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59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59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呢,陈风虽不见马超展露武艺,可他身上散发的那股子气势,隐约中有股内敛的势头,比起赵云、黄忠来说,也不算差了,再不像以前那般张扬逼人。

    “说起这事,末将还得多谢主公成全。若非主公和两位神医的坚持,末将也不知道自己身上会有那么多暗伤。

    我年幼的时候就混迹军旅,十一岁的时候就上阵杀敌,十三岁开始统兵御敌,到现在,也快有二十多年了。

    年轻的时候性子暴躁,也急于求成,为寻求武艺的精进和体能的突破,不知道有多少次卧冰匍雪,吃生肉、饮鲜血更是家常便饭。

    一次次的武艺突破,都是以一身伤痛为代价,当年恢复快,并不觉得有什么,近年来,其实也能感觉到关节有恙,经络不通。

    本以为只是吃些汤药就能好的,却不想,疾病已入膏肓,若不善加调理、整治,别说这身武艺,到头来怕是连性命也保不住。

    幸好有两位神医在这里,再加上主公派人送来的人参、雪莲等名贵药材,才医好了我这伤残之躯。

    到现在我才明白,以前我追求提升,虽缩短了时间,却也断绝了自己上升的空间,现在旧疾也好的七七八八,这才能摸到突破的门槛,本以为这辈子再难提升,却不知,自己早就在提升的边缘,却碍于身体情况不得精进。”

    看样子,马超这段时间很有感悟,这份精进和突破,不仅仅是武艺上的提升,更有思想和觉悟上的提高,这让陈风很欣慰。

    同时,陈风也庆幸自己做的对。历史上的马超就是在壮年的时候病逝,有人说是因为他心胸狭隘,再加上家破人亡,又不被刘备重用,最后给活活气死的。

    也有人说,他是无法接受从一方诸侯变为刘备麾下大将的事实,再加上报仇无望,前途渺茫,最后是郁郁而终。

    可现在看来,这些推测都不合理,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马超的身体早有小恙,一辈子在战场上纵横,一身伤病在所难免,最后更是被这些伤病给夺走了性命。

    “很好,其实我早就有让你们卸下职权调养身体的想法,本来应该是汉升先来的,但你的情况比较特殊。

    呵呵,等到一应药材准备妥当,各将领也会相继入洛阳调养伤痛,治理旧疾。幸好有两位神医在,要不然,一般的大夫还真处理不了。”

    “哦?这么说来,属下却是占了汉升将军的便宜了,看样子得找个机会跟他解释解释,要不然说出去我这面子可就挂不住了。”

    “哈哈哈,你啊,行了,想致谢,以后再说吧,你知道我找你来是有任务的,怎么样,是继续留下来调养,还是披甲上阵,征战一方?”

    “末将,听候主公吩咐、、、、、、”

    “来,这里是我跟军师商议的一个计划,你去执行其中的一部分。这次,你还是带着文猛那小子去吧,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军营内反思、苦练,为了一雪前耻,算是下了苦功夫,我把他交给你,希望你能给我带回一个合格的战场统帅。”

    “这是属下的荣幸,请主公放心,末将必定不辜负主公的期望、、、、、、”

    和平这两个字,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在外敌已经濒临边境的情况下,陈风也不可能闲得住,主动出击,御敌于门外,这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第838章 绝对优势1() 
一番嘱托之后,算是确定了马超的任务,这位神威天将军,在休息了一年多之后,又要再次披甲上阵,去展现他的威风。

    只是,由于北方整体要进入休整的阶段,马超就算要出兵,也不可能率领太多兵马,毕竟粮草辎重是个难题。

    现在,陈风要做的是在北方各地囤积粮草,让百姓们过上富足的生活,至少不能让北方再起民怨,同时,作为大将军的他,还得利用一些手段来引导百姓们对战事的看法。

    “五千精兵,已经是极限了,另外,你可去雍凉大营挑选一万余俘虏,这就是你率领的全部兵马。

    还跟以前一样,我会给你提供几次粮草,兵器盔甲之类的会会定期给你送来,你的任务,首先是要养活自己的部队,然后才是去驱逐异族。

    从胡羌杂居草原朝北出兵,先朝西北方向巡视,而后一路向北,进入草原深处,寻找匈奴、鲜卑等异族残部作战。”

