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54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54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若不然,哪怕他司马懿才能再高,当世诸侯中又有几人真正了解呢?还有就是,他司马懿虽为司马家最杰出的子弟,但名声还是不够,所以,造势是必须的。

    这段时间以来,司马懿已经派人深入益州一带。或是送礼结交好友,或是假造祥瑞做铺垫,或是宣传司马懿的大名提升知名度。

    但凡事司马懿和他的幕僚们能够想到的手段,他们在益州境内都采用了,甚至为了尽快选择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司马懿都在想办法跟益州境内的南蛮首领们接触。

    “名声啊名声,以前有家族势力从旁协助,再加上在曹氏一族的看管下不得不谨慎低调,到后来别人只知道司马八达的名号,却少有人知晓我司马懿的厉害。

    哼,什么卧龙凤雏,都不过是吹嘘出来的而已,论才能和实力,我又岂在诸葛亮之下,好在我与刘备纠葛不深,只要我肯放低姿态,入蜀应当没多大难题。

    眼下,唯有先困住了这徐晃,才能安然撤退。只是,在入蜀之后又不得不低调一段时日,眼下却是不能全歼徐晃所部,否则定会被益州的本土世家所忌惮。

    呵呵,这中间的度该如何把控,还真是有点为难啊,况且,这徐晃也算当世名将,一着不慎,极有可能被他给反噬了啊。”

    司马懿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毕竟眼下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同时他又得为入蜀之后的事情做出安排,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伤脑筋的活。

    两天后,司马懿派往益州的探子陆续回来了,益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南蛮首领等人的态度,他也知道个大概。

    “兄长,我等按照您的吩咐,分别给益州的各大世家送上名帖,该送的礼都送了,就连刘璋的妻妾,我们也没落下。

    眼下益州境内的世家大族对主公的印象颇好,再加上主公刻意宣传徐晃编练兵马的目的是想一举杀入益州,所以刘璋对汉中和荆南这边的敌军甚为忌惮。

    只是,我军人数太多,若是全部入蜀,怕是又会遭到益州本土世家的仇视,况且,若是徐晃真的借机杀到益州边境,到时候怕是又有人会说是我们把战火引入了益州。”

    司马家现在确实是没落了,但还是残留了些底蕴,当年的司马八达所剩无几,相比于司马朗和司马懿来说,司马孚的名声并不算响亮,但他的能力绝不低。

    当年司马孚随同司马懿一起在曹操麾下效力,担任文学掾之职,由于他刻意低调,所以外人的目光很少会注意到他身上,这也就造成了他名声不显。

    但事实上,这家伙的能力、心机、狠辣一样不缺,在司马家族遭到覆灭的时候,他协助司马懿一起在中原境内收拢司马家的势力。

    而后,在算计曹氏,挟持皇帝的过程中,他不断为司马懿的计划查缺补漏,亲自实行。投靠刘备之后,他又率先领一部分实力南下,为司马家族寻找新的退路。

    在司马懿与刘备分道扬镳的时候,司马孚又立即在荆南那边打开缺口,迎接司马懿及其大军入驻武陵,然后,在司马懿的授意下,他又率人前往益州,为司马家族在益州扎根做准备。

    这一次,司马孚不仅带回了益州那边的消息,更推断出自己这边入蜀的时机。眼下,刘璋那边确实需要司马家去充当打手,但却又不能让这个打手的实力太强。

    另外,司马孚打探到一个消息,刘璋到现在还不清楚司马懿的实力,如果仅仅是一个庸才,估计刘璋也不会需要,但如果真的是个能人,刘璋又怕自己掌控不住。

    这样的难题摆在他们眼前,却又要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这倒是挺为难司马懿他们的,前往蜀中的道路可不好走。

    “哼,刘璋虽非明主,但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益州境内人才不少,想骗过他们没那么容易。

    而且,他们很想看我们与陈风那边大战一场,一来是是借机探查我们的实力,而来则是想借陈风之后削弱我们的兵力。

    哼哼,他们一定以为,只要我的兵力不多,哪怕能力再强,到时候都会成为他们手中的棋子,眼下,我们却又不得不按照他们设想的去做。”

    司马懿的嘴角露出冷笑,益州的那些人打的什么算盘,他如何不清楚,眼下他手上有一万多兵马,虽不算多,但若是全部入蜀,那必定又是一股势力啊。

    “兄长有何高见?”

