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115部分

明末之君临天下-第11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智诚见好就收,他已经出够风头了,赶紧闭上了嘴巴。

    蒋松这才大义凛然道:“我等是为我梧州学子向你复旦学院讨个公道,你复旦学院凭什么如此污蔑我梧州自大明开国至今只出过三十五名进士?你们必须公开向我梧州读书人认错,承认这一切都是你们编造的谣言!”

    “蒋兄说的不错,不但如此,你们以后也不许再踏入梧州,我们梧州士子不欢迎你们!”黄智诚适时插嘴道。

    “不错!滚出梧州!”他们身后的读书人群情汹涌道。

    宋应星摇摇头,道:“原来如此,只是诸位恐怕要失望了!”

    蒋松见宋应星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嘴硬,冷笑道:“怎么?你们还想顽抗到底,若是如此的话,我们少不得要和你们对薄公堂!”

    “诸位误会了,老夫保证这篇文章中的数据全部都是真实有效的。”宋应星解释道,“也许你们会认为老夫在说谎,但是诸位大可以自己去府衙找寻答案,想必府衙会有记载,到时候是真是假,孰是孰非,自有分辨!若你们查出复旦学院造假,不用诸位赶,我等自不会再踏入梧州一步。”

    在场的众人听完后,脸上顿时阴晴不定。

    skbshge

第233章 如丧考妣() 
众人看宋应星信誓旦旦的样子也不似说谎,而且重要的是,他说的也在理,这些事情在府衙肯定有记录,做不了假。

    一时之间,这群读书人有些不知所措,究竟还要不要待在这里成了问题,开始交头接耳。

    蒋松紧皱眉头,他打心里不愿相信宋应星的话,可是宋应星已经将话说得明明白白,若是他们在这里纠缠就是胡搅蛮缠了。

    “蒋兄我等不如先去一趟府衙,也好弄清真相!”林正茂见众人僵持在这里也解决不了问题,建议道。

    蒋松回头望了一眼众人,明显从他们脸上看出众人更急切于去梧州府衙求证,不甘道:“好,我们走!”

    转眼间,刚刚还人满为患的复旦学院,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清净。

    本打算返回学院的顾炎武,却一眼瞧见了站在不远处还未走的王夫之。

    顾炎武疾步上前,高兴道:“而农,你何时来的?”

    王夫之与顾炎武早就相熟,他亦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好友,道:“刚到,这不就瞧了一出好戏!”

    “让而农见笑了。走,咱们去里面详谈。”顾炎武邀请王夫之去复旦学院详谈。

    蔡豫行近来心情颇好,这不邀请了好友孙泰,准备一同去游玩。

    只是还不等他们出城,便在街道上听到有人在谈及复旦学院。

    本来蔡豫行还没放在心上,可是一路走来,到处都能从人们口中得知复旦学院的消息,蔡豫行这下彻底不淡定了。

    蔡豫行随手从街道上拉住一个读书人,才从他口中得知梧州发生的大事。

    一旁的孙泰恭维道:“蔡兄,这是好事啊!这复旦学院是在玩火自焚啊!”

    蔡豫行却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才对,“那我问你,复旦学院那帮人又不傻,他们为什么要冒着得罪整个梧州学子的风险发表这篇文章?”

    “我估计他们这是狗急跳墙,被蔡兄逼的没办法,才出此昏招!”孙泰分析道。

    “也许吧!”

    出了这么大的事,蔡豫行也没心情再去郊游,他需要找个地方静静思考一番。

    蒋松一行人浩浩荡荡奔向了梧州知府衙门。

    待他们到时,却见到知府衙门早已被一群密密麻麻的士子围得水泄不通。

    捕快们显然没见过这么多读书人围知府衙门的情况,显得十分紧张,生怕这群人不理智冲进去,他们现在只盼着知府大人能早些过来。

    蒋松在梧州读书人中还是有些威望的,纷纷给他让开了一条道路,这情形可把黄智诚羡慕死了。

    蒋松来到最前面,朝一袭白衣的张子聪施礼道:“张兄,你们也是为了复旦学院发表的文章而来衙门求证吗?”

