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186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186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也不可能就此放下以前的仇怨。毕竟,他也是很记仇的。

第288章 抢收夏粮2() 
没有谁会对自己的成果不开心的,尤其是忙碌了这么久之后,付出了这么多血汗。

    另外,陈风可是早就下过命令,只要他们能种植好庄稼,届时必定是升官发财,陈风别的或许不行,但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

    “距离幽州的夏粮收割时间也不多了,这是我命人打造的镰刀,是该派上用场了。”

    大帐内,陈风在对自己负责农事的部下们讲解问题。每当有他发明的新东西要被使用的时候,他都会亲自来讲解。

    “你们看,这种镰刀上有锯齿,方便收割作物。远胜于目前常用的器械,更别说比用手去收割要强多少了。

    还有,匠作营最近又发明了些机械,也有利于粮食的收割。这种镰刀和机械我已经命人大量生产,你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分发到所有农户手上。

    夏粮收割关乎我幽州全体百姓的性命,不可儿戏,至于安全方面,你们可以放一百个心。

    为了防止草原部落可能会袭击我们的屯田地,我军精锐骑兵现在就在外围一带巡逻。

    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他们都会及时处理。还有一件事情,你们务必记在心里。

    各地种植的红薯必须全数收上来,同时,各家各户,每块地里收获了多少红薯都要有明确记载。

    若是百姓有疑问,你们就说会按收获的数量付给钱粮,还有,这种红薯不易储存,但是我知道可以对红薯进行加工。

    用红薯酿酒也是可以的,所以,你们要组织人手,在收获的红薯坏掉之前全部处理掉。

    这件事情你们一定要放在心上,可能,你们并不清楚到时候会收获多少红薯。

    但我现在可以跟你们透露点消息,到时候,仅仅是处理那些红薯,恐怕都够你们头痛的。”

    “诺,属下等谨遵右将军之命。”

    众人都知道,陈风在谈到民生的时候不开玩笑,所以,他们一个个,也都做好了收获粮食的心里准备。

    辽西、渔阳等地的码头上,一船又一船满载农具和其他工具货船开始离开港口。

    南方要比北方更早耕种夏粮,也更早收割,陈风知道高忠在夷洲、朱崖、交州、日南等地种植了大量红薯,所以,他必须将加工红薯的办法和工具运过去。

    对于在南方种植的那些红薯,陈风心里很有把握,只要各地的夏粮能够顺利收割,他就不担心今年的粮食问题了。

    十多天后,陈风亲自率队在各个屯田地视察,其他作物他倒是不用过多关心,唯独这红薯,别人都整不明白,如果不现场查看的话,他自己也放心不下。

    “不错,不错,长势很好,不过,像红薯的茎叶可以剔除掉点,这种茎叶可以炒着吃。

    剔除部分茎叶,是为了将更多的养料输送到根茎之中,要知道,我们最后收割的是根茎。”

    “对,就象这样,下次种植红薯的时候要把土地弄成这样,拢成堆,要定期查看并浇水,施肥的事情倒是没必要那么频繁。

    在其他作物那里就必须勤施肥,人和牲畜的粪便是最好的肥料。不同作物的种植方法,肯定是有区别的。”

    “收割完之后立即组织人手平整土地,然后抢种红薯,这样我们就还能收获一季红薯。”

    、、、、、、

    对于现场遇到的一些问题,陈风都尽量用自己知道的知识进行解答。

    同时,他也不忘请教那些有经验的老农,对于这样的右将军,恐怕幽州的这些百姓和官员都从来没见过。

    “报,启禀主公,这是海船送来的加密急报。”

    几名骑兵神情焦急,就为了护送这一封信件,这足以看得出这信件的重要性。

    “开始收割了。”

    陈风拆开信件粗略看了一下后露出惊喜的神色,春天的努力,现在开始有回报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来人,我们回涿郡,这里的事情你们都准备好,距离夏粮收割的时间不多了,所有人务必工作在第一战线。”

    “诺、、、、、、”

    随着陈风回到涿郡,然后又带人来到渔阳,来自交州、日南等地的信件就越来越多了。

    “亩产多者有三四十石,亩产少者也有十几石。”

    陈风的面前摆满了各种信件。

    “也就是说,亩产多的红薯大概也就两千斤左右,亩产少的也就五六百斤,奇怪,看来南方的产量并不如我预料中的那么多啊。

    那北方的亩产量肯定会更少,难道是种苗的原因?嗯,绝对是,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呢?”

