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325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25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义成功了,文和,你看,俊义真的成功了、、、、、、”

    信件上写的是幽州军出战乌桓五万铁骑的战事,由于路途较远,再加上大雪封路,这信件上记录的事情,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大半个月了。

    贾诩不动声色的接过信件看了一会,而后露出一丝笑容道:“张合将军用兵灵巧多变,总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不错,不错啊,以三千精锐,袭击毫无防备的踏顿,一夜之间斩首三千余,且张合将军还阵斩了踏顿。

    此次征服乌桓之功,张合将军当居榜首,只要我军继续前进,击败敌军主力,而后降服敌军部落的话,今后数十年,东部草原不会再有任何胡人能够威胁到我们。”

    利用主力大军吸引敌军主力,而后张合自己又亲率三千精锐作为奇兵突袭的计划,一开始就得到了陈风和贾诩的同意。

    正奇结合,才是行军作战的最佳途径。再加上此次战事发生的有点仓促,且幽州军出兵不多,所以,注定了只能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胜利。

    偏偏张合就做到了,固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是很危险的,毕竟,张合身边只有三千人,一个不慎,都有可能全军覆没。

    可惜,踏顿太大意了,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前方主力部队身上。

    幽州军两万五千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抵挡住了乌桓主力的进攻后,踏顿也变得更加焦躁,最后,也就让张合寻找到了机会。

    可以说,张合是一直都盯着踏顿,像头狼盯着自己的猎物一样,在潜伏的那些天里,张合等的,就是一个出击的机会。

    而踏顿率领麾下一万兵马一直在前进,从未遇到过任何阻扰,在距离前方主力只剩下一点路程的时候,不仅是踏顿,就是他的亲信部下,也都放松了。

    所以,那晚的营防,很是松懈,营门处的障碍也是匆匆设立,这也就让张合麾下的八百精锐,一举杀了进去。

    “虽不知乌桓骑兵为何南下,但借此次机会征服乌桓,另外也检验了下幽燕大营将士们的战斗力,也算是不错了。”

    在这隆冬季节,还能得到如此捷报,陈风想不开心都难。他的敌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算计他,这一次,又让他撑了过来。

    “文和,乌桓算是解决了,三韩那边,有忠儿在,而且我还给了他很高的自主权,想来以他的能力是不会出问题。

    但是,如果此次战事是曹操挑起的话,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啊,曹操出手,必有后招。”

    贾诩听了后点点头,陈风分析的没错,曹操布局,一环套一环,而且不会这么浅陋,但即使是贾诩暂时也摸不清曹操的真实目的。

    毕竟,在曹操身后,可是有郭嘉这等绝顶谋士为其谋划。眼下,陈风这边也只能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565章 精锐之军1() 
此次幽州军出兵北上,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这对幽燕大营的建设,也是个不小的鼓励。

    如果是在之前,陈风每次出战都得召集大量的仆从军,人数众多,且相互之间不熟悉,号令不一。

    好在,那时候陈风北方的那些对手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所以,双方在士兵的素质上差距不太大。

    故而,有时候人数越多的一方,并不一定就占据着绝对优势,毕竟,人多了,麻烦就会更多,也就难管理。

    固然,草原上的骑兵都是天生的战士,他们在十几二十年的人生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捕猎和战事,自身的素养很高。

    但行军作战,讲究的是军队的整体实力。将士们之间的配合,军械的充足与否,粮草能否得到保障等等,都会决定战事的走向。

    不管是陈风麾下的仆从军,亦或者是草原上的那些骑兵,他们在战事中的行进方式或者扎营技巧等等,都是相当之高明。

    这也证明了草原骑兵是相当难缠,但是,他们中很少有一部分人是职业军人,这,就是汉军将士比他们强的地方。

    除去嘱托个别将领训练精兵之外,陈风还组建了三大营,这三大营,可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兵马而已。

    在这三大营里,有训练士兵的场所,也有培训军官的地点。同时,能够进入这三大营的,都是职业军人,即使是新招募的士兵,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教育。

    如此一来,这样训练士兵的周期会加长,但能从三大营走出来的将士,都注定了是精锐无疑。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三大营是为了训练精兵,培训军官而存在,从三大营出来的兵马,在战斗意识上远超过普通将士。

    比如这一次幽州军出击草原,明面上幽燕大营只出动了一万将士,另外还有一万仆从军和五千奴军。

    可为何在面对双倍敌军的时候,他们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战斗和布防,难不成,所有的战事都是那一万精锐打的吗?难不成,仆从军和奴军的战斗力会超出对手很多?

