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5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5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风看着袁尚的反应,内心也是冷笑:“连这点东西都还需要我来给你分析,当真是不可救药。”

    袁尚立马站起来说道:“那好,我们现在就行动,我负责去劝说他们两人,你要去干什么?”

    “我嘛,当然是为主公去争取些兵权,不过,我想向主公借几样东西。”陈风也站起来说道。

    “你说,你要什么?”

    “主公有什么贴身之物没有,最好是老主公赏赐给你的,这样我才有权威从别人手中夺过兵权。”陈风诚恳的问道。

    袁尚想了想后,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说道:“这是我上次过生日的时候我父送给我的,我父以前一直随身带着,这个玉佩,整个冀州城只有一个,足以表明你的身份。

    另外,我那还有一柄宝剑,乃是我父以前的兵器,冀州军中,校尉以上的将军都认识这把宝剑,待会我就给你。

    你尽快去城南军营,若是那些将军效忠我也就罢了,若是不听话,你可先斩后奏,我自会派五十亲兵帮你。”

    陈风点点头,从袁尚手中接过玉佩。袁尚急匆匆的转身欲走。

    这时,陈风立马拉住袁尚说道:“主公难道就准备这么去?”

    袁尚疑惑的回头看着陈风问道:“你还有什么要说吗?”

    陈风严肃说道:“助主公现在应该找的帮手并不是逢纪跟审配,而是主公的二哥,二公子一向站在主公这一边,现在只要主公能将二少主拉拢,劝说沮授跟审配将事半功倍。”

    袁尚恍然大悟,然后点点头说道:“对了,关键时刻,我怎么忘了我二哥了,幸好你提醒我了,好了,你也赶快行动吧,事成之后,我们大厅汇合。”

    看着袁尚急匆匆的背影,陈风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冷笑。

    心中更是笑道:“先帮你对付你那白痴大哥,以后再找你算账。嘿嘿,就让你逍遥几天。”

    陈风带着袁尚的五十亲兵和宝剑玉佩来到城南大营。一路上,陈风就想好了怎么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局面。

    冀州城是袁绍的大本营,所以,城内的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当初袁绍就在冀州城中安排了两支军队驻扎,分别是城南大营和城北大营。每个大营有士兵一万五千人。

    毕竟这是冀州城内,有太多士兵的话反而会影响治安,而且也不利于防守。

    冀州城外有一座军营,里面有大军三万。袁绍当初就是这样安排里外驻军,共同保卫冀州城的安全。

    陈风之所以选择城南大营,就是因为城南大营以前就直接隶属于袁绍管辖。

    而城北大营中,不少世家大族都安排了亲信在里面,简单说,城北大营鱼龙混杂,而城南大营则相对纯粹许多。

    刚到城南大营,营门外就有士兵立马拦住陈风等人,陈风心中暗叹不愧是直接隶属于袁绍的部队。

    这军纪方面,果然与众不同。陈风知道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自己来,是有目的的,暂时不能生事。

    陈风很配合的下马,由士兵带到领军将军那。

    城南大营的负责人是一个袁姓子弟,名叫袁毅,论辈分乃是袁绍的侄子。

    陈风仔细想想后也就明白了,像袁绍这种人,不可能将安全交托在别人手中。

    城南大营是安身立命之本,绝不容有失。所以,除了自己人,袁绍谁也不信。

    而城北大营之所以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完全是袁绍跟那些支持自己的世家大族的一种妥协。

    如果袁绍真的将所有权利都抓在自己手上,恐怕那些世家大族早就有别的心思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定律,哪怕是帝王,也是跟世家大族共治天下。其实,所谓的帝王,也不过是世家大族中的一个而已。

    陈风在大帐中等待,没过多久,袁毅急匆匆的赶来。

    当他看到陈风的时候不禁问道:“你?你是主公身边的贴身侍卫。怎么不在主公身边保卫主公的安全,反倒跑到我城南大营来了?”

