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之君临 >

第272部分

帝国风云之君临-第272部分

小说: 帝国风云之君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外债,如今那牛家老大却忘恩负义地给跑去兴元府入赘了某个大户人家,而对父母兄弟置之不理,这才使得他们为了还债不得不节衣缩食。

    “您老这消息可真够灵通!”贫穷的牛家偏偏被甘媒婆当作优质资源藏着掖着,可不是没有道理,只听得她继续道:“但您老怕是不知道,牛家那三小子刚被被府学里的先生给挑中!”

    “府学?咱家也有俩小子在府学里念书!”在这年头,有了学问就意味着有了远大的前程,但这还不足以让曲老汉忘记牛家如今的潦倒现状,毕竟狄道府学里的学子也是不少,若非出类拔萃之辈怕是很难在短期内获得重用。

    “可人家这次是被挑进了高级技工学堂!”甘媒婆不知道府学里怎么会传授手艺,但她很清楚,谁要是能学有所成,就算鱼大人将来被赶出了祐川,也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养活全家人。

    “他家能给咱啥好处?”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之长,曲老汉也知道若能结下这门亲事,不仅绣娘的终生有了依靠,全家也能从中获益匪浅。

    “没啥好处!”非常坦诚的回答,毕竟甭管甘媒婆如何会吹捧,穷困潦倒的牛家也不可能拿出什么彩礼,但她还是很有信心地继续说道:“不过人家也说了,绣娘若是嫁过去不用带官府的赏赐,因为人家娶的是新娘子不是财神!”

    “这话听起来倒是硬气,可就他家现在这光景,那还不是让咱绣娘过去跟着吃苦遭罪?”最为不舍的东西能够得到保留,这让曲老汉多少有些心动,但在远大的前程似乎也很难弥补如今的艰辛。

    “您老这就不知道了,府学里可是有规矩,府学高级班里每次考核的前十名都会发放相应钱粮,虽说不是太多却也足够一家子省着点混个温饱!”既然是在负责帮忙说亲,甘媒婆当然也得先了解一下委托人的具体状况才行。

    “这么说来,咱还真可以琢磨琢磨!”既能留下官府的赏赐,又还不需要接济亲家,更能给自家孙女争取到未来的希望,这种一举三得的好事也确实值得让精于算计的曲老汉好好掂量掂量。

第386章 府学的再次扩招(上)() 
随着战事的结束以及官府的赏赐正式公布,祐川城内的媒婆可是忙翻了天,毕竟谁家要是迎娶了有战功的女子就能省下不少税赋,反正这年头寻常百姓成亲大多数都是为了传宗接代,如果还能顺便赚到发家致富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至于那什么两情相悦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摆出了各自的家底,开出了各自的条件,甚至不惜违反传统免了嫁妆,可让那些急于迎娶新妇入门的人家没想到的是,城里跟曲老汉一样希望既能让自家闺女不受委屈又能给娘家换来好处的人也不在少数。

    小市民的小算计确实很让人头疼,但这也难不住那些巧舌如簧且掌握着大量优质资源的媒婆,而随着她们走街串巷帮着定下了一门门亲事,也在无意中使得祐川民众的某些观点开始产生了小小的变化。

    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就指望着能靠着减免税赋多攒点家当,好不容易咬着牙许下了重利,却发现哪怕是砸锅卖铁地置办彩礼也还不如人家一个府学生员的名头顶用,要说这也确实很容易让人感到憋屈。

    眼瞅着别家在欢天喜地忙着准备迎娶新妇,自家小子却只能蹲在墙角唉声叹气,多少也让长辈们感到有些难受,就开始琢磨着要用什么法子去打动那些尚未定下亲事的娘子军成员,这下还真就让他们找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自家小子也从军,跟着鱼大人去大金国勇士们玩命,不仅能够迅速改善一家人的生存状况,将来捞个军功回来就算不能迎娶娘子军的成员,也还能在找个寻常人家闺女的时候占到不少优势!

