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19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19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杯。”

    “额,贤弟,我此次来乃是、、、、、、”

    “兄长难得来一趟,走,我们先喝几杯再说,我可是想煞兄长了,这些年没兄长在一旁指导,我这武艺不知道退步了多少,但酒量可是长了不少,兄长,我们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黄射很热情,完全不给黄忠反驳的机会,至于庞统,直接就给黄射给无视了,压根就说不上话。黄忠与庞统相视一眼后,也只能苦笑几声,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还是先随主人的便才好。

    公安境内,水师大营中,高忠脱下盔甲,满身大汗的他结束了今天的训练工作,蔡瑁也是累的一身臭汗,为了辅佐高忠,他算是把压箱底的能耐都表现出来了。

    “步骑大营那边有八千兵马,由马岱将军统帅,我们只要负责好水寨这边一万余水师将士的整训工作即可,蔡将军,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敢不敢,能与高将军共事,实乃我蔡瑁的福分,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主公身边有悍将马超、庞德等人,为何却只派偏将马岱统帅公安步骑,莫非,主公是担心那几位悍将不听将军你的指令?”

    “呵呵,蔡将军多虑了,马岱将军能力不凡,义父曾言,马岱将军有统帅之才,只是缺少了历练,有些事情,你以后会懂的。”

    高忠没有详说,虽说蔡瑁表现出了足够的忠心,但涉及到陈风制定的计划,他绝对不会乱说半个字。

    实际上,不仅蔡瑁有这种疑惑,长沙境内的刘备、司马懿也同样如此。陈风在这节骨眼上调走了悍将马超,又用名不见经传的小儿高忠替换熟悉本地事务的黄忠,这倒很是稀奇。

    再加上公安兵马加起来还没长沙大军的一半,所以,刘备完全没把公安大军放在心上。再说了,诸葛亮在出使江东之前,就对长沙防务做出了一番安排,刘备自信,公安的敌军还没这个能耐能够打进来。

    “难道,陈风是真的想班师返回北方?”

    卧室内,司马懿独自一人对着灯光发呆,陈风的一系列奇怪调令,让他陷入疑惑中,公安敌军确实不足为虑,从表面上看,长沙确实很安全。

    “不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管陈风想做什么,我都必须为自己找好退路。长沙太靠近前线了,是非之地不能久留,我宁愿去武陵,哼哼,武陵靠近益州,那才是我的安身之处、、、、、、”

    身处如此境地,像司马懿这样的狠人都在想办法寻找活路,刘备的活路在江东,而司马懿,则把目光转向了益州。

第756章 智破敌军1() 
江夏,黄祖接连接天都对外称患上重病,就连族侄黄忠前来探访都避而不见,其他世家大族的访客,更是连黄家的大门都进不了。

    黄射作为东道主,在这些天里很好的招待了自己的老兄弟,甚至于,黄射还领着黄忠和庞统去江夏水师营地巡查多次,每次都让这两位来客见识到了江夏水师的威武之处。

    不得不承认,黄祖更够盘踞江夏这么多年,手上确实是有这么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这支队伍就是他手中的两万精锐水师。

    这些天,黄射就是让这两万精锐水师轮番在黄忠和庞统面前表现,营造出江夏有数万精锐的假象,而黄忠,作为军中老将,对这些江夏水师也给出了不俗的评价。

    “黄祖坐拥江夏,对抗江东这么多年,手上确实是有真功夫啊,仅仅从这些天的水师将士来看,绝对不弱于江东水师。”

    庞统这些年负责过不少情报工作,对于江东水师和荆州水师,他一直以为江东那边更胜一筹,可现在他才知道,荆州水师成立更久,底蕴也更加深厚。

    “荆州水师里,最为精锐的那部分应该算襄阳水师,其次是长沙水师,最后才算是江夏水师,刘表看似文弱,但对手上的军队从不小气,襄阳水师装备最好,粮饷最高,士兵也最精锐。

    长沙水师毗邻江东,且长沙是孙氏故地,常年跟江东水师爆发战事,当初我与刘磐将军镇守长沙的时候,就与江东大战多次,长沙水师的战斗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至于江夏水师,其实整体实力上是不弱于长沙水师的,奈何江夏地盘太小,粮饷必须从外地转运,其余物资更是如此,这也就限制了江夏水师的发展。

