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140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140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我也相信这队官军不会少袁尚的部下,哼,以袁尚的为人和性格,他又怎么可能训练出如此精锐。

    只是,幽州、并州、冀州等地向来都是归袁尚管理,如果说这队官军不是袁尚的部下,那到底会是谁的人马呢?”

    “我倒是想起了个人。”

    “哦,大哥知道是谁?”

    “这大半年来,我听说了不少辽西楼船将军的消息,据说我那故主公孙瓒长子公孙续,呵呵,也是因为楼船将军而重整旗鼓占据了辽东。

    听说,整个草原的胡人都不敢招惹楼船将军,因为楼船将军手上有胡人需要的大量物资,而且,楼船将军此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

    从其占据辽西开始,就有好几个招惹了辽西百姓的胡人部落遭到屠戮,而其他鲜卑部落不敢抱怨。

    如此强势的边关重将,其手段和报复心,倒是与当年的白马将军有点相似,只是、、、、、、”

第198章 胡人肆虐2() 
赵云内心有很多疑惑,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他的一些猜想很难说的通,可是,现在这些情况,难道还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吗?

    反正赵云是想不到其他答案了,按目前这情况来看,极有可能是辽西的兵马赶过来凑热闹了。

    只是,对方到底是要凑什么样的热闹,或者说,对方真的只是想凑一下热闹?

    “只是什么,大哥,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吗?”

    “楼船将军的领地在辽西,这里是幽、并、冀三州交界之处,他的兵马不应该出现在这才是,除非、、、、、、”

    “除非什么,大哥,你就别卖关子了。”

    “除非楼船将军要占领幽州,要不然,很多地方都说不通啊。”

    赵云抬头看了看东北方向,然后下令道:“先不管那么多,立即打扫战场,我们尽快追上那支官军。

    此次我常山男儿组建骑兵,为的就是抵抗外敌,既然有如此官军为百姓卖命,我等自当协助才是。”

    “如果真是楼船将军要接管幽州,那我绝对支持。”

    夏侯兰点点头:“比起那自私自利的袁尚,楼船将军才算是我汉人的将军,才是我北方健儿值得效忠的明主。”

    正如赵云所料,陈风的军队现在开始接管幽州。辽西地理位置太尴尬,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地盘。

    徐晃从辽西出发,突破右北平和渔阳之后就地布防,北方鲜卑人面对辽西兵马无法前进一步。

    前几天,从代郡、上谷一带找到突破口的鲜卑兵马大举入侵,当地驻军不是溃逃就是接到袁尚的命令撤退进入冀州。

    结果幽州北部关隘逐渐沦陷。虽有某些驻军顽强抵抗,誓死坚守城池,可却总是得不到外援。

    直到两天前,张辽率领六千本部精锐,再加上五千秦部的骑兵从北方而来,接连击溃了鲜卑军的几支兵马。

    然后陈风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从渔阳率领三千鬼面军,一万仆从军出击,那些踏入幽州内地的鲜卑军队相继遭到屠戮。

    如此一来,陈风将手上的绝大多数可战之兵都调入了幽州北部,解决了入侵的鲜卑人之后,他们就成了当地的官军,然后,谁也不能要求他们离开。

    赵云这一行人因为是从常山而来,而且这几天为了召集旧部耽误了行程,使得他们不知道外界的变化。

    现在,幽州大部分地盘已经落入陈风之手,进犯幽州的鲜卑骑兵正处于被追杀的阶段。事态反转的如此之快,这是世人难以预料的。

    “大雪覆盖草原之前,我们的任务是将鲜卑骑兵驱逐出幽州,要不然,我们就得在寒冬季节继续跟胡人作战,胡人不退,此战不休。”

    山坡上,陈风骑着战马,手里拿着马鞭,一身怒气的他,显得杀气腾腾。

    “从今以后,这幽州就是我们的地盘了,别说胡人,就是曹操来了也不行。

    公明,你是老跟我抱怨没让你出击草原嘛,现在有鲜卑军送上门让你揍,你能错过吗?

