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70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70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周泰,也被张辽击伤,最终被俘,仔细一算,周瑜这边能够掌控的兵马已经只有三万刚出头,这些时日,颜成并没有放松对他的压迫。

    最让周瑜担忧的是,军中存粮已经所剩不多,再这样下去,都不用对方进攻,自己这边的将士就会因为饿肚子而选择投降。

    “只希望,益州那边能够给我带来点好消息啊。”

    这一刻,从来都只对自己抱希望的周瑜,不得不把希冀的目光转向西南益州那边,方今天下,还能够与陈风一争长短的,也就只剩下益州刘璋了。

    可惜,他现在还不知道益州五万精锐被公孙续一举歼灭的消息,更不知道,益州的大半兵马现在就集结在北部关隘,与敌军对峙。魏延率领的兵马天天耀武扬威,成功吸引住了益州守军的注意力。

    长江北岸,北军的大营内,颜成召集了众将商议军情,形势对他们越来越有利,但他们至今都未取得丰盛的战果,这让颜成以及军中将领都很羞愧。

    毕竟,他们才是主力部队,三十多万大军聚集在北岸,每天要消耗的粮草都不是小数目,如此局势下,如果还被周瑜抵挡住,那他们以后还怎么在军中混。

    “大将军到、、、、、、”

    帐外传来一声吆喝,除却颜成之外,帐内将领都露出惊奇之色,而颜成,则是立即让出主位跪在地上行礼。

    “恭迎大将军、、、、、、”

    陈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武虎和胡熊两个哼哈二将一样的猛士护卫在两侧,帐内众人这才确定,原来一直在后方遥控指挥的大将军,是真的到了。

    “都起来吧,渡江作战的时机已经到了,我就来看看你们还剩多少斗志。”

    陈风一脸严肃的走到主座上坐下,完全不顾及帐内其他将领那尴尬而又焦急的神色,谁也搞不清陈风是来问罪的,还是来指挥战事的。

    “成儿,从现在起,我为大军统帅,你担任我的副将,其余将领职位不变,接下来,我们好好商议商议如何渡江作战,如何?”

    “末将领命、、、、、、”

    陈风都开口了,谁还敢反对不成,权倾天下的大将军亲临战线指挥,帐内众将更多的是兴奋,毕竟,大将军三个字,足以鼓舞士气。

    “好了,其他战场的将军们打的都有声有色,尤其是汉中那边,公孙将军一口吃掉敌军五万精锐,一统天下局势已成,渡江作战迫在眉睫。

    接下来的战事,还得仰仗诸位的努力了,我从襄阳而来,带来了一种新式战船,想来能为此次战事贡献点力量,诸位,可有把握杀到对岸?”

    听到陈风这么说,众人心中的惊喜更盛了,他们知道,大将军从来不打无准备之战,此次敢如来此指挥,必定有有什么依仗,除去各地的捷报之外,怕是这新式战船,也是不小的助力。

    一天后,北岸荆州水师全军出动,颜成亲临江面指挥,陈风带来的新式战船仅有一百艘,但全被用在最前线。

    所谓的新式战船,其实就是工匠们努力了多年,终于成功的把改良版的投石机安装到战船上,用于水战,同时,洛阳那边也制造了一批威力巨大的弩,也被安装在部分战船上。

    有陈风督战,再加上众将身先士卒,荆州水师的士气一下子就被提到最高点。反观江东军,士气低落不说,人心涣散,主帅周瑜,此刻也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这样的战事,还有进行的必要吗?

    两天后,荆州水师成功拿下北岸,北军开始在江面上架桥,十万精锐也被战船运送到对岸,天险长江,也被攻破了。

    “义父,周瑜率领三千残兵败将死守城池,拒绝投降,孩儿请战,只需一万精锐,孩儿就能攻陷城池、、、、、、、”

    沉稳如颜成,此刻也起了好战之意,擒拿周瑜,这该是多大的荣耀,他想亲自去获取。

    “周瑜嘛,当世兵家,自该有当世兵家的尊严,围困即可,派人进去劝降,条件由他开。江东境内再无敌军,他周瑜也坚持不了多久。

    扬州那边,我刚刚派虎儿带了封信去,武安国与太史慈有旧,想来也能说降那支江东军,这场战事,很快也会落下帷幕。”

