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9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9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人不是傻子,估计现在有伏兵等着我们回去,信得过我的,跟我走,我尽量让你们活下去,信不过的,自己牵一匹战马,爱去哪就去哪。”

    “大哥,啥也不说了,我们都听你的。”

    几个稍有威望的壮汉立马回应,他们见识了蒙脸汉子的手段,再加上晚上的战果,没有人不服气。

    除了给匈奴人造成这么大损失之外,他们还顺手搞到了四百多匹战马和两百多头牛羊。

    这一切都得益于这蒙脸汉子,而且,其他人其实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如果真有匈奴人埋伏在回去的必经之路上,恐怕自己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我姓曹,你们以后就叫我曹将军。”

    蒙脸汉子指挥众人上马,然后带领众人离开,他对雁门关附近的地形很熟,甚至比汉军和匈奴军的斥候都还熟悉,想必这就是他敢在黑夜中偷袭匈奴人大营的原因之一吧。

    “前方十里有片树林,我们去那躲起来。”

    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姓氏,不过也没人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话

    “我还有群弟兄在百里之外的山谷内,明天我们就去跟他们汇合,到时候要走还是要留,随你们的便。”

    “原来他是马匪首领,难怪有这么大的能耐。”

    不少人心中都冒出了这么个想法,熟悉附近地形,又精通匈奴人的语言和习惯,同时身手了得,这要么是军中精锐的斥候,要么,就是这草原上凶悍的马匪。

    好在雁门关附近的马匪名声都不差,他们很少劫掠穷人,反倒是对于那些异族部落,他们心狠手辣。相比较于官军,不少边关百姓甚至更喜欢这些马匪。

    “探子来报,匈奴大营乱了一个多时辰,大火烧的很旺。”

    亲兵向高览汇报了最新的情况。

    “不过,匈奴人反应也不慢,他们在最快的时间内派出一支千人队对城墙外十里地范围进行搜索和埋伏,估计那群弟兄全没了。”

    “可惜了啊、、、、、、”

    没人知道高览在可惜什么,或许是可惜那群死士,也或许是可惜没抓住这样的机会扩大战果,更或许,是可惜那个蒙着脸,有着一手高超射术的汉子。

    不过,今晚能给匈奴人造成这么大损失,接下来几天他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只要援兵能尽快赶到,击退匈奴人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天亮后,匈奴人推迟了攻城计划,看来昨天那场大火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太大。不过,陆陆续续还有匈奴援军赶到,总的来说,匈奴军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雁门关的危机依旧没有解除。

    “跑掉了三千多马匹,少了五千头牛羊,将士死伤无数,哼,把昨夜参与巡逻士兵都集合起来,就让他们作为今天的攻城第一队。”

    匈奴军的三名万夫长在抱怨,在发泄,一晚上的时间而已,就折损了这么多士兵和牲畜,他们能不生气才怪。

    “左贤王明天就会抵达,我们不能再遭受这样的损失了。”

    刚刚抵达大营的那名万夫长鄙夷的看着另外两人:“攻城吧,让城内的汉军疲于奔命,扩大我们的战果,否则,左贤王的怒火你们是知道的。”

    攻城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汉军将士各自走向自己的岗位,新的一天开始,新的战事也要开始,他们,又将在这城楼上与敌人厮杀。

    “还有五十里,放慢速度,积蓄马力、、、、、、”

    张颌向传令兵下了一道命令,他们经过长途跋涉,一路上折损了不少马匹,好在他们花费了最少的时间赶到了雁门关附近。

    “文远兄,还好你对并州地形熟悉,否则我们还得多浪费两天的时间。”

    张颌对身边的张辽拱拱手笑道:“我替雁门关的将士和百姓谢过你了。”

    “你这是在嘲笑我吗?”张辽脸上毫无表情:“雁门关是我的家乡,雁门百姓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报、、、、、、”

    一名斥候策马狂奔待会前线最新的情报。

    “启禀将军,匈奴大军正在攻城,雁门关还在我军手中,预估计再坚持三天不成问题,不过匈奴人的援军正在陆续赶来。

    我们抓了几个舌头,拷问出匈奴人此次弓出动大军五万余,随军携带的战马牛羊超过十万,领军主帅乃是匈奴左贤王,估计这两天就会抵达。”