    这些年,江夏水师的战船未曾得到更新,战斗技巧和方法也较为落后,故而在面对江东水师的时候,渐渐落入下风,这也就营造了江夏水师不如江东水师的景象。”

    黄忠明显是知晓内情的人,荆襄之地民风剽悍,军队的战斗力不可能弱。就算步骑军士比不过北方悍卒,但水师战斗力,也不应该比江东差啊。

    庞统这时候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另外,江东那边有当世兵家周瑜,当年又有孙策这样的猛将,其余悍将诸如太史慈、周泰、蒋钦等等,无不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猛士。

    反观荆州水师中,除去黄忠、文聘、刘磐等人,其余大将在战场上的表现很一般般,而且,荆州承平日久,又不缺粮草土地,哪像江东那么贫瘠,还得面对山越的侵扰,军队经历的战事少,这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自然是要差些的。

    “将军,黄射这些天向我们逞威,摆明了是想吓唬我们,接下来、、、、、、”

    “主公那边自有安排,黄射这么做也谈不上吓唬,估计他是想向我们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此,也好有底气谈判。”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不过,若是能顺利收编江夏水师,则主公大业可期,接下来,就得看长沙那边是什么情况了。”

    就在黄忠和庞统二人商讨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长沙城内,一支大约上万人的队伍正从南门离开。

    领兵大将乃是司马懿,其麾下四千军队,外加五千多民夫运送粮草,这支军队的目的地是武陵,没办法,武陵爆发叛乱,刘备必须派人去镇压。

    说实话,刘备是真不想把司马懿调离自己身边,但他现在手上没什么大将。关羽下落不明,张飞还被困在豫州,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

    至于陈到,因为替刘备背了黑锅,挨了六十板子,现在还在养伤,职权也被一撸到底,目前也不可能出征。

    在这个节骨眼上,武陵爆发叛乱,司马懿请缨出战,城内依附于刘备的那些世家大族和大部分将领也都为司马懿说情,大部分人还给司马懿做担保,如此情况下,再加上司马懿又贡献了大批珍宝,刘备也没理由不派他出去。

    毕竟,武陵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人口较少,司马懿不可能盘踞此地,再说了,司马懿已经奉刘备为主,若是胆敢叛乱,必为天下人所不耻。

    “成了,刘备已生轻敌之心,他日必遭大败。”

    营帐内,高顺和陆逊、蔡瑁三人盘坐在一块,三人正在讨论如何进攻长沙,得知司马懿领兵离开长沙的消息,高顺不禁露出一丝冷笑。

    蔡瑁心中有些疑问,但看到这两个年轻人似乎都明白了什么关键,他心里很不是滋味。长江后浪推前浪,他这个前浪也显得太差劲了。

    “刘备虚伪,司马懿狡诈,为防止敌军使诈,我建议还是多观察几日,确定了情况再说。”

    能被高忠挑到前线来担当幕僚之位,陆逊内心还是很满意的,这是前线,是他证明自己才能的地方,而且,在荆襄之地,他能将自己的才能毫无遗漏的表现出来。

    “伯言说的有道理,前线探子已经混入司马懿军中,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回消息,不管怎么说,长沙少了司马懿那路兵马,其防御力就更弱了。”

    高忠天性谨慎,刚刚得知情报后忍不住得意了一下,被陆逊一提醒,很快就反应过来。至于旁边的蔡瑁,这个时候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多余,眼前的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沉稳,一个睿智,性格又能互补,搞的他完全没有发言的必要。

    “两位,强攻长沙殊为不智,我军水师目前也就两万人不到,精锐仅有一万,战船也不足,想拿下长沙,怕是没那么容易啊。”

    没办法,即使没有发言的必要,蔡瑁也要刷一下存在感,长沙毕竟是坚城,当初刘磐镇守长沙的时候就特别注重城防,为了应对江东水师,刘磐可是花了大力气打造长沙防线。

    “蔡将军所言甚是,长沙确实坚固,强攻确实不妥。不过,义父曾言,最坚固的城堡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接下来,该是那些暗子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高顺的脸上洋溢着与他年龄完全不符放老成神色,旁边的蔡瑁看了都暗暗叹气,在他看来,自己主公这手底下,能人确实太多了啊。

