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34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34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慊沟糜懈鼋淮皇恰!

    看着策马归来的吕骁,张绣忍不住劝解起来,这孩子,终究还是任性了点,像张飞这般超一流武将,还真不是谁都能击杀的,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说丢就丢了呢。

    “多谢叔父提醒,不过,张翼德此人为人忠义,且当年在徐州的时候还曾与义父有过合作,当时他不也协助你逃出曹操的魔掌嘛。

    义父曾多次赞赏此人,今日我虽取得优势,但他却也先饶我一次,这也算还了这个人情。再说了,我若要杀他,确实不难,他若是还要与义父为敌,他日,我定会取其首级。

    况且,我吕骁的能耐,又何须得到他人的认同,不管天下英雄是夸奖我也好,是嘲笑我也罢,今日我既然说饶了张翼德,就得说话算话。”

    吕骁说的很果决,他说了不杀张飞,今天就不会取他首级。听到这家伙的解释,张绣眼中满是赞赏。

    “好小子,真汉子也。若是温侯泉下有知,定然会很欣慰,哈哈哈,走吧,小子,就留他张翼德一条性命又如何。”

    张绣只是怕吕骁这孩子意气用事,毕竟,阵前释放敌军大将,这极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诽谤,更可能会引起陈风的猜忌。

    却不想,吕骁的性子里还有着这份执着,能够在这凶恶的战场上保留这股坚守道义的信念,张绣觉得这孩子太难得了。

    半刻钟后,等到敌军全都退走,等到附近只剩下张飞一个人的时候,他终于扛不住了。这两天疲于奔命,之前又与吕骁鏖战一场,后又受了重伤。

    可以说,张飞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精神逐渐恍惚的他,开始陷入昏迷中,最后掉下战马,生死不知。

    至此,张绣和吕骁完成了对豫州敌军的围剿,豫州全境也落入陈风之手。很快,长安那边就传来命令,让张绣镇守豫州,安抚百姓,安顿俘虏,就地屯田。

    而吕骁,在休整几天后,就率领本部兵马南下,前往扬州境内作战。在那里,他要清扫江东军留下来的钉子,为江夏那边的战场摇旗呐喊。

    “好,四弟现在真是长大了啊,独领一军纵横豫州,与张绣将军联手先后击败曹军和刘军的精锐骑兵,眼下又杀到扬州境内策应我军,哈哈哈,估计很快就会到我们这边来吧。”

    高忠刚刚接到后方传来的情报,得知自己这四弟已经在豫州闹出不一般的动静,这个消息,正好可以用来振奋前线将士的军心。

    “是吗?四弟也要来了吗?那感情好,我们四兄弟又能聚在一起了,这一次,我们四兄弟联手,共抗江东鼠辈。”

    文猛今天正好来汇报消息,听到吕骁要赶来的消息后喜不自胜。他们俩曾经在一起生活过几年,彼此感情深厚,而且,当年他们可是号称辽西少年营绝代双骄啊。

    “二弟,这一次,你怕是要不开心了。根据后方情报,四弟在豫州不仅横扫敌军,更是逼得猛将张飞无路可逃。

    最后在决战中与张飞单挑取得完胜,哈哈哈,看来,这一年多没见,四弟是大有长进啊,竟然都能将张翼德逼到这份上。”

    颜成刚刚看过情报后也是连连称赞,张翼德的本事他没领教过,但与他齐名的关羽可是曾经打得他吐血受伤。

    而吕骁,竟然能把张翼德逼到绝境,最后还能单挑取胜,这说出去,岂能不让人惊讶,一个人后辈,却把当世超一流猛将给彻底打压下去了。

    “报,启禀将军,江东贼军分三路来犯,分别打着周、甘、蒋字旗号,其两路兵马犯我军上游,另一路朝下游水寨去了。”

    正当高忠几人谈笑的时候,帐外亲兵跑进来汇报情况,看样子,江东军是一刻都不想安分啊。

    “来的好,江东贼军胆子也太大了,今日不给他们点苦头,还以为我荆州水师是摆设呢,来人啊,准备作战。

    文聘、纪康听令,你二人率领本部兵马即刻出击,务必把敌军的势头给我打压下去。黄叙,你立即率领五百精锐赶赴下游,协助伯言守好水寨,必要时候,可以自由出击。”

    下达完命令后,三员大将连忙出去忙活。而正副主将,这时候却皱着眉头,似乎是还有什么问题没想通。

    “大哥,近日来,江东水师多次主动进犯,这与常理不符,事出反必有妖,我觉得,敌军似乎是在掩饰什么。”

    “我也这么觉得,长江防线战事不少,但周瑜没必要这么频繁出兵,除非,他们另有目的,难不成,他们的重点不在这边?”

