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61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61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做衣服穿。”

    “那你一直让骑兵出去射鸟,同时又让商队购买家禽,搜集了那么多羽毛是做什么用呢?”

    “给你做衣服穿。”

    “还有这个,你派人传出消息,重金悬赏能提供棉花种子的人,你不要告诉我你找这种花也是为了、、、、、、”

    “给你做衣服穿。”

    “好吧,我们换个话题吧。”贾诩不确定陈风是不是又在拿自己寻开心,作为绝顶谋士的他,有时候是真拿陈风没办法。

    “按照你提供的图纸,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十几架车床,对,是车床,而且这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贾诩指着各类成果说道:“我们打造的兵器和盾牌质量远超过其他诸侯军中的装备,你现在是真打算卖给他们?”

    “好东西当然要自己留着,不过,劣质品嘛,可以考虑考虑的。”

    陈风对目前生产的军中装备并不满意,在满足了自己军中将士的需求后,依然有大量装备被生产出来,为了刺激自己领地内经济的发展,他现在只有选择售卖这些装备。

    青州那边,袁谭因为在争权夺利的那场风波中落了下风,故而不得不选择退回自己的地盘。

    曹操虽然没有进攻他的意思,但小打小闹总是不少。为了保证辽西这边不被战火波及,陈风决定对袁谭出售兵器和盾牌等物资。

    “时间还是太紧了,家底子不雄厚,唉,活该自己劳累。”

    陈风一边抱怨自己,一边装作辛苦的样子给自己捶捶腿:“辽西现在有多少百姓了?”

    “十二万人左右。”

    贾诩给出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当初我们从黎阳那边迁徙来将近三万百姓,加上辽西本地的六万多人,后来幽州其他地方的流民听说我们的政策后也不断迁徙过来,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远远不够。”陈风对人口这件事情很在意,这时代,最宝贵的资源莫过于人了,可他只有辽西这么大点地盘,想养活更多人也很难。

    “你想得到更多百姓,有两个选择。”贾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继续招募,或者,扩大自己的地盘。”

    “年前是不可能扩大地盘了,军队就这么多。”陈风知道自己现在的分量,步兵不过一万七千多,骑兵六千余人,就这点人马,守城都不一定够,更何况是出去攻打地盘。

    “老子来辽西可不是来种地的。”

    想了许久之后,陈风终于下定决心:“扩大地盘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军队必须扩招,我准备从流民中招募两万大军,骑兵方面扩充到一万人,另外,开始训练水军,暂时就设三千人吧。”

    “如此繁重的兵役制度,恐怕、、、、、、”

    “反正辽西也不适合种地,再说了,我现在囤积了这么多粮食难道是用来发霉的吗?”

    陈风打断贾诩的劝阻,他必须扩充军队,不然他都没机会朝外扩张:“我们的商队会带回更多的粮食,这一点不用担心。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里的青壮年是最好的士兵,放着这么好的兵源不用简直是浪费,只要撑过今年冬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现有的军队制度存在太多毛病,不经训练的军队如何能上战场,这样吧,新招募的军队必须训练四个月以上。

    这样一算差不多就到了明年春天,届时我军兵力充足,士气旺盛,想不扩充地盘都难。”

    “不打无准备之战,看来只能这么做了。”

    贾诩并不反对陈风扩军,关键是辽西人口不多,十丁抽一都算是繁重的兵役,现在自己这边可是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啊。

    可要是不扩充军队的话,自己这边恐怕就永远打不出去。

    或许正如陈风所说,商队带回的粮食已经够支撑辽西军民的食用,与其浪费人力去种地,还不如用来扩充军队。

    扩军的消息一传出去,整个辽西都震动了,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青壮年一个个都想着去参军。

    没办法,家里太穷了,而陈风给士兵开始的待遇太高,他们都不想浪费这样的机会。

    “新兵每月都有三百钱的待遇,而且管吃管住还发衣服鞋子。”

