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172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172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士家的几个老头,倒是很会做人啊。”

    高忠点点头,冰冷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嘲讽。像这么滑不溜手的对手,由不得他不小心啊。

    “不过,我敢肯定他们是很不甘心,如果我没估计错,他们是想等孙权率兵杀进交州,哼,这些世家大族的把戏我太懂了。

    现在,他们都装孙子,那是因为我们强大,而且,他们还没摸清我们的底细,要不然,他们又怎么甘心向我们低头。”

    “这是自然,我们刚来就把他们从土皇帝的位置上拉下来,现在要他们安心的做富家翁,他们肯定不愿意。

    不过,这没关系,只要他们敢乱来,我们就有理由将其赶尽杀绝。孙权嘛,呵呵,他要是敢来,那就最好不过。”

    “这件事情你负责好,交州,现在就是我义父的交州了,在我代义父掌管交州的这段时间内,不能出任何事情。”

    高忠的神情很是严肃,在这样的年纪,这家伙竟然就有了这样的威严和神态,倒也当得上小变态的称呼了。

    “有几件事情跟你商量下,除了你,我还真不知道该跟谁说,你帮我出出主意吧。

    你之前跟我说因为中原战乱,有很多中原士子流落到此地,我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有能力的人找到,然后收为己用。

    还有,我们降服的交州水师和江东水师,共计有一万多人,这不是个小数目,甚至于,这个数目,已经威胁到我们的安全了。

    我打算将这些人分别打乱重新整编,然后从交州水师中挑选两千人,江东水师中挑选两千人。

    另外,再搭配两千我从青徐招来的青壮新兵,先进行整训,他们以后就是你的部下了。”

    “什么?我?将军,你,没搞错吧?你这是要我带兵?”

    沈玄瞪大了眼睛,他似乎是不确信高忠会给自己这样的任务,虽然说江东水师和交州水师是俘虏来的士兵。

    但他们也都是正规军啊,只要能收服这些人,那绝对可以成为军中重将,这,可是实打实的军权啊。

    而且,高忠还给他搭配了两千青徐新兵,这绝对是为了弥补兵种单一的缺陷,也就是说,高忠是真心实意要他来掌管兵权。

    “将军,这是为何,您乃三军最高将帅,这些人归你统帅难道不更好吗?”

    “不好,由我掌管的兵马,太多了,你帮帮我。我怕,再这样下去,我会先撑不住。”

    高忠面色平静,似乎是在诉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沈玄从这句话里听出了其他意思。

    兵马太多了,多到什么地步呢?

    前来归附的海盗现在已经有一万三千多人,招募而来的山越青壮有一万两千多人,从幽州境内带来的正规军将士有六千多人。

    除去这些,还有从青徐招募来的青壮有六七千,交战抓捕的俘虏有一万一千多。

    这些数字加起来总管不下于五万人,而且,在这些数字背后,全是精壮青年,这是什么概念?

    精壮男丁,那可是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资源。只要高忠能彻底收复他们,给他们盔甲兵器,他们就能成为战士。

    给他们农具耕牛,他们就能成为产粮的农民。给他们一群女人的话,他们,真的会繁衍出一个民族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高忠真的全权统帅这些兵马的话,再加上他现在地处交州,只要他随时想独立,那他就是一个诸侯,而且实力还不小的诸侯。

    恐怕,就算是孙权,也不敢对他的这个新邻居大声说话。只要他愿意,高忠随时都可以去江东转转,找孙权讨点钱财。

    而孙权,除非是尽起江东兵力,耗费无数物资,来围剿高忠。要不然的话,他就得乖乖的奉上高忠需要的东西,然后还得客客气气的问候一下。

    高忠也没预料到,自己从辽东到这,会发生这么多事情,他更没预料到,这几场原本不在计划中的战事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收益。

    世事难料,恐怕现在就是最好的说明了。高忠太年轻,见识和眼界,也还是太少,若非陈风当初指点过,他恐怕都不会来交州发动战事的。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太年轻,很多地方需要学习,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如果掌管了这么多兵马的话,恐怕以后日子会很难过。

