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22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22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陈风的势力集团中隐藏在背后的矛盾,有人看到了,有人没有看到,看到的那些人中,有的干着急,有的,则选择忽视。

    “启禀主公,末将蔡瑁前来复命。”

    正在陈风等人沉思的时候,一脸疲惫的蔡瑁赶到了,这家伙刚刚从长沙那边赶来汇合,这一路上算是辛苦了。

    “来的好,长沙水师到了吗?”

    “回禀主公,长沙水师三万将士,除留下一万水师镇守长沙、公安等港口外,其余两万将士随我抵达前线大营。

    根据刚刚统计的数字,我军水师现在有江夏水师四万人,襄阳水师六万人,长沙水师两万人,另外还有正在整训中的水师将士四万人。

    若是加上为水师战船服务的水手,船夫等,我军水师将士不下于二十万,足以封锁长江,踏平江东。”

    说到这里,蔡瑁都忍不住激动起来。一直以来,江东水师只是号称二十万,但这二十万兵马,从没集结在一起针对外敌过,这一次,竟然在陈风这个外来户手上首次完成集结。

    “好,哈哈哈,水师将士二十万,另外再加上我的十万铁骑,十五万从各地调来的步卒,我军兵力足以碾压江东宵小,德珪,接下来就是与江东水师争雄的时候,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诺,属下愿为主公肝脑涂地、、、、、、”

    不仅蔡瑁兴奋,旁边的其他将领,尤其是那些刚刚归顺的荆州派系将领们,一个个的都跃跃欲试,惟独贾诩,这时候眉头皱的更深了。

第762章 羽扇纶巾1() 
江东境内,大批的军士正在往长江一带调动,各地存储的粮草辎重也正在转运之中,当地的世家大族也都被迫卷入到这场战事内。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孙权大度的将权力下放,尤其是被他闲置多年的周瑜,再次担任大都督之职。这可是实打实的大都督,大部分江东的兵马都归其指挥。

    自然的,为了让周瑜和将领们安心上阵杀敌,孙权下令自己掌管的亲兵时时刻刻保护好他们的家人,绝不允许来自北方的威胁伤害到他们的家人。

    随着战事的临近,随着来自北方的压力越来越大,孙权终于扛不住压力,在周瑜的一再请求之下,决定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主公,我江东十万大军集结完毕,长江水域尽在我军水师掌控之中,荆州水师此刻正在江北新建的大营整训,我军探子已经混入其内。”

    大帐内,刚刚抵达的孙权召见了前线将领,作为大都督的周瑜,自然要汇报最近的情况。局势越来越严峻,孙权能够感觉到大帐内那压抑的气氛。

    “公瑾辛苦了,众位都是我江东栋梁,此次北敌南下,关乎我江东生死存亡,我孙权,今日就谢过众位,江东的生死,全赖你们了。”

    越是这种危急时刻,孙权就越要放低姿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尤其是,他必须让这些前线将士感受到来自他的诚意,如此,才能让这些前线将领更加卖命。

    “愿为主公效死、、、、、、”

    战事虽未开启,气氛固然压抑,但帐内将领的斗志却不算低。尤其是,江东之主亲临前线,大都督周瑜又回到了军营之中,这叫他们如何能不振奋。

    经过这场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孙权回到主座,其余将领也都各自落座,身为大都督的周瑜,今日并未披甲,毕竟江北那边暂时并无南下的迹象,他目前要做的就是统筹谋划。

    挥了挥手中的羽扇,周瑜满脸的自信和轻松,若论兵法谋略,他自信不输给当世任何人,哪怕现在江北的敌军号称百万,哪怕对岸的那个陈风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已经击败。

    但来了这长江,到了这江东之地,再加上身边又有十万江东水师,周瑜没理由不自信,毕竟,经过大浪淘沙之后,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当世兵家第一人。

    “公瑾,目前是什么情况,你给我们讲解一下吧。”

    到了军营内,来了这大帐中,孙权虽还是江东之主,但却必须给与大都督足够的面子,毕竟,军营之内,大都督的权力才是最大的。

    周瑜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命人展开准备好的地图,帐内其他将领的眼神瞬间就变了,至于孙权,眼中似乎闪过一丝不快。