    我给你两千精锐,四千仆从军,你想办法把进入幽州的那些小股鲜卑骑兵清理干净,听清楚了,是清洗干净。

    什么时候清理干净了,我们再聊如何出击草原的事情,如果在冬季来临之前,你做不到的话,那你就在野外过冬吧。”

    “末将领命,主公,如果我提前清理干净了那些、、、、、、”

    “那我们就提前商议让你率军出击草原的事情。”

    “诺,末将多谢主公。”

    占据右北平和渔阳之后,辽西的兵马和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幽州其他地方,现在遭受胡人肆虐最严重的上谷和代郡也逐渐落入陈风手中。

    辽西大军的到来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那些入侵的胡人带来的绝望。

    冀州,袁氏兄弟又动手了,这一次依旧是袁谭进攻,袁尚防守。这两个人当真是亲兄弟,做什么事情都心有灵犀一样。

    主动放弃幽州城池的袁尚集结了足够兵力,短时间内,袁谭是不可能在他手上占到便宜。但是,袁谭的进攻目标并非这一处。

    并州境内,匈奴骑兵在太原一带肆虐,当地守军只能依靠城池进行防御,对于那些城池外的百姓,他们无能为力。

    许多匈奴骑兵闯进村庄烧杀劫掠,不少汉人都遭到毒手。面对匈奴人的铁骑和弯刀,汉人百姓能拿什么来抵挡呢?

    一些匈奴骑兵甚至把目标转移到雁门关方向,毕竟只要能突破雁门关的话,草原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

    可惜,他们忘了镇守雁门的乃是陈风手下的重将,而现在的雁门关比起一年前,可以称得上是物资充足,粮草满仓,军队满员。

    毫无悬念的,匈奴骑兵在雁门关吃了大亏,高览虽然在这大半年没有闹出多大动静,但雁门关却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

    当地的将士每天都要进行训练,一个个吃的饱,穿的暖,早就想着要去建功立业,如今,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为的,就是要应付秋季南下的胡人。

    “根据斥候的情报,这里还盘踞着一股鲜卑骑兵,约有上万人,他们在这盘踞了许久,意图不明。”

    大帐内,张辽指着地图上代郡和雁门的交界处说道:“此地地理位置太过重要,我们不得不重视。

    这上万鲜卑骑兵绝不能留着,我已经联络了高览,他从雁门出兵五千,我从此地出兵六千,共同剿灭了这股敌军。”

    “代郡各地还有不少小股鲜卑骑兵,而且我们还有镇守代郡的重任,所以,我们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

    曹性对张辽的决定没有反对意见,但是,代郡这里确实还有很多任务。

    “抽调我军精锐两千人,配合当地百姓和乡勇,分成多支小股部队,以小股对小股,追杀这些鲜卑骑兵。”

    张辽点头道:“镇守代郡的任务暂时就交给你了,曹性,最多十天我就会回来。”

    “我明白了,放心吧,有我在,代郡可保无忧,除非、、、、、、”

    “没有除非,若是真有难题直接向主公求救,主公现在坐镇上谷,胡人不敢南下,我等自当为主公分忧。”

    “懂了,这是主公的幽州,胡人岂敢南下、、、、、”

    曹性的眼神格外的坚定,看样子,他是不打算再让别人染指幽州了。

第199章 应对手段1() 
许都,曹操府邸内,郭嘉与荀彧等人正在为曹操分析全国各地的情报,以便于为来年的战事做准备。

    “西凉韩遂和马腾极其不安分,想必,若是不能尽快解决了他们,西凉会成为我军的心腹大患。”

    郭嘉拿着份情报分析道:“此二人都有枭雄之资,虽有仇隙,却能隐忍合作,将来必定是我军大敌。

    马腾骁勇,在羌人心目中威望甚高,其在西凉的势力,可谓盘根错节。

    韩遂此人,号称九曲黄河,智谋绝顶,能从一个被挟持的傀儡转变成现在的一大诸侯,靠的就是他那算计别人的本事。

    主公,我军之前的战略目标是先取河北,再攻长安,后取西凉,现在看来,我们有必要将重心转移了。

    如若不然,我军将会陷入战事泥潭不得自拔,就像今年的徐州之战,浪费这么多物资和人力,也仅仅是死死压制住臧霸和刘备而已。

    虽然明年开春之后我军定能取胜,但是我们已经浪费了一年时间,而且,现在的徐州,取之无益,还不如多等一年。”