    指着地图上的路线,陈风正在给马超讲解,西凉这块,马超还是很熟悉的,再加上他在羌族中的威望,由他从这里出兵再合适不过。

    此次的作战难度并不算大,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有限的后方支援,没有足够的粮草,马超就得采取游牧民族的方式以战养战。

    或者一路放牧,一路作战,遭遇了敌军后就得迅速集结,没有敌人的时候则要分散养活自己,这种作战方式,马超并不算陌生,但难度也不小。

    “末将明白,不知主公要末将出征多久?”

    “这个你自己把握,此战最主要的目的,乃是驱逐意图靠近我边境的异族,你也知道,这些异族的存在,对我边疆军民是个巨大的威胁,我要你做的是御敌于门外。

    另外,想必也你听说了,草原深处近年来逐渐变冷,这会促使异族接连南下,到时候我边疆防线必定会遭到袭击。

    按照以往的传统,多半是贼寇杀来,我军大汉军民齐心协力作战。防御成功的话,敌军自会退去,防御失败的话,敌军就会跃入内地劫掠一番后离开。

    哼,我很讨厌这样的传统,真正计较起来,我最欣赏的,还是汉之名将卫、霍二人,他们主动出塞杀敌,扬我大汉威风。

    孟起,你的天赋那是毋庸置疑的,你的能力也是没得说的,我对你很放心,所以西边这块你负全责,我就一句话,贼可往,吾亦可往。”

    “诺,末将清楚了,哼,区区贼寇,我自会让他们晓得我大汉将士的厉害。”

    最后一句话,算是陈风对马超的要求,这位神威天将军,勇悍异常,能力无双,由他领兵出征,自然是胡人的灾难。

    “张掖、西海那边的驻军也会给与你一定的支持,你朝西巡视到那里后,可与当地驻军商议计划,西边这里,就拜托给你了。

    与此同时,高览将军会率领两万兵马由雁门出兵北上,他的任务跟你差不多,说不定,你们会在草原深处会师。

    若是战事升级,我会继续派遣大军由上谷、河东等地出兵,所以,胆子要放大,不要怕事,哪怕捅出天大的篓子也不要紧,我在洛阳等着你们的捷报。”

    “末将,必不辜负主公期望、、、、、、”

    此次出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陈风这个人就喜欢未雨绸缪,毕竟塞外胡人已经有南下的趋势,与其早做准备进行防御,还不如主动出击,杀伤敌军有生力量。

    马超和高览对这样的军事行动并不算陌生,往年的时候陈风也曾派人深入草原去劫掠,只是嘛,这一次的出兵从表面上看显得多余,但从长远来看,意义却又非同凡响。

    “这个计划,就称之为减丁作战,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都想在天灾之下存活性命,但南方适宜生存的地方就那么多,基本都在我汉人手上,胡人想要用兵器来夺,我就只能用刀剑回击。

    哼哼,只要胡人的人口在短时间内下降,或者青壮人口锐减,则北方草原上的食物就不会太紧张,他们也就没有继续南下的必要了,文和,你觉得,我这么做是不是太狠了?”

    “这,与其说是主公太狠,倒不如说是胡人之不幸,汉民之万幸吧。如果主公不这么做,几十年后,谁能保证被屠杀的不是我大汉军民呢?至少,主公给了那些胡人融合的机会,不也是给他们留了条活路嘛。”

    “或许吧,不知道千百年后,史书会怎么说我们这群人,或许,我陈风这屠夫的名声,早就注定,不管风吹雨打,都不会被改变吧。

    苍天让我在这世道走上一遭,或许就是为了让我来做这些事情,不管个人名声如何,只要能完成任务,我都死而无憾了、、、、、、”