    “主公请看,此乃前线两军对垒图,江南尽在我军掌控之中,我军战船随时可以从各处港口出击。

    得益于我军探子的付出,敌军的军事布置我们打探到不少。现如今,陈风命人在江北打造三座军营,用于控制长江上、中、下游北岸渡口。

    此外,陈风本人目前坐阵江夏,一应物资也从荆州各地往江北转运。陈风麾下大将黄忠领兵返回公安,镇守当地水师大营,同时提防刘备的势力。

    也就是说,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陈风的百万大军,当然,敌军不可能有百万之数,除去留守各地的兵马,再加上尚未抵达荆州的北方兵马,江北现在有大军不下于三十万。”

    说到这里,周瑜缓了缓,而后又弹了一下衣袖上的尘土,似乎是故意给众人一个反应的时间。

    毕竟,在之前的各种消息和情报中,江北的敌军可是有百万之中,仅仅是从荆州、江夏各地集结的水师就不下于二十万。

    如果再加上陈风从各地调来的步、骑精锐,那至少也有五十万之众。五十万大军,光听这个数字就让人头皮发麻。

    但现在,经过周瑜的一番解释之后,众人才明白江北的敌军只有三十万,如此,倒也不算太恐怖。

    “虽说敌军有三十万,但其中也有不少水分,荆州和江夏的水师刚刚归降陈风不久,按照陈风以往的手段,他会在短时间内重新任命将领,并将各部将士打乱重组。

    如此,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当地水师叛乱的可能性,若是他再施以恩赏,大半归降的荆州水师必定会对其效忠。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荆州水师经过这番整顿之后,短时间内会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江北的二十万水师将士,目前的战斗力乃是最差的时候。

    这也是陈风为何在士气最高昂的时候选择暂时休整,并且派遣军士建造了江北三座水寨大营,哼哼,说白了,现在他自己都不敢南下。”

    说到这里,周瑜冷哼两声,帐内将士的士气也提升了不少,就是孙权自己,脸色也好了很多,原来,江北的敌军并没有那么恐怖。

    看了看众人的脸色,周瑜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就是他要的效果,大战开启之前,他必须稳定军心,而首要的,就是要稳定军中将领以及自己主公的信心。

    “陈风纵横南北,击败曹操、刘备等强敌,靠的乃是其麾下的精锐步骑,由于其在短时间内扩充了这么大地盘,再加上纳降了曹操和刘备不少部众,所以,他必须留下部分亲信将士镇守各地。

    他能够带到荆州的亲信部下,也就十万之众,也正是靠着这十万之众,他才能压制荆州降卒,暂时稳定军心,若是这十万精锐损耗的多了,敌军内部也就不安稳了。

    而我军之长,乃是水师战船,纵横长江,陈风最为精锐的步骑无法在长江之上称雄,故而,在这长江之上,能够对我们造成威胁的,也就是那投降陈风的二十万水师而已。”

    又是一番言语,又是那副风轻云淡的神色,周瑜再次在三言两语之间,剖析了敌军内部的弱点,号称百万的敌军,一下子就被他锐减到二十万人。

    不少将领这时候都露出振奋之色,二十万荆州水师听起来并没那么恐怖,最重要的是,江东健儿也有十万之众,比例并不悬殊,江东军取得胜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763章 羽扇纶巾2() 
从百万之数,锐减到二十万之众,这也就是周瑜几句话的事情。帐内将领听了后再也没有颓废之意,毕竟,他们自己这边也有十万江东健儿。

    若是以往,周瑜自然不会这么狂妄,只言片语之间充满对敌军的蔑视,甚至视敌军百万之众如无物,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口气,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定然是百般滑稽,可在周瑜身上,却是那么的协调与合适。。

