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温侯追美记 >

第127部分

温侯追美记-第127部分

小说: 温侯追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见状,抓着他的衣领,对他一字一顿的说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然后将他一把扔到地上。

    这一幕,有不少士兵都看到了。张温、朱儁,都是荡寇名将。尤其朱儁,那是军中仅次于皇甫嵩的名将。

    立即有士兵议论道:“这吕布太过跋扈,朱大人、张大人都敢打。”

    此言一出,立即有刚刚凯旋而归的将士为吕布辩解道:“若不是这朱儁、张温暗中使绊子,吕将军安能带我等出战?”

    话毕,又有人说道:“对,我方才还闻听,朱大人对陛下说,吕将军此胜三万破五千,实在算不得什么。”

    “他行,他咋不上?”

    “想不到朱大人是这样的人!”

    “”

    士兵们的议论传到朱儁、张温耳中,二人不禁老脸通红。灵帝适时的赶来,不知劝阻,反而拱火道:“张温、朱儁,为将军不知御敌,反而率进谗言,则其罢官,立即发至延尉寺法办。”

    “他俩整走了!我揍谁去啊?”吕布再用自己的方式为张温、朱儁开脱。但是看在皇甫嵩的面子,他也不会将二人赶尽杀绝。

    “那好吧!”灵帝闻言轻笑,然后将吕布拉入帐中,要听听这战争经过。

    翌日一早,军中议事。朱儁称病,张温倒是厚着脸皮来了。皇甫嵩提议,既然枹罕宋建已经被擒,不如分兵直攻枹罕。

    灵帝闻言,一如既往的看向吕布,仿佛吕布才是皇帝。吕布见灵帝看向自己,上前对他耳语道:“皇甫将军,生无败绩,听他的就对了,你老看我干啥?”

    吕布对灵帝耳语,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见灵帝点头应允皇甫嵩之策,也知这是吕布授意。

    张温在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灵帝应允之后,进言道:“我觉此事不可,大军出征,军粮消耗甚重,如今军粮已经晚了数日,不知是否高顺那里出了岔子。枹罕穷寇,早晚是我囊中之物,不如速攻狄道,同时派出一万精兵,去护粮道。

    吕布走的这一日,狄道之处有小规模攻城。羌将庞德,守城尤甚成廉,狄道又城池坚利,皇甫嵩倒有劝降之意,只是这使者一去并未归来。

    提到粮道之事,吕布面带笑意。无论是哪一环出现纰漏,也不会出在高顺这,高顺良将,又有并州无穷的经济资源,高顺必能想办法牵制住安定羌人。

    “军粮之事,皇甫将军早有安排。“说着,吕布望向皇甫嵩,说道:“皇甫郦忽然离开军中,是不是放心不下高顺啊?”

    皇甫嵩闻言老脸一红,他本以为此事做得悄无声息,没想到居然被吕布察觉了。于是拱手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官此举实乃多上一道保险而已。”

    “大将军严重了,吕奉先似的高顺只能,大将军却不识得,不知皇甫郦给大将军带了书信没有?”说着,吕布望向张温,目光中带有厉色。

    张温不敢与吕布对视,紧张的望着皇甫嵩。皇甫郦之事,他也猜到了。毕竟那日议事完毕,皇甫郦就带几个随从离开了军中,这诸将中,也就只有灵帝才刚知道此事。

    “从子却有书信。”说话间,皇甫嵩望向张温,有些为难。最后还是开口说道:“高顺依泾水扎寨,安定诛羌攻不能破,实在无力劫我大汉粮道”

    “胡闹!”张温闻言,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打断皇甫嵩的话,说道:“深入泾水之处,必遭北地羌零、安定诛羌围攻,腹背受敌之下,怎有余力护我粮道?”

    “张大人莫要多言了!”说着,皇甫嵩眉头紧锁,继续说道:“泾水之上,船无数。若两地诛羌夹攻,高顺可保不败。顺泾水入三辅,进可再战安定,退可保粮道通畅。高顺此将,当真划得万全之策,行得必胜之兵。“

    皇甫嵩此言,张温一阵晕眩。他败了,败得一败涂地。如今当着灵帝的面,被皇甫嵩而不是吕布讲出这一席话,张温知道,他的仕途走到头了。

    灵帝闻此一番言论,也知就连好脾气的皇甫嵩都有些埋怨张温不识大体,立即将张温再次罢官,着人送交延尉寺法办。

    吕布这次没有再为张温开脱,正如她所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张温临行之前,前去拜访朱儁。见朱儁,张温老泪纵横,对他说道:“前有赵忠、张让,后有吕布,我大汉忠良,何以报国?”