    陈风知道言多必失,而且,现在也不是废话的时候。

    只见陈风立马从怀中拿出一份写满文字的锦帛,不等袁毅反应过来就读到:“袁毅听命,少主袁尚有难,现正被大公子袁谭袭击。

    主公不忍见两子相残,故特派身边贴身侍卫来城南大营调军一万前往平定纠纷,事情紧急,不得有误。”

    袁毅半信半疑的看着陈风,按说,陈风的这个谎言还是很有水准的。袁谭袁尚的不和是出了名的,这次袁绍重病卧床,极有可能会撒手西去,所以,袁绍三子肯定避免不了争权。

    只是,袁谭虽然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可是要说在冀州城外袭击袁尚,却又有那么点不可能。毕竟袁谭不是白痴,除非他想造反。

    袁毅疑惑的问道:“请恕末将多嘴,主公派阁下前来,除了这份调令,还有别的信物没有。”

    陈风早就聊到袁毅会来这招,毕竟,能当上城南大营负责人的人岂是没有点脑子的。

    如果这袁毅真的就凭一份调令就将一万大军交给别人,那只能说袁绍是瞎了眼。

    陈风脸色焦急,但是却没有怪罪袁毅的意思,只是从身上取下宝剑,并从袖中拿出玉佩。

    “三少主向主公求援,使者带来的是这把宝剑,相信将军应该认识,主公也料到将军会起疑心,故将随身玉佩交给我,请将军过目。”

    袁毅立马接过宝剑和玉佩端详了一会,再三确定是袁绍和袁尚之物后,当下也不再怀疑。于是立马配合陈风调遣一万大军。

    陈风率领一万大军直接朝城外跑去,并没有按约定跟袁尚汇合。袁尚的亲兵都疑惑的看着陈风。

    陈风感觉到袁尚名义上派来帮助自己,实际上却是带有监视意味,看着亲兵有动手的意思,陈风不得不解释一下。

    “现在若是我们立马率军围住袁府,只会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之地。到时候世人都会认为是主公叛乱,那么,大义就会站到袁谭那边。

    现在,我们率军立马到城外驻扎,然后派遣五百人进城保护主公安全,到时候,只要城内有人保护主公,城外又有大军驻守,则可保主公性命无忧。”

    陈风这套谎话,可谓是说的滴水不漏。就算是当世一流谋士在此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更何况是这些给袁尚当亲兵的角色。这五十亲兵都认为陈风说的在理,故此不再有怨言。

    其实,这时候,陈风不是不能带兵进城,甚至将袁谭等人缉拿。

    只是,袁谭再怎么说也是袁绍长子,是合法的继承人。到时候就算袁尚敢叛乱,但那些元老必定会全部站到袁谭那一边,那么,袁尚这边,只能退出冀州城。

    而且,就算袁尚胜出,出于道义,袁尚也是不能杀袁谭的,毕竟现在袁绍刚死,袁尚还背负不起这种不孝的骂名。

    若是袁谭不死,袁尚这边就有被灭杀的危险,那陈风的努力就极有可能会白费。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陈风现在在军中还没有威望,若是袁谭现在真的被杀,也没有陈风出头的机会。

    相反,搞不好袁尚会将所有责任都推到陈风身上。到时候陈风极有可能会做替罪羊。

    所以,陈风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率领一万大军围剿袁谭。

    他要等,等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在那些元老面前自相残杀,而陈风则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建立自己的班底,掌握更多的兵权。

    等机会成熟,陈风才会帮袁尚除掉袁谭。在这之前,袁谭跟袁尚的争斗还必须得继续。

第7章 准备出兵1() 
陈风率军到达城外后迅速勘察地形,寻找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一万大军安顿好后,陈风开始思索下一步的行动了。

    现在冀州城内肯定是一片混乱,陈风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趟这浑水。他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这趟浑水变得更浑,唯有如此,他才能从中获利。

    其实,今天陈风对袁尚说的那番话同样也适用于他自己。

    没有兵权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乱世的定律,强者,才有生存的机会。所以,要想在这个世道创闯出一番业绩,就有必要计划怎么建立自己的班底了。

    看着军营中一万大军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扎营的扎营,巡逻的巡逻。陈风心中暗叹这一万大军的精锐。作为袁绍的直属部队,其职责是拱卫冀州城和袁府的安全。

    城南大营中的这一万五千人,是当初袁绍手下最为精锐的一支。陈风已经在想办法怎么收服这群人。

    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一万人的效忠对象肯定还是袁绍,现在没有谁可以改变他们的忠心。

    而且,这些人中不缺乏死忠分子,对于这些人,自然是不能让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对于拦着自己发展的人,陈风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乱世没有仁慈。

    好在有袁尚的宝剑跟玉佩,所以,陈风还是能调遣这一万人。关键就在于,该怎么剔除那些难以收服的硬茬,然后再整顿这些人收为已用呢?