    “不错!”张子聪见来人是蒋松回道,“若是不能求证这件事真伪,我等梧州学子始终心不能一心向学。”

    “知府大人到!”终于在捕快千呼万唤中出来了。

    梧州知府冯元凯得知大批读书人汇聚在衙门外,不敢耽搁,生怕闹出什么乱子,便急匆匆赶来了。

    “拜见大人!”

    众多士子见到知府来了,纷纷躬身行礼。

    冯元凯冷哼一声道:“尔等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为何在衙门重地喧哗?这成何体统?”

    “大人教训的是,只是我等齐聚于此,实乃不得已为之。”蒋松知道冯元凯这是在给他们下马威,放低了姿态。

    “那就由你来说说发生了何事,其余人不得说话!”冯元凯语气稍缓。

    蒋松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道来。

    冯元凯知晓情况后,说道:“原来如此,你们的请求本府已经知道了,然而你们这么多人聚集在府衙外,始终不妥。本府只允许五人随本府进去查阅府志,其余人都散了!”

    “谢大人!”

    蒋松等人也知道他们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部进去,于是推举出了五名代表,其中自然有蒋松,另外黄智诚因为之前的作为也被众人选为了代表。

    还有三人分别是林正茂、张子聪、董旭。

    五人在小吏带领下,来到了府衙一处偏厅,冯元凯早已在此等着他们。

    “大人,人已带来了。”小吏禀报道。

    冯元凯挥了挥衣袖,道:“坐吧!本府已命杨知事去找府志,有了结果自会送来,你们先在此等候。”

    “谢大人!”

    冯元凯身为梧州的知府自然想要考校一番五人的学识。他本以为五人能被众人推为代表,学识必定不凡,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五人徒讲文理,不知钱谷,不揣时事。

    冯元凯在心里默默给几人打上了华而不实的标签,便不再理五人。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知事杨凌这才进屋禀报,“大人,关于梧州自大明开国至今中进士人数,下官已经统计出来了。”

    本来有些等的烦了的五人,瞬间打起了精神。

    冯元凯问道:“结果如何?你告诉他们吧!”

    “回大人,梧州府志记录在册的进士共三十五人。”杨凌恭敬道。

    “怎么可能!”黄智诚噔的一声站起来,大叫道。

    “哼!你的意思是本官欺骗你们吗?”杨凌脸色不善道,区区一个秀才胆敢质疑他,他不生气才怪。

    “啊?”

    黄智诚见一身官服的杨凌脸色铁青,这才想起这里是知府衙门,惶恐道:“学生不敢!”

    冯元凯挥了挥手,道:“杨知事也不必为此动气,他也是无心之失,你将府志交于他们,让他们自己看。”

    “是,大人!”杨凌面色依旧不善,吩咐一旁看管府志的小吏道:“去,将府志给这五位学子瞧瞧,看看我有没有数错。”

    黄智诚闻言脸色发白,他要是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他就不进来了,先是知府的问题没有答上来,现在还得罪了杨凌,真是得不偿失。

    蒋松等人也不比黄智诚好多少,知事杨凌肯定没有说谎,也就是说复旦学院发表的文章是真实的,这真是糟糕的一天。

    有道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五人还是仔细翻看起府志来,他们心里还希冀从中找出杨凌可能一不小心遗漏的人。

    可惜,结果已经注定了,任凭他们再怎么翻腾,人数也没有增加,人还是那点儿人。

    冯元凯没心情再和他们闲聊,打发他们走人,“既然你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去告诉外边的人吧!”

    五人失魂落魄走了,没有了先前的意气风发,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出的知府衙门,直到有人出声提醒他们,才清醒过来。

    蒋松望着上百双眼睛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skbshge

第234章 暴击() 
蒋松曾一直坚信自己能高中进士,他父亲蒋修也是这样告诉他的。可是今天他在府志上看到梧州已将近十五年没有出过进士,开始怀疑自己,自己真的能高中进士吗?