第757章 智破敌军2() 
接连半个月,长沙城都热闹非凡,除去前半个月司马懿率领万余人离开长沙之外,长沙城内的军民都为一件事情忙碌着。

    当初皇帝意外身亡,到现在帝位空缺,陈风虽然占据北方,但一直没有拥立新帝的意思,而刘备手上,有着司马懿带来的文武大臣,还有刘协的儿子,这,几乎就是眼下的朝廷。

    也就是说,刘备有足够的资本来拥立新皇帝,哪怕是败退到长沙,他也没放弃这个想法。诸葛亮之所以有底气出使江东,也正是因为手上有着这颗棋子。

    在刘备与孙权的密约中,只要孙权与他联盟,将妹妹嫁给他,两家合兵一处,共同占据荆州,而后出兵扬州或者北上。

    只要能击败陈风,占据南方,两家可以共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相信,孙权不会拒绝这样的建议,再加上诸葛亮那份口才,江东境内的反对派也不会太嚣张。

    为了支援诸葛亮在江东的工作,刘备现在正在准备拥立新皇帝的事情。老实说,刘协意外身亡,到现在都没查出个具体然来,刘备有最大的嫌疑,可他竟然也不解释,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想当摄政大臣。

    没办法,刘氏皇族的观念依旧深入人心,天底下还是有着那么一批人认同刘氏,谁能把持皇帝,谁就能把持大义,刘备自然心动,更何况,他也姓刘。

    自当初董卓进京,拥立刘协开始,刘氏一族的权威就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再后来是曹操拥立天子,中原境内只知曹公号令,没几个人愿意听从皇家圣旨。

    可这并不代表刘家皇族的影响力就彻底消失,在与诸葛亮多次商议之后,刘备决定剑走偏锋,以自己皇叔的名义拥立皇帝,号召天下其他忠于刘氏的势力朝他靠拢,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充他的实力。

    不得不说,诸葛亮和刘备的这步棋走的很不错,哪怕现在他们手上没有多少资源,实力也极为有限,可只要大义在手,他就在气势方面凌驾于孙权之上。

    “割据江东,划江而治,称号吴王,如何?”

    孙权的客厅内,诸葛亮正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孙权的幕僚们争辩着,到最后,诸葛亮说出这句话,孙权的脸色明显变了。

    “吴王?此话当真?”

    “当真,不过,阁下也得支持我主登上楚王之位。你我两家联手,驱逐陈风,届时,阁下北上扬州,我主占据荆州,则天下三分,陈风又能奈我们何?”

    这些天来,诸葛亮在不断的拜访江东的世家大族,同时也在派人搜集当地情报,孙权的那些心思他已经揣摩的七七八八,故而,他才会到现在抛出这么大的诱饵。

    其实,不仅孙权动了心思,在场其他人也是如此,只要孙权的职位能够上去,那他们的官职,也同样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看着众人的脸色,诸葛亮暗暗松了口气,还好今天周瑜不在,要不然,诸葛亮也不可能这么轻松就说服他们。

    当然,诸葛亮也猜到,应该是孙权早就动了心思,前些天因为周瑜在场的原因,双方未能进一步探讨,故而他才故意调周瑜去前线巡视边防。

    “好,我愿意与玄德公联手,不过,我得先看到你们的诚意。我江东十万水师以及驻扎在长江边上,陈风不敢南下。

    现在嘛,就看你们有多大能耐了,割地称王,对抗陈风,哼,想击败北疆军,你们也得拿出足够的本钱才行。”

    孙权不仅心动了,而且还想着借这个机会北上立功,以稳定自己的位置,消除孙策当年留下来的影响,为了这一天,他等的实在是太久了。

    晚上,某个密室内,原本应该在襄阳效命的木否正在品茶看书,这些天他一直隐匿在江东,诸葛亮游说江东世家的事情他全都知晓,孙权现在的反应他也知道个大概。

    “吱呀、、、、、、”

    密室们突然被推开,一个俊朗的文人走了进来。

    “他答应了,刘备给出的筹码太高,划江而治,割地称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