    一路上有不少人都在交流,有个汉子对自己双亲苦求。

    “三百钱都可以买一石多的粮食,陈将军早就下令,辽西境内粮食不准涨价,只要一家有一人参军,全家至少不用饿死啊,、、、、、、”

    “我听说老兵有六百钱一个月。”

    一名青年对身边的兄弟说道:“要是我们兄弟都能选上的话,家里就不愁吃穿,就算我们只有一个选上,日子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而且,军中有规定,发放饷银的时候可以选择要钱,或者选择要粮食,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一家有人参军,全家种地都不用交税,兄弟,你我也算练了点武艺,现在该是回报爹娘的时候了、、、、、、”

    招兵登记处现在算是人山人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都争着来参军,甚至辽东、右北平等地的百姓也正往这边赶。

    谁能想到在这乱世之中,竟然有人愿意开出这么高的价钱来招募士兵。

    “排队排队,都给我排队、、、、、、”

    一些被选上的新兵们开始领取自己的服装和用具,在老兵的带领下,他们将走入军营进行训练。

    有的新兵眼中满是惊恐,有的人则是一脸迷茫。但是,当所有人看到食堂里准备好的伙食后,新兵们都沸腾起来。

    “生逢乱世,人命不如狗。”

    看着大营内热火朝天的景象,陈风突然冒出这一句话,估计是这些满脸欣喜的新兵引起了他的感叹。

    “与其说是为了保家卫国,还不如说是想在这乱世挣扎着活下去,混口饱饭吃。”

    也难怪陈风会有这样的感叹,其他诸侯大都在发动战事的时候驱赶百姓为兵。

    不少人甚至就把百姓当作肉盾,曹操曾在粮草短缺的时候制作人肉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万恶的世道。

    而陈风,则是想在这乱世之中撑起一片天空,一片可以庇佑汉家子弟的天空。

第82章 扩充军队2() 
“新兵招募的怎么样了?”

    营帐内,陈风忙下手中的鹅毛笔,他用不惯毛笔,暂时只能用鹅毛代替。

    “幽燕之地素来苦寒,再加上草原异族的屡屡南侵,造就了这里剽悍的民风,可以说,这幽州之地的青壮年是很好的兵苗子。

    这次扩军关乎到我军明年的发展计划,新兵暂时不会被派上用场,他们至少要接受四个月甚至更久的训练,投入这么多钱粮,可不能浪费了啊。”

    “主公放心,按照主公制定的新兵训练手册,我军已经形成了相关的募兵制度。”

    张合作为陈风最为亲近的将领,募兵这件事情当然是他来负责:“新兵将会接受纪律、体能、技巧、文化等相关方面的训练。

    等到新兵训练结束,我们只要让他们走上战场淬炼两次,保证这些新兵都会成为精锐。

    按照主公的吩咐,此次招募的新兵不事生产,都为全职士兵,这比起其他诸侯的募兵制度不知道高明多少,但是相应的,我们投入的钱粮也很多,至少是其他诸侯的数倍。

    而且,由于燕赵之地游侠猛士众多,现在依然有越来越多的燕赵男儿往辽西赶来。

    预估计,我们会在十天内结束募兵工作,那些没被选上的估计就得原路线返回了。”

    “可惜我军钱粮不足,否则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凭主公开出的待遇,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是有可能凑齐的。”

    张辽对那些没被选上的青壮表示可惜:“就算择其精锐,必定可得五万精悍将士。”

    “所有来了辽西的青壮我都不想放过。”

    陈风当然希望自己地盘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这些青壮可是珍贵的人力资源,若是自己能留住他们,那对将来的发展绝对有利。

    “可是我军粮草方面、、、、、、”

    “你们觉得推行辅兵制度怎么样?”