    “牛羊马匹加起来也就十万,不算多。”

    张辽点点头,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分析当前的形势。

    “除去战马和可以用来驮载物资的牛群,真正能用来吃的牛羊不会太多,这说明匈奴人有劫掠一番就立马撤去的打算,更有可能是,他们想以战养战。”

    “匈奴人不事生产,除了放牧之外就只会劫掠,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张颌很赞同张辽的分析,他也看出匈奴人似乎并不打算长期待下去。

    “匈奴援军陆续抵达,匈奴左贤王、、、、、、”张颌与张辽相视一眼,似乎是找到了什么共同话题。

    “文远兄,还得靠你了,我们避开雁门关外的匈奴大军如何?”

    张颌笑道:“匈奴主力部队集结在雁门关外,那匈奴左贤王身边的部队不会太多,不如、、、、、、”

    “擒贼先擒王,有意思,不过得绕点弯子,速度得快,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第66章 援兵抵达2() 
“匈奴人都快四万人马了,看来匈奴主力部队已经到达。”

    看着逐渐扩大的匈奴人营地,高览得出自己的结论,随着敌军援军不断抵达,而自己这边迟迟不见援军的影子,不少将士都有坚持不下去的心态。

    “发动全城百姓守城,所有世家大族的家兵也得给我交出来。”

    高览冷峻的目光盯着城墙,那里已经是暗红一片,将近两天的厮杀,敌我双方都在城墙上鏖战,鲜血早已将城墙染红。

    “将军,我军斥候抓住一名探子。”

    深夜,高览还在大营内思考战局,一名亲兵则急匆匆的跑过来汇报情况。

    “带进来。”

    作为跟随高览多年的亲兵,军事素养多少还是有点的,他直说是探子,却没说是敌人还是自己人,说明他们不敢也无权判断,这种事情,只能交给高览自己。

    “拜见高将军。”这探子被带进大帐后立马跪下说道:“属下奉张将军之命前来送信。”

    “信在哪里。”听到有张颌的消息,高览总算是松了口气,张颌的能耐他是清楚的,只要他能率领援军抵达,自己这边就几乎不存在危机。

    那探子接过旁边时候的佩刀,然后将自己的鞋底隔开,一张薄布片被抽出来,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

    “雁门关外,伏击左贤王,弟务必坚守,两日内必有消息传回。”高览一字一句读完,内心的兴奋可想而知。

    “好个张颌,胆子真不小,竟然舍弃匈奴军主力部队,转而去伏击匈奴左贤王,好,好啊,哈哈哈。”

    高览总算是收到一个好消息,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发动城内军民继续坚守下去。

    “我们只有两百人不到,能做的有限。”

    雁门关外的一座山谷内,几处闪烁的火把和不时传来的战马嘶鸣的声音预示着这里有人,这里太偏僻,匈奴人根本不会发现这里会有敌对势力。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并州儿郎,岂能坐视不管。”

    一名壮汉打断之前那人的话语后说道:“不管是偷袭还是劫掠匈奴军的粮草,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曹大哥,你的意思呢。”

    其余人都盯着一个蒙脸汉子,他正是之前在雁门关上大显神威的神箭手,在偷袭匈奴军营地得手后,他就带领剩下的人来到这个山谷,谷内有七十多精悍的马匪,这些人都是他的兄弟。

    “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了吗?”

