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342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42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嗯,不错,该趁早防备,应该派人去长江一带驻防,以协助黄祖将军,只是,该派谁去呢、、、、、、”

    听到刘表如此说,蔡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襄阳附近的兵马如果不调动起来,他蔡瑁,又如何朝军中伸手呢。

    只是,在刘表的指令未下达之前,蔡瑁还是不敢有任何动作的,毕竟,荆州的掌权者,现在还是刘表,没人能够违抗他的命令。

    另外一边,回到军营的刘备一直在训练将士,积极备战,似有北上驱逐曹军的意思,看这架势,他是真心要为刘表守好北方的门户啊。

第599章 荆襄变局1() 
为了应付北边的曹操,荆襄境内的大部分步兵都有所调动,但水师却一直原地驻扎。

    毕竟,离开了水域和战船,水师就失去了效用。

    这一次,蔡瑁打探到江东军调动的消息后,很快就传达到了各处,也引起了刘表的重视。

    按理说,依照江东军的战斗力,是没法越过长江的。但这一次有点例外,毕竟荆州遭受了太大的打击。

    而且,孙权手下人才济济,仅仅一个周瑜,就称得上是当世兵家,刘表深知这一点,故而内心也有点担忧。

    黄祖的能力算不上顶尖,但黄家经营江夏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别说孙权打不过去,就是刘表自己想接管江夏,都是不可能。

    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刘表是不相信孙权能够打到荆州境内来,但是,他又很是担心。

    “为今之计,只有派遣援兵南下,沿着长江防线巡逻,同时威慑江东兵马。”

    大堂上,刘表盯着一众部下,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看着手底下这些人,刘表正在思考该派谁去。

    “主公,江东军不足为虑,我军死敌乃是曹操和那陈风,现今最重要的,乃是调遣兵马夺回北边的地盘。”

    王威是刘表手底下的老将,所以有资格参与这样的会议,也有资格发言。

    作为一员武将,他觉得江东军虽说水师称雄,但却无法击败荆襄水师,更别说打过长江。故而,他认为没必要太过关注。

    “王将军此言差矣,现如今,世人都知道曹操和陈风先后入侵我荆州,夺我地盘,抢我粮草。

    人云亦云之下,不知情者都以为我荆州军不堪一战,都以为我荆州精锐早已命丧疆场。

    如此情况下,若是江东军大举来袭,南边必定人心惶惶,届时,极有可能会被敌军所趁。

    固然,我军水师足以封锁长江防线,但却不足以安定人心。若是主公派遣一支兵马从襄阳南下。

    沿途大张旗鼓,安抚百姓,打击盗贼,则世人都会认为我荆州军主力尚存,实力不可小觑。

    南边的宵小,才不敢在这个时候闹事,江东孙权,也要掂量掂量攻打江夏的后果。”

    蔡瑁终究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优秀子弟,再加上前些年成为了家主之后,那副口才可是历练出来了。

    他这番一说,众人都觉得有理,就是刚刚还不以为意的王威,这时候也觉得有必要出兵南下一趟。

    “既然如此,谁人愿意领兵南下?”

    看到部下的反应,刘表心中很有数。他很同意蔡瑁的说法,这个时候,他也确实需要一员大将南下安抚各地世家和百姓。

    作为刘表的嫡系部下,文聘这时候有出来领命的意思,不过,在他看向刘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主公对他轻微的摇了摇头。

    “主公,末将以为文、、、、、、”

    “小弟愿为兄长分忧、、、、、、”

    蔡瑁本想借这个机会推荐文聘,然后好将文聘支走,如此,刘表在襄阳城内的死忠可就少了一个。

    可是,他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刘备走上前行礼,而后直接打断了他的言语。

    “哦,贤弟愿意领兵南下?”

