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333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33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致计划个方向是陈风确定的,但具体的计划和步骤,肯定需要李儒来完善。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当权者,陈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此,他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此次盛会,其他诸侯怕是都会眼馋,且其他境内的文人士子来到长安,衣食住行都是大事。

    最重要的是,曹操他们的细作必定会渗透其中。这些文人士子的身份,他们的安全,都需要考虑。”

    从提出这个想法开始,李儒就在思考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故而,他有必要提出最棘手的问题。

    “简单,调雍凉大营三万精兵入三辅,拱卫长安,调鬼面军驻扎长安内城,调赵云、马超、庞德、张绣四将各领三千精骑兵坐阵长安四方。

    哼,如此情况下,若是还有人敢闹事的话,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不让我好过,我就让他没法过。

    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陈风,是重视人才,渴求人才的,文优,这是我们的机会。

    我手底下有多缺人,你是知道的,曹操比我强,除了底蕴和权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手底下世家多,人才多。

    这一点上上,我就是再努力五年都不一定追得上他,所以,这一次,我必须举行这个盛会。”

    争霸天下,是实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陈风有朝前的想法,有强大的军队,但在人才这一块,一直是短板。

    而今,他有这样的机会来举行文人士子相聚的宴会,来为天下饱学之士提供交流学说的机会。

    在这样的乱世,已经是难能可贵。固然,有很多人觉得陈风是在吹嘘而已,他是否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魄力来举行这样的盛会,都还有待证实。

    不过,逐渐繁华的长安城内,已经开始为这项宴会而运转起来。

第581章 长安盛宴1() 
长安盛宴1

    春天的气息已经在大汉境内传播,又是一年生机勃勃的时候,长安境内,也迎来了众多外来的客人。

    骠骑将军已经为各地士子准备好了交流学说的场所和用品,不少饱学之士,都带着自己的生平著作赶来。

    自当年董卓之乱开始,再到现在的诸侯割据,大汉境内兵荒马乱多年,百姓民不聊生不说,饱学之士们,也苦不堪言。

    固然,这样的乱世,造就了许多奇才,也让众多有学之士得以一展所长。

    但是,有更多的文人学子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漂泊异地,甚至,有很多人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身处动乱与灾荒的年代,又有几人能有机会去钻研自己的学问,去宣扬自己的学说呢。

    现在,陈风给了那些苦无出头之日的寒门子弟一个机会,也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来到长安,他们能与其他顶尖学者交流学问,可以查阅到更多古人的书籍,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许都,曹操的府邸内,曹操与郭嘉两人正在下棋。有关于长安的那场盛会,他们早有耳闻。

    “这陈风,当真是好胆魄啊,才刚升官,刚刚从风口浪尖上走下来,这么快就又成了世人的话题中心。

    或许,这小子永远都不知道害怕是什么滋味啊,明知是陷阱,都还敢往里走,我都不知道他是胆大还是太傻啊。”

    曹操落下一子,脸上满是自信。陈风在长安的所作所为都没在他的监视之中,所以,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那边的情况。

    而对面,郭嘉的脸上却有点落寞的神色。说实话,这样的盛会,他应该去参与的。

    尤其是,长安书院那里有蔡邕流传下来的藏书,曾经,那可都是他郭嘉迫切想查阅的古籍啊。

    还有就是,蔡邕大师的嫡系传人,他的亲女儿蔡琰,也会在这次宴会上出现,与众多来访的士子们交流学问。

    可惜,郭嘉去不了长安,也看不到那些书籍,还有心中的那道靓影,他也没办法再去远眺一次。

    在有生之年,好不容易等到这样一个机会,却因为立场和自身原因,无法去了却心中的夙愿,这对郭嘉来说,实在是种折磨。

    “他走的每一步,都很惊险,但最后,总能化险为夷,这家伙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有眼光和谋略。