    要说这法子是个好法子,但问题是沙场之上刀枪无眼,可不是谁都有那能力跟运气可以完整无缺地活着回来娶亲,况且那个穷困潦倒的鱼大人为了节省开支对兵员的要求可是非常严格,一般人还不太容易能够混入军中。

    身体素质无法满足从军的需求,又或者实在没那胆子去跟大金国勇士玩命,也就只能用点别的法子来避免因正在逐渐形成的新风气而失去了迎娶美娇娘的机会。

    毕竟按照官府的新规定,地种得好,粮食打得多,其中的好处也是不少,甚至还可能顺便捞个官身,况且这家底殷实了虽然也依旧会因为多缴纳的那点税赋而感到心疼,但真要说起来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只不过这种法子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毕竟西北地界虽是地广人稀,但在职业分工已经变得有些成熟的宋代,那也不是说谁都有能力扛着锄头去地里侍弄好那些庄稼,这要是粮食没种出来反倒把时间给耽搁了也实在有些不划算。

    琢磨来琢磨去,始终没能找出个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的好办法,直到汪家老三的遭遇被传得人尽皆知,这才让那些家中有着适龄青年等待成亲的长辈们猛然醒悟了过来。

    没胆子去战场玩命,也没能力侍弄好庄稼,那就干脆念书去,只要把书念好了把手艺学会了,那同样也能派上大用场,况且这年头据说江南地区已经开始流行起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要说这种想法在前些年还可能会因为某些现实存在的困难而被迫放弃,但如今不同了,甭管是祐川县学还是狄道府学都不收束脩,也就是说让娃去学堂念书并不会对家庭构成经济负担顶多就是少了个壮劳力而已!

    至于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念书需要有个比较聪明的头脑,这对于有着非常迫切需求的祐川百姓也不算个什么事,毕竟这世上也没谁比谁傻,况且圣人也说过“勤能补拙”么?

    所以脑子笨点没事,只要肯努力就总有机会出人头地,反正这年头的贫苦百姓最大的特点就是吃苦耐劳,把传说中的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法子都是使出来,就不信派不上用场!

    当然了,这个适合大多数人群的办法想要得到有效执行,还有点不是太大的麻烦,那就是学堂暂时还没有扩招的计划,而且大部分人家的小子都已经过了官府规定的入学年龄。

    有些让人头疼的麻烦,毕竟是已经牵扯到了官府的决定,要是换在别的地方或许还真不太好解决,但这可是在民风极为彪悍的祐川!

    前些年鱼程远为了避免引起不要的关注而纯属混日子,衙门在祐川百姓看来也没什么威严,如今鱼寒虽说是在西北地界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却还没能抽出时间对民众们数十年来养成的这种坏毛病进行纠正。

    一不吵二不闹三不造反作乱,民风极其彪悍的祐川百姓选择了带着自家小子直接跑到县衙门口去蹲着,更是非常坦诚地提出了两个诉求!

    要么就让小鱼大人赶紧下令学堂进行扩招,也好让大伙能够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谋个前程,要么就让老鱼大人直接把所有人都扔进大牢里去吃闲饭,反正就这两个选择,想怎么做那是官府的事!

    都说法不责众,如今有上千百姓跑到县衙门口耍起了无赖,这还真有些让坐镇祐川的鱼程远感到头疼,毕竟就算他有那胆子激起众怒,县衙大牢也塞不下这么多人犯,更别说还要动用本就不太充裕的物资为他们提供免费吃喝!

    连着好几天,不可能直接调动大军进行武力镇压的鱼程远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劝说,都快把嘴皮子给磨穿了不仅没能让跑来耍无赖的百姓们回心转意,反倒使得更多人因官府的懦弱而选择了加入这个队伍。

    “牛二,赶紧收拾好包裹从后门出去!告诉那混小子,若不把这事给处理好,本官就亲自去狄道城!”鱼程远眼瞅着是没办法解决这个突然出现的麻烦了,毕竟他虽然是鱼寒的亲爹,但有很多事情还真就不是他能够越俎代庖,也就只能赶紧派人把这事告诉给那个闯祸的混蛋儿子。

第387章 府学的再次扩招(下)() 
祐川百姓出于自身的需求而跑到县衙门口耍起了无赖,没有选择暴力解决问题的鱼程远直接把事情通报给了狄道府衙,受到亲爹威胁的鱼寒当然不敢等闲视之,也就只能立即着手处理这个突然出现的麻烦。