    刘表点点头,脸上的神色表明他很满意刘备的举动。就是蔡瑁,这个时候也不敢指责刘备的不是。

    刘备点点头,再次向刘表行了一礼,而后回道:

    “小弟自庇祸荆州以来,承蒙兄长照顾,却无以为报。曹军南下之际,我虽领军奋力作战。

    奈何还是没能抵挡住曹军铁骑,每念及兄长对我的关照,我就懊恼没能击退曹军。

    现如今江东军有北上之意,曹军又已经撤出襄阳,我正好可以南下替兄长分忧。”

    刘备说这番话的时候,那可是情真意切,再加上他那副真诚的表情,在场众人大都认为刘备是真心实意要给刘表分忧的。

    “好,有贤弟在,何惧那江东碧眼儿,既如此,贤弟当速速调遣兵马,好尽快南下杀敌。”

    无需动用自己的嫡系部下,同时又能解决了这个问题,刘表无疑是最欢喜的。

    要知道,这个时期其实很敏感,强敌在侧,襄阳城内人心惶惶,再加上刘表自己有病在身。

    谁能保证襄阳城就安全呢?所以,越是这种情况,刘表就越要把握住兵权。

    尤其是他的嫡系部下,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愿意放出去的。再说了,他的侄子刘磐率军驻扎在长沙一带,长子前两个月也南下巡查去了。

    这时候留在身边的亲信部下,也就文聘、王威几人,这两人能够指挥的兵马不过是襄阳内的一半而已。

    若是让他们领兵南下了,那他刘表还来指挥谁,还来相信谁?还能将自己的安全交给谁?

    这倒不是说襄阳城内就一定有人造反,关键是,有这些嫡系部下在身边,刘表才更放心。

    “慢,主公,此举不妥。左将军是客,此次江东军来犯,打的是我荆州的地盘,自然该由我荆州将士反击。

    再者,左将军对荆州不甚熟悉,贸然南下,怕是要吃大亏。依我看,左将军还是在北边抵御曹操为好,就不要去南边驻扎休整了。”

    让一个外人去抵挡江东军,别说蔡瑁不能接受,其实在座很多人都不能接受。

    而且,蔡瑁的话中还有其他意思,至少刘表是听懂了。刘备是客,他的作用就是看守襄阳北边的门户。

    若是让他南下,让他在南边站稳了脚跟,那谁来抵挡曹操,到时候,他留在南边不回来了怎么办?

    这倒不是蔡瑁小气,而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刘备之前的那些经历,大家都是听说过的。

    “蔡都督说的有理,不过江东军胆敢冒犯我兄长,我刘备岂能坐视不理。

    再说了,此次南下并非大战,只要威吓住敌军即可,所以,我只需率领五千兵马南下,另外一万五千大军,则继续留下来盯住曹军。”

    刘备脸上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神色,好似蔡瑁刚才那番话,并没能将他激怒。

    这么看来,刘备还真是有肚量,而且是真心要为刘表分忧啊。听到刘备这么说,在场众人也就不好反驳什么了。

第600章 荆襄变局2() 
江东兵马还没打过来,刘表这边就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在襄阳城外补充了一部分物资军械之后,刘备就亲率五千兵马南下。

    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刘备麾下的另外一万五千兵马依旧驻扎在襄阳北面,且其二弟关羽留守大营,为的,就是要替刘表看守好北边的门户。

    如此看来,刘备是真心实意要替刘表分忧,他是真心想为荆州百姓做点实事。

    “报,启禀主公,前面就要到公安了,我军是否入城借宿。”

    几天后的下午,刘备正在率军前进,其麾下一名斥候连忙跑过来汇报情况。

    “到了公安吗?已经靠近长沙了吧,传令下去,寻找水源扎营,切不可入城扰民。”

    一路行军,五千兵马都是风尘仆仆,刘备自己也累的不轻,但是,他依然下令大军在城外驻扎。

    如此一来,不管城内的世家怎么看,至少那些畏惧兵灾的百姓,对刘备的印象肯定是相当好的。

    仁义无双刘皇叔,这名字还真不是白叫的,只要不发生大的战事,他刘备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会欢迎他。

    “立足之地,孔明啊,你可不要让我失望才好,我刘备,确实需要一块立足之地啊、、、、、、”

    对于诸葛亮当初许下的诺言,刘备可是相当期待的。一切都正按诸葛亮的计划进行着。

    但是,刘备还是没看到自己想要的立足之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刘备的内心,还是有点焦急的。