    就算现在不会有人说什么,但祸根,肯定是埋下了。将来,说不定爆发起来,谁也阻止不了。

    安静,大厅内彻底的安静了一会。确实,现在的情况,太出乎意料了,谁也没料到会成为这样,过了一会,沈玄终于开口了。

    “我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接管这些兵马,不知将军对剩下的兵马有什么安排。”

    “归附来的海盗,除了最优秀的那群人之外,永远不可以接纳入军中,他们,只能永远做海盗。”

    对于自己的部下,高忠早就有了完全的安排。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种话。

    至于那些海盗,要怎么安排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高忠心中也有数,至少,他不会让这些海盗耽误了他。

第262章 继续南进2() 
未虑胜,先虑败。这是高忠做事的座右铭。由于自己的处境,他必须考虑很多问题。

    高忠似乎早就想好了一切,这个年轻人做事,向来都是这么考虑全面,每一个环节,他都要考虑清楚。

    “一万余山越精兵,沙摩柯统帅三千,我统帅四千,其余的我自有打算。

    我麾下的所有骑兵都由吕玲绮统帅,另外,她还统帅女兵营一千女兵和三千青徐精锐。

    其余由我我直接指挥的兵马是麾下陷阵营,六千我从幽州带来的海军将士,五千江东水师和交州水师整编来的水师将士。

    至于那一万多海盗,仍旧归我指挥,就这样,如此,我也可以免去很多麻烦,就得劳烦你多多费心了。”

    “将军,恕我直言,您这样做又是何必,主公既然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你,那肯定是对你十分信任。

    固然,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我们的预料,但是,那又怎么样?主公依旧不会对你有任何疑心。”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我和义父两人知道就行的,我不能让义父难堪,再者,这样分配兵力之后,我就能更加放心的去指挥兵马?”

    “我们接下来要攻打九真,攻打日南,然后,我们还要攻打扶南的那些国家。

    届时我们会招募更多的兵马,整编更多的俘虏,敢问将军,届时你打算怎么办?

    总不能说,将军没打算继续纳降俘虏吧,呵呵,那些地方,人口虽然不多,但我们想要拿下的话,还是得面对不少敌军的。”

    “呵呵,上次我给义父写的信里提到了这件事情,他会为我考虑好的,这些烦心事就不用我操心了。”

    “如此,哎,在下虽一介文人,但也知忠肝义胆四字,将军放心,我会为你分担这些责任的。”

    “多谢了。”

    为了避嫌,也为了能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高忠自己对自己麾下兵力的安排做了调整。

    在他看来,现在正值自己义父事业的上升期,不能有任何事情耽误了自己义父的大业。

    有沈玄协助高忠接管交州,当地百姓对这支外来军队的排斥感并不强,不管是谁来占据交州,只要能让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行。

    实际上,高忠和沈玄也没让当地百姓失望,接管交州之后,高忠和沈玄为了争取民心,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重新清点交州人口,然后按照人均百亩田地的分配原则,重新分配田地,当地名声很差的世家大族都得到惩罚,甚至有被欺压的百姓一起参与了这些惩罚。

    对于那些口碑较好,名声不错的世家大族,高忠采取了宽容态度,只让他们交出了多余的奴仆和不合法占据的土地,同时,沈玄还建议高忠在交州本地制定一系列贸易律法。

    以后不管是当地百姓还是商人,不管你是卖粮还是卖力气,都有明文规定,都不会有人敢来欺诈。

    如此,一条条律法出台之后,当地百姓和世家商人都欢呼雀跃,士家在交州的根基,被彻底动摇了,没人还会去想着落寞的士家,想着当初那个交州的土皇帝。

    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交州之后,高忠开始点兵调将准备南下。毕竟,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一个交州。

    交州往南是九真郡,这里以前也归交州管理,但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归降的打算,所以高忠准备率军进攻。