    拿下江东,对陈风来说算不上惊喜,若是在三年前,他说不定还得庆祝一番,但现在嘛,占据着如此之大的优势,又耗费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要是还拿不下江东,那他也真该反思反思了。

    扬州境内,接管此地军务的张辽,刚刚派出南边来的大将武安国前去劝降太史慈,江东军已经成了历史,一切都成定局。

第861章 时代谢幕2() 
时代谢幕2

    陈风击破周瑜的长江防线后,就任命高忠为江东大都督,总管江东军务,在最短的时间内,这位优秀的年轻俊杰,横扫江东残余势力,为陈风清剿了所有障碍。

    太史慈身边仅剩下四千兵马不到,为张辽所困,粮草辎重消耗殆尽,最后,在故友兼同乡武安国的劝说下,太史慈以保全孙策妻儿为条件,选择向陈风投降。

    这位来自东莱的北方汉子,内心深处终究是记挂着孙策的知遇之恩,效忠于孙权,也只不过是念及孙策当年的嘱托而已。

    等到武安国为他讲解了孙策的死因,孙翊的悲惨遭遇,大乔和孙绍这对孤儿寡母的悲惨生活后,太史慈那份本已决定死战的心思动摇了。

    他可以死,但他儿子太史享还年轻,孙策留下的孤儿寡母还需要人照料,这些,都让这个铁血汉子牵挂于肠,撇不掉,丢不下。

    最重要的是,武安国跟太史慈讲解了其母在人生最后一段时光的生活。当年太史慈为追求理想,背井离乡,也离开了自己的母亲,最终没能在母亲病卧床榻的那段时光里进行照料。

    全赖武安国之母服侍左右,才让太史慈之母有了个还算舒适的晚年。陈风当年拿下青州之后,也命人重修这位老夫人的墓地,并派人守墓。

    如此恩情,作为知恩图报的太史慈来说,是必须要偿还的,所以,他不能死,更不能欠着别人的情分不还。孙策当年的知遇之恩已偿还,接下来,他要为自己而活。

    夜晚,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空,月光是那般柔美,夜色是那般迷人,若是在往年,周瑜说不定会举杯赏月,对夜抚琴。

    可现在,落魄至极的他只是呆坐在城墙上,他的身边,还剩下两千不到的部下,这些时日,陈风并未进攻,但大局已定,不少将士主动逃出城池投降,周瑜根本拦不住。

    突然,一丝若有若无的琴声响起,熟悉音律的周瑜,很快就辨识出这是自己妻子小乔最擅长的曲子,随着一曲落幕,很快,城墙外就响起了一阵阵东吴歌谣。

    “呵呵,四面楚歌之计,陈风,在这最后关头,你还是不忘这攻心之策啊,我输了,我输了啊、、、、、、”

    天亮后,周瑜下令大开城门,城内将士自缚双手出去投降。而周瑜,本想自刎谢罪,但却被亲兵救下,最终被陈风给俘虏。

    至此,曾经霸占江东数十年的孙氏集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陈风也完成了渡江作战,占据江东的计划,整个天下,也就剩下益州那边还有点闹腾了。

    “呼,江东被拿下,接下来,该是益州了。没了外援,没有盟友,刘璋也撑不了多久,在我军绝对优势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看着滚滚流去的长江水,陈风的缓缓吐了口气,在这一刻,他想起了记忆深处的那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他陈风,或许本不应该存在这个世上,但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这里,凭借着双手,他从夹缝中生存,一次次的厮杀,一次次的死里逃生,终于有了今天。

    在这段征途中,有多少好友和忠心的部众倒下,有多少人枉送了性命,这一刻,陈风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记忆的海洋中。

    “曹性、魏越、李儒、、、、、、”

    陈风在喃喃自语,同时也在念叨那些远去的故人,为了这场霸业,太多的人丢掉了性命,太多的朋友远去。

    当然,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个对手的倒台。和连、袁氏兄弟、步度根、轲比能、臧霸、曹操、刘表、刘备、孙权等等,这些曾经的对手,或死或降,最终早就了最为强大的陈风。

    半年后,坐镇洛阳的陈风发出命令,三路大军齐进,攻打益州。公孙续统帅五万汉中大军,由北边出发,颜成统帅七万大军,从荆州南部进攻,高忠指挥五万精锐,从益州西南部发动袭击。

