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322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22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及到核心利益的时候,袁尚哪会管陈风是不是盟友,他要做的是保住自己的利益,保住自己的地盘。

    再者,之前陈风北伐河套结束后,乃是实力最为虚弱之时,当初,袁尚曾在曹操的怂恿下大举兴兵北上,取回了河间。

    虽说那是过去的事情了,在这乱世,各个诸侯之间本就征战不断,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和手段,但那次北上,给陈风造成的损失相当大。

    所以,准确的说,陈风和袁尚之间的矛盾是很大的,且难以化解。所以,此次幽州军的集结,袁尚也吃不准陈风到底是想干什么。

    退一万步讲,即使陈风集结兵马是为了北上击胡,但冀州若是没有半点防御的话,到时候幽州军会不会临时南下呢?

    “来人,替我准备一批粮草辎重送到幽州去,就说是支持幽州男儿北上击胡之用。

    要把这件事情闹大一点,务必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支持幽州军北上的,在抗击胡虏这件事情上,我袁尚绝不含糊。”

    为了保证冀州的安全,袁尚现在是只能放低姿态了。这可不是前年了,如今的陈风,实力雄厚,可不是冀州能够招惹得起的。

    仅仅幽州和并州的驻军,就足够冀州军头疼的,若是陈风够狠心,甚至能以这两州之兵力南下,拿下冀州。

    十多天后,当陈风接到袁尚的来信之时,他只是笑了笑。对于袁尚现在的处境和心态,他比较理解。

    毕竟,盟友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现在曹操这么大肆的宣传,想要离间河北联盟的关系。

    袁尚虽说没有中计,但内心有担忧很正常。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有中原曹操的存在,恐怕,袁氏兄弟回共同联手对付陈风。

    “从西域返回的第一批商队快回来了,里面正好有冀州和青州的一些商人。

    传我将令,从牧场里挑选一千战马,两千牛羊,给冀州和青州分别送一半去。

    另外,告诉袁尚和袁谭,河北联盟是为了抵御曹操而存在,我们该齐心合力,不可被小人所离间。

    这个冬季,还请他们好好训练兵马,囤积物资。明年开春之后还会组织商队前往西域,希望他们要捧场。”

    这些年的经历,让陈风处理起这些事情来也是得心应手。袁尚的担忧,曹操的阴险,他都清楚,所以,他必须有点表示。

    “妙,主公此举,轻松化解了曹操的阴谋。不过,袁尚担忧的还是幽州的那两万五千大军。

    只要张合将军尽快北上,且要让各地探子都打探清楚,曹操的离间计才算是彻底失效。”

    贾诩很满意陈风的手段,这种小事,几乎都不用他来操心。不过,曹操在暗地里做的那些事情,他还是要慎重对待的。

    虽说不知道曹操做了什么,但能吸引乌桓和三韩大军进犯辽东一带,足见曹操麾下谋士的厉害。

    这几乎就算是三言两语就调动数万大军征战,而曹操自己,没有半点损失。

第559章 北上击胡1() 
幽燕大营目前也就只有两万余大军,绝大多数都是汉军精锐,也有少部分从仆从军中挑选出来的悍勇之士。

    张合镇守边关,统筹幽燕大营的组建工作,此次北上,自然是要从幽燕大营里挑选人马。

    但是,南边的袁氏兄弟也不算是好人,虽说有黄忠在幽州南边镇守,但其手上兵马也不一定够用,所以,幽燕大营的精锐,张合只动用了一半。

    另外,汉军精锐是陈风手上的王牌,是陈风麾下军队中的骨架,每次作战肯定是少不了他们,但每次作战,也不能让这些精锐将士消耗太大。

    故而,到目前为止,仆从军和奴军依旧是出战兵团的一部分,毕竟,在某些时候,某些不必要的损失,都得靠奴隶军来承受。

    幽州军两万五千余人,以张合为帅,田豫为军师,粮草辎重准备足够之后,大军立即出发。

    而后,张合以猛将阎柔为先锋,率领仆从军骑兵三千先行出发,一路上打探情报,清扫障碍。

    直到这支大军真正北上之后,冀州的袁尚才算是松了口气,陈风终究是没对冀州动手,这个冬季,袁尚算是可以轻松一下了。

    与此同时,冀州和青州的部分商队返回,带回了大量的钱财货物,也带来了陈风的善意。

    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陈风还大方的给袁氏兄弟分别送来五百匹战马和上千头牛羊。

    出手如此之大方,到也尽显英雄气魄。袁尚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再怎么说大家都是河北联盟中的一员,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相互怀疑呢。