    至于九真往南,则是日南郡,这里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早已脱离了大汉的统治。

    历史上,秦始皇派遣五十万大军攻打岭南的时候,这里就被占据了,赵佗建立南越国时,这里曾是他的地盘。

    然后,大汉强盛时期,日南是距离大汉统治中心最远的地盘。归属交州管辖,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大汉领土。

    后来,大汉朝的影响力衰落了,当地的一些土著就在这里称王称霸,仅仅是日南郡内,就有好几个自封的大王。

    一万山越精兵和交州当地招募的三千新兵,从陆路出发进攻九真,这,是步军之中的精锐力量。

    一万三千海盗,三千海军精锐,四千俘虏军整编而来的水师,三千清徐海军,共计两万三千人乘坐战船朝九真出发。

    如果再加上其他运送物资,随军而去的商人等等,这两支军队加起来不下于五万人。

    而九真境内的士兵,满打满算都不超过五千人,在这样形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九真郡郡守甚至都不曾考虑一下,直接就交上了降表。

    也不怪这郡守没骨气,要知道,之前他可是在交州土皇帝士家手底下混饭吃,现在连他的老大都这么轻而易举的被人收拾了,他还强硬个屁。

    不过,当招降的使者去了日南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日南现在有三个实力较强的小王国,其余所谓的王国则不值一提。

    他们远离大汉许久,几乎不知道大汉境内发生的事情,故而,当高忠的招降使者到来之后,当地王国都报之以耻笑和凌辱。

    一场关于如何攻打并占据日南郡的战事正在准备之中,九真境内,现在成了兵马囤积的重地,可日南郡内的那些蠢货们,现在还在过着自认为奢华的生活。

    幽州,渔阳沿海境内,寒冬还没退去,捕鱼业仍在进行,前来海边打工的百姓也增多了不少,每天要处理的鲸鱼、鲨鱼和其他海产品数不胜数。

    “劫掠江东沿海,获战船三千余艘,俘虏工匠上万人,百姓四万余人,粮食二十万石。”

    陈风看着手中的信件读出了声音,这样的战果,他也是没想到啊。

    “攻打交趾,缴获粮食六十万石,其余物资不计其数,预计攻打九真、日南等地会缴获粮食五十万石以上。

    哈哈哈哈,这小家伙,果然了得啊,把这些人口往朱崖和夷洲一运,然后我再送去农具、种子、耕牛等等。

    那我不得多两座粮仓。忠儿,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的,义父,岂能让你束手束脚。”

    有了朱崖那边的好消息后,陈风现在可是乐开了话,短时间内获得了这么多粮草和地盘,在春耕之前他都不必为粮食发愁。

    甚至,这个冬季之后,他都有机会去收服那百万黑山军了。这,虽然称呼他的预料,但是,对于好事,没有谁会排斥。

第263章 进军之前1() 
九真郡,现在是高忠治理下的九真郡,至于之前的郡守,则老老实实的配合高忠清点仓库和人口,然后乖乖的去交趾等待沈玄的命令。

    出乎高忠预料之外的是,九真的人口有四万余,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原逃难来的流民。

    这些年,在这些流民的开垦之下,九真被开发出大量荒地,再加上这里还算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粮食倒是囤积了不少。

    而且,士家管理交州的这些年,很知道收买人心,也懂得涸泽而渔的危害。

    故而,这些年九真的百姓家家都有点余粮,日子不算难过,官家仓库里,则囤积着四十万石粮食。

    去年的秋粮入库后还没来得及运走,再加上士家有意将九真打造那个自己的一个基地,所以这里的收来的粮食大部分就地囤积,这下子可算是便宜了高忠。

    战事和劫掠,向来都是获取财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此刻,高忠是再一次领悟到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了。

    除此之外,高忠从九真郡守和当地军队将领口中,得知了一些有关于日南的消息。

    日南的气候适合种植水稻,而且一年三熟,这些年,日南的几个小王国没有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