    我敢肯定,在其身边,除了贾诩之外,应该还有高人为其谋划,从北伐匈奴,再到出击鲜卑,而后又是促进河北联盟对抗我军。

    再然后,就是领兵南下夺取长安,强行迁徙各地世家和上百万百姓,这每一步,陈风都走了过来,收获也是巨大的。

    贾诩一个人掌控不了这么大的局面,再加上陈风治下的地盘较为狭长,贾诩必定是掌控幽、并与河套之地的事务。

    而雍凉境内的大小事务,陈风自己不可能掌控全部,所以,在长安,肯定有一个谋主为其谋划,掌控全局。”

    出乎曹操的意外,郭嘉在这个时候竟然说出自己的这种猜测,这可与此刻的场景不符啊。

    不过,曹操很快就从郭嘉的话语中听出其他意思。陈风手底下有人才,而且是当世顶尖的那种。

    能被郭嘉称之为谋主的,当世绝对不多。许昌境内的荀彧叔侄、程昱三人算是,坐阵河套的贾诩也是。

    而长安的那个神秘人物,既然也担得起谋主之称,那他的能力,必然不在这几位之下。

    想到这里,曹操的眼睛逐渐眯了起来,他没想过陈风身边会有这样的人才在,再次落下一子后,他看着郭嘉问道:

    “可有证据?若真有这样的人才,陈风似乎应该光明正大的宣扬出来才是,没必要藏着掖着。

    难不成,他是想用这种方式迷惑我们?似乎,他没这个必要啊,于他而言,也没什么好处。”

    郭嘉脸上的神色逐渐恢复平静,听到曹操的询问,他缓缓抬起头回道:

    “这种事情,哪需要什么证据。陈风向来阴险狡诈,这是他能立足当世的原因。

    但是,他能从辽西之地一路走到长安,占据如此之辽阔的地盘,击败了那么多异族,可不仅仅是靠阴险狡诈就能做到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在其身边,有一位不输于贾诩的高人在帮他,而这个高人之所以不肯暴露身份,必定是有什么说不出的苦衷。

    主公请放心,此人究竟是谁,我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只是需要派人去证实一下而已。”

    “嗯?这么说,你打算派人去长安看看情况了?”

    “不,我已经派人去了。司马家的那个小子,天赋极高,能力不凡,派他去正合适。”

    听到郭嘉提起司马家的一个人,曹操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奇怪的微笑。确实有那么一个年轻人,一直低调的在他身边效力。

    “你不是说,此人城府极深,野心,也可能会很大吗?狼顾鹰视相貌之辈,你也敢用?

    再说了,陈风是亲手灭了司马家,与他可是有灭族之仇,现在派他去长安,他会不会一时冲动,耽误了我们的大事。”

    “主公说笑了,这个世道,谁要是没点野心,那还能叫人才嘛。至于他那狼顾鹰视之相,呵呵,就算他有那种想法又如何?

    在主公手底下,难道他还能闹腾出什么浪花不成,此次派他去长安,也正好试试他的心态和能力。

    如果他一时冲动去刺杀陈风,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若是成功了,大家都开心,若是失败了,跟我们也没关系。”

    说到这里,曹操也满意的点点头。确实,这天底下,有野心的人不少,就是在他麾下,也有这样的人才。

    那些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优秀子弟,哪一个不是出类拔萃之辈,同时,也是野心勃勃之辈。

    不过,这些人,在曹操眼中也就是人才而已,如果说,想在曹操手上闹出什么动静的话,那也得看曹操愿意不愿意啊。

    故而,对于这种人,曹操敢用,郭嘉敢重用,因为,他们有绝对的自信,对那些人,他们也有绝对的掌控力。

第582章 长安盛宴2() 
对于长安的这场宴会,各地诸侯反应各不相同,有赞成的,有支持的,也有鄙视的。

    作为天底下最为强势的诸侯,作为当今丞相,曹操没有明面上反对或者支持,只是派去一支队伍进行学说交流。

    毕竟是刚刚结下了姻亲关系,在外界的传说中,曹操和陈风是要永结秦晋之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长安的这场宴会,曹操是支持的。

    饱受战乱之苦的长安,终于又焕发了生机。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长安城迎来了各地的士子和饱学之士。