    “我等私心确实太重了!”朱儁昨日痛定思痛,已经想明白了。他们针对吕布,无非就是看不得吕布得势。宦官、外戚尽除,他们这等士大夫本以为就此可以在官场一展抱负,没想到又出来个吕布,跋扈远胜宦官、外戚。

    经此一役,朱儁明白了一个道理。吕布跋扈是有资本的,武勇、谋略,这个后起之秀,远胜他们这帮老骨头了。

    张温闻朱儁言,仰天长叹:“公伟兄尚且如此,我士人无望了。”

    朱儁不再言它,直至张温走后,他摇头叹息道:“但愿这吕奉先是一忠臣吧!”

    汉灵帝中平六年夏五月,后将军张温免职。不日东汉远征军连下狄道、枹罕。大军延洮水前行,六月兵临金城。

    马腾、韩遂弃金城,移师黄河北岸,据河列阵,两军交战数日。灵帝病情突然反复,华佗束手无策。皇甫嵩遂引兵还。

    大军行至长安,灵帝病逝。马腾、韩遂一路追击。闻听灵帝病逝,立即会同安定诛羌,再攻三辅地区。

    高顺先安北地诛羌,再顺泾水而下入右扶风守城。灵帝病逝本是秘不发丧,却被马腾、韩遂探出,昭告天下。

    董卓、于扶罗伺机而动。京师洛阳守城将领崔烈,闻讯立即拥刘协继位。怎奈洛阳此时早已风起云涌,有人将大将军何进从牢中放出,在刘协继位之日,兵谏北宫,拥刘辩继位刘协改封陈留王,伴刘辩左右。

    何进虽控制住宫中虎贲军、羽林军,但洛阳束卫禁军皆在崔烈手中。复职的司隶校尉袁绍,谏言何进,招河东驻军的董卓入京,对抗崔烈。

    同时,何进借由刘辩之手,发出一系列诏命。太傅袁隗官职不变,仍与其共掌尚书事。

    大司马吕布免职,改迁卫尉,免并州牧。原司隶校尉曹操,复认议郎。张温其罪不详,免罪迁并州牧。

    河内太守张杨,改迁上党太守。梁国中尉张辽,改迁五原太守,责令二人即刻上任。

    董卓接何进令,带所部五千人马即刻入京,与张辽对峙与平阴。平城于扶罗知灵帝身死,举兵入攻云中,李封不敌,兵临九原城下。

    任吕布浑身是铁,为灵帝续命两个月,还是抵不住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已定。

    于扶罗兵临九原城下,薛兰、赵庶愁眉不展。高顺将兵将皆带出并州,边军戍边部队回援不及,九原城中只有维持治安部队五百,怎能抵住这于扶罗数万大军。看来这九原城免不了再次生灵涂炭了。

    正当薛兰、赵庶等人,征民兵数千,立于九原城头之上,准备死守九原之时。只见九原城门缓缓而开,一白衣身影手持三尺剑,迎着匈奴数万兵马,孤身立于九原城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临九原() 
朝日下九原城,新筑的城墙足有三丈,上有琉璃瓦,即为了美观,也为了御敌。琉璃瓦迎着日光,迎在了于扶罗的脸上,于扶罗身后是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看不到边。

    方才安稳了一年,从须卜骨阴影中走出来的九原城中平民,闻听于扶罗大军压境,无不失声痛哭。哭过之后,每个人都擦干眼泪,拿起兵器,自发的走到城头之处,势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城中无将,薛兰挂帅,赵庶为参军,两个儒生非是不能掌兵,而是无兵可掌。

    于扶罗背对骄阳,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五原民富,劫下五原城,便是数不尽的金银,还有粮草、兵器,足够他进击美稷,夺回自己的单于之位。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城门缓开,一个白衣身影迎着骄阳缓缓走出,于扶罗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严婧面色依然冷峻,迎着烈日冷眸却不见一丝不适。手持三尺剑,冷眸凝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直至走到阵前,严婧对匈奴先锋将领喝道:“查阿挪,叫于扶罗答话。”

    查阿挪与严婧之间的距离,提枪便至,但他不敢对严女侠有任何不敬,立即派人报于于扶罗。

    于扶罗于军中,也见到严婧从城门中走出,虽看不清面貌。但白衣飘飘,手持三尺剑,不是严女侠又会是谁?