    一番思虑之后,袁尚在逢纪的建议下立即派人回赠大量瓷器、丝绸等货物,同时还派人前往河套去向陈风表达谢意。

    而袁谭,自然是更加客气。要知道,今年冬天,青州的粮食可都是从北方运来的,陈风能对他这么客气,这么友善,实在是相当难得。

    辽西北部三百里外的草原上,一支大军正在徐徐前进,这支大军装备精良,士气旺盛,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精锐。

    大帐内,田豫正在分析各个斥候传回来的情报,身为军师的他,自然要为主帅分忧。

    “主帅,前方传来消息,此次乌桓也不甘示弱,在踏顿的号召和率领下,竟然聚集了五万骑兵南下,目前距离我军还有三百多里。”

    看完手中的情报后,田豫立即向旁边的一个年轻人汇报情况,按理说,能够坐在这里的,必定是张合与田豫两人而已。

    但这年轻人,明显要比张合年轻,奇怪的是,田豫称呼他为主帅,难道说,幽州军临阵换将了?

    “五万人,听起来还真是不少啊,哼,我军虽只有两万五千余人,但从幽燕大营调出来的一万精锐,都是百战精兵。

    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器械先进,哼,他踏顿倒是好大的胆子,在曹操的唆使下集结了这么多兵马。

    义父命我前来,就是为了解决乌桓之事。田先生,你对边疆甚是熟悉,乌桓大军那边,就劳烦你多费神了。”

    “不敢不敢,此乃分内之事,谈不上费神。我军要做的,就是抵挡并吸引乌桓军主力。

    要想一战解决敌军,目前来说还不可能,但想要获胜,还得看张合将军那边了。”

    大帐内坐着的这个年轻人,乃是陈风的义子颜成。南边这两年都是在搞发展,没有什么战事。

    再加上那边情况稳定,颜成、高忠两人在南边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两个月前,颜成和高忠押运一大批物资乘坐海船北上,本是例行述职。

    巧的是,那时候陈风故意将他们留下,说是可能有战事需要他们参与。

    于是,颜成就被调到幽燕大营协助张合,而高忠,一开始是被秘密调到黄忠那边训练将士。

    确定北上击胡的计划后,这两兄弟又分别得到重任,颜成随张合的主力大军北上面对乌桓,而高忠,则是去了带方。

    “此次作战,我军兵力虽不多,但采用正奇结合的策略,两路兵马一明一暗。

    踏顿虽号称有五万控弦之士,哼,但大都是刚放下马鞭的牧民而已,而我军主力,都是训练多日,久经战事的精锐,战斗力远在敌军之上。

    主帅不必担忧,一切按计划行事即可,只要此次能解决乌桓之事,我幽燕百姓,可得数十年太平。”

    田豫是边塞生长大的汉家子弟,见识过塞外胡人的凶恶,也知道边疆百姓的苦楚。

    所以,当年他才会为公孙瓒卖命,在边疆抗胡。这些年虽隐居在家,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汉人,也没忘记自己的肩上的责任。

    此次能够被委以重任,他是很兴奋的,能为边疆百姓做点好事,能为华夏民族戍守边疆,这,是他毕生的追求。

    颜成对田豫谈不上有多了解,但张合在离开前多次叮嘱过颜成,要他多向田豫请教。

    能得张合如此称赞之辈,必有过人之处。再加上颜成知道自己是晚辈,所以对田豫,一直执子侄之礼。

    看了看地图,颜成笑了笑道:“我那三弟,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估计,他又会闹出不小的动静。

    不过嘛,虽说我们面对的敌人更强大,但是,我军实力也不小,张合叔父那边,现在估计到了预定位置吧。”

