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 >

第19部分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第19部分

小说: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走到门外,金莲温柔道:“奴家看西门大官人还有话说,二郎为什么不听呢。”

    武松奇怪道:“我也不知道,和他在一起,总有一股想打死他的冲动。还有我感觉他看你的眼神不太对,以后离她远点。”

    金莲乖巧的点点头,乖巧的说道:“那我们还是快回家吧!”

    西门庆此时在大厅,叹息道:“好好地一条汉子,做什么衙门都头,要是……!”他只是可惜武松,对潘金莲没有丁点想法。

第二十八章 繁杂() 
当阳谷县的情报送到梁山的时候,武松和潘金莲已经成亲半个多月了,邓龙看着情报,心里不知道是该喜还是悲,武松和潘金莲没有任何阻碍,顺利成章的成了一对,这也是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

    可是这和自己原来的设想,差了十万八千里,自己想到了开头,没想到结局。整个过程一度失去了掌控,自己这个小蝴蝶,只是闪了闪小翅膀,就在阳谷县掀起来滔天的大浪。

    自己只不过想改变潘金莲和武大必死的局面,这两个人,对于整个水浒,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现在好了,阳谷县的县令利用这次的风波,拿出全部家当,换来官升六品,去淮西做了一州知州。那个押司连跳两级做了阳谷县的县令。

    受益做大的还是武松,在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一介白身,来了一个三级跳,来到阳谷县的第一天做了步兵都头,成了亲,在家喝潘金莲温存了几天,刚到衙门上任不到两天,济州府的任命文书便到了手里。

    武松领到自己从九品都头的官服还没焐热,从七品的县尉的官府就到了手中,武松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大宋的编内人员,每月俸禄三十两,只比县令少八两。

    阳谷县的人民彻底沸腾了,看这就是天上的星君,升官升的停不下来,说不定过两天就要做县令了,更有甚者,跑到武松家门前,烧香祈祷,保佑自家平安喜乐。

    阳谷县从上到下,换了样貌,自从武松做了县尉,掌管整个阳谷县的治安,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小偷小摸的事情,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差不了多少。

    星君老爷能掐会算,谁要是做了坏事,保准一抓一个准,跑正一个也逃不了,在这个背景下,谁还敢出来犯事,一个个不是做起了正经买卖,就就是离开阳谷县,继续做起老本行。

    现在连皇帝都自称自己是道君,宋江领到的梁山个个不都是星君转世吗?自己不过是利用现在人们盲目的崇拜鬼神的心理,让武松提前成了星君。

    阳谷县的群众确实信了,没有一个人怀疑武松的星君身份。但是那些官员却利用这个机会,升官发财,狠狠刷了一把名望。

    这一系列的事情,是邓龙打破脑袋也想不到的。这种失去掌握的感觉真的不好,邓龙第一次对权力产生了**,再也不想第二次有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了。

    林冲带着数百工匠回到梁山,邓龙早就准备好了住处,匠人看了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倒是没有多大意见,自己只要在梁山做工两年,就能得到三千惯的酬劳,到时拿着这些钱财,回到沧州买上几亩良田,就能做个富家翁,吃喝不愁的过完这一辈子。

    当天晚上,邓龙安排酒宴欢迎他们,山寨大小头领都已到全,酒宴的规格是梁山这半年来最高的一次,每个匠人都是满意不已,不到晚上十点,便醉倒一大半人。

    这次这些工匠的管事则是非常负责,在酒宴上吃好喝好后,悄悄地叫了王伦,去查看梁山的物资情况,酒宴还没散,他便跑来说道:“梁山的材料不足我们十天的工作量,还请寨主早早想办法。”

    这些匠人里,他是最为积极,谁让邓龙邓龙暗中许诺,只要他尽心尽力,为梁山在两年时间里,制作出足够用的武器铠甲,梁山会额外给他两万惯。

    邓龙在他们还没来得时候,便想到这个问题,在柴进派来的管事说出材料的事后,邓龙笑道:“杨兄不必着急,这件事我早就知道,这几天我会安排人手,在周边加紧收购各种物资的。

    现在你们就先给我制作一套铠甲,给山寨的头领,每人打造一把趁手的兵器吧!”

