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344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344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否先生是吧,怎么,陈风派你来,就没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张鲁的表情有点改变了,对方敢在自己的客厅摆出这种态度,似乎有点太狂妄了。

    他张鲁,也不是没有脾气的,尤其是现在,汉中的事情闹的他很烦心,而陈风派来的这个使者,竟然还敢这么嚣张。

第603章 各有收获1() 
看着木否还坐在那里品尝,张鲁的脾气就快上来了,木否这个人,究竟是狂妄还是胆大,张鲁真想去领教领教了。

    “教主不必动怒,如此好茶,实在难得,不如暂且坐下,你我共饮一杯如何?”

    “哼哼,你也知道此茶?”

    “自然是知道的,此乃汉中境内最高山峰上生长的茶叶,又用教主的秘方研制,这滋味,自然与众不同。

    可惜啊,此茶,还是差了点火候,教主执掌汉中多年,看来是已经不再亲自做茶了啊。”

    “什么,你、、、、、、”

    听到对方如此说,张鲁的眼睛瞪的大大,这茶,确实是汉中产的,而且也确实是他张鲁研制的秘方制作的。

    只是,这种事情外人从来都不知道,就算是张鲁的徒弟,也没几个人懂,尤其是,世上知道他张鲁善于制茶的人,已经不多了。

    眼前这个年岁不大的文人,说话的口气如此老道,而且还一语点出此茶的来历和口感火候。

    如果不是对方的情报工作做的太到位的话,那必定是对方早年就认识或者知道张鲁,可是,张鲁实在想不起此人是谁。

    “我不记得我见过你,木否先生,我的故人中,也没姓木的,知道我这茶叶味道的故人大都不在世了。

    你就不要装神弄鬼了,虽然我不知道你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我之前的事迹,但这吓不到我。”

    “哦,呵呵,教主似乎真生气了啊,难得,难得啊、、、、、、”

    木否只是轻微一笑,完全没把对方的怒气放在眼中,同时,他还瞥了张鲁一眼,这眼神,似乎也太过轻视了。

    看年纪,木否明显比张鲁小,再加上此次前来是有事相求,不该如此无礼才是。

    “陈风派你来,到底要说什么,何必遮遮掩掩,老夫可没那么多时间陪你耗。”

    “啧啧啧,教主啊,这么多年过去,你的脾气确实长了啊,想当年,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还不是这样的。”

    “什么?你见过我?在哪?我怎么不记得?”

    “呵呵,教主真是贵人多忘事,二十年前,你向我祖父献茶时我还小,十二年前,你向我父亲献蜜茶的时候,我也在场,从那时候起,我可就只饮你送来的茶叶了。

    只可惜啊,后来发生了变故,我就再也没喝到教主亲手制作的茶叶了,想不到,今天倒是有幸,虽说不是教主亲手做的,但也不错了。”

    “你,你,你不姓木,你姓、、、、、、”

    张鲁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而后仔细的端详一下对方,很快,他就发现对方那俊朗飘逸的面容,与记忆中的某个人很像。

    “教主慎言、、、、、、”

    “原来,原来是,是故人之后,失礼,失礼。”

    张鲁连忙站起来行了一礼,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身份,竟然能让张鲁如此失态。

    就算是故人之后,张鲁的辈分似乎还在对方之上吧,也用不着如此客气才是,难道说,张鲁敬的,实际上是木否口中的父亲。

    “来人,换茶,取最好的蜜茶来款待客人。”

    “哦?难道,教主这里还有明前蜜茶?”

    “自然是有的,我每年都会亲自做点,就怕这份手艺生疏了,今日得见公子,心中实在开心,还请公子再品品,乃是明前特级。”

    “多谢,多谢啊,哈哈哈,我父临终前,想饮一杯蜜茶而不得,最后呕血而亡,现在想起来,哎,真是让人唏嘘啊。”

    “令尊大恩大德,在下永生不忘。只是,公子,这些年我都没听到过您的消息,而且,长公子似乎早就在江东定居。

    您这些年去了哪里,现在怎么又成了陈风麾下的说客,此次来我汉中,您是、、、、、、”