    他已经参加过两次会试,可是都没有高中,第一次他以为自己只是欠缺经验,第二次认为是运气不佳。如今仔细想来,真是如此吗?

    蒋松一语不发,没有理围绕在他身边不断询问的人群,就这么径直离开了。

    一直在等待结果的士子们,面面相觑,再看其他四人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就算再傻的人也明白了。

    “张兄,这不是真的吧?”其中一人浑身发颤,问道。

    张子聪苦涩点了点头,道:“我也不想承认,可是府志上清清楚楚记载着何人何时高中进士,确确实实三十五人。”

    张子聪的这一席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在人群中炸开了锅,本来还对此抱有希望之人,顿时如丧考妣。这意味着他们梧州也许将近十年才出一个进士,他们如何受得了。

    “怎么会这样?”

    这群梧州的天之骄子被这消息打击得体无完肤,不少人双眼失去了神采,浑浑噩噩走在街道上。

    高中进士,进入仕途,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是他们每一个读书人自从开始识字就梦寐以求的目标,这就是他们求学的动力。

    虽然在明朝想要当官不一定非要是进士,还有举人、贡生、吏员一途,然而天长日久,朝廷渐渐把举人、贡生、吏员贬低,只重视进士。非翰林不能升任大学士,而非进士出身的人则不能担任翰林。

    同样是中书舍人,同样是任职九年,同样是合格,进士出身者就能升三级,而贡生只能升一级。

    进士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官员,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

    举人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官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这才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这也是为什么举人一而再,再而三不第,也还在孜孜不倦考取进士的原因。

    可是现在突然之间有人告诉他们,他们高中进士的机会连万分之一都没有,他们心中的信仰开始崩塌,有的人受不了这个打击,甚至当街嚎啕大哭。

    蔡豫行心中的不安始终没有消除,他找了间酒楼,准备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这时“噔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楼梯中回响。

    关如鸿登上二楼,左右张望,一眼就找到了蔡豫行,兴奋道:“蔡兄,好消息!”

    “什么消息令关兄如此高兴?”蔡豫行没想到关如鸿回来,不过还是起身相迎道。

    关如鸿自顾自倒了杯酒,道:“怎么?蔡兄今天没看大明日报吗?”

    “原来关兄说的是此事。”蔡豫行举了举手中的大明日报,“我刚刚也看过了。”

    “那为何我见蔡兄还是忧心忡忡?这篇文章出自复旦学院之手,他们得罪了梧州读书人,这下还不彻底完蛋?”关如鸿不解道。

    蔡豫行回道:“这篇文章出现的太诡异,我只是担心其中有诈?”

    关如鸿摆手道:“蔡兄多虑了,我刚从复旦学院回来,蒋松正带着几百号读书人去找复旦学院的麻烦,复旦学院这次是栽定了。”

    “哦?真的!”

    “我还骗蔡兄不成?”关如鸿将他这一早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蔡豫行听完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如此看来,复旦学院真的要彻底完蛋了。

    随着知府衙门前的士子散去,梧州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复旦学院发表的文章竟然是真的。

    一时间梧州不少士子感觉自己前途渺茫,三三两两聚集在酒楼借酒消愁。

    岭表书院,蒋修手中正拿着一份大明日报,待他看完,随手将其扔到一边,看了一眼耷拉着脑袋的儿子蒋松,冷冷道:“哼!这点儿小事,就让你变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这么多年的书,看来都让你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蒋松此时衣服褶皱,头发也未来得及束起来,完全不复之前贵公子模样,双眼无神。

    蒋松听得父亲训斥,头低的更低了,“孩儿让父亲失望了!”

    “你确实让为父失望透顶,若是你连这一关都过不去,我看你还是放弃科举吧!不然的话,凭你这点儿微末道行,入得朝堂,还不被别人吞的渣滓都不剩!”蒋修怒其不争。

    蒋松嗫嚅道:“孩儿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榜上无名,现在真的没有信心通过会试。”

    “混账!”蒋修见蒋松还是先前一副模样,大怒,“区区两次会试算什么,你以为进士那么容易中吗?想当年你爹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