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汉 >

第2部分

君汉-第2部分

小说: 君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孩儿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战争事关国家安危,所以战败受到惩罚也是无可厚非。”

    说道这,刘谌有意识的一顿,见众人都在听,而且表情各异,尤以太子为最,唯恐刘谌抢去他的风头。

    刘谌构思一下,继续道:

    “但是大家都知道目前魏国将士集聚边界,所以不宜临阵换将,造成恐慌。不若削姜大将军的职位,为代大将军,代行大将军事,先在谷中屯田,待到战争结束,再做安排。”

    刘谌这话,既没有太子党的加权增粮的观点,也没有削其权夺其兵的观点。属于标准的中庸之道,两边虽然都不同意,但也知道没有更好的办法。

    黄皓眼神一阵闪烁,原以为刘谌会出于报恩帮他推荐党羽,也就是右将军阎宇。结果并没有,好在刘谌两不相帮,黄皓也无话可说。

    倒是刘璿见刘谌分析得头头是道,连刘禅和许多大臣都点头不已,顿时觉得风头被抢,连忙急道:

    “父皇,不可啊!削姜大将军的职位会影响我军斗志”

    顿时,其余四个皇子也是赞同不已。刘禅却是脸色有些阴沉,他总觉得今天太子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连忙打断太子的话,然后确定削职之议,就匆忙退朝了。

    太子憎恨地看了刘谌一眼,冷哼一声,才拂袖离去。

    而黄皓等人则是跟刘谌打个招呼才走,因为他们也看出了刘谌的惊人才智,以及未来的潜力。

    刘谌有意跟黄皓和谯周套近乎,一路尾随浅谈,直把两个人捧得开心不已。

    目送两人的马车离去后,刘谌也是笑意连连,只是笑容有些冷。

    然后赶紧转身往回赶,因为他要找点人去完成一个计划,一个可以改变三国格局的计划

    千叶又是熬夜更新的,其中有很多问题,还请大家帮忙找出,感激不尽!最后,请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千叶,谢谢你们!

第三章 刘谌出访() 
“王爷,不可呀!陛下要是知道你私自出宫了,一定会责问你的!”

    北地王宫,一个体态袅娜,五官精致,身穿紫色宫装长裙的女子,正在苦苦劝说那个男子,脸上满是焦急。

    男子理了理自己素色的长袍,看了看铜镜里那副英俊书生相貌,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转身对女子说:

    “夫人莫要担心,为夫就是去探查民情,想来父皇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于我的。”

    男子正是刘谌,自从上次知道已是景耀五年,时间紧迫之后,便开始为自己的生存作准备,思虑许久,刘谌打算出去看看,因为他需要一些人,一些帮助。

    安慰好了妻子,刘谌便操起一把扇子,从后门悄悄的溜了出去。同行的,还有一个肌肉隆起,棱角分明的三旬男子,也是刘谌的王府侍卫长,辛海。只见他一身游侠打扮,腰别长剑,气宇轩昂。

    这是刘谌思虑之后才决定的,一来可以保护自己,因为刘谌真正实力也就是三脚猫的功夫,虽然刘谌这身体强健有力,但是刘谌不会用啊。

    二来,汉朝以来游侠之风盛行,当初徐庶当游侠时,朋友可是遍布颍川。

    骑上仆人牵来的高头大马,刘谌有一种如坐针毡的痛苦。前世的普通大学生,哪有时间和钱财去玩儿那富贵人家的玩意?

    如今坐上去,不说两胯之间传来的火辣辣的疼痛,光是那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就让他虚汗大冒。

    刘谌打定主意,一定要把马上配件给弄出来,到时,骑兵的建设就方便了许多,而且,战力还能成倍增长!

    “王爷,你没事吧?”

    却是一直紧随其后的辛海,见刘谌在马上不住摆动,连忙催马上前问到。

    刘谌面色不变,转头说道:

    “本王没事,辛海,跟你说多少遍了,叫少爷,这是出去私访,不宜暴露身份。”

    “是!”

    看到那张亘古不变的铁板脸,刘谌很是无奈,古代尊卑有别,律法甚严,所以大多数人不苟言笑,一点表情都没有。

    过了许久,刘谌才适应骑马,逐渐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许是刘谌记忆的功劳。

    看着两旁典雅别致的阁楼建筑,刘谌心叹这才是真正的汉朝嘛,前世那些景区都是啥玩意?

