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55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55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帐内,徐晃盯着沙盘发呆,这是今天的第三道战报了,虽说都是自己这边取胜了,也拿下了敌军防御的关隘,但这对徐晃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

    “每拿下这样一座关隘,我军将士就得付出三五百人的性命,这还是我军占据着兵甲犀利,器械充足的优势。

    而我军骑兵又无法在击溃敌军之后展开围歼,如此周而复始,我们要何时才能拿下敌军掌控的地盘。

    况且,敌军占据的关隘都严重的滞缓了我军前进的速度,造成我军难以完成预定计划,这会给敌军更多的时间备战。

    哼,你们一个个的,平时不是都要请战嘛,现在战场就在眼前,都给我动动脑子,说说怎么办,整个南方现在就我们在作战了,若是无法取得大胜,回去如何跟主公交待。”

    徐晃的言语中夹杂着一丝火气,这是被司马懿给惹出来的。这些天来,司马懿的战略就是一城一寨的防守,虽说终究是抵挡不住徐晃的步伐,但却能给徐晃这边造成不小的伤亡。

    长此以往下去,就算徐晃能击败司马懿,最后手上的兵马也会折损大半,这样的胜利,肯定不是徐晃愿意看到的。

    眼下,庞柔和马岱正率领五千骑兵在外围巡逻,帐内其他将领都是统帅精锐步兵的高手,徐晃也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身上。

    人群中,有一个壮汉格外的与众不同,徐晃在骂人的时候,他闭着眼睛,别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在冷笑,好似眼前的困局跟他毫无关系一样。

    “魏延,你他娘的给老子摆什么谱,有话就直接说出来,摆那个臭脸给谁看啊你。我亲自上书求主公把你调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看你的脸色的。

    你也别继续跟我抱怨了,是主公亲自下令不能对外宣传你已经抵达荆南的消息,想来主公有自己的考虑。

    我承认,你在汉中训练的那一万精兵确实不错,最适合山地作战,这次算是你小子逮到机会了,说说看,有没有什么好点子,要是有效,老子给你立功的机会。”

    与众不同的那位将领正是魏延,这些年他一直在汉中屯田练兵,北边和南边的战事基本没捞到,好不容易训练出一万精兵,却被徐晃直接调走五千,立了大功后也没他什么事。

    这次把他从汉中翻山越岭的调来,又不肯让他担任重要职务,这的确让魏延很生气,也很郁闷,他甚至觉得,或许是因为自己当年举荐了二五仔王双,惹得自己主公不开心了。

    “山地作战,若是都如这般一关一隘的攻打,那得打到猴年马月,再说了,主公那边多半不会给我们增兵,我们也就这两万人,击败司马懿之后还得镇守荆南,提防益州军趁火打劫。

    哼,眼下我军共歼灭敌军三千余,自身伤亡不下于两千,已经是损失不小,再者,继续前进的话,我军粮草辎重转运困难,到时候极有可能会被司马懿给偷袭了。”

    魏延本身就是心高气傲的主,再加上这些年没捞到战功,脾气就更差了,虽说徐晃是他的老上司,但他也不买账。

    “嗯,说的有道理,那你说说看,眼下这个局面,该如何破解?”

    “简单,他司马懿摆明了是要跟我们死磕,且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哼,我们为什么要按照他的节奏来打。

    大丈夫用兵,当正奇结合,将军您率领主力在前线吸引敌军主力,可派遣一支偏师然道到敌军背后,给与致命一击。”

    魏延说完这些后就自动闭嘴了,在他看来,他只用回答问题就可以了,剩下的就交给徐晃自己。

    而作为主将的徐晃和军师徐庶,听到魏延的这番讲解后,两人都点点头表示赞同,看样子,他们也早就有这个想法。

    “你要是没这张臭脸,老子今天还能赏你一杯酒,哼,说说看,若是我给你三千精兵,你该如何绕道敌后?”