    当然不是,若真是如此,那这场战事就不该这么进行,而实际上,不管是仆从军还是奴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伍长以上的将官,都是幽燕大营里的将士担任。

    不管是仆从军还是奴军,都很敬畏职业军人,这是陈风治下不成文的规定,职业军人的地位,远高于那些仆从军。

    不管职业军人的出身如何,不管他以前是汉人还是乌桓人,亦或者他之前曾经是奴隶,只要他能够从幽燕大营里走出来,地位就不一样了。

    所以,在出征之前,张合调遣一部分精锐充入到仆从军和奴军之中充当基层军官。

    一来,这些军官负责统计麾下士兵的战功和赏赐,二来,在发生战事的时候,这些军官最主要的责任是维持部下的次序,保证战斗的有序进行。

    故而,在与乌桓骑兵的交手过程中,哪怕幽州军这边出战的是仆从军,哪怕他们人数不多,但都能抗住敌军的进攻,这还得得益于那些基层将官的存在。

    至于那些仆从军和奴军,他们在战斗的同时也得保证那些基层将官的性命,即使军官是战死了,也得想办法将尸体抢回来。

    否则,军法是摆在那里的。此次幽州军出征,也算是检验了这套制度的可行性。

    在战事刚刚进行的时候,确实有那么一小部分仆从军和奴军不尊号令,甚至在战场上违抗将官的命令。

    更有甚者,因为贪生怕死,忤逆将官,结果导致一些基层将官战死在自己的岗位上。

    对于这样的部下,不管是仆从军还是奴军,田豫都只有三个字:杀无赦。

    治军用重典,方能让全军将士畏惧。斩杀了一批刺头和闹事者之后,仆从军和奴军的军纪也焕然一新,自然也就懂得配合基层将官作战。

    “主公提出的精兵政策已经见效,幽燕大营建立的最早,也最先拉出去历练。

    此战之后,我军精兵制度的推行会减小很多阻力。届时,三大营也就可以顺利扩军了。”

    这是接到幽州捷报的第四天,贾诩、陈风和徐庶都搜集了此次大战的诸多情报,然后交由相关人员进行分析。

    “扩军是肯定的,但是不急,幽燕大营建立最早,基础也最好,但河套大营和雍凉大营估计就没这么好了。

    想要扩军,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战果,明年之后,不管是河套大营还算雍凉大营,都得给我拉出去历练历练。

    精兵不是练出来的,是靠一场场战事打出来的。优秀的军官,也只有在战场上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才能提升自己的才华。

    还有,接下来的改革重点应该在于军中的参谋制度和后勤医护制度,这两样要是提上来了,我军三大营的战斗力,必定会处于当世顶尖。”

    陈风组建的这三大营中,有一部分制度是仿照后世的军事制度进行,当然,这也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比如参谋制度,每员大将身边都有一批参谋,为行军作战和后勤民生提供各种决策,主将要做的,只是下决定和进行选择。

    其实,这套制度与当年秦军的众将决策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想当年,秦军作战前,主帅都会和副将们一起商议战事如何进行,很少有一言堂的事情发生。

    至于战场医护制度,这个时代还没有相关的案例可供借鉴,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经历了太多战事的指挥者,陈风清楚的知道,伤愈的老兵,战斗力远远超过训练充分的新兵。

    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一般不会太多,除去屠杀等因素外,很多士兵都是死于受伤感染,或者缺乏有效治疗。

