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 >

第13部分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第13部分

小说: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高兴的点点头,鞠身领命。他本来就没指望邓龙答应制造大海鳅船,那大家伙原本就是海船,不适合在河面上飘荡,能制造出小海鳅船叶春就心满意足了。

    王伦在一边,苦笑道:“看来钱库又要遭殃了。”

    随着叶春在船厂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船厂的情况,就放权给叶春,船厂的一切事务有他做主,邓龙便回道聚义厅处理其他事务。

    处理完了最后一个事情,放下毛笔,合上文书。看着朱贵道:“是不是河北又有消息了?”

    朱贵坐在下面椅子上,说道:“不错,根据最新情报,田虎被卢员外找到,两人大战一场,田虎差点被卢员外捉住,只是田虎用计打伤卢员外,侥幸逃脱。

    卢员外受了伤大怒,放出悬赏,只要向他告知田虎的踪迹,赏银千两,并宣称一定取了田虎的鸟头。”

    朱贵一拍椅子,气氛道:“那田虎小儿怎敢伤了卢员外,我恨不得现在就去杀了他。”

    偶像被人打伤了,朱贵被气得黑脸狰狞,要不是考虑到自己武力值不高,现在已经去河北找田虎算账了。

    邓龙笑了笑,安慰道:“以卢员外的武功,想来用不了几天,那田虎肯定无路可逃了!”

    朱贵握了握拳头,性心十足道:“嗯,卢员外一定会将田虎斩于马下。”

    看着这个满脸对卢俊义的痴迷的汉子,邓龙不由的想起了后世疯狂的追星族,现在又见到朱贵不相上下的神情,脑中浮现出后世的生活,邓龙的双眼顿时渐渐失神。

    朱贵先醒了过来,见邓龙呆坐在椅子上,神游天外,满脸的哀伤,生怕邓龙伤了心神,便大声叫道:“哥哥,小弟还有事禀报。”

    邓龙慢慢回过神,呼出一口气,伤感道:“失去的终将失去,前路漫漫,我的路究竟在哪里?我又该怎样活下去啊!”

    朱贵语气高昂道:“我虽然听不懂哥哥说的什么,只是哥哥只要记得,还有我们梁山的一班兄弟,我们愿意为哥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邓龙站起来,敲了朱贵一拳,大声笑道:“是啊!我还有梁山一班兄弟,我还需要怕什么!”

    赶走心底最后的一丝阴霾,邓龙走到门外撕声吼道:“我还有梁山一班兄弟,我还怕什么!”

    在一边操练喽啰的鲁智深,跟着大吼道:“洒家有梁山一班兄弟,洒家还怕什么!”

    林冲,晁盖,杨志,阮家三兄弟陆续站出来,汇同众人一起喊道:“我还有梁山一班兄弟,我还怕什么!”

    众人的嘶吼声,回荡在梁山的天空上,久久不绝,那搁在众人心中的隔阂,现在彻底消失,两山合的最后一点隐患终将逝去。

    撑开沙哑的嗓子,邓龙大笑道:“今晚杀鸡宰羊,各位兄弟放开了吃,吃到尽心为止。”

    众人兴奋的回道:“哥哥万岁,哥哥万岁。”

    与众人回到聚义厅,放下包袱的邓龙满脸轻松,坐在虎皮大椅上笑道:“我梁山到今天才有了魂,我希望与诸位兄弟以后共同努力,让山寨逐渐壮大。”

    众人站起来,齐声道:“诺”。

    邓龙站起来还了一礼,继续道:“以前山寨不到千人,所以散漫了一点。而现在山寨逐渐壮大,人口不下五千,要是没了规矩,怕是长久不了,所以今天当立下梁山军规,诸位可有意见。”

    林冲站起来,赞成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赞成立梁山军规。”

    王伦也站起来道:“山寨要是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得有军法,不然迟早得乱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赞成成立军法。”晁盖说道。

    其他人也没多大意见,有了规矩才好做事,不然哪天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怎么死的都不明白。

    只有公孙胜站在一边,低头沉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邓龙欣慰的点点头,微笑道:“很好,那就让学究说说该用那部军法好?”

    吴用好似早就考虑清楚,张口便道:“大宋的军法太繁琐,林林总总不下千条,执行起来太复杂,我建议弃之。而前唐的军法,《十七律令,五十四斩》简洁明了,包括全面,执行起来容易不少。”

    邓龙对唐朝的军法不太了解,前几天和吴用提到过军法的事,想来吴用也是经过几天的思考,才在今天说了出来,此刻见吴用信心满满的样子,邓龙没有多加考虑,就答应下来。

    “那就用《十七律令,五十四斩》,今夜吴用、王伦连夜抄写,明天发给各寨,务必尽快让每个人知熟读《十七律令、五十四斩》!”

    王伦、吴用领命,站在一旁。

第十九章 军法成() 
确定了军法,邓龙见时机成熟,便继续道:“现在的世道,奸臣当道,陷害忠良,以至于天下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而我等都是被奸臣陷害,逼上梁山。现在我们在梁山相聚,并非是为了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贪图一时的快活。

    所以以后当以‘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为行事准则,匡扶正义,公举大义!”

    公孙胜笑赞道:“好一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哥哥应该把这两句绣成两面大旗,竖在聚义厅前,好叫天下英雄知道!”

    王伦立马吩咐手底下的小头目,连夜赶制。

    吴用捋了捋三缕长须,笑道:“只要竖起这两面大旗,天下的英雄定会望风而来,梁山必定兴旺发达呀!”