    “叔达,你应该知晓,在这乱世之中,兵马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千万不要因为那些人的威胁就主动放弃手中的兵权。

    但眼下,我们确实不能率领太多兵力入蜀,否则定会被当地实力排斥,届时会被推入漩涡之中,遭受无妄之灾。”

    “可不放弃兵力,又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呢?”

    “这,呵呵,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分兵而已。叔达,到现在为止,你的名声还不够显赫,不会引起太多关注,眼下,这个重任也只有交给你了。”

    司马懿要面对的难题确实有很多,但他那脑子里,装着更多的解决办法,不管对手们如何使坏,他都会一一化解。

第828章 荆南硝烟1() 
分兵,这是司马懿脑海中闪出的计划,想让他主动放弃大半部众入蜀,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强行跟徐晃那边交手,自己这边也会折损不少兵力。

    两难选择之下,司马懿能够做的也就只有分兵了。但是,分兵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此次分兵绝不能抬到明面上来。

    的确,益州那边有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他司马家有太多的兵力,毕竟,作为一个外来户,对于那些本土势力来说终究是个威胁,哪怕司马懿已经放低了姿态,该给的好处都给了。

    这个道理,司马懿自己很清楚,他暂时还不想去触怒那些益州本土实力,但同时,他更不愿意放弃司马家安身立命的本钱。

    “叔达,你过来看,这是我派人最近绘制的地图,这上面有我军、徐晃军、益州守军,南蛮军队的布置情况。

    我军现在在武陵,外人只知道我军约有一万余人,却不知道我军实际数目在一万七千多,另外,我军尚有一万民夫和青壮,敌军想必是没有打探到的。

    我打算利用这一万民夫和青壮替换一万大军,而你的任务就是,率领这一万精锐,携带足够粮草辎重,还有数千工匠以及他们的家眷,从涪陵一带分批入蜀。

    你带走的人数总共不会很多,但却关乎我司马家的未来,所以,我们必须小心,记住了,你带走的这些人,就是我司马家的根基。

    而后,你们可以分作数部,以山贼乱匪的名义占山为王,彼此之间交相呼应,若是益州军前来进犯,你们可协同作战,利用山川地形的优势击败敌军。

    这之后嘛,你的任务是率领人马向南边渗透,争取与南蛮首领们联络上,给他们送去各种财宝物资,争取与他们联手,在南边制造事端。”

    司马懿手指着地图开始讲解,眼前的局势虽然严峻,但却难不倒他,再者,入蜀之后他还需要一些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眼下就必须做准备。

    司马孚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从司马懿的话中听出其他意思,很快,他就明白分兵的好处,尤其是地图上那些尚未表明兵力的地区,简直就是他们可以赖以生存的根据地。

    “兄长是要我率人在这一带扎根下来吗?如此,兄长便可安然进入成都,只要机会合适,我就在南边制造战乱,届时不管谁来平乱,我都率军与其死磕。

    嘿嘿,直到有人向刘璋举荐兄长,届时,兄长就会率领大军和大批粮草辎重前来作战,只要运作得当,兄长定能掌控兵权。

    到时候嘛,兄长可养寇自重,割据一方,而南边又临近荆南,我军之前在荆南一带留下的探子可为我们传递信息,一旦机会合适,我军可朝东攻取荆南一带。

    另外还有交州这边,眼下虽说情况不明,但这些地方确实是我们落脚的最佳选择,只是,兄长啊,如此一来,一万兵马似乎不够啊。”

    司马懿点点头,自己这个兄弟虽然才能比不上自己,但脑子很灵活,让他率领一部分人在外驻扎,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不错,一万兵马确实不够,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放弃手上的实力。眼下,你只能带走一万兵马,再多了的话,我这边就撑不住。