    脚下青石铺就,马在上面踩出“嗒嗒”的声响,像是在奏响绝妙的乐曲,宽阔的街道上新人如织,叫卖声声起。

    “卖糖葫芦嘞!糖葫芦!”

    一个白鬓老叟扛着满串着糖葫芦的棒子,努力地吆喝着。

    “卖草鞋了!正宗成都草鞋,五文钱一双了啊!”

    刘谌一愣,这是在用刘备做广告嘛?不过人家没有明言,倒也究无其罪。

    一切,那么祥和,那么自然!

    刘谌贪婪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看着眼前的一切,夜远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一年之后,这个国家就将不复存在,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危机四伏。刘谌喃喃自语道: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想必刘禅和谯周,也是不愿打破这一方宁静吧!”

    不过转眼想到西晋持续短短几十年,便生八王之乱,以及后面的五胡乱华,几百年的纷乱流离,尸横遍野,带给百姓无尽的伤痛,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便瞬间消散。

    刘谌在心中告诉自己:

    “我的毕生努力,是为了炎华一统,是为了华夏苍生,我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顿时,刘谌感觉头脑空灵通达了许多,原本有些沉重的心绪也豁然开朗,刘谌豪气大涨,皮鞭一抽。

    “驾!”

    马儿被屁股上的疼痛刺激,撒丫子地跑了起来,辛海先是一愣,还是立马紧夹马腹,追了上去。

    骏马狂奔,一会儿,刘谌便过了街道,出了城门,眼前一片原野,青葱的嫩草遍布田野,一片荒芜。

    没办法,姜维的几次北伐,不说战果如何,光是眼前的景象,便知战争使得农事大减,民生艰难。

    走了许久,才看见一个村庄,零星的炊烟以及声音传来。

    远远一看,只见三两孩童在玩耍嬉闹,虽然脸上也有灾乱的痕迹,不过孩童善忘,倒无忧色。

    刘谌靠近一望,竹篱园子里两个一两岁的孩童在嬉闹,门口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倚柱而坐,含笑地看着孩子玩耍,只是骨骼微突,清瘦无比,一看就知道饱受饥寒之苦。

    “老丈!小生有礼了!”

    刘谌努力装作文质彬彬的样子,不过语气中的诚恳倒是真的,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现代青年嘛,尊老爱幼还是会的。

    老者见刘谌气度不凡,随从辛海孔武有力,知道是贵人造访,连忙起身来迎,还不忘吆喝道:

    “大虎,给客人倒茶!”

    刘谌深知古人朴素,待客殷勤,但当被这样一个老者接待,也是有些诚惶诚恐,连忙躬身道:

    “小生叨扰之处,还望老丈勿怪!”

    老者却是赶紧扶住刘谌,道:

    “折煞老头了!您是识字先生,小老儿怎么敢受此大礼?”

    确实,三国那时包括以前,纸张稀贵,何况锦帛?所以读书一直都在有钱之人中盛行,贫困之人哪能得到?说起来,知识属于垄断货,所以有识之人一直为人所尊敬。

    这也是为什么,三国以前都是世家门阀世代富贵,平民难有出头者。

    安放好马匹,便有一个七八岁的少年送来茶水,几人坐定,辛海却是屹立夜远后方,老者看向刘谌更加敬重了。

    见老者有些拘谨,夜远有意打破这僵局,颇为随意地问道:

    “老丈家丁几口,生活如何?”

    谈到这个话题,老者脸上出现的果然是刘谌预料的忧色,迟疑许久,才淡淡的道:

    “回先生,小老儿家中七口人。我还有两个儿子,一个随大将军打仗去了,剩下小儿独自扶持这个家,生活还算艰难可过,可是如果再征兵的话唉!”

    “老丈莫哀,一切都是会好起来的!”

    刘谌了然,诸葛亮和姜维都是那样,花几年修养生息,等得粮草充足,兵丁满员时,才去作战一次。

    由于蜀中多次征战,人口维持在九十万上下,但是打仗一次,都是集齐大军十万,几乎可以说是十抽一的情况。

    十抽一!这叫什么?这叫穷兵黩武!

    刘谌无奈,这个年代打仗,打的就是军队。想到出来要办之事,连忙问道:

    “老丈可知这方圆千里,哪里有武艺超凡之人?”