    其实,周瑜也没办法,陈风占据着绝对优势,整个江东已经是人心惶惶,就连江东之主,恐怕都吓的半夜睡不着觉。

    在这紧要关头,身为江东大都督的他,必须担负起重担,而首要的,就是鼓舞众将的事情,只要能激起这些将领们的士气,其余士兵的斗志才能提上来。

    所以,从孙权进帐开始,周瑜就一直表现出一股子自信,甚至于,这股子自信里还夹杂着一股狂妄,这是对敌军的漠视,对自己这边将士的信任。

    而后,经过这番解释之后,周瑜很顺利的带动了将领们的士气,让自己的部下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此,众将士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取胜的希望。

    二十万敌军水师,听起来虽说不少,但也不算超过江东水师太多,再说了,以往江东水师与荆州将士交战的时候,哪一次不是人数处于劣势,但大多次,江东水师都取胜了不是。

    “大都督,我军有十万之众,敌军可战者不过二十万人,末将请求主动出击,歼灭敌军于长江之上,扬我江东健儿威风。”

    最先开口的是火气最盛的周泰,正当壮年的他,乃是军中有名的悍将,就是江东第一将太史慈,也不敢说能胜过他太多。

    毕竟,周泰这家伙是出了名的不要命,上了战场后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恐怕任何人面对周泰都会有点头痛。

    再加上这家伙以前是水贼出身,一身悍匪气息至今犹存,刚刚听闻敌军主力是那二十万荆州水师,他立马上前请战。

    若论江东水战猛将,他周泰敢认第二,恐怕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当然,这里面要扣除陆战骄楚太史慈,以及尚未崭露头角的甘宁。

    “幼平之言,甚合我意,我军占据水师之利,而敌军目前又是战斗力最差的时候,此时不出击,岂不是坐失良机。”

    憋了这么一会,孙权还是发言了。因为,刚刚周瑜的那番言论,直接就抢过了他这个江东之主的风头,他能够从部分将领眼中看到一股子崇拜和炽热。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这些将领固然听从他的命令,但那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而已,到目前为止,孙权并未用自己的能力折服江东众将,但偏偏,周瑜就能轻而易举的做到。

    所以,孙权必须发言,他要向众人证明,自己才是江东之主,在这危急时刻,他孙权才是那个能做主,能做出明智决定的人。

    周瑜点了点头,出战是肯定的,主动出击才能御敌于江北,如此,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江东的损失。

    他之所以停顿这么久,为的就是要等孙权提出这个建议。毕竟,孙权心里在想什么,他多少能猜到点,有时候,他也必须配合一下,帮孙权助涨些威信。

    “主公明鉴,我军自当出击,属下已经调度好一切,只等主公下令。两天以后,天气晴朗,适合水战,届时请主公坐阵大营,属下率领前锋将士挑战敌军。”

    之前周瑜在给孙权写信的时候,就提到了自己的一番布置,现在孙权亲临大营,他这个大都督自然就可以去前线指挥了。

    “好,公瑾大才,定能扫灭贼寇,众位将士,上了战阵,尔等须得听从公瑾调令,如若不然,定斩不饶。”

    “谨遵主公之命、、、、、、”

    在发号施令的这一刻,孙权总管是找到了点江东之主的感觉,周瑜也很配合的行礼拜谢,好似没有孙权的这句话,帐内众将他就没法调动一样。

    另外一边,正在江夏的陈风也在做最后的准备,江夏本地是存粮就足够前线将士消耗五个月,黄祖这些年的积累可真是丰厚,陈风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整顿好江夏本地的势力之后,陈风留下亲信大军一万坐阵城内,而后又命贾诩再次调度,安排好这一切后,他就要动身去前线大营了。

    接到调令的贾诩轻轻叹了口气,终于,自己这些天旁敲侧击的言语惹得自己主公不开心了,在这节骨眼上,自己主公要撇下自己去前线指挥战事。

    “终究是人,不是神啊,是人就有弱点,董卓有的,曹操有的,主公现在也都有了、、、、、、”

    这一刻,贾诩只能在内心这样感叹,他劝不了陈风,也没法劝,或许,运气好的话,自己主公真的能一举击败江东兵马也说不定,一切,就看天意了。

    在留下大半亲信兵马镇守各地之后,陈风在三万精锐步骑的保护下前往江北大营,接到命令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