    邓龙点点头,确定军法,为的是梁山能健康平稳的发展。立下行事准则,为的是众人有一个清醒的目标,不至于走错路。为了这一天,自己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

    众人笑闹了一会,酒宴已准备完毕,邓龙拿起一碗酒,玩笑道:“今晚已经立下军法,就让我们无拘无束的放肆一晚,等明天颁布军律,诸位可不要明知故犯啊,来干了这一碗!”

    众人抬起桌子上的酒碗,一饮而尽。

    鲁智深道:“以前在军中听将军的,在五台山上听智真长老的,这段时间再山寨无拘无束,倒是浑身不自在,现在又找回以前的感觉了!”

    阮小七笑道:“要不让哥哥给你找一婆姨,免得时间长了,你又难受!”

    鲁智深老脸一红,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小七莫要取笑洒家了。”

    邓龙跟着说道:“要不我给提辖当月老,找个婆姨好给提辖暖被窝!”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声称要给鲁智深找老婆。

    鲁智深:“…………。”

    第二天,林冲站在点兵台上,手拿黄娟,朗声道:“寨主与诸位头领昨夜立下军法,以后如果有人犯了军规,当按照军律处置,绝不容情,军律如下: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其余各寨头领也在宣读军法,郎朗之声不绝于耳。

    梁山自军法出现后,风貌为之一变,坐立行走间,多了一股军人才有的精气神。

    时光易逝,眨眼间便到了八月,天气已经微微转凉。邓龙坐在虎皮大椅上嘴里啃着牛骨头,手里拿起酒,时不时的喝上一口。

    晁盖喝一会后,说道:“当日多亏有宋公明冒死前来报信,才叫我们有了准备。我上山已有月余,一直忙于山寨事物,不曾下山给看望公明贤弟,现在我想让刘唐兄弟下山一趟,送些金银给公明贤弟,还望哥哥准许。”

    “晁大哥想去就去,不必告诉给我,要钱的话,直接去找王伦要就是了。”邓龙郁闷道,怎么还忘不了宋黑子,那次要不是自己,你们还不得被官兵撵着满山跑。

    晁盖笑道:“那我这就去写封书信,叫刘唐赶快下山。”说完便急匆匆跑去找刘唐。

    邓龙本来想让晁盖不要写书信了,被人抓住了不好。但一想到阎婆惜被自己弄到了梁山,所以就没阻止。

    现在梁山终于走上正轨,展现出一片生机旺盛的样子。到处都是一副忙碌的场景,晁盖找到刘唐,说明缘由,刘唐痛快的答应,找王伦拿了百两金子,就去郓城县找宋江。

    躺在床上,宋江看着睡在旁边的少女,心里哀叹:自从晁盖上了梁山,这山东的局势变得让人琢磨不清,根据朋友的线报,济州被梁山攻破,府库被洗劫了干净。

    而济州府尹楞说是田虎干的,朱仝和雷横被捉上梁山,那个寨主邓龙写信让自己去梁山领人,宋江心里感觉不对劲,便没理会。等两人回道郓城县,见都没见自己,就去了济州,自己写信也不回,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这就打了水漂。

    这几天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三千官兵一去不回,全被梁山俘虏。邓龙的名声在短短的几个月,传遍山东,比起自己只差了那么一点点,难道老天都不管自己了吗?

    少女见宋江满脸的忧愁,笑着说道:“押司陪奴家再睡一会吧!”

    烦躁的推开少女,宋江冷漠道:“我还要去县衙办差,你一个人睡吧。”

    宋江走在街上,全然不见刚才的冷漠,见了谁都是一副和善的样子,时不时的和路人打着招呼。

    一个头戴斗笠的汉子,在人群中说道:“押司还认得小弟吗?”

    宋江道:“兄弟好生面熟,好像在哪见过。”

    那汉子说道:“这里不方便,押司请借一步说话。”

    宋江也没怀疑,自己帮过的重犯不在少数,以为又是找自己的,就跟着汉子来到小巷里,那汉子摘下斗笠,下拜道:“小弟刘唐,见过公明哥哥。”

    宋江一惊,连忙拉着刘唐来到一处酒店,说道:“兄弟犯下天大的案子,怎么还敢来县城?”

    刘唐笑道:“晁大哥在梁山想念公明哥哥,便叫刘唐来郓城县看望哥哥。”

    宋江笑了笑,道:“只要晁保正在梁山一切安好,宋江就放心了。”

    说着话,宋江叫小二打来一坛酒,切二斤熟牛肉给刘唐吃。刘唐也没客气,赶了好几个时辰的路。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当下便大口吃了起来。

    看着天色不早了,刘唐拿出金子与书信说道:“公明哥哥的大恩无以为报,晁大哥叫小弟拿些金银相报。”

    宋江连忙把金子装进招文袋,说道:“贤弟听我说,你们刚去梁山不久,正是用钱的时候。宋江家里颇有家财,这些金子你先拿回山寨,就当我暂时放在梁山,等我用时在取不迟,这书信我就先收下了。”

    刘唐苦着脸说:“要是押司不收金子,回到山寨,晁大哥还不知道怎么怪我呢!”

    “我自会写封书信给晁保正,他不会怪罪与你。”当下宋江向掌柜要来笔墨纸砚,写下书信,交给刘唐道:“今夜月色必定明朗,贤弟趁着晚上人少,赶紧上路吧。”

    刘唐拿了书信,告别了宋江,快马加鞭回道梁山,向晁盖道:“公明哥哥不肯收下金子,直说等用时在取,这是公明哥哥的书信。”

    晁盖看了书信,叹道:“宋公明真是义士,我不如他啊!”

    邓龙撇了撇嘴,也不问书信里有什么,而是问道:“宋公明在郓城县过得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