    “为救教主而来,也是为汉中百姓而来。教主不必打断我,且听我把话说完,若是觉得不好听,到时候再任你处置。”

    “不敢不敢,张鲁并非忘恩负义之辈,公子大可放心,没有令尊当年的照顾,又岂会有我张鲁的今天,当年之恩,我一直记得。”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不少,即使张鲁知道对方是个说客,可也还是客客气气的伺候着,生怕对方不满意。

    而木否,这时候也不再是之前那副狂妄的表情,也不是以往那种冷漠的面容,在张鲁面前,他倒是能显现些真性情了。

    就在木否说降张鲁的时候,雍凉那边的斥候,这个时候也在汉中北边频繁活动。

    徐晃率领的雍凉大军,这时候继续前进,一步步的压缩汉中军的活动空间,将他们逼进了关卡内,若是再这么下去,怕是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事。

    汉中境内的气氛变的这么紧张,荆州境内的气氛,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北边的曹军只是退却,但并没有退走,曹彰率领五千铁骑驻扎在新野境内,乐进又屯兵宛城,如此一来,荆州北部的危机一直没有解除。

    而南下作战的刘备,一直尽心尽力的为刘表办事,甚至还在公安境内收拾了几处山匪。

    可不巧的是,刘备还没刚抵达长沙,竟然因为水土不服生起了重病,好在那边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事,暂时倒是没有问题。

    一直以来,荆州、江东等地之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主要是因为南边的气候的缘故。

    北方来的百姓很难在此地呆的惯,除去气候之外,南北的水土也有差异,尤其是,许多北边来的流民到了南方后,都会因为饮水原因生病。

    这一次,刘备也没有例外。这个消息传到襄阳的时候,还真把刘表给吓了一跳,得知刘备并无大碍之后,他才放了心。

    “派人传信给左将军,让他在长沙好生休养,江东军的事情他暂时不用管,我侄儿刘磐镇守长沙多年,短时间是不会出问题的。”

    下了这道命令后,刘表的心情再次变差了不少,北边的敌人还没解决,南边的孙权就来惹事。

    而自己手底下能用的大将本就不多,好不容易有个刘备去卖命,现在还生病了,这可真是流年不利啊。

    不过,外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刘备养病的时候,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多次出入刘备的军营,似乎是跟刘备交情不浅。

第604章 各有收获2() 
现如今,荆州的局势倒是有点越变越乱的架势,刘表呆在襄阳城内,掌控不了远离襄阳的地盘。

    尤其是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向来都是有点半独立的状态,如今荆州遭了这么大的灾难,再加上江东也不安分,南边的几个郡就更有点歪心思了。

    长沙,刘备大军的营地外,一个年轻人带着十多个亲卫牵马走了过来,看到刘备的军营戒备森严之后,他暗自点点头。

    “来人止步,军营重地,休要靠近。”

    “劳烦阁下禀告左将军,长沙太守刘磐拜访。”

    “原来是刘磐将军,将军稍待,我这就去汇报我家主公。”

    营门口的都尉一边派人去向刘备汇报,一边布置营门处的防备,嘴上虽恭维刘磐,但却并没有放他进来的意思。

    “主公,这刘备也太放肆了,到了长沙,竟然还敢拒主公与门外。”

    刘磐的亲卫看不得别人如此慢待,尤其是,刘磐镇守长沙多年,刘备只是个后来者,怎么连礼节都不懂呢。

    “休要多言,传闻刘备在北方屡战屡败,世人皆以为他才能低下,可你看这个营地。

    戒备森严,将士士气高昂。这足以证明刘备军事才能不弱,难道,你没发现,营内将士的斗志,似乎不弱于我长沙将士吗?”