    百姓们一心向学,这要是让吕祖谦跟陆游知道了肯定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立即收拾行囊去教书育人,但很不凑巧的是那两位大儒如今正在忙着陪辛弃疾一起瞎琢磨,暂时恐怕抽不出这空闲,鱼寒也就只能找别人来进行商议。

    “彭兄,您那府学里有多少合格弟子?”祐川百姓求学的热情应该得到鼓励,至于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诉求,那还真不是鱼寒说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要是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也确实没办下令府学进行扩招。

    “你要干嘛?”刚被人直接从府学里给拧了过来,彭龟年本就因为被打断研究而有所不满,如今见这小混蛋居然盯上了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那些弟子,更是显得无比警惕。

    “咱能干嘛?这不是听您前些天念叨着人手不够,才想要再招募些青壮来进行培养,也好……”没能得到需要的回答,鱼寒也只能尝试着说出自己的部分想法,以便能够让彭大才子适时地给出合理建议。

    “别瞎胡闹!就那些个目不识丁的白身,塞到府学里能顶啥用?为兄成天还忙着呢,你可别找人来给咱添乱!”教化百姓是彭龟年曾经最大的梦想,如今虽说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但随着他接触到了那些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先进知识,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某些标准。

    “瞧您这话说得,那谁不是从懵懂无知开始……”意识到了彭龟年这种想法的危险,很担心随着那些先进知识的不断扔出去,府学会被折腾成脱离了实际的空中楼阁,鱼寒也觉得必须立即予以纠正。

    “你说的这些道理,为兄可是更为明白!”很是不屑地打断了鱼寒的说教,满腹经纶的彭龟年当然知道好高骛远的危害,也为自己刚才的那番话做出了解释道:“不是为兄的不想教书育人,而是你这种解决问题的法子纯属自毁前程!”

    “您这话是个啥意思?”在鱼寒看来,让百姓们更多地接受教育这完全应该是件大好事,所以也特别想不明白怎么就会成了彭龟年嘴里的荒唐行为。

    “这么跟你说吧,你知道最近农学院那边在忙活些什么吗?”想要完全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会很麻烦,彭龟年暂时也没这闲工夫,只能尝试着用事实来说明自己观念的正确。

    “咱最近不是在忙着应付金军的袭扰,就是在担心朝廷的反应,哪有时间去搭理府学里的事情?”鱼寒从来都不敢忽略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就眼下这种环境来说,他确实不可能有过多精力去关注看似发展平稳的府学。

    “他们上个月才琢磨明白了屈满仓那套沤肥增产的法子,如今正在尝试着配制新的方子以测试效果,你这时候给人家塞一群啥都不懂的弟子进去,那还不是让人家又从头再来过?”彭龟年很懂得按部就班的重要性,也非常担心骤然打乱了原有的计划,会使得如今好不容易取得成效的研究出现停滞。

    “那咱也不能就这么耗着啊,否则你那边研究出来的东西再多,得不到大范围的推广又能有啥用?”鱼寒没有直接扔出已经掌握的那些超时代理论,就是因为担心无法凭借现有生产力条件而得到有效运用,如今当然不可能允许府学也出现同样的问题。

    “那你也不能直接把人都扔我那里!”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是相辅相存,但有时候也可能造成相互间的不利影响,彭龟年也是正在尝试着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要不这样,你给咱挑一批教员出来,咱在另外设立个学院,专门负责消化你们的研究成果,你看咋样?”早就猜到了彭龟年不会允许有人去打乱现有的研究进程,鱼寒也装作无奈地提出了自己的所谓折中办法。

    “这想法倒是不错,可人家也不傻,能被你给糊弄住?”同样都是在入学念书,一群人在从事着非常高层次的研究工作,另外一群却只能给人家打下手,这在彭龟年看来也容易引起某些矛盾的产生。

    “能不能糊弄住,那是咱的事情!您就告诉小弟,能挑出多少教员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勤奋也并不一定就能弥补某些先天的缺陷,满肚子坏水的鱼寒当然有办法让民众们接受这种有点残酷的现实。

    “顶多也就五十!”偌大的府学,近千生员,但到目前为止已经崭露头角的并不是太多,彭龟年可不希望因为鱼寒的荒唐想法就让那些天赋卓绝的奇才遭到荒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