    于扶罗策马从军中走出,走到于查阿挪并排的位置,直至下马之后,才对严女侠拱手道:“严女侠,有礼。”

    “你我相安数年,何故犯境?”严婧说话前,先对于扶罗回礼,嘴上的口却是责怪之意。

    “我于扶罗久离故土,求归不得,今日之事,实属无奈。”面对严女侠,于扶罗打心底尊敬。他还为左贤王时,便常与老王拜访严女侠。其父羌渠,更是时常对于扶罗说道:“并州之地,可当一侠字的,唯有九原严氏。”

    严婧哪会相信于扶罗的鬼话,回头指着无缘城头之民说道:“看看我九原全名皆兵,你准备了多少匈奴兄弟,死在我九原城下?”

    严婧说完,于扶罗一阵沉默。匈奴不善攻城,他又没有辎重,这还真不好说。

    “限你一盏茶的时间退兵,要不我手中之剑,定斩你于马下。”严婧说完,拔剑出鞘,指着于扶罗说道:“你尽可以藏匿在大军之中,看我严婧这手中剑,会不会找到你!”

    威胁!**裸的威胁!但严婧话毕,于扶罗不得不掂量掂量了。因为此时,九原城门之处,薛兰为首身身后男女老幼手持刀戈,浩浩荡荡的从城内出来,细细看来,足有三千。

    这三千皆是不畏死之人,于扶罗知道,若是城内全民皆兵,自己即便拿下九原城也是惨胜。

    想着,于扶罗不得不认怂,对严婧说道:“即使严女侠出面,本王又怎能再犯这九原城。只是我大军一路奔袭,粮草将尽,还请女侠拨一些粮草,以免我军中哗变、攻城,伤了和气。”

    “九原城有余粮百万,却是用来找到朋友的,尔等刀兵相见,唯有三尺剑相赠。”说着,严婧目光凌厉,继续说道:“你只有一盏茶的时间。“然后转身,携众人缓缓回城。

    于扶罗本以为可以敲九原城一笔,没想到严女侠寸土不让。望着这富庶的九原城,于扶罗一阵沉默,左右为难。

    查阿挪跟随于扶罗已久,劝说道:“单于大人,速速退兵吧!就是不看严女侠的面子,也要想想吕布啊!于扶罗占尽并北四郡,拥兵十万,尚不及吕布。灵帝已死,中原大乱,我等不如南下洛阳。”

    严婧回城之后,始终立于城头之上,见于扶罗退兵撤向西河方向,对薛兰说道:“立即着快马至老王处,让他帅匈奴全族退返美稷。”

    严婧说完此言,转头望向赵庶,说道:“先生,劳烦你备军粮万斛,送至于扶罗处,告诉他这是婧送给老友的。”

    说着,严婧立即修书于扶罗,上写道:于扶罗吾弟,见字如晤。婧与你识得,十载有余。望你谨记,并州一隅,胡汉一家,切不可滋饶邻里百姓。若他日,有心卸甲,五原草原,始终是南匈奴乐居之所。

    赵庶接书,立即追赶于扶罗大军,赠粮之后,将书信交与于扶罗。于扶罗见书,目有星点泪花,对赵庶说道:“回去告诉严女侠,于扶罗绝不滋饶并州百姓。”

    于扶罗的感动,是发自肺腑的。自出征幽州,后院起火之日起,于扶罗屯驻平城一年有余。十万大军吃穿用度,皆是搜刮百姓。平城能有多少百姓,匈奴往往食不果腹。今严女侠以德报怨,赠粮万斛,于扶罗岂能不敢动?

    于扶罗大军压境之时,张温已经在上任的路上了。闻听于扶罗犯边,不禁加紧脚步,抢先进驻晋阳。

    何进着张温为并州牧,入晋阳理所应当。可是他却发现,这晋阳之中,每个人看他的眼神,宛如在看一个死人。

    张温一声,数次大起大落,最高官至太尉,也曾任过司隶校尉。到任之时,张温便放出豪言,半年之内,便要尽缴吕布残余势力。

    于扶罗南下之时,闻听张温入主晋阳,感念严女侠赠粮之恩,捎带手与张温打了一仗。

    张温见于扶罗人多势众,立即命人坚壁清野。所谓坚壁清野,便是尽迁晋阳周边人口,并且毁粮田、烧存粮,总之一点补给都不给对方留下。

    严女侠手提三尺剑,喝退于扶罗万军之事,早就传到了晋阳城中。张温一下令,晋阳城外居民立即投向于扶罗一边,并联络城中亲友,夜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