    “嗯?嘿嘿,将军,瞧您说的,我这不就是脾气差点嘛,绕道敌后讲究的是快准狠,要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荆南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不少,出动三千兵马作为偏师太多,不易隐藏。若是属下领兵,只需一千精锐,但必须给足我干粮和强弓硬弩等装备。”

    一听到自己极有可能领兵作战,魏延的臭脸立马就笑开了花,看样子,他是早就思考过该如何利用偏师作战。

    “有道理,三千人马确实多了点,哼,算你小子有见识,这样吧,你即刻去清点一千精锐,一应粮草物资优先挑选,晚些回来跟我汇报计划,其余人,现在继续给我思考该如何减少正面作战的伤亡、、、、、、”

第830章 曹氏余孽1() 
夜晚,军营内停止了喧哗,徐晃治军向来严谨,晚上更是不允许军士吵闹,整个营地都显得那么萧杀冷寂。

    徐晃的营帐内,现在就他跟徐庶还有魏延,三人已经就接下来的计划展开了一个时辰的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做,基本已经敲定。

    “将军,属下的想法就是这样,由我率领一千精锐,现在就与主力分兵,我与部众翻山越岭到敌军腹后,伺机作战。

    据属下推断,司马懿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退入蜀中,从武陵入蜀有两条道路,最近的是走涪陵,最远的是走巴东。

    从敌军的布置来看,司马懿已经把战线拖到了宜都境内,也就是说,他选择的是从巴东入蜀,若我军按照目前的作战方式,怕是要连续进攻两个多月才有可能拿下荆南之地。”

    魏延的傲气是建立在自己的本事之上,在抵达徐晃营地之后,他就对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展开了思考,尤其是在这种山地战之中,敌军会采取哪些策略,他都设想过。

    现如今,对司马懿来说,拖延时间,拉长战线是最佳的选择,虽说避免不了逃走的命运,但却能在最大程度上给与徐晃这边造成损失。

    “有道理,我与军师之前的推断也是这样,巴东是司马懿的必经之路,今日你提出的派遣偏师作战其实我们也考虑了许久,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让你领兵合适。

    只是,有些事情我要与你说清楚,率领偏师任务重大,危险性也相当高,毕竟你们不仅要与敌军作战,更要面对恶劣的环境。

    没有后勤,没有援军,只有等到敌军被击溃的那一刻,你们才算摆脱危险,否则,你们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这也是我一直不能下决断的原因所在。”

    “哈哈,将军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嘛,将军和军师也太小瞧我了不是。我在汉中训练山地精锐部队这么久,难道真的只是练出这一万精锐不成?

    老实说,主公当初得知我训练山地精锐部队的时候,就曾多次给与指示和提点,其中,主公特别要求我们要达到小股部队野外生存的目标。

    这也是今天我拒绝将军提出的三千兵马的原因,我挑选出来的一千精锐里,有不少是蛮族出身的猎人。

    他们擅长在山林中奔跑狩猎,又能在茫茫林海中辨识方位,寻找水源,最重要的是,他们个个都是优秀的猎手。

    做陷阱,下套子,放夹子等等手段,都能让他们获取足够的猎物,这也就保证了他们能在远离主力部队的情况下生存三个月之久。

    嘿嘿,我的亲兵当初也参与了类似训练,虽说还无法做到像那些在山林中土生土长的蛮人一样适应野外,但也能保证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所以,将军您的诸多担忧现在就可以放下了,哼哼,当初连主公都亲自夸奖过我训练出来的精锐的,这一次,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魏延说的很自信,如同他以往那般傲气一般,若非站在他眼前的一个是他主将,一个是军中军师,恐怕这家伙的鼻孔都要翻到天上去。

    “好小子,我说呢,原来你这家伙准备的很充分嘛,难怪主公之前在信中提到要考虑给你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命名呢,哼哼,不错,有股子剽悍气息。

    说吧,你打算怎么打,需要我怎么配合你,此次若是大胜,我你当居首功,到时候我也会为你请功。”

    “哈哈,我就知道,主公没忘记当初的承诺。将军,有道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机瞬息万变,尤其是这种小股部队的偏师,再多的计划也赶不上变化,所以,请恕属下无法回答你了。

    不过,我倒是觉得,今后若是再遇到攻打敌军关隘的战事,将军可一面派兵正面佯攻,一边派小股部队绕道截断敌军粮道,多耗些时日困住敌军,也能攻破关隘,如此,也能减少弟兄们的伤亡不是。”