    就在荆襄内部有点不安稳的时候,中原的曹操现在也在忙碌着,从刘表手上获取了这么多粮草,足以支撑到秋收的时候。

    青州的战事在此被提上日程,原本还有点放心的袁谭,现在是丧气到了极点,因为曹军已经缓过起来,而他的青州军,却成了疲惫之师。

    曹操这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他获得了足够的粮草,也让他的实力有增强之势,而陈风,此刻也在为自己的利益忙碌着。

    奇怪的是,这两大诸侯,原本是最有可能爆发战事的两位,此刻似乎都选择了忽略对方,转而对身边的弱小对手出招。

    此刻,曹操的部分兵马盘踞在襄阳北部,同时,夏侯惇与臧霸率领的兵马又在攻打青州,而陈风,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对汉中的包围。

    魏兴境内,陈风的大营中,一队队骑兵正进出营地,显得极为忙碌。而作为主帅的陈风,此刻正在大帐内冥思苦想。

    “报,启禀主公,营外有人持军师手令求见。”

    “嗯?终于来了,快请、、、、、、”

    这些天,陈风的兵马虽然进驻了魏兴,但并没有完全占据此地,再加上他又要提防曹军,所以也不敢爆发战事。

    “扶风法正,拜见主公。”

    三个年轻人走进了大帐,领头那人看到陈风之后直接跪下行礼,陈风见了之后连忙上前扶住。

    “孝直,你总算是来了,上次你匆匆去了长安一趟,我未能与你详谈你就离开了,这一次,你可得留在我身边好好为我谋划谋划。

    此次出兵南下,我军虽然占据了魏兴,但形势并不乐观,文优又卧病在床,此刻我也是没了主意啊。”

    陈风说的是实话,前些天因为曹军的突然变动,他也领兵南下,虽说也是有一定收获,但接下来该怎么办,他还真是没了主意。

    “主公勿忧,孝直此次来,正是接到了军师的急信。一切尽在计划之中,汉中指日可得。

    对了,主公,我来给您介绍两位大才,这两位都是人中龙凤,才能不下于我。”

    “哦,能得孝直如此称赞,必定是不凡之辈,快,孝直给我引荐一下。”

    陈风脸上露出急切之色,对于人才,他向来是来者不拒。固然,他也知道这两人的才能不可能比得过法正。

    法正刚刚那么说,只是为了引起陈风的重视,同时,也是给了这两人足够的面子。

    “不劳孝直兄介绍,在下诸葛均,见过骠骑将军。”

    “诸葛均?你姓诸葛,那诸葛亮是你什么人?”

    听到对方自报姓名,陈风眼睛都瞪大了一点,对方姓诸葛,这姓氏给陈风带来的震撼,可不小啊。

    “诸葛亮是我二哥,原来骠骑将军知晓我二哥的名号,哈哈,看来我还是太无用了啊,没能入得了骠骑将军的法眼。”

    “不不不,阁下说笑了,我只是听士元说过诸葛亮而已,诸葛三兄弟的名声,我是早就知道的,得罪得罪。”

    诸葛亮的弟弟都跑来投靠自己了,陈风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这意味着,他陈风也有足够的实力让别人认同了。

    要知道,这可是诸葛亮的弟弟,纵使名气没诸葛亮大,但才学绝对不低的啊。

    而且,陈风还知道一件事情,后世传说中,诸葛亮以八阵图闻名,可实际上,这八阵图,极有可能是出自诸葛均之手。

    “对了,你二哥诸葛亮现在在哪,我对他也是仰慕许久,正想去拜会他一下,还有你大哥,此刻又在哪呢?”

    一有了诸葛三兄弟的消息,陈风现在恨不得把这三人都招到自己麾下,只是,他也知道这几乎不可能。

    “怕是要叫骠骑将军失望了,我大哥诸葛瑾正在吴侯帐下效力,至于我二哥,之前一直隐居隆中,不过我出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左将军刘备去拜访。

    若是我预料不差,此刻我那二哥,多半是已经投效了左将军吧,骠骑将军想去拜访,怕是有点难了。”

    诸葛均说话的时候,那叫一个轻松惬意,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他的主场。

    人才就是人才啊,且不说诸葛均的能力如何,仅仅是这份气度与调笑陈风的胆量,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

    陈风一下子也明白了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