    邓龙到现在还是那套王伦,不知道在哪淘来的铁甲,安全性能实在低下,穿在身上实在是让邓龙担心自己的安全,柴进虽然送了二十套熟铜鱼鳞甲,也不过是批量出产的流水线作品。

    现在有了条件,邓龙当然先给自己弄一套了。自古死在乱箭之下的名将一大堆,邓龙可不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梁山除了鲁智深的武器是私人订制外,连林冲都是随便拿了一杆看的过去的木杆长枪,跟何况是其他人,都是拿着大路货色,凑合着用。

    以前不是邓龙舍不得给他们好兵器,只是在这梁山附近,就没有一个好点的匠人,李大锤只是乡间寻常的铁匠,给喽啰打些武器,还算将就,给林冲他们打制的武器,用不了几天,不是断了,就是成了锯子,跟本用不了。

    现在有了专门的人才,当然少不了他们,赶紧一人一把武器做起,提升梁山的实力。

    由于邓龙要求的铠甲,在大宋都是比较少见,材料在梁山当然凑不够,只能派人去柴进庄上收购,那二十几个专门做铠甲的匠人,就先开始做纸甲,用细麻绳织造成的麻布,是现在农家日常穿用的主流物品,王伦派人去周围的州县收购了一圈,就收到不下万斤的货物。

    只是最主要的纸筋,却是普通人家没有的,这次只不过收了五六十斤,只够做四五百套纸甲,幸好周围有几家造纸厂,王伦派人去高价下了订单,只要过个十多天,就能供应梁山之需。

    解决了步兵的甲猬,现在就剩下马军的武器和铠甲了,武器还好说,只要有好铁,既是再慢,还是能做的出来,毕竟大宋不缺铁,只要你能出得起钱,好铁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马军的铠甲就不好办了,梁山的马都是一般的战马,体力一般,因此成不了重骑兵,只能穿皮甲,成为轻骑兵。邓龙到了此时才恍然大悟,不是自己这帮人喜欢吃牛肉,而是牛皮对于他们太重要了。牛皮稍稍加工一下,就是一身铠甲。

    牛角是制作弓箭,必不可少的一道材料,牛皮是做皮甲的做好材料,牛肉就不说了,就连牛骨头熬成汤,既是美味,又能增强身体的功效,牛身上就没有一件没用的东西。

    耕牛平常百姓舍不得杀,就算耕牛意外死了,还得赶紧报备官府,得到批准,才能剥皮卖肉,牛皮则献给官府,那些官员随便给点钱,就打发百姓。谁要是私自宰杀耕牛,那可是要罚款,坐牢的,平常百姓自然不敢。

    又胆小的自然有胆大的,私下杀了耕牛,给县令点好处,县令自然是看不见,那些人把牛肉卖了,再把牛皮拿到黑市,高价卖出,两头盈利,自然赚的盆满钵赢,在黑市牛皮价最高的时候,一张卖出了三两多银子,要知道一头牛才不过七八两银子而已。

    在这种背景下,各路好汉自然是以吃牛肉为荣,要是那个山寨待客之时拿不出牛肉,就会被同道笑话很久了。

    梁山自然也少不了牛皮,只是两头牛的皮子,才能做出一身皮甲,梁山满打满算的才能凑够五十人的皮甲用料而已。

    这东西可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官府严令私下不得买卖,只能从黑市收购,只是这样一来,代价就不是现在梁山能承受得起的,众人自然是一筹莫展,坐在椅子上想办法。

    这其中林冲最着急,在聚义厅上,转来转去,一刻也停不下来。

    邓龙揉揉脑袋,叹息道:“教头莫要着急,一切都会有办法的。”

    林冲这些日子故意把自己弄得忙碌不堪,别人表面看起来林冲好似放下以前的事,只有林冲自己知道,每到深夜的时候,妻子就会来梦中与自己相会,好几次林冲都是哭着醒来。

    现在梁山实力愈来愈大,林冲看到了报仇的希望,把一身的力气都用到马军身上,好有一天亲自砍下高俅的头颅,以慰娘子的在天之灵。现在出了这样一档子事,他当然坐不住了。

第二十九章 梁山无好人() 
现在邓龙实在是想念吴用,他那脑瓜里不知道存了多少主意,只要自己碰到难题,吴用一定就会想出办法的,可惜吴用现在正在登州和宗泽玩耍呢。

    就在众人想办法的时候,公孙胜走了进来,看着大家沉重的目光,连忙问道:“可是山寨出了什么事?”

