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151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151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三韩?发生什么事了?该不会三韩那边又不听话,想闹事了是吧,那就真好,麻烦一起来了。”

    看着摆在桌案上的迷信,陈风的脸色有点难看,因为这并不是常规的军情急报,而是,由贾诩控制的细作部门送来的一些有关于前方将领的情报。

    “忠儿做事做靠谱,不应该会出什么事情才是,难道他太年轻,被人算计了?”

    陈风拆开信件后仔细阅读起来,带方这一块在半个月之前就转由高忠控制。

    面对三韩人的挑衅和进攻,这半个月内他做的很好,并没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这孩子、、、、、、”

    看完信件后,陈风摸了摸额头,脑中不知在思考什么。

    “击溃三韩联军,屠其众三万余人。”

    贾诩接过信件看了后苦笑道:“这孩子恐怕捅大娄子了,估计惹出的麻烦不会小。

    他如果只是击溃或者在交战中杀伤敌军倒是没什么,可现在,在敌军投降之后,他竟然将其全部屠戮。

    天底下盯着我们的豪杰那么多,其中不乏道貌岸然的清高之辈,别人不说,仅仅是曹操就不会放过这一点。

    他肯定会指责高忠凶残,主公,这孩子是主动给自己找麻烦了啊,接下来,我们可就有不少口水战要打了。”

    “口水战倒不怕,不就是扯皮嘛,再说了,跟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有什么好扯的,主要是忠儿现在的身份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陈风眯了眯眼睛:“忠儿办事最为稳妥,这次一反常态屠杀俘虏,多半是意识到三韩联军对我军的威胁太大。

    而且当时我们要面对十几万鲜卑军的进攻,他是想给我营造一个稳定的后方,只是,他没这么大的权力啊。

    如果是我下的这个命令,就算别人指责我也能辩解一下,不行,文和,你想办法,就说这道命令是我下的,我不想毁了这孩子。”

    “恐怕,这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贾诩也知道自己主公的苦衷,更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但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确实没法回头。

第220章 高忠犯错2() 
这些事情,短时间内爆发出来,这后面,肯定是有人在推动,不然,三韩这么偏远的地方,为何在这个时候这么引人关注呢?

    贾诩摇摇头:“我军细作能打探到的消息,其他诸侯的细作多半也会知道点。

    最关键的是,忠儿在做了这件事情后没有及时上报。按理说,忠儿做事不会这么不靠谱啊。

    如此一来,他至少要承担嗜杀、凶悍、不尊上级的名声,这在我军内部也会有很不好的影响。”

    贾诩也很疑惑,高忠性子沉稳,做事稳重,不论在何时做何事,都会三思而后行,现在闹出这么大事情,贾诩觉得这都不是高忠的风格。

    “难道你要我惩罚他吗?我该怎么惩罚他?他这么做,也都是为我着想,不行,我不能寒了他的心。”

    陈风有点不淡定了,高忠是他最看重的青年将领,刻意栽培了这么久,他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葬送了自己的心血。

    培养年轻人,让他们跳出这个时代的束缚,这是陈风最初的想法,后来,这些年轻人,尤其是高忠,取得的进步和成就都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如此情况下,如果真要惩罚高忠,这对年轻一辈的打击肯定很大,甚至,这跟自断手臂差不多。

    “主公,军中很多将领早有怨言,四位公子年纪轻轻就承担军中要职已经引起不小的怨气。

    尤其是忠儿,其麾下陷阵营依旧独自成军,且有扩大之势,兵马钱粮优先供给,这让很多将领眼红不已。

    再者,忠儿这么早就独自领兵,这几乎是很多将领努力了十几年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虽然他做的很好,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战绩,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会对他心服口服。”

    对于这些矛盾,贾诩心中明显早就有数,只是,没有到爆发的时候,他也就没提出来,现在,已经快爆发了。

    “带方不能乱,否则我之前在三韩和辽东的布置就功亏一篑,这样吧,先传令给忠儿,让他监视敌军即可,不可轻易出击。”

