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210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210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高干军事才能是有一点,但对后勤民生一概不知。这个人,可外派为将,但却无法镇守一方。

    不过,也幸好他没镇守一方的能耐,否则,我的日子也就不会好过了。”

    贾诩也开口补充计划,对于自己这个老朋友的能力,他是相当清楚的,而且,他要给机会让自己这老朋友好好表现表现。

    “等到他没有足够粮草的时候,此人必定会劫掠当地百姓。这,就算高干最大的弱点,也是我们的机会。

    我军细作可以借此机会煽动当地百姓,如此,高干就更加难以在上党立足,明年入秋之后,我军有机会拿下上党全境。”

    “高干这个人我是知道的,劫掠百姓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陈风对两位谋士的计划很赞同:“此人最喜欢自作孽,文和,细作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已经进入上党蛰伏起来,这个冬季,上党的百姓也没什么好日子,现在,那些细作会慢慢融入当地百姓之中,同时,我已经命他们向当地驻军渗透。”

    “既如此,明年拿下上党倒也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收拾那个烂摊子。”

    确实,一旦拿下上党等地,陈风就得面对一些烂摊子。高干不会治理民生,更没有这方面的慨念。

    想当初在黎阳的时候,这家伙为了弥补损失,竟然放纵军队劫掠百姓,奸**女。

    这样的将领,一旦知道自己要败退的话,多半会疯狂的劫掠一把。如此手段,与禽兽无异。

第336章 发展民生2() 
陈风眉头紧缩,明显是感觉到了压力。说到底,并州还是太穷,要不然,这么多战略要地,也不会被袁氏一族轻易放弃。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囤积粮草,南边能够给我运来大量的稻米,还有其他物资。

    我们在北方的屯田之地生产的粮食也有很多,但就怕遇到天灾啊,在天灾面前,凡夫俗子,都无能为力。

    尤其是北方,我查阅了资料,也询问了些年长的百姓,这二十多年,除了冀州之外,北方地方长期遭受天灾影响。”

    “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防止北方遭受天灾?

    说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北方的气候确实要差点,人口学的密集。”

    贾诩对这一块知道的不多,如果陈风不主动提起,他也不会这么早把思路转移到这一块。

    “应该是小冰河时期来临的前奏,由不得我不重视。”

    陈风似乎在自言自语,很多时候,从他嘴里冒出来的话语,别人都很难理解。

    “温度下降、蝗灾、干旱等等,这些都是致命的天灾,大汉朝之所以被黄巾军动摇了根基,关键还是粮食减产。

    而粮食减产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天灾,冀州这些年能够成为例外,除了当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等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完备。

    当初皇甫嵩执掌冀州的那些年,他号召当地百姓兴修水利设施,开挖河道,清除河底淤泥等等。

    这家伙真是眼光独到啊,若非他的这些手段,恐怕冀州就不是现在的这个冀州了。”

    “皇甫嵩确实了得,可惜,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主公是否从皇甫嵩的那些手段中看出了什么?

    他能做的,我们也可以做得到,而且,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贾诩虽未听懂陈风的全部意思,但是,有关于民生这一块,他还是理解的。

    “就当是未雨绸缪吧,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在北方各地兴修水利设施,幽州、并州等地并不缺少河流湖泊,少的是如何将水源引到耕地和村庄的设施。

    只要有足够的小型蓄水库,即使小冰河时期到来也不用太担心,同时,我们还要想办法开挖深井,改善耕种方式,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李儒加入这个圈子比较晚,所以对陈风说的一些名字是晕头转向,他没参与这个话题,最主要还是因为听不懂。

    “主公,何为小冰河时期?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开挖深井的话如何将井水提上来?靠人力吗?怎么来改变耕种方式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一说出来,陈风听了呵呵一笑,他没办法解释太多,只有让李儒亲身参与或者经历这些事情,他才能更好的去理解。

    相比于其他地方,陈风治下的地盘粮食产量算是很高的了,利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算是农业的一大进步,其他诸侯现在还不知道用这招。