    陈风已经在用他那优秀的计算能力核算自己这边的收获,不过,他这计算能耐,恐怕也就限于两位数之间的计算吧。

    “主公,主公、、、、、、”

    看着陷入喃喃自语的陈风,贾诩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起来。

    “主公,亩产十几石已经是稀奇,而在南方竟然有亩产数十石的成绩,这已经是恐怖了。

    主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将会收获多少红薯吧,仅仅以现在的收获量来看,我们这次在南方至少也收获红薯数百万石。

    这难道还不够吗?要知道,我们在北方的红薯现在还没计算呢。难道说,这,还不够恐怖?”

    “可是,红薯的亩产量不应该这么低啊,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他人听到陈风这句话,恐怕都会投之以你是个白痴的眼神,但是,没办法,陈风坚信红薯的亩产量应该会更高。

    只是,他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一件事情,现今情况下所说的亩,其实跟他理解的后世说的亩,是两个概念。

    也怪他自己不学无术还要装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古老的面积单位都没弄明白,难怪现在会陷入思考之中。

    仅仅是红薯就收获了这么多,远在南方的高忠还有沈玄等人,现在可算是忙坏了。红薯不易存储,所以他们必须尽快加工。

    酿酒,加工成粉条,或者简单的就是把红薯加工成淀粉等等,但凡是陈风提出的办法,南方这边都用尽了。

    可是红薯太多了,甚至于,高忠都不得不暂停军事计划,而将军队投入到处理红薯的工作中去。

    其他诸侯这时候也忙着收割夏粮,或者正在准备收割夏粮,但是,没有那一块地方比得上交州、日南这一块。

第289章 丰收之季1() 
日南,除去少量精锐军队驻守各地要隘之外,其余兵马现在都在田地里忙活。

    就连精锐将士,也得在训练之余下地干活。这场景,倒真是有点特殊,不知道的,还以为日南这边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收割红薯的事情超乎了高忠的想象,之前,他为了尽量满足自己义父提出的要求,于是就开垦了大量荒地,全都种植了红薯。

    毕竟开垦的这些荒地大都是山地,不适宜种植常规的作物,于是乎,红薯成了日南、交州一带的特色。

    “麻烦了,这下子,不把红薯解决完,我是没办法率军上战场了,真是的,早知道这样,就得多抓点奴隶来干这活啊。”

    在忙碌的人群里,吕玲绮直起身来捶捶自己的小蛮腰。像这样干活,她是有点排斥的。

    可是,连高忠和沈玄都下地了,她也不能装怂啊。再怎么说,军中早就传言,吕玲绮的本事,可是打遍全军无敌手。

    总不能说,就因为能打,然后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吧。要知道,主帅高忠,军师沈玄,哪一个不厉害。

    “看我的,将军说了,谁收获的红薯多,今后上战场立功的机会就多,嘿嘿,这不就是比卖力气嘛,谁比得过我。”

    众人之中,恐怕也就沙摩柯有点另类了。春天的时候,他拉着自己的坐骑下地干活,现在,他自己也下地抗红薯,顺便也带上了他的那头蛮牛。

    作为沙摩柯的坐骑,这蛮牛的日子,也真是不好过。战场要上,农田也要下,什么活都干。

    一开始的时候,那些种植红薯的百姓还开开心心的摘收红薯的茎叶炒菜吃,一个个还都赞颂陈风和高忠的功绩。

    至于现在嘛,红薯地太多,要在限定日期内收割完毕,这任务可不轻,甚至可以说,相当的重。

    而且,其他作物也快要成熟,水稻等重要作物也是在收割之列,这下子可算是有得忙了。

    好在勤劳的百姓们都愿意去忙碌,甚至现在每天都改成了三餐,吃的饱饱的,然后去田地里抢收粮食。这样的场景他们也喜欢,至少,这样他们就能多存点粮食在家里了。

    “不知道啥时候能忙完啊,累的我都直不起腰了。”