    毕竟徐晃手上可调用的兵马有两万人,千万不要小瞧了此人,论指挥作战,他的能力可不弱,我手上的精锐若是不够,既有可能会被其全歼。

    进入涪陵之后,你们可以借机扩充实力,不管男女老幼,都可纳入自己的体系中。记住了,我们只要长期占据这一带,所以,即使是当山匪,名声也不能坏了。

    甚至,你要还得在当地百姓生存困难或者闹粮荒的时候主动救济,帮当地百姓解决困难,如此才能收拢当地民心,争取当地蛮人的归顺。

    我会在暗地里给你们运送粮草,只要运作得当,在益州南部扩充个两三万人马应该不会太难,毕竟,当地有太多的蛮族,他们的生活条件可不怎么样。”

    “既然如此,那小弟知道该怎么做了,小弟会以这一万兵马为根基,在荆州南部一带发展壮大,以响应兄长。”

    一下子就分出大半兵马,司马懿这边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好在他当初进驻武陵的时候就极力招募兵马,并且还仿照陈风组建军队的方式成立了预备队伍。

    利用一万民夫做掩护,再配合以七千精锐与徐晃的两万大军硬战几次,届时自己这边必定会孙氏惨重,但徐晃那边肯定也讨不了好果子吃。

    如此一来,正合益州本地的世家之意,到时候,他们会看到自己期望到来却又十分忌惮的司马懿,折损了上万兵马,却凯旋入蜀。

    实力大损之后的司马懿自然不可能狂妄,手边仅剩下三四千人,必定闹腾不出什么浪花,刘璋对他的警惕也一定会下降。

    而徐晃这边,歼灭了敌军上万人后,自身损失肯定不小,再加上陈风目前并无进攻益州之意,徐晃只能罢兵休战。

    荆南已经落入其手,暂时也就不需要驻扎太多的兵马,毕竟,陈风目前还不想与益州的关系闹僵。

    而后,陈风极有可能会把徐晃调走,荆州本地的兵马大约会调走一半,分摊到各城镇后,武陵一带最多也就三四千人。

    这样的话,已经在益州南部站稳脚跟的司马孚可借机鼓动南蛮部落劫掠荆州南部,吸引当地军队的注意力,而后,他司马孚便可寻机扩大实力。

    这一连串的计划,也就司马懿这样的高手才能想到。具体实施的话,也还需要司马孚等一干帮手帮忙。

    为了表现出自己入蜀的迫切,以及自己对刘璋的忠心,司马懿很快就完成了兵马调度,而后指挥兵马开始主动袭击徐晃的大营。

    荆南这边的战火逐渐蔓延起来,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司马懿和徐晃身上后,司马孚则率领一万兵马和两千多工匠分批潜走,根本没人来关注他们的情况。

    而前线那边,随着战事的升级,司马懿抵挡不住徐晃的大军,不得不收缩兵力严守城池,被惹怒的徐晃也开始进攻,将近两万大军,为攻占荆南的最后一块地盘而启动了。

第829章 荆南硝烟2() 
司马懿和徐晃在荆南的战事,算是吸引了益州刘璋的注意力,一直以来,他都知道陈风麾下战将无数,兵马精锐,但到底有多厉害,他还没见识过。

    拿下汉中,陈风靠的是威逼利诱,大规模的战事并未开启,刘璋又无法获取陈风在草原以及西凉一带的具体战况,所以他只能去猜测。

    荆州战事的时候,刘备曾经一度把陈风逼入绝境,最后虽遭受惨败,但却能很快收拢兵马割据荆南,这样看,似乎陈风又不是特别厉害。

    但很快,陈风一鼓作气接连拿下黄祖、刘备的地盘,威压江东孙权,一系列的手段让刘璋都来不及反应,而陈风的那些对手,却一个个的投降或者身亡。

    就连江东那边,孙权筹集了全部身家,以周瑜这边的当世兵家统帅,也仅仅是让陈风麾下的年轻将领们遭受了些挫折而已。

    而现在,陈风以大将徐晃为帅,统领一支兵马镇守荆南,毗邻益州的地盘上,两支人马正在交手,刘璋想不关心都难。

    徐晃的稳重,司马懿的狡诈,在这块战场上展露无疑,虽说徐晃这边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但司马懿作为防守一方,很好的利用了地形。

    “报,启禀将军,我军刚刚拿下敌军一个隘口,歼灭敌军五百余人,敌军其余部众溃逃入深山,我军骑兵无法歼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