱怨而已,祖大寿怎么也没想到袁崇焕会有如此反应。

    见袁崇焕的脸真正沉下来了,祖大寿忙一叠声的应道:“抚台大人,抚台大人勿恼。抚台大人所命,卑职必当遵从。何须明日,今日卑职就派家将出城。”

    偷眼观察下袁崇焕脸色,祖大寿又愁眉苦脸的说道:“抚台大人,出援锦州,卑职可先派家将出城应急,但这战时饷和开拔银,无论如何还请抚台大人要尽快拨下才是。”

    听到祖大寿答应派兵出城,袁崇焕眉头微松,他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训道:“大寿,你早就该这么想。陛下眼前,你还不知好好表现,你这…”

    强把已到嘴边的几个字咽下,袁崇焕又紧盯着祖大寿吩咐:“我精骑既然出城援锦,那就一定要大张旗鼓。明白吗?一定要大张旗鼓,让全城都知道。”

    听到大张旗鼓四字,祖大寿总算明白了袁崇焕的意思。他立马精神抖擞的大声应道:“多谢抚台大人点拨,卑职这就去安排。卑职一定会让全城所有人都知道,我精骑已出援锦州。”

    见祖大寿明白,袁崇焕脸上这才露出一丝微笑:“战时饷、开拔银是吧?本抚明日就批下。大寿,你去告诉下面的儿郎,只要大家尽心用命,本抚绝不会亏待他们。”

    当祖家家将为主体的宁远精骑,大张旗鼓的踏出宁远城门时;山海关外,满桂率领着他的五千骑军,乘着夜色也悄悄离开了驻地。

    夜色中,瞥了一眼紧随身旁的内侍监军刘应坤,满桂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刘公公,谢了。”

    稍缓马速,满桂拍拍刘应坤的肩膀,豪爽的笑道:“公公高义,满桂全都记在心中。此次援锦,首功当属公公。回头,满桂定要请公公大喝一顿。”

    这些可不是客套话,对内侍监军刘应坤,满桂现在真的是异常感激。

    后金来犯的狼烟一传到山海关,满桂就已经开始了出兵的准备。可满桂怎么也没想到,他想出兵,首先就遭到了蓟辽总督王之臣的阻拦。

    王之臣阻拦满桂的理由很简单,鞑子进犯锦州,当由宁远援锦。你满桂只是山海关总兵,若无宁远求援信息,就当先以山海关防务为主。

    王之臣的反对,让满桂的出兵计划只能暂时停摆。没办法,按大明以文制武的规矩,没有蓟辽总督王之臣的首肯,满桂根本就没有调兵出兵的权力。而且与祖大寿一样,要出兵,满桂也遭遇了战时饷和开拔银的困扰。没有总督衙门的拨款,满桂可拿不出5000骑兵出兵所需的数万战时饷和开拔银。

    就在满桂一筹莫展之时,刘应坤出手了。

    满桂也不知刘应坤是如何操作的,他只知刘应坤去了王之臣的总督府一趟,就为他拿到了出兵和由大众钱庄垫付银子的手谕。正是有了这份手谕,满桂才能现在就率兵前往宁远。

    是,王之臣同意满桂前往的并不是锦州,而是宁远。

    

第四八五章:分兵(求订阅、推荐收藏)() 
锦州,后金大营

    “来人,聚将!”

    天刚蒙蒙放亮,苦思一夜的皇太极揉揉满是血丝的双眼,下定了决心。

    自来到锦州,明军的各项反应都已超出了皇太极的预料。皇太极已发觉他的战略构思已出现了崩盘的迹象,他现在必须作出补救。

    呜呜的牛角号声尚未停歇,后金的重臣大将们,就都快步走进了金顶汗帐。

    现阶段,就算心中对皇太极再有不满,却也没人敢挑战努尔哈赤留下来的军规戒律。

    聚将完毕,一反往日议事时的客套,皇太极直接抓起一支金批大令:“莽古尔泰?”

    “在。”虽不太情愿,但莽古尔泰还是踏前一步大声应道。

    手握金批大令,皇太极扫视周围众将一眼,厉声问道:“莽古尔泰,你历来骁勇善战。若你来指挥大军攻城,你需要多少人马,又需要几天才能拿下锦州?”

    “这?”莽古尔泰口中一阵打结,一时说不出话来。

    见识过锦州那异常犀利的炮火,莽古尔泰现在又怎敢随便开口。

    看到莽古尔泰一脸纠结的样子,皇太极嘴角微微有些上扬:“三贝勒,你没被明军的火炮吓破胆吧?难道你就没注意,明军那一轮火炮响得有点格外密集吗?还有,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