    至于冀州城内的情况,他倒不是很关心,现在袁绍暴毙的消息肯定已经传遍冀州城的各个角落。

    袁尚跟袁谭的较量肯定也已经开始了。袁绍这次死的急,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所以,这继承人之位,还是待定。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继承人,已经不可能是按照袁绍原来的想法选定了,现在就是看袁绍的几个儿子谁更有能耐了。

    陈风不禁想起历史上袁绍的三个儿子在袁绍死后明争暗斗,为了争夺袁绍留下的地盘,不惜刀剑相向,甚至都不顾及曹操正率大军进攻边境。想到这里,陈风眼前一亮。

    “曹操?嘿嘿,看来,我还得拿你做文章了。”

    一万大军安顿好后,陈风就挑选出五百对袁家死忠的军士跟随袁尚派来的五十亲兵进城。至于陈风自己,则留在了城外大营中,趁着这个空档,陈风要做点事情。

    晚上,陈风宴请所有能将校到大帐中喝酒。席上,陈风不断奉承众人,不断劝酒,同时细心留意所有人的言行举止。

    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众人的行为举止也大都出卖了他们的秉性和自制力。

    等喝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士兵跑进大帐说道:“禀将军,营外有三公子的使者求见。”

    陈风心里当然明白这使者是干什么来的,于是连忙放下酒杯说道:“快请。”

    使者进来行礼后也不说话,直接走到陈风身边,从怀中掏出一份锦帛交给陈风,然后附在陈风耳边说了几句话。

    陈风听了后点点头对使者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禀告公子,城外的事情,我自会料理,请公子放心。”

    大帐中那些还在喝酒的将校似乎意识到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今天这么急着将他们调离城南大营,反而来城外驻扎,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众将校都盯着陈风,希望他能说清楚。

    陈风缓缓站起来,一脸郑重的展开手中的锦帛,然后,他的脸色突然变的很悲哀,同时,陈风抬头看着众人缓缓说道:“主公,去了。”

    帐中众人大都是袁绍提拔起来的,对袁绍是很有感情。陈风口中的主公,肯定是指袁绍,而陈风身为袁绍的贴身侍卫,从他口中说出袁绍去了,这必定是真的。

    众人立马哀嚎起来,陈风也不例外,其痛苦悲伤的程度,绝对超过帐中任何人。同时,陈风也暗中留意大帐中所有的人,他要知道这些人有多少是对袁绍死忠的。

    感觉哭的差不多的时候,陈风抬起头对众人说道:“今天上午,主公还命令我调军前来平息两位公子的纠纷。

    可是,谁能想到,主公这么快就去了。”说完,又是一阵痛哭。众人看到陈风伤心的程度,心中都在感叹陈风对袁绍的忠心。

    不一会,陈风突然很严肃的说道:“现在主公刚刚过世,可是,主公基业不稳,我等应当为主公做最后一件事。”

    众人立马严肃的看着陈风,有人说道:“既然主公命将军调遣我等是为了平息两位公子的纠纷,那我们自当唯将军之命是从,将军请下令吧。”

    “是啊,将军请下令吧、、、、、、”

    其余人也随声附和道,毕竟,这是他们唯一能为袁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眼见没人跟自己唱反调,陈风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只调遣了一万人,袁毅肯定是留下了自己最能掌控的部队,所以,相对而言,这一万人还是比较好对付的。

    陈风清了情嗓子说道:“主公临死前,曾经再三告诫我,现今曹贼正逼近边境,最忌内斗,因为内斗不仅会让自己实力大损,更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我等当谨遵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