    蒙脸汉子冷笑道:“我们现在战马有六百多匹,粮草也算充足,军械虽然不多,但弓箭却够了,留下五十人坚守山谷,其余人随我出击。

    就算不为雁门关的百姓,我们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主寨那边粮草军械都不足,我们出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办法筹集物资的,现在匈奴人送上门来了,不抢白不抢,不过也不能乱来。

    还得想办法找点帮手过来才行,我们专挑落单的匈奴人和人数较少的队伍下手,抢完就换地方,他们现在急着攻打雁门关,根本不会在乎那些联系不上的小队伍,呵呵,也活该我们发财。”

    “好,我们听曹大哥的,抢他娘的、、、、、、”

    雁门关以南两百多里,陈风率领的一万多大军的已经驻扎下来,他们紧赶慢赶还需要好几天才能抵达雁门关,现在,陈风能做的就是提升行军速度,同时希望高览坚持下下去。

    “别盯着棋局了,我可不是真请你来喝酒的。”

    陈风看了看贾诩,然后抢下他手中的酒杯笑道:“今天你不给我想个办法我就不让你睡觉,酒也不让你喝,你可别跟我说你不行啊。”

    “情报有限,形势不明,你叫我怎么筹划。”

    贾诩算是摸透了陈风这个人,有时候纯属无赖一个,你压根就没办法跟他说理,儒家的那一套他不懂,就连礼贤下士他都不会。

    “不过,匈奴军在这个季节南下,明显反常,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只要雁门关能守住,最多一两个月他们就会退去。”

    “为什么,为什么坚守雁门关他们就一定会退?”

    “你觉得本该放牧的季节,他们却来攻打雁门关,这合理吗?”

    贾诩用一种看待白痴的眼神看着陈风,然后分析道:“没有足够的粮草,怎么支持大军攻打下去。

    匈奴部落的大部分牛羊此刻必定在草场上放牧或是下崽,你觉得匈奴军能随军携带多少物资?”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我是要你给我想个办法击退匈奴人,不是叫你安慰我的啊。”

    陈风明显不满意,他要在贾诩身上敲诈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毕竟他对这个时代不熟,对匈奴人更加不熟悉,除了贾诩,他还真不知道该找谁。

    “你该姓无,单名一个赖,最好是字没皮、、、、、、”

    且不管陈风与贾诩两人在大帐内扯皮,雁门关外,张颌与张辽二人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抵达了埋伏地点。

    沿途遇到的匈奴军打草谷的小队被他们全歼,从这些匈奴人口中得知,匈奴左贤王统帅七千精锐快要抵达,另外还有三千多人分作无数小队正在附近劫掠。

    除了汉人百姓,草原上那些没有归顺匈奴人的小部落也是被劫掠的对象。

    草原上从来没有道义可言,刀剑才是硬道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谁的实力强谁说的话就在理。

    “进入树林,隐匿行踪,我们就在这里等匈奴左贤王。”张颌对部下们的行军速度很满意,陈风刻意给全军装备了马镫,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军将士的骑术。

    “匈奴人太过凶残,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张颌总结得到的情报后向部将们分析道:“一些小部落被匈奴人抢的连根羊毛都没剩下。

    据说就连秦胡那边的营地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看来,匈奴人这次南下不仅仅是我们没有准备好,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也措手不及。”

    秦胡,对于生活在边疆的汉家百姓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部落。

    当年的大秦覆灭后,在北疆屯田的秦军有不少人逃到草原上生活,在蒙氏后人的召集下,他们以秦为名,组建为一支非汉非胡的部落。

    由于他们拒绝向大汉投降,同时他们又极度排斥胡人,故而这支部落总的来说人数不多。

    近一百年来,边疆战事颇多,胡人屡屡南下,造成不少边疆汉人被掳掠或是逃到草原上。

    秦胡借着这个机会壮大了不少,虽说这支部落名字带个胡字,但部落内的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汉人。

    近些年大汉对边疆的掌控力度下降,再加上匈奴部落北遁,这才导致他们将牧场从遥远的西北迁徙过河套附近。

    “看来,匈奴人今年是吃错了药啊。”张颌笑了笑,他没弄清楚匈奴人提前南下的原因,再加上匈奴人对草原上其他部落都采取如此斩草除根的手段,这不得不让他怀疑匈奴单于是不是一时脑抽疯。

    “明天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若是能一战拿下匈奴左贤王那就最好不过,至少,也要将这匈奴左贤王的胆气给杀没了,告诉我,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

    “杀他个片甲不留、、、、、、”帐内将领都认为这是立功的好机会,没人愿意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