    老者先是一怔,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刘谌,把刘谌看得浑身不自在。刘谌连忙道:

    “小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学点防身之技,别无他意。”

    看到刘谌诚恳的目光,心道书生不骗人,缓缓说道:

    “要说这武艺超凡之人,方圆之地,实在不多,不过,在”

    抱歉,千叶在忙签约,未央大帝,各位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阅听看看,这本我是不会太监的,慢慢更,也要更完,求支持!

第四章 唐门?() 
“要说这武艺超凡之人,方圆之地,实在不多,不过,在十里之外的山那边,有一个唐家堡,里面的男人几乎人人会武,连续打退了好几次山匪的攻击,十分厉害!”

    刘谌惊奇地道:

    “唐家堡?唐门?!”

    声音有些高,刘谌醒悟过来,连忙道歉道:

    “小生却是有听过唐家堡,乍一听闻,有些惊异,失态失态!不过唐家堡不是在县吗?怎么会在这里?”

    心里还不住嘀咕:唐门的兴起好像是在明末吧,怎么一下子跑到三国来了?”

    老者连连拱手,很是恭敬,耐心解释道:

    “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唐门,只知道唐家堡原来叫唐家村,几乎全村都姓唐,后来山匪来袭,为了抵御山匪,就依山建了现在的唐家堡,所以才称为唐家堡的。”

    刘谌这才明白过来,连连道谢。

    刘谌打听到有用消息,起身收扇从腰间摸出几两银子,到:

    “今日多谢老丈之言,小生感激不尽,些许小钱,就给娃儿卖糖吃吧。”

    哪知原本和蔼的老者面色一沉,冷冷道:

    “你这先生可是看不起老头儿,拿出这些凡俗物什儿作甚?快快收回!”

    刘谌回过神来,这可是古代,连连拱手相谢:

    “谢谢老丈相待,我看两儿尚应该尚无名字,小生斗胆,越俎代庖,您看可否?”

    刘谌知道古代惜字如金,请人取名字也是花费甚高,如此一来,既可还情,还能留下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老者听到这话,满脸欣喜,连忙叫来两个小童,催促道:

    “狗娃,铁根,快叫先生!”

    刘谌一阵冷汗,都说古代有云:贱名好养,可是这也太那啥了吧!

    刘谌问道:

    “不知老丈姓氏”

    老者连忙答道:“喔,小老儿免贵姓王。”

    刘谌思索一阵,道:“盛世竞风骚,乱世出雄豪。就让两童各叫王风,王雄,如何?”

    老者前面没听见,只知什么盛世,乱世的,应该出来的都是大人物,所以觉得两个字也应该不凡,看向刘谌更加钦佩,连忙让两童磕头致谢。

    刘谌扶起两人,乘机把二两银子放在两人手中,起身拜谢,转身走了出去。

    老者却是感激万分,送到村口才在刘谌的坚持下止步,刘谌看着在风中那瘦弱的身影,暗暗对自己道:

    “现在,我只能帮到一两人,但是我会通过努力,帮助全大汉人免除饥寒,这是我作为一个穿越者的责任和义务!”

    其实最主要的他没说,那就是:他也不想死!

    看着神色有些沉闷的刘谌,辛海憋了许久,才忍不住问道:

    “少爷,我们现在去哪?”

    刘谌回过神来,看着日渐骗西,自知今日无法继续前往唐家堡,便道:

    “现在先回去,明天再来也不迟。”

    其实刘谌心里是着急的,自从知道姜维战败,仅剩一年之后,他便时常想到自己即将自刎于昭烈庙,心中更是急迫。

    但是他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因为这事只有他知道,刘禅等人也是在诸葛瞻战死,三万大军战败后,才知道的。

    所以一旦他行踪诡秘,甚至夜不回宫的话,可能遭到那帮迂腐的文人弹劾,甚至被软禁。

    一路无话,牵马从后门进入宫中,便看见王妃在那里焦急的等待,顿时心里一暖。

    王妃崔氏见刘谌出现,焦急的脸上一阵欣喜,连忙上前问道:

    “王爷此去,可安否?”

    刘谌亲切地说:

    “劳烦爱妃挂怀,我今日出巡,并无碍事,倒是收获颇多。”

    两人步入厅中,刘谌给崔氏讲其见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