    益州之地,山高路险,城池关隘众多,但却挡不住陈风麾下这三路大军的进攻。最终,战事进行到第五个月头上,刘璋被突然出现在成都城外的魏延和三千精锐北军吓破了胆,选择投降。

    三分天下的局势被结束,陈风一统天下,刘璋自请入朝。陈风派遣法正、木否主持益州政务,留大将庞德、魏延分兵镇守益州关隘,主持当地军务,威慑南蛮敌军。

    从当初的一个落魄小兵走到今天这一步,陈风付出了太多,也经历了太多,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件事情。

    两年后,天下大定,陈风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得到实行,江东、益州这两块地盘的民心也逐渐归附,天下再没有谁能够挑战大将军陈风的权威。

    于是乎,经常有人汇报各地出现祥瑞征兆,或是某地天降瑞石,上有铭文,预言陈氏取代刘氏乃是天意;或是某地出现祥瑞麒麟,带着上苍的旨意。

    这一系列事情层出不穷,所有的焦点,最后都集中到大将军陈风身上,终于,有人认为这乱世是大将军结束的,异族是大将军的驱逐的,百姓也是因为大将军的政策才得以生存。

    连上苍都在劝谏大将军登基称帝,为何这个帝位,就不能让大将军来坐呢?一开始还是某些人小范围内的讨论,慢慢的,乡里民间,都在议论纷纷。

    到最后,军中将士已经开始请愿,尤其是北方派系的将士,更是一次次的呈上血书,请求大将军登基称帝,带领他们驱赶异族,开疆拓土。

    如此情况下,刘氏一族一开始还有反对的声音,但到最后,这些反对的声音都被各地的民意给淹没,被军中将士的请愿给遏制住。

    汝南陈氏,颍川陈氏也极力支持陈风,或许他们与陈风谈不上什么血脉关系,但仅仅这个姓,就足够他们去搏一把。

    皇帝刘琮主动退位让贤,让出帝位,只愿带着家人去世外桃源隐居,不再过问世事,陈风三次推避,奈何架不住刘琮的坚持和群臣们的联名上书,最终登上帝位,国号为赵。

第862章 盛世之景1() 
距离陈风登基已经过去了两年,这两年里,整个赵国都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除去北方戍边和南方剿匪的将士之外,其余大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荒屯田。

    这两年里,各地的民仓和义仓相继被填满,粮食都装不下去,为此,皇帝不得不下令各地继续修建仓库,用于存储粮食。

    江东境内的山越,最终在蛮族首领沙摩柯的率领下选择向赵国皇帝陈风投降,全部撤出山林,愿意接受汉化,而陈风,也没亏待他们,给他们划分土地,派遣官员指导他们种田盖屋,与其他百姓的生活并无二样。

    至于益州南蛮,这两年里没少找事,尤其是看着赵国刚刚拿下益州,而刘氏余孽在诸葛氏和司马氏的率领下在一旁煽动,南蛮数次入侵,扰乱益州军民的生活,也给赵国的统治带来了不小的危机。

    只是,蚍蜉撼树,他们又如何能翻盘呢?诸葛亮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可各地百姓都进入安居乐业的状态,谁都不想再起内战的时候,他诸葛亮却还在搅动战事。

    司马氏余孽号称要为天下的世家大族讨个公道,要向陈风要个说法。只是,各地的世家现在都眼巴巴的跟着陈风做生意,一个个的,早就放弃了土地上的那点利益,他们,需要司马氏来帮忙讨要说法?

    洛阳,天牢的某个牢房外,一个俊朗的文人拎着食盒站在过道上,牢房内,一个威武汉子正在演练拳脚,虽说手上脚上都有铁链,但却束缚不住他那颗习练武艺的心思。

    “啪,啪,啪,好,兴霸兄威武依旧。”

    “木兄,你又来了。”

    牢房内的正是甘宁,当初江东陷落,周瑜被俘虏后,他甘宁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北军的阶下囚,原本当时木否要为他求情,但却被甘宁拒绝。

    倒不是甘宁对孙氏有多么忠心,关键是,当年木否在战场上放他一条生路的时候,甘宁就允诺绝不会与木否在战场上相见。

    可最后,因为孙权的一纸调令,甘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