    邓龙看到公孙胜,问道:“公孙先生,事情可是办成了?”

    公孙胜从褡裢里拿出两个尺许长的盒子,笑道:“不负哥哥所托,一切都还顺利?”

    遣退聚义厅的喽啰,邓龙打开盒子,拿出一道黄娟,仔细看了看,问道:“你确定这东西就是圣旨?”

    公孙胜说道:“哥哥放心,这两道空白圣旨是我贿赂出宫采办的太监,把拿山寨的钱财都花光了,才弄到这两张圣旨,贫道为了确定,亲自跑了一趟户部尚书家里,偷出一道圣旨,两相对比之下才确定,那个太监没骗我。”

    公孙胜拿了山寨的三千两金子,到了东京城,本来是想按照邓龙的吩咐,在那个官员家里偷拿一道圣旨,在找几个手艺不错的绣娘,高价邀请回梁山,仿照真圣旨,做出两张假的来。

    哪知他在京城找了好几个绣娘,都不愿意跟自己走,说是路上坏人太多,怕被卖了,就在公孙胜束手无策的时候,恰好碰到出宫采办的太监,灵机一动,便上去攀交情,公孙胜常在江湖上行走,口才那是没得说,只是几句话,便叫太监欢喜不已,

    公孙胜请太监大吃了一顿,从太监口中知道他们每天出宫的时间后,公孙胜每人送了十两的金锭,只是说交个朋友。

    到了第二天,公孙胜也是准时准点的出现在太监的路上,又请太监吃了一顿,送上十两金子,如此过了五天,太监也知道公孙胜有事,便问了公孙胜是不是碰上什么事了。

    公孙胜妥妥的演技派,坐在包间,瞎话张口就来:“小人原本是河北人,有父母留下的万贯家财,年前因为心绪不定,请得道高人卜了算了一卦,才知自己年底有一劫,需一物才能度过,不然全家都得死光光。只是那件东西太过惊人,我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着时间愈来愈近,自己无奈之下,才到京城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得到。”

    太监看公孙胜在哪嚎啕大哭,安慰道:“兄弟不必伤心,咱家能做到的就一定帮你做到。”

    公孙胜泣声道:“为了身家性命,我愿意献出万贯家产,还请大人帮我啊!”

    太监听了万贯家财,心里一喜,面上倒是不动声色道:“你到底需要何物,以你万贯家财也买不到。”

    公孙胜抹了抹眼泪,,悄声道:“那高人说是要圣旨镇住家宅,就能去灾消难,让我逃过一劫。”

    太监了然的点点头,小门小户的没有那等东西,有圣旨的人家,恨不得把圣旨抱在怀里睡觉,没有那个傻子敢冒着杀头的危险,买卖圣旨。

    京师帝都自然圣旨不少,可是也没人敢去那些高官家里偷,公孙胜自然是弄不到了。

    公孙胜见太监起了贪念,便说道:“总管不必为难,我只是看一眼圣旨的样子,照样子回家悄悄做上一道假的就好,总管只要想办法拿出一封空白的圣旨,让我画下圣旨的样子就好,临了再把东西拿回宫里,没人知道啊!我先给公公两千两金子的定金,事成之后再拿八千两金子,感谢总管的救命之恩。”

    太监想了一下,也是,宫里有很多空白的圣旨,到皇帝用的时候,直接写上字就好。平时哪里只有几个人看守,晚上更是无人看守,也没有那个蠢贼,跑到皇宫偷圣旨,就算偷了,也没人敢买啊!

    所以白天哪里还有人看守,到了晚上,鬼影也不见一个,倒时自己偷偷拿上一张,明日早上出宫的时候带出来,让公孙胜看一下,回去后在放进去,那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自己拿了十万两黄金,叫太医开出一张身患重疾的诊断出来,宫里到时自然会放了自己,自己拿着这些钱财,找个地方,做几天人过的日子。

    随后想到那些年老不堪驱使的太监,被赶出宫外自生自灭,那些前辈绝望的眼神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也是他为什么敢冒着杀头的危险,也不拒绝公孙胜的原因。

    公孙胜见太监还在考虑,从角落里拉出一箱准备好的金子,哀求道:“还请总管救命啊!”

    太监早就拿定注意,只是不见公孙胜的表示,当下看着箱子里黄灿灿金锭,故作叹息道:“罢了,罢了,谁让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