    “哼哼,那就又可能是这里了、、、、、、”

    高忠指着地图上代表扬州南部的一块地盘,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文猛听令,我命你率领三千精骑,携带必要的粮草物资,并六千战马,即刻赶赴扬州与吕骁将军汇合,你们的任务,是给我彻底清扫江东军在扬州的痕迹。”

    “诺,属下领命、、、、、、”

第787章 坐稳关中2() 
河套,美稷城内,大队的人马和大批的物资正在朝城外运转,看样子,美稷城内有一些人要搬家了。

    返回美稷快三个月了,陈风在确定公孙月伤势完好后,这才决定率领最后一批人马赶往长安,毕竟,美稷城太过靠北,不利于陈风掌控现在占据的地盘。

    “要走了吗?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啊。”

    马车内,公孙月望着窗外的景色感叹起来。自苏醒过来,公孙月性情大变,不再如以往那般性子火烈、冲动,现在的她,倒真像是一个贤妻良母,周身散发着母性气息。

    或许是之前那段受伤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也或许是她的家人影响到了她,总之,现在的公孙月,绝不会像以往那般逞强,就连赶路,她都只是乘坐马车。

    “你若是喜欢,我们每年都可以来河套一带骑马牧羊,弯弓射雕,待一统天下后,我会带着你游历天下,遍赏大江南北的风景。”

    看着爱妻的面容,陈风心中满是温馨,上苍再次给了他一个全家团聚的机会,他自然会倍加珍惜。

    “我只是说说而已,你公务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再说了,现在天下尚未统一,江东多次进犯,前线战事不断。

    我虽是一个妇道人家,却也不是不懂道理,我父我兄,一生都在沙场征战,我如何不明白你们男人肩上的责任。

    放心吧,我不会怪你,若真到了天下一统的时候,只要你能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们和姐妹们,我也心满意足了。”

    公孙月不再如以往那般直言直语,或许,她的性情依旧直爽,但如今的她,肯定不会做小女儿之态,更不会让自己成为陈风的累赘。

    “辛苦你了,我答应你,不久的将来,我会陪着你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在面对敌人或者外人的时候,陈风一直是那种冷漠、强横的态势,但在自己家人面前,陈风内心的柔软被无限放大,这是他在这个乱世必须要守护的亲人。

    从美稷城迁徙到长安,这是陈风一统天下的计划中的关键一步,前两年,他算是做了试探,也做足了准备,如今迁徙的难度并不大。

    甚至,原本还对他有点敌意的关中世家,现在一个个的都巴不得陈风赶紧搬过来。毕竟,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里,关中世家可以让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当今天下大势逐渐明朗,北疆各大诸侯角逐到最后,就只剩下陈风一个,而且,现在陈风的地盘几乎占据了北方所有的边境,向南都延伸到了长江边上。

    如此而言,北方已经没有谁能挑衅陈风的权威,哪怕他不能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但至少,他已经占据了整个北方不是。

    再说了,陈风麾下大将诸如公孙续、张辽、张绣、高览、徐晃等人,各自领兵镇守军事重地,并一步步的掌控着北方各地。

    而草原和西凉那边,又有赵云、张合、马超等将坐镇,异族胆敢南下必会遭到血腥报复,如此看来,至少三十年内,北方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大的战事。