    山地里,高忠自己也在忙碌。

    “下次要多弄点劳动力来才行,最好的去扶南打几仗,抓点俘虏也好啊。他娘的,应该提前开战的啊。”

    不得不说,高忠是个实干派,再加上他手上的人手也还不算少,所以这农活虽然忙了点,但至少还能撑住。

    一袋袋粉条,一袋袋加工后的淀粉,一坛坛红薯酿的酒水等等,都摆满了日南、交州各地的仓库。

    为了给后边要收割的粮食腾出地方,高忠已经让附近的船队,战船等满载这些加工后的食物送往幽州。

    当第一批从日南方向驶来的船队,抵达渔阳码头的时候,幽州这边的夏粮收割工作也开始了。

    好在这里的人手更多,而且,亩产量还没那么恐怖,所以总体来说任务量没那么重。

    “什么,你说多少?”

    码头上,陈风正在听着船长们的汇报。

    “仅仅是加工好的粉条就有百万石,其余淀粉也有几十万石?红薯酿的酒你们还没计算出来?你们没算错吧。”

    对于这样的收获,陈风是欣喜的,同时,他也清楚红薯里纤维含量比较多,所以,将红薯加工成粉条或者淀粉的话,这重量肯定是要减少很多的。

    “不会有错的,高将军让我们抓紧时间送来这第一批,后面还有更多。”

    一名船长连忙回答,看他那样子,似乎比陈风还兴奋。

    “主公,今年南方收获的红薯太多了,到我们离开的时候都才加工了一半。

    高将军说尽量不要用其他粮食酿酒,现在,日南那一带都是用红薯酿酒,我们都没仓库装了,只能尽量往幽州运。”

    “这下玩大了,准备工作没做好啊。”

    陈风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好似,已经有汗珠流了下来。

    “行,你们赶紧卸货吧,然后把码头附近仓库里的商品全部搬上船,运到朱崖、交州去,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们了,粮食就是命,必须存储好啊。”

    “没问题,主公,谁叫我们都是农民出身呢,我们可是把粮食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的性命,那是无价的。好了,大伙都忙起来,撑过了这个夏粮收割的季节,回头我论功行赏。”

    、、、、、、

    得知红薯的产量,在南方已经达到这么恐怖的程度,陈风立即召集幽州这边的农事官员商议收割红薯的事情,同时,所有屯田地附近都建立起了加工红薯的工厂。

    在抓紧时间建造更多仓库的同时,陈风现在也将红薯加工成的粉条和淀粉列为常用食物之一。

    同时,用粉条和淀粉交换那些农户收割上来的红薯,如此一来,倒是没让幽州这边出现什么问题。

    相比于日南、交州和幽州这些地方的忙碌场景,冀州就要差上许多,收获也没那么恐怖。

    作为水利设施最完备,粮食产量最高的北方富裕之地,冀州向来都是产量重地,尤其是当年皇甫嵩主政冀州的时候,更加奠定了冀州产量重地的基础。

    当初,袁绍就是占了这个便宜才迅速成为天下第一诸侯,要不然,他哪来那么多粮食和人口折腾。

    想当初,中山无极甄家的商队,在北方售卖粮食那可是出了名的,附近的幽州、并州的世家大族谁不得看看甄家的脸色。

    可惜的是,这些年,袁家的人太会折腾了,以至于这么好的地方竟然年年粮食减产。

    不过,幸好有当年的那些农业和水利基础在,要不然,现在袁尚都不知该该去哪收割夏粮了。

    相比之下,袁谭占据的青州就惨了些,青州早些年经历过黄巾之乱,人口和农业基础都没冀州好。

    再加上这些年袁谭自己也会折腾,在夏粮产量方面更加不如冀州,这也是袁谭拼了命也要攻打冀州的主要原因。

    要是让袁绍知道,自己的这对宝贝儿子,将自己留下来的这份家业折腾成这样,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再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