    相比于前几次的商业活动和庆典,这一次,长安算是在文化和气魄上迎来了新生。

    幽州、冀州、青州并州之地的文人墨客自不必多说,他们与陈风之间已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荆州、江东、益州等地的饱学之士们,也组团来到长安,因为,这里有数不清的藏书和古籍,是他们想查阅的。

    就连汉中,哪怕这个小地盘上的张鲁,也派来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在其弟弟的率领下来到长安。

    这一次,不仅仅是儒家子弟,那些传承数百年的学术门派,比如墨家、法家、阴阳家等等,都得到了陈风的邀请。

    比如汉中的张鲁,其实他哪一家都不是,但是,他是五斗米教的教主,虽说这是个新生事物,在分量和级别上比不得儒家这种学派,但同样的,陈风对他发出了邀请。

    这就意味着,此次盛宴,并非儒家一家独大的聚会,而是各门各派齐聚一堂,相互切磋,相互斗法的赛事。

    此举,颇有数百年前百家齐放的势头,陈风这么做,虽说让儒家子弟很不满,但却得到天下大多数士子的赞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长安的这次宴会,彰显了骠骑将军的气度和长安的雍容大度,很多人对此次聚会相当期待。

    “各地士子的情况怎么样?这么多年来,恐怕是长安第一次涌入如此之多的文人墨客啊,可不能出半点乱子。”

    卧室内,陈风对面坐着李儒、徐庶、庞统等人,为了此次盛宴,他可是将手底下有学术造诣的高人大都请过来了。

    除了坐阵河套的贾诩和远在日南的陆逊等人,到场的这些,无不是聪明绝顶或者饱读诗书之辈。

    就连当初被陈风强行带到辽西的葛氏叔至,这一次也都到了长安,因为,这些年他们在炼丹术上相当有贡献。

    再加上他们与其他各地的世家子弟多有交情,很多邀请函还是他们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去的,故而,请他们来长安,也是必须的。

    “长安四周的防务,现在由几位将军共同负责,想来不会出什么乱子,怕就怕长安城内啊。

    这么多文人墨客齐聚一堂,相互之间免不了交流和切磋,但更多的,却是无休止的争执,甚至有冲动之辈,都亮出了佩剑啊。”

    李儒苦笑的回答了当前的情况,长安城内的这些士子们,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对于自己的学说成果和心血,那是相当有信心,岂容他人看不起。

    再加上,当代士子熟悉君子六艺,一个个可不是什么手无束鸡之辈。这些人的武艺,或许比不上沙场猛士,但放倒两三个普通人可是不在话下。

    比如,在座的徐庶,看起来文质彬彬,也就是比普通人高一点,壮一点,外人不知道的是,他可是用剑好手。

    平日里出门,他身上都会带把佩剑,那可不是装饰用品,而是可以用来杀人放血的利器。

    甚至,陈风为了表明对他的看重,专门派人给他打造了一把软剑,很多时候,他那腰带之下,就藏着一把利器。

    所以,聚集在长安城内的这些士子,一个个都是带着武器来的,为了表现对他们的尊重,陈风没有下令没收他们的佩剑。

    故而,酒楼或者大街上,经常发生士子斗殴事件,甚至还有单挑和切磋等等,好在目前还没有出人命,否则,陈风的这场宴会就难办了。

    “内城防务都由鬼面军负责,有主公的命令在,暂时还没出过乱子,但外城就不一样。

    城卫军虽说也是精锐,但毕竟经验不足,且对法令不够熟悉,很多时候,即使遇到了斗殴斗殴事件也无法妥善处理。

    如此一来,倒是让外来士子笑话我长安治安,此事必须尽快解决,否则,被有心人利用的话,肯定会出乱子。”

    徐庶最近也很关注长安城内的治安问题,大多数外来的商队,各地的士子,甚至西域的胡人,都住在外城,也是最容易闹事的地方。

    城卫军虽说承担巡查护卫之责,但目前情况比较复杂,很多事情确实无法处理好。

    陈风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