    有眼光卓越者,已经看到了长安、洛阳一带的发展潜力,眼下正忙着在这两块地盘购置房产,迁徙家族子弟安家,为的,不就是想在接下来的利益划分中多咬一块肥肉嘛。

    等到陈风这路人马抵达长安后,算是完成了陈风势力的军事、政治中心的转移,长安附近的军民听说后都欢呼雀跃,不少因战乱逃往外地的长安人士正在返回的路上。

    镇守西凉的马超,屯兵汉中的魏延,以及坐镇荆州的公孙续,接到消息后不是亲自赶往长安述职,派遣亲信前来汇报军情。

    而江东这边,接到陈风搬家到长安的消息后,上到江东之主孙权,下到普通军士,一个个都开心不起来。

    要知道,之前陈风退走的时候,江东军民还小小的开心了一把,而现在,陈风完全可以从长安发出指令,襄阳的公孙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军事调度。

    简单点说,江东现在面临的局势更加险恶,若是再拖下去,难保江东军不会先行崩溃,这场战事,对孙权是越来越不利了。

    “屯田、练兵,积蓄粮草,发展贸易,这就是我们眼下要完成的任务,文和,这几件事情你务必在五天内给我制定个章程出来。”

    “属下明白,只是,主公,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若是不先行解决,只怕我军会有处理不完的麻烦。”

    卧室内,陈风召见了自己的亲信贾诩,两人正就北方接下来走向展开讨论,陈风手底下已经聚集了一些人才,但做任何决定之前,他还是要先跟贾诩讨论一下。

    “你指的是?”

    “朝廷,目前,天下少了一个正统朝廷,没有朝廷,主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别有用心之辈也不会臣服。”

    “哼,别有用心之辈,他们会臣服于我手中的强权的,只是时机未到而已。不过你说的也对,眼下,是该拥立新皇帝了。

    之前你多次跟我提过王莽的新朝,无非就是想告诉我现在还不适合登基嘛,呵呵,放心吧,我可没那么心急。

    只是,先帝遭了刘备的毒手,现在朝廷大小官员又被刘备挟持,先帝也没留下什么骨血,那我们该拥立谁呢?”

    “刘表幼子,刘琮。”

    “嗯?刘表的儿子?”

    “对,如此,可进一步打击刘氏皇朝的威严,更重要的是,刘表枉死于刘备之手,拥立刘琮,那刘备自然就再没皇叔之名。

    况且,迄今为止,荆州那边给北方的支援可不小,军中北方派系势力太大,主公想寻求南北平衡,就得扶持一下南方派系的实力。”

    “这样吗?似乎牵扯很多啊。”

    “自然牵扯众多,自古南北之争无法避免,主公要做的,无非就是一碗水端平,扶持一派,制衡一派,如此,才能保证这太平盛世的出现,才能保证主公坐稳关中。”

第788章 拥立新帝1() 
对于拥立一个新的皇帝这件事情,陈风并不觉得意外。大汉王朝的影响力还没被消除,不管是董卓还是曹操,亦或者是其他诸侯,他们也就是动摇了刘氏皇朝的根基而已。

    但这天地下的读书人中,还有不少人认同刘氏皇朝,要不然,曹操也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也就不会挟持朝廷了。

    对于皇帝的人选,陈风原本以为会从刘协的亲族里面挑选,却不想贾诩看中了刘表的幼子刘琮,这倒真是意外。

    “主公无须忧虑,这天下,终究是要靠读书人来治理的,若是放在三十年前,主公自然不会如此扶持南方派系。

    但现如今,经过战火摧残,北方派系的读书人大都凋零,虽说剩下来的都是精英,但他们对陈风的认同度并不高。

    比如曾经效忠袁氏一族的那些世家大族和读书人里面,现在真正效忠于您的,也就是郭图和吕旷等为代表的一群人。

    其余世家,到现在都不曾派遣核心家族子弟到主公军中或者帐下效力,这也就说明,北方派系读书人还在观望。

    另外,曹操的旧部中,像刘晔,荀彧叔侄,陈群等等,都是当世一流的谋士或者内政人才,但这些人,除去陈群目前嘴巴松了点,其他人,哼哼,怕是主公想见上一面都挺难吧。”

    贾诩在陈风面前完全不需要掩饰什么,他必须指出自己这边面临的困难。陈风之前在长安、幽州等地设立了书院,也培养了很多忠于他的读书人。

    但这些人的能力,只能用于治理地方,到目前为止,陈风并未从这些培养出来的读书人里找到几个大才。

    没办法,真正有能力的,早就在陈风成气候前就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