    面对郭嘉这么直接的评价,曹操脸上没有半点反应,他只是默默的点点头,同时脑中在不断思索接下来的计划。

    这就是曹操不同于其他诸侯的地方,只要是他犯了错,被别人指出来后,他都会去反思,哪怕这些错误会让他处境尴尬,会让他丢面子。

    他都愿意去反思,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他是很乐意去改正的,这就是他能一步步变强的最重要原因。

    反思过后,他就会改换方法,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当然,想要他承认错误,或者主动认错,那是不可能的。

    “攻取西凉,获取西凉战马和健儿,为我军组建大规模骑兵做准备,纵横北方,岂能少了骑兵。”

    曹操终于下了决心:“但是,河北的战事也不能停,徐州战事即将落幕,派遣一重将,领兵两万即可摆平。

    明年春耕之后,我将率领主力部队先攻长安,剿灭西凉军余孽,然后降服白波贼残部,最后直取西凉。”

    “正当如此,河北袁氏兄弟纯属酒囊饭袋,占据着如此富裕的地盘却不能发展自身,到现在都还只知道相互残杀,两三年是不会有结果的。”

    荀彧点点头回道:“不过,我军也得解决粮食危机,既然暂时不能攻取富裕的冀州,那我们就必须拿下肥沃的河东等地。”

    “善,自当如此。”

    曹操确实需要一块肥沃之地来供需自己的军粮,虽然他已经命令部下实行军屯,但这个时代粮食产量不高。

    再加上耕种方式相对落后,除非是有肥沃的土地,否则一般产出的粮食远远不够自己的需求,河东之地向来肥沃,曹操是必须要拿下的。

    “袁氏兄弟不足为虑,只是那辽西的陈风却不得不考虑。”

    郭嘉眯起眼睛,似乎是想起了自己的仇人一般。

    “这陈风靠着苦寒之地依旧能撑到现在,而且在此次鲜卑大军南下攻打幽州的时候还扩大了地盘,把握的时机还真是好啊。

    一举收复了被鲜卑军占领的代郡、上谷等地,此乃有功于社稷,如果陛下不赏实在说不过去,如果真赏赐了的话,那陈风的实力可就又增长了不少。”

    “哼哼,不得不防啊,对了,辽东的公孙续在忙什么?”

    曹操想了想后问道:“辽东之地毗邻草原,公孙续难道就没想重新夺回幽州吗?”

    “难,且不说辽东苦寒,粮草辎重不足,军队数量不多。”

    荀彧摇头回道:“公孙续想回幽州必须要经过辽西的地盘,那陈风岂会有那么好心,就算陈风口头上答应让他通过,可公孙续敢过吗?

    再者,之前我们的离间计之所以没有太大效果,关键还是公孙续不敢直接对抗陈风,其实力,还不足以与陈风正面对抗。

    两人一旦撕破脸皮,陈风必定封锁所有前往辽东的商队和物资,而且,陈风似乎联络了不少草原部落,隐约中对公孙续完成了包围,另外,据探子来报,三韩地区隐隐有攻打辽东之意。

    我军探子现在如法进入三韩之地,乐浪、带方等地戒备甚严,北方的胡人时常集结兵马,看来公孙续在辽东的压力也不小。

    想靠他制约陈风,估计很难,至少眼下是不可能的。除非我军的能直接给与他一点帮助,或者牵制住陈风的部分兵马。”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陈风和公孙续两人有说不清的猫腻。也许,他们两人,并非我们看起来的那么水火不容。”

    郭嘉隐隐觉得有这种可能,但是他不能确定。

    “在足够的利益面前,我就不信他们会有什么猫腻,有了足够的好处,这些猫腻,也可化解掉。”

    曹操冷笑道:“奉孝、文若,就算公孙续和陈风之间有猫腻,你们觉得这种猫腻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哼,我敢保证是利益,除了利益,他们没有其他理由会走到一起。”

    “主公的意思是?”

    “赏,这两人镇守边疆都有功劳,自该封赏。”

    曹操冷笑道:“陈风驱逐鲜卑胡人有功,收复幽州乃是天大的功劳,怎能不赏。封其为镇东将军,镇守辽东、辽西等地。

    公孙续抵御三韩和北方胡人有功,又是公孙瓒长子,现在也该回老家看看了,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