    对待异族敌人,陈风从来就不手软,虽说异族百姓也有无辜之人,但在这个世道上,仁慈并不能帮助自己生存下来,陈风能做的,就是去消弱对手的实力。

    一个多月后,马超、高览相继出兵,由于他们带走的精锐部队不超过一万两千人,其余全是奴隶,所以对于整个北方防线来说基本不受影响。

    而中原和南边的一些卫道士听说屠夫陈风又出兵北上之后,一个个的也只是咒骂陈风嗜战、残忍,并无其他指责陈风的理由。

    这次出兵带来的影响并不算明显,甚至,随着北方朝廷工作重心的转移,世家百姓们很快又把注意力放到农耕和商贸上,毕竟,生存和赚钱,才是他们最大的任务。

    经历了丰收的夏季后,靠近南边的州郡就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秋收上,尤其是那些刚刚上任没多久的官员们,可是卯足了劲想要挣一份业绩下来。

    至于普通百姓,现在也还没从战乱和饥荒的阴影下走出来,他们想做的,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囤积粮食,首先保证自己能吃饱。

    现在有这样的好环境和政策,安分守己的百姓们只希望自己撒下的种子能够多长些果实出来。至于那些不安分守己的百姓,此刻也把心思转移到商贸上来。

第839章 绝对优势2()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和北方逐渐恢复元气,仅仅三年的时间,陈风治下就不再为粮食发愁,这三年内,他也不断派遣军队出塞作战。

    虽说战果并不算丰盛,但却成功的将本要迁徙到大汉边境的异族驱逐,或者将这些战败的异族给融合,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在这三年内,江东和益州那边也有不小的进步。首先是江东那边,水师再次恢复到十万之众的水平,对偏安一隅的孙权来说,他还有足够的资本。

    而益州那边,这三年来也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最出名的莫过于诸葛亮率军入蜀,联合司马家的残存势力称霸益州南部,成为益州的一股新兴力量。

    隐约中,天下三分的局势似乎越来越明显,毕竟,这三年中,陈风不曾对江东或者益州派遣过一兵一卒,也没有要吞并他们的意思,就好像,陈风已经满足于目前的势力范围。

    但实际上,这安稳的三年,陈风把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恢复民生上,孙权自以为自己坐拥十万水师就能傲视天下,却不知陈风麾下的军队,已经不下于七十万。

    当然,为了不去刺激刘璋和孙权,陈风并没有过多的暴露实力,他手上有一大半的精锐步骑都在东、西、北防线上,按照他与贾诩制定的计划,轮流出击塞外。

    荆州那边依旧是二十万水师,蔡瑁、张允、黄祖等人的统帅能力的确比不上周瑜,但在训练水师这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再加上这两三年里,各地的造船厂不断革新技术,一艘艘新式战船接连出厂,并在实战中检验效果,使得荆州水师的战斗力不断提升。

    “三年了,是时候出手了。”

    大厅内,陈风盯着中央的沙盘,那是仿造荆州与江东交界的地带制作的沙盘,能够直观的反应前线的情况。

    坐在大厅内的,除了陈风的军师贾诩之外,还有公孙续、张辽、赵云等大将,另外,颜成、高忠等小将也在其中。

    陆逊、木否、法正等年轻谋士也正襟危坐,等待着接下来的命令,他们知道,大将军陈风,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这三年里,我军积蓄了足够的粮草,北方也逐渐安定,塞外胡人虽还时常出现在边境上,但已不足以对我军构成威胁。

    眼下,一统天下的计划可以提上日程了,诸位,你们或是沙场宿将,或是当世俊杰,对于接下来的这个计划,你们可还有什么好说的。”

    看着在场的部下们,陈风眼中满是自信,这就是他这些年来积累的底子,这些人里,不论是谁,拿出去都可独领一军,威震一方,他陈风,如今也真可算得上是兵多将广。

    “敢问主公,如今天下三分,益州和江东都是我们的敌人,此次作战,是出动两路大军同时进攻,还是一个一个的解决对手。”

    老规矩,作为陈风的老部下,老兄弟,公孙续最先发言。作为军中统帅,他要做的是先确定作战目标,至于具体的作战计划,可以慢慢充实。

    “我军之强,乃当世之最,然群狼环视,我们也不得不小心应对。虽说三年的积累颇为丰厚,但若是一次耗尽,对我军也极为不利。

    所以,我与文和商议之后,决定采用吞狼摄犬的计划,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