    “就你聪明,哼,你能想到的,军师早就想到了,只不过这些时日为了给敌军制造假象才不得不如此。”

    “呵呵,徐将军切莫生气,魏延将军提出的建议很适合眼下的情况。对我军减少伤亡也极有帮助,眼下,我们该配合好魏延将军的分兵。”

    “军师,你切莫抬举了他,这小子不识夸,我怕多夸他几句,这家伙能傲上天去。魏延,你小子给我记住了,这里是我领兵,你要是给我丢了面子,哼,看我回头怎么收拾你。

    还有,此战虽然凶险,但对大局而言无关紧要,若事不可为,不必强求,我们的机会多的是,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小股部队敌后作战积累经验,明白吗?”

    “明白,嘿嘿,将军不就是叫我必须活着回来嘛,这个,将军,积累经验,是为了将来进攻益州做准备吗?”

    “军师,我刚说什么来着,这家伙就是不禁夸,给他点颜色就能开染坊,这家伙眼前的事情还没办好,就操心以后的事情了,哼,魏延将军,不该问的,千万别问,明白吗?”

    “诺,属下明白、、、、、、”

    商定好计划后,魏延在天亮之前就率领一千精锐离开,而徐晃,也一改之前的战略,转而对敌军的关隘实行围而不攻的策略。

    很快,司马懿布下的一道道关隘在徐晃大军的包围下相继投降,毕竟并不都是死忠于司马家的精锐,在粮草断绝,后路被截断的情况下,很少有部队能够顽抗下去。

    不到十天,司马懿这边就丢失了十多个关隘,折损将士四千余人,武陵西南部的城池相继陷落,司马懿不得不率领剩余兵马往宜都方向撤退。

    宜都境内,某个偏僻的山林中,一群短衣打扮的汉子在此休息,看样子他们也是紧急赶路来此,似乎还迷路了。

    “主公,打探清楚了,我们走的太快,已经抵达了宜都腹地,司马懿的兵马现在才刚刚撤入宜都,徐晃的大军尚在武陵。”

    “明白了,那我们就不必前进了,传令下去好好休息,你率人继续打探、、、、、、”

第831章 曹氏余孽2() 
山林内,十几个猎人打扮的汉子正在前进,他们一边查看地形,一看辨识方位,相互之间基本通过手势或者哨声交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不会说话。

    远处的一个山坳里,飘出一阵阵青烟,看样子是有人在那里生活,这十几个猎人靠近后,发现那里是有两百多人在建造营地,烧烤猎物。

    小半个时辰后,这几个猎人回来汇合了魏延的大股部队,也汇报了之前打探到的情况,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得看魏延的决断了。

    “两百多人?建造营地?莫非是山贼?你可看清楚了他们的模样?”

    “敌军人多,我们不敢靠的太近,他们很像是山贼,但却比一般的山贼要精锐,而且,他们似乎是刚刚从别的地方迁徙过来,要那里常住。”

    “不管了,在这片山林里生存的也基本没几个好东西,既然只有两百多人,那就解决了他们,要怪,就怪他们挡住了我们的前进道路。”

    魏延的计划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穿插到巴东与宜都交界的地方去,眼前的这群不明身份的山匪拦住了他们的道路,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两个时辰后,魏延率领部众在那群山匪的营地内歇息,歼灭战进行的很顺利,两百多山匪怎么可能是他麾下一千精锐的对手。

    只是,这群山匪身上有太多疑点,魏延到现在都还没想通。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抓紧休整,而后继续前进,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考虑其他问题。

    十多天后,魏延成功率部抵达预定位置,而此刻,徐晃也成功将司马懿逼到了宜都西部,双方又爆发了几次战事,但接下来,司马懿却不再退却。

    从武陵杀到宜都,沿途又没有足够的粮草供给,徐晃这边现在已经陷入孤军远征的状态,若非之前歼灭太多敌军,恐怕他都不会继续强攻到此。

    如今,跟在司马懿身边的部众还有八千余人,徐晃带到宜都的兵马也只有一万两千不到,双方兵力相差不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