    陈风无疑是要保全高忠的,不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不可能让这个孩子毁在自己手上。

    “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等解决了乌桓人,将忠儿暂时调离一下,过段时间风声就会平静些。”

    在陈风的四个义子中,高忠无疑是最让他放心的,每次执行任务他都圆满完成,就连在少年营里的学习成绩也是最优秀的。

    其麾下的陷阵营现在在逐渐扩军,过不了多久,那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悍军又会再次出现,可现在,高忠确实惹上大麻烦了。

    没多久,许都这边送来了一封指责信,高忠的行为有悖于儒家治国思想,屠杀俘虏有伤天和,高忠必须严惩。

    同时,陈风麾下的某些将领也有了怨言,没人会喜欢一个屠夫,主要是,没人会喜欢这么一个能力又强,年纪又小的后辈。

    涉及到利益问题的时候,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都能成为众人的矛盾,尤其是对方年纪轻轻却稳居高位,这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主公,主公,放开我,我要见主公、、、、、、”

    门外,曹性和魏越吵闹着要进来,但被陈风的亲卫拦住了。

    “让他们进来吧。”

    陈风的桌案上摆着几封信,全都是跟高忠有关,军中的一些传言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件事情,陈风的军队肯定会闹出很多问题。

    “主公,小忠还只是个孩子,做错事很正常,而且这次是三韩人故意惹事的,杀他个几万人算什么、、、、、、”

    “魏越,闭嘴。”

    曹性直接喝止住自己这兄弟,这家伙性格鲁莽,说话他也太直接,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样的性格只会激化矛盾。

    “主公,小忠镇守带方,遇到的麻烦和问题肯定不少,他这么做无非是想替您分忧。

    屠杀俘虏虽然有伤天和,但也是无奈之举,他还年轻,您就给他个机会吧,有什么责任,我们来抗就是了。”

    对于高忠,曹性和魏越都是当作自己儿子看待,所以这次高忠惹上麻烦后,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来求情,毕竟,这孩子是他们一个兄长的遗孤。

    “还有更麻烦的事情,这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惹出这么多麻烦。”

    陈风摸着额头苦笑了几声,脸上也充满无奈的笑容。

    “于第一次屠杀三万俘虏之后,忠儿率领麾下兵马继续前进,沿途烧毁所有村庄,屠杀全部男丁,放纵士兵劫掠百姓,而且,他后来又屠了两座城。”

    “什么,这、、、、、、”

    对外征战来说,这一系列事情可以说是战绩。客同样的事情,换了不同时间,性质就不一样,现在,这些都是高忠的罪名。

    “那些都是三韩人,他们自己找死能怪谁。”

    魏越连忙回道:“再说了,主公,带方物资缺乏,所有军士只能领到部分饷银。

    都怪鲜卑人打乱了我们所有的布置,忠儿这么做无非就是要平息麾下将士的怒气。

    不放纵他们劫掠三韩人,那些将士又怎么愿意去卖命呢,这样不更好吗,经此一战,半年之内三韩是不可能闹事了。”

    “你知道他前前后后杀了多少人吗?将近十万人,以男丁居多,都是三韩敌军或者三韩平民。

    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如此明目张胆的屠杀,只会让其他人找到更多借口对付忠儿。

    经此一战,三韩不足为惧,忠儿也没必要留在带方了,这样吧,你们两个拿我的手令乘船去带方。

    去把忠儿和其嫡系部下调回来,就说我想他了,要他回来陪陪我,回头,我会安排他去别的地方。

    总之,带方他是不能呆下去了,多少人现在都盯着他,若是让别人再找到什么借口,这孩子可就毁了啊。”

    “诺,属下领命。”

    曹性两人走后,陈风又拿起这几封信件,脸上的神色逐渐平静下来,良久,他终于开口了。

    “委屈你了、、、、、、”