    陈风突然冒出这个想法:“一名合格的骑兵起码需要两到三名辅兵的协助,不管是盔甲的整理,兵器的保养还是战马的呵护,这都需要人手。

    专业的骑兵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我们可以让辅兵来,以往的辅兵都是些年老的士兵或者压根就没有辅兵,这样不合适。”

    “辅兵?这不就是民夫嘛?”张合摇摇头回道:“一旦战事爆发,我们可以就地征召民夫,又何必、、、、、、”

    “军队必须专业化,这样战斗力才会强悍。”

    陈风摆摆手,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必须推行辅兵制度,这样对军队的建设有利无弊。

    这样,按照正规将士的待遇,辅兵减半,我们现在拿不出那么多粮食,辅兵的粮饷全部以铜钱或者精盐兑现。

    另外,军队中会定期举行选拔比赛,凡是辅兵中有能击败正规将士的都可以给予转正的机会,所有辅兵管吃管住,平时也接受相应的训练。农忙时节他们要去屯田和收割粮食。

    一旦有第二次扩军机会,新兵优先从辅兵中挑选,然后再招募青壮充实辅兵,如此可形成一套有效的军队选拔制度,今后凡是加入军队的新兵都至少接受过相关训练,何乐而不为。

    一旦战事紧急,辅兵可代替正规将士防守城楼,这可比那些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民夫要强上太多。

    对,就这样办。我们不缺精盐和精铁,现在生产的盔甲兵器足够我们使用,完全可以推行辅兵制度。”

    对于辅兵这个概念,张合和张辽这两位悍将多多少少还是接触过的,只是陈风将辅兵单独列为一个兵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同时,这也要消耗更多的粮草和饷银,好在自己这边确实不缺精盐,同时又开挖了几个铜矿。若是以精盐或者铜钱支付,这绝对可以办到。

    “妙啊,妙啊、、、、、、”

    刚走进大帐的贾诩拍拍手赞道:“如此一来,我军便有用之不竭的兵源,同时,我们对外宣称的军队数量只以正规将士为主,这样可避免其他诸侯的猜忌。

    以一名精锐骑兵要两名辅兵来计算,我军现在共有将近七千骑兵,那辅兵也就要有一万四千人。

    而这些辅兵也必须学会骑马,射箭等技能,数月下来,他们完全可以达到普通骑兵的标准。

    一名普通步兵配备一名辅兵,闲时辅兵同样训练,战时辅兵也需要上战场,呵呵,只要我军的粮草能够坚持下去,我军的战斗力只会越来越强。”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有了贾诩的点头,陈风对自己的这套制度就更加有信心。

    “辅兵和辅兵竞争,辅兵与正规将士竞争,如此一来,将士们就会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战斗技能。

    前几天我与文和先生商议过,纵观历史上的各个军队,我与文和先生都认为秦军军团最为精锐,而秦军的精锐来自于他们的一套军功制度。”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张辽对这套制度比较熟悉,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但秦军的影响力仍然还在,草原上不是还有一支秦胡在苦苦支撑嘛。

    “对,在我麾下,不论出身,只论军功。”

    陈风本想把后世军队的军衔制度搬出来,但现在明显不合适。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金钱、土地我都有,就看将士们愿不愿意去争取、、、、、、”

    有了陈风的这道命令后,全军将士都掀起了一阵学习的热潮,新兵们知道自己的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而且底下的辅兵随时都有取代自己的可能,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份口粮,为了家里的父母妻儿,他们都玩了命的训练。

    对于他们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三顿饭,而且顿顿管饱。

    两天开一次荤,虽然以鱼肉居多,但那也是荤啊,这待遇,这福利,恐怕除了辽西就没别的地方可以找到了。

    老兵们的想法则不一样,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军功,所以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被推行下来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就有了自己的爵位。

    这不仅仅意味着他们提高了待遇,更主要的是,他们是有爵位的人了,这身份就不一样了,只要以后还有战事,他们就能获得更多军功。

    最为卖力的莫过于那些辅兵了,辅兵的待遇相对于正规将士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比起其他诸侯士兵的待遇却不差。

    现在辽西以粮食最为紧缺,所以陈风不可能给所有人都发放粮食。但精盐和铜钱都是硬通货,走到哪都能换到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