    况且,陈风致力于研发新的农具和耕具,又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大量耕牛和驽马,在减轻普通百姓劳动强度的基础上,也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劳作激情。

    在鼓励耕种的同时,陈风还降低了普通百姓的税收,即使遇到战事紧急,粮草短缺的时候,他也要用正常渠道从这些百姓手上交易粮食。

    这样的政策,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少见,当地百姓无不对陈风及陈风的军队感恩戴德。

    “压榨平民百姓无异于杀鸡取卵,经商才是王道。”

    陈风对发展民生并不精通,但是他知道怎么才能最快的积累财富。

    “走南闯北,买卖东西,这样才能保证货币和商品的流通啊。想要赚钱,就不能不发展商业。

    文和,我记得你跟我提过战国时期的齐国最擅长经商是吧,甚至最牛的时候,将其他国家的财富都弄到了自己手上。

    嘿嘿,老祖宗已经证明了这些观点跟措施啊。”

    “确实如此,但是,齐国最终还是亡国了。”李儒不解的问道:“相传当时天下的财富有七成以上在齐国,这绝对是很恐怖的。

    不过,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齐国很快沦为配角,这难道不是因为齐国重视商业,轻视农业的结果吗?而且,积累了如此之多的财富,其他强国岂能不眼红。”

    “所以嘛,我们还得加强农业建设,加强军队的战斗力。这就好比是三匹马拉车,一匹跑的快,另外两匹跛腿了,这马车肯定要翻的。

    罢了,这件事情你们肯定比我更清楚,我就不卖弄了,先说说并州的事情吧。

    在并州一块成立牲畜和皮货贸易点,接纳那些草原上的部落来并州北部贸易,保证他们的利润。

    嗯,对了,并州北方的煤矿,这件事情只能交给最亲信的部下负责。我军现如今能够在军备上超越其他诸侯,这煤矿可是主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

    “那北方胡人呢?匈奴人南下该怎么办?”李儒对胡人的性情比较了解,所以有此一问。

    “放心吧,嘿嘿,冬天到了,劫掠的季节开始了,今年是轮到俊义和子勇了。”

    就在陈风三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并州北部草原上,张合与张绣各自率领五千汉军精锐和一万仆从军在草原上巡逻。

    往年胡人南下的季节,现如今成了汉人北上劫掠的时候。张合与张绣两人,一个朝北,一个朝西北,同时还联络了草原上关系最好的部落一起出动。

    那些往年南下最频繁的匈奴和鲜卑部落又要遭殃了,冬天,本来就是最难熬的时光。

    现如今,他们除了面对苍天的摧残之外,还得应付南方来的骑兵的劫掠。

    “世事无常啊,想不到我张绣还能过的这么滋润。”大帐内,张绣感叹自己的人生变化太大:“来,蒙将军,我们再饮一樽。”

    “张将军太客气了,我敬你,预祝我们接下来合作更愉快。”

    “没问题,不过你得教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怎么驯养雄鹰。”

    “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哈哈哈。”

    这世道,没有几个人会讲仁义道德,大家看重的都是利益。

    陈风与草原上的一些部落关系很好,好到大家的利益已经是息息相关的地步,所以,这些部落都愿意跟陈风一直合作下去。

第337章 发财季节1() 
匈奴,曾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现如今落魄了许多。没有不落的骄阳,也不会存在永远强盛的部落。

    尤其在草原上,充满着斗争和厮杀,任何霸主,都随时可能被取代。

    当初,鲜卑逐渐崛起的时候,就注定了匈奴的衰退,尤其是,在大汉朝的干预下,匈奴一分为二。

    而后,南匈奴内迁,北匈奴远遁,最终,鲜卑吞并北匈奴大半部落,逐渐取代匈奴在草原上的地位。

    前些年,匈奴还能仗着一些老底子在草原上横行,时不时南下进入中原劫掠,在北疆汉人眼中,匈奴人,还是那么凶悍嗜血。

    可惜,匈奴的美好时光注定是过去了。大汉朝强大的时候,匈奴不敢随便南下,即使大汉朝进入分裂状态,北方的一些诸侯也能够吊打匈奴。

    当初陈风孤注一掷,在寒冬季节出击南匈奴人的过冬营地,那一次对匈奴人的打击可不小,到现在,南匈奴依旧处于分裂战乱状态。

    去年的时候,自封为匈奴单于的刘豹,率领大军打进了并州,劫掠一番后又赶紧退走。

    这要是放在以前,说不定刘豹还会想着在并州多呆一段时间。没办法,大汉边军现在战斗力不弱,一旦被缠上,刘豹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顺利退回草原。