    若是能完善这套医护制度,陈风得到的,将不会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而只会是更多的百战老兵。

    走一步,看十步,如此,才能比别人看的更远,走的更快。陈风的起点本来就低,他想超过自己的对手,就必须在稳妥的基础上加快步伐。

    这些年,他走的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妥,这,也就决定了他会走的哎对手们更远。

第566章 精锐之军2() 
从当年抵达辽西到现在,陈风主要面对的对手都是草原上的骑兵,中间虽然也跟袁氏兄弟交过手,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当世的一流军队。

    要想统一天下,要想继续在这争霸之路上走下去,陈风最终还是要跟曹操碰面的。

    但是,如果是拿那些仆从军或者奴军去与具有虎狼之师称号的曹军争雄的话,那陈风就是自取灭亡。

    想要击败曹操,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曹军,陈风就必须要有更精锐的部下,更完善的制度,更健全的后勤医疗保障制度。

    这些年,陈风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是以击败曹操为目标。幸运的是,这些年,他走的方向没错。

    三大营的建立算是夯实了北方军队的基础,其余诸如公孙续、赵云等人训练出来的精兵,也都会分批进入三大营学习。

    到时候,这些精锐中的精锐,就不仅仅是在战斗力上强过敌军,在正面战场背后,他们也将甩开对手一大截。

    幽州军击败乌桓骑兵,斩杀踏顿单于的事情,很快也传到曹操耳中,实际上,就是曹操和郭嘉,也没想到战事会在这个冬季结束。

    “这么快,难道,乌桓骑兵的战斗力会这么差?”

    客厅内,曹操接到踏顿被杀的消息后还有点吃惊。这才多久,乌桓骑兵就遭受大败,这让他有种吃了苍蝇的恶心感觉。

    “咳咳咳咳,若是主公领兵,以我军虎豹骑为中军,这场战事会结束的更快。”

    一旁的郭嘉似乎并不吃惊,在他看来,乌桓骑兵确实厉害,也熟悉草原作战。

    但是,就凭他们那低劣的装备和混乱的组织形式,郭嘉也压根就瞧不上。

    “呵呵,这是自然,我军虎豹骑,冠绝天下,别说是塞外骑兵,就是陈风的那个什么鬼面军来了,老夫照样能打的他找不到北。”

    很快,曹操脸上的震惊被一股自信的笑容所取代。旁边其他将领见了,这才稍稍安心。

    郭嘉是聪明人,知道很多事情都应该放在心里。幽州军的战果确实惊人,但作为主公的曹操,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这个场所有这样的表现。

    要不然,旁边的那些将领们会怎么想?这要是传出去了,外面的那些世家大族会怎么想?底下的将士们,会怎么想?

    所以,意识到曹操的表现有点不应该之后,郭嘉立即用自己的方式化解这个气氛,并委婉的提醒了下曹操。

    幸好,曹操自己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出了郭嘉的言外之意。这两人之间的配合,真可配得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当世之中,若说还有什么样的组合能够抵得上曹操与郭嘉这样的主仆,恐怕也就只有北方的陈风更贾诩、李儒他们了。

    其余诸侯,倒不是缺少了能人,关键是,他们与自己的谋士和部下,能够熟悉、信任到这种程度吗?

    刘表麾下有张、剻、黄等各大世家,聪明绝顶之辈数不胜数,但他们之间相互猜忌,又相互提防,远远达不到曹操与郭嘉这般的信任程度。

    江东的孙权,自己也算能人,麾下将领和谋士中,周瑜可谓是骄楚中的骄楚,其余诸如二张、顾雍等人,哪一个不是真才实学。

    可是,在孙权手底下,他们的才能能够得到五六分的发挥就算不错,尤其是周瑜,一身才能,连郭嘉都暗自叹服,可惜,却得不到三分的发挥。

    河北的袁氏兄弟那里就更不用说了,当年他们老子在的时候,那可真是叫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啊。

    可惜,那些聪明绝顶之辈,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勾心斗角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