    “这,可是,传言中、、、、、、”

    “哼,传言归传言,再说了,刘备在北方屡战屡败,也不看看他的对手是谁。

    别说是他,我荆州境内任何一个大将,去了北方跟曹操那等枭雄对阵,怕是也只有落败的份了。”

    刘磐确实是个人物,至少思维上很理智,难怪刘表会让他镇守长沙,要知道,这里可是江东孙氏的老家,毗邻江东的前线啊。

    “未知刘磐将军到访,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很快,营门渐渐打开,刘备一身戎装的从营内走出,同时还一边向刘磐行礼,这份姿态,倒是诚意十足。

    刘磐也立马迎了上去,毕竟,此次他来拜访乃是有求而来,刘备能够这么快出营相接,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

    原来,荆州境内人心惶惶的时候,南边的武陵、零陵、桂阳三郡不知为何竟然联手闹腾起来,隐隐有独立之势。

    刘磐得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向襄阳那边汇报,但是,作战多年的他深知救情如救火,刻不容缓。

    奈何他要领兵监视江东军,之前就有江东军要进犯的消息,到现在都不见江东军有何动作,所以他更加担忧。

    故而,这个时候,他只能央求刘备领兵南下平定这场动乱,保证襄阳北边的太平。

    从刘备生病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刘备的病情也好了很多,刘磐真是打探到这个消息,才上门求见。

    半天之后,刘磐满意的离开了,刘备亲自将他送到营门外十里处,当刘备回来的时候,诸葛亮正一脸轻松惬意的在大帐内品茶。

    “恭喜主公,南边三郡,唾手可得矣。”

    “一切全赖孔明之计,请受我一拜、、、、、、”

    “不敢不敢,此乃亮份内之事。若是顺利,主公可在一月之内拿下南边三郡。

    整合了三郡的兵马和粮草之后,主公当可增加一万兵马,届时可在南边休整,以观时局。”

    “妙啊,多亏孔明,我才能有这个机会,只是,就算拿了南边三郡,也就是有了立足之地而已。

    若是不能得到长沙,我又岂能北上,再者,长沙境内囤积的粮草军械众多,正可弥补我军不足啊。”

    “主公不必着急,且先拿下南边三郡再说,亮今日就要离开,等到主公拿下南边三郡之后,亮自有安排,届时主公等我书信即可。”

    看诸葛亮说话的那个表情,那叫一个自信。原来,前段时间他化名去了南边一趟,然后南边三郡的郡守就不安分了,甚至都吵闹这要独立。

    再然后,消息传到长沙,刘磐就坐不住了,焦急之中,有人建议让刘备率军南下平乱,才有了今日刘磐来拜访的事情。

    真正计较起来,诸葛亮可是用三寸不烂之舌给刘备打造了这样一个机会,同时,南边三郡的情况,他都摸清楚了,刘备南下平叛,实际上跟接管差不多。

    送走诸葛亮之后,刘备脸上的表情就更加兴奋了。刚刚在诸葛亮面前,他好歹要矜持点。

    可现在嘛,他就不用在乎了。南边三郡,地盘可不小,这些年又没发生什么战事,囤积的粮草辎重也是相当的多。

    再加上这些年北方战事不断,有大量流民涌入南边三郡,若是他刘备能够顺利占据这些地方的话,他就再也不用像个丧家之犬一样乱蹿了。

    “叔至,叔至何在?”

    “末将在、、、、、、”

    “集结兵马,收拾营帐,大军准备南下,叔至,我以你为先锋,给你一千五百精兵,你可敢去攻打武陵?”

    “主公放心,区区武陵,不在话下,末将即刻出发。”

    “好,叔至,你自己小心,我从刘磐将军那里交接了粮草辎重后会尽快赶来。”

    “诺、、、、、、”

    很快,陈到就清点兵马,带了几天的粮草就离开了,等到张飞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可算是气坏了。

    “大哥,大哥,有这等好事为啥不让我去,叔至都领兵作战了,还把我留在大营内干啥啊。”

    当初刘备奉刘表之命南下,虽说只带走了五千兵马,但却将张飞、陈到两员大将带了来。

    现如今,陈到先张飞一步出去作战,这叫张飞如何忍得住。这不,刘备还没缓过气来,张飞就找上门吵嚷来了。

    “三弟勿急,我岂会忘了你,我问你,你带来的那五百精骑可敢在南方作战?”

    “有何不敢?兄长有所不知,南方虽说不适宜骑兵作战,但那是指大规模骑兵。

    我麾下那五百精骑,人数并不多,对后勤的依赖也相对较小,在南方驰骋不成问题,且来去如风,自然能作战。”

    “好,既然如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