    尤其是,刘豹对大汉朝的认识,远超过草原上的其他豪杰,在其内心深处,对大汉朝还是充满了向往了畏惧。

    今年,草原上的冬天依旧寒冷,一些草原部落甚至早早的集结了兵马想南下劫掠一番。

    可是,从辽东到并州太原一带都是陈风的地盘,而陈风这两年在草原上的名声太差,吓得那些胡人部落不敢南下。

    一些小部落往南迁徙的时候,因为未曾提前告知陈风,布置在北方边线的驻军死死盯住了他们,然后,这种小部落遭到了边军的袭击。

    损失不可谓不惨重,那些露出劫掠意图的胡人部落一开始遭到了警告,然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的营地遭到了袭击。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那些胡人部落还要南下的话,那简直跟找死是没区别了。陈风的报复心太强,强到那些胡人部落不得不慎重考虑南下的结果。

    比如今年,原本匈奴和鲜卑都没有南下惹事,可是陈风依旧派遣出了三万多骑兵北上劫掠。

    按照陈风的说法,总不能每次都等到别人打了自己一拳后再反击,现在也该主动出去惹事。

    边军将士都支持这个决定,这可是出去劫掠的最好时机,几乎每次北上劫掠,那些边军将士都获得了不少赏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前两年北上劫掠的骑兵,大都成了陈风麾下的主力部队,那待遇可是没得说。

    其他没捞着机会的将士们,天天吵着要越过长城去发财,在这样的氛围中,没有那支边军会落后。

    “又遇到一个跟我们关系不好的部落,好像还是匈奴部落,啧啧,老子的运气确实不错啊。”

    大帐内,张绣一边盯着地图,一边自吹自擂。好不容易逮到出击草原的机会,他肯定是要好好表现一番,至少,他不能被别人比下去。

    “主公真是慧眼识英雄啊,知道我擅长骑兵野战。嘿嘿,来了草原,又有骑兵在手,我看还有谁是我敌手。

    有时候真是不得不佩服主公,他是怎么把草原上的地形地貌打探的这么清楚,甚至连哪里有山川河流都摸清楚了。

    这样一来,呵呵,那些部落在哪扎营过冬基本不就确定了嘛。这就不用浪费时间去寻找他们了,实在是不错啊。

    这可省了我不少事情啊,嘿嘿,上万人的部落,估计控弦之士兵有三四千人就算不错了。

    哪怕这些年被劫掠过,至少也该有上万战马,牛羊马匹想来不会少,这么说,我又要发财了。”

    “将军,蒙战首领来了。”

    “请他进来。”

    张绣点点头,他要动手发财,也得照顾一下盟友的感受,要是这关系没处理好,会引起大问题的。

    再说了,吃独食肯定也得有副好身板,张绣可不想现在也把肠胃撑坏,毕竟,草原太大,他也不敢大意。

    “张将军,这么急着找我来,可是要发生什么战事了,我可是等了好久了。”

    蒙战也是个嗜血好战之辈,自小生活在草原上的他,早就染上了草原上的那些习气。

    “来,蒙首领,训鹰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我可是对你抱着很大期望的,明年的时候,我们的斥候是否就能带着苍鹰去打探敌情了。”

    “完全没问题,这一点包在我身上,我知道哪里可以捕捉到苍鹰,也知道怎么训练。

    只要将军能让我麾下的儿郎捞到战功,我保证今年开春之后,将军的斥候们就能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

    我今年可是从东边的几个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