    其实,屠杀俘虏和屠城并不算新鲜事,至少曹操都做过,当初的公孙瓒,袁绍等人也做过。

    只是,高忠的身份注定了会给自己招来太多麻烦,现在,陈风只能想办法挪走世人的注意力,否则,仅仅是舆论,都有可能会毁了这个天才将领。

第221章 高忠受罚1() 
带方,大军营地内,一队队精悍将士正列阵在校场,从这些人眼神中,能看出他们都是百战余生之辈,许多士兵眼中满是不舍之色。

    队伍最前方,数百凶悍异常的士卒独自成队,其他将士也也刻意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许是出于尊敬,也许,是出于敬畏。

    主帅大帐内,一个年轻人正在整理一些东西,所有关于战报和情报的资料都被整理好放在桌案上。

    这年轻人办事认真,不紧不慢,从这井井有条的物件就可以看出这年轻人做事很细心,很有条理。

    “差不多了,时间到了,走吧,要不然,又会有人去义父那告状,到时候,义父又得有麻烦。”

    吕玲绮掀开帘子走进来,看着帐内的这个年轻人,她的眼中露出一丝痛惜之色。

    “嗯,走吧。”

    这年轻人点点头,然后拿起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没有半点留恋,也没有半点迟疑,似乎这里的一切跟他关系并不大。

    “小忠、、、、、、”

    魏越走过来一把搂住高忠,嘴角也露出一丝僵硬的笑容。

    “不管去哪,都不要堕落了你父亲的名号,放心,最多一两年你又会回来的,你还年轻,出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好。

    嘿嘿,这边的烂摊子,你也不用担心,我跟你曹叔来了,就不会让这里再坏下去,放心吧,心里不要有什么牵挂。”

    “我知道的,我还年轻,呵呵,是该出去走走,待在这里也不是好事,魏叔,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自己保重。”

    “傻小子,就当是出去逛逛吧,哪天,等并州稍微太平了,我们回老家看看,哎,出来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去。”

    曹性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或者说,他不确定这孩子需要不需要安慰。故而,他也只能岔开话题,希望借此能引开这孩子的注意力。

    “呵呵,好啊,当年离开下邳之后,我们就直接去了草原,我也想看看来家是啥样了。”

    明明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可这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却像极了魏越他们的同辈。

    不过魏越和曹性并没有办点不适,似乎,这样的高忠才是他们的侄子一般。

    “小忠,去码头吧,一切都安排好了,按照主公的吩咐,你直接去徐州海域即可,半路上不要停歇。

    汉升将军率领其麾下主力驻扎在渤海湾一块,现在徐州海域那边缺人,你去了正好主持大局。

    我就知道,我的侄子,高忠将军,走到哪里都是最厉害的,即使是换了个地方,照样能当将军。”

    “明白,曹叔,我知道该怎么做。你们两个,也要注意身体,魏叔,尤其是你,打仗不要太拼了,以后,我还要给你们养老的。”

    “哈哈,那是肯定的,我那几个崽子还小,等哪天走不动了,肯定还得靠你,去吧,跟将士们告别吧。”

    高忠点点头,而后缓缓走上点将台,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沉稳,慢慢的,他的身影,清晰的出现在高台之上。

    看着这个年轻的主帅出现在点将台上,底下的将士们都抬起头,现在,是他们给自己的主帅送行的时刻。

    军令难违,哪怕全军将士都希望这个年轻主帅留下来,可谁也不敢再说出口。

    因为,在曹性和魏越来这里之前,高忠就分吩咐好了一切,任何将士都不得违背军令。

    “诸君珍重、、、、、、”

    没有什么华丽的演讲,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更没有令人潸然泪下的情节,甚至于,连句废话也没有。

    高忠只是留下这么一句话,然后,在其亲兵和陷阵营将士的护卫下离开了大营。

    “恭送高将军、、、、、、”

    看着越走越远的背影,众将士都由衷喊出了这句送别的口号。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就能喊出这句口号而已。

    虽然他们与高忠相处的时间不长,但高忠无疑是个很好的统帅,正是因为他的一系列计谋和命令,他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溃三韩联军。

    同时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大批物资,绝大部分将士甚至还娶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