    荒野上,一队大约三千人的兵马正在默默前行,这支军队人员虽只有三千,但战马却有万匹,另外还有数千牛羊。

    三千人只顾前进,没有谁交头接耳,甚至连旗号也不打,除去风声和马蹄践踏土地的声音外,这片荒野都没有其他响动。

    “数次大战,我都没遇上,还好,这次北上击胡,我得以独自领兵,哼哼,我张俊义之名,必将响遍东部草原。

    凭我麾下三千精锐,就算是独自面对上万敌军也不在话下,踏顿,就用你的人头,来充当我上升的垫脚石吧。”

    这支兵马的主帅,才是张合,虽不知他为何离开大部队,但他们前进的方向却是北边,看样子,此次北上击胡,幽州军准备的很充足。

第560章 北上击胡2() 
陈风最为依仗的几员大将,都各自有特点。赵云、马超、庞德等人,虽说都是难得的猛将,但由于投靠较晚,目前并未被委以重任。

    张合、高览、张辽、徐晃和公孙续五人,跟随陈风的时间较久,能力也突出,他们,才是陈风委派镇守一方的对象。

    这其中,公孙续能力全面,性子沉稳,是难得的统帅之才,高览善于防守,各方面均有涉猎,看似能力不突出,但办事稳妥。

    张辽能力不凡,作战经验丰富,擅长就粮于敌,有名将之姿,目前,陈风几乎是将河套北边的防务都交托到他手上。

    徐晃的作战风格稳重如山,任何事情交托到他手上,他或许做不到奇效,但能保证不会失误,所以雍凉大营交由他负责是再合适不过。

    而张合,早年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不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得到了陈风的认可。

    比起其他几位重将来说,张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兵灵活,飘逸多变,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往往能起到奇效。

    此次北上击胡,所有人都知道幽州军的统帅是张合,也都知道张合率领大军已经踏入了草原。

    但是,谁能想到,身为一军之主帅的张合,这个时候竟然率领三千精锐脱离大部队,在草原上悄悄地前进。

    这三千兵马,都是幽州大营里最为精锐的存在,当时张合曾许诺陈风,要在幽燕训练出一支精兵。

    但后来陈风回信,让他不必在过分纠结,而后又将组建幽燕大营的重任交托在他手上。

    一番周转之下,张合也就只训练出这三千精锐。再加上他的用兵风格,这三千人在他手上,足以抵得上上万敌军。

    “成儿那边正在前进,踏顿的先锋部队预计五日后会与成儿的主力部队遭遇。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五日内绕道四百余里,跑到敌军主力的侧翼,而后是等待时机。”

    看着空旷的草原,张合那刚毅的脸庞上满是自信的神色。这些年,他曾多次深入东部草原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乌桓虽说强大,但在他眼中还不算什么,此次北上,他要做的是彻底击服乌桓,以保证幽州北部的安宁。

    另外一边,乌桓五万骑兵正策马前进,踏顿单于召集了乌桓绝大部分部落,势要一举拿下幽州北部。

    从当年陈风抵达辽西开始,踏顿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那时候,陈风连战连捷,接连击败辽东公孙、远击匈奴,北败鲜卑,而后又收服公孙续。

    那时候,踏顿的实力还不算很强,所以只能避而远之,不敢招惹陈风。可随着陈风实力的增强,不少乌桓部落都前来投靠。

    如此情况下,强大的乌桓,也会有被瓦解的一天,尤其是有有着汉人血脉的阎柔,更是为陈风组建了一支乌桓骑兵,这让踏顿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

    故而,前年的时候,一个来自中原的年轻人向他表达某个强大势力的善意后,他开始妥协了。

    经过两年的谈判,再加上对方给足了好处,踏顿终于决定在这个季节南下来试探下陈风的反应。

    其实,就算踏顿不南下,用不了多久,幽燕大营的精锐也会北上。毕竟匈奴和鲜卑都没了,乌桓,又岂能在东部草原上逍遥的存在。

    两军先锋遭遇后,自然是免不了一番混战。阎柔武艺高强,麾下骑兵也是精挑细选的精锐。

    再加上装备远胜敌军,故而在这样的小规模战事中,他总能取得胜利。只是,一旦遭遇敌军主力的话,阎柔也会迅速后撤。

    双方主力不断进行着试探,在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