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68部分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68部分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箭、、、、、、”

    没有多余的话语,看着对方进入了射程,高平直接下令射击,曹性那两边人早已从侧方绕走,弓弩手们不用担心会伤到自己人。

    “三百人随我冲,两侧各一百人骑射骚扰、、、、、、”

    匈奴军中一名千夫长立即变换策略,他不会傻傻的去冲击对方的阵形,虽然这样他们也能赢,但若是能早点让对方这个阵形崩溃的话,自己这边就会省去不少麻烦。

    “波浪式攻击的雏形。”

    山坡上,陈风看着变换阵形的匈奴人,脸上的忧郁之色开始加重了。

    “骑射骚扰,这是对付步兵阵形的最好方式,如果他们兵力足够的话,估计会采用接连不断的攻击,两侧的骑兵不停的袭击,直到步兵阵形崩溃,草原骑兵,果然厉害啊。

    没有兵书教导,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兵家高手,他们应该是从大自然学来了这套战术,然后用一场场实战来检验效果。

    他们自身可以接受几次甚至十几次的失败,但每次失败后他们会继续集结人马,然后准备下一次冲击。因为他们是骑兵,一直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如此周而复始,对面的步兵得不到休息,只能一次次的拿人命去抵挡,直到草原骑兵主动撤退,或者列阵的步兵崩溃。

    这样简单但有效的战术,再配上草原骑兵坚韧的性格以及牛皮糖一样的脾气,难怪历史上的草原部落会逐渐强大起来。

    还好,我有军械和人数上的优势,而且我这边兵种齐全,相互之间配合默契,要不然还真难对付这些骑兵。”

    凶悍的匈奴人没有想到,这一次他们的战术没能奏效,甚至连第一次进攻都没能施展开,正面的三百冲阵的骑兵相继倒在冲锋的路上。

    漫天箭矢彻底阻止了他们前进,两翼的匈奴骑兵在拉弓之前就被对面以逸待劳的骑兵给盯上了,骑射,也在战马跑动的时候展开。

    很快,匈奴骑兵的数量就锐减至两百多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匈奴人的战术没有问题,但他们对敌军的认知不足。

    而且,他们忽略了天气和环境的因素,或许,他们一直认为对面的敌人也会被这天气和环境所限制。

    光滑的地面,劣质的兵器,简陋的皮甲,这一切都是匈奴人致命的缺点。

    同等情况下,匈奴骑兵在对手身上砍上三刀都不一定有效果,而他们的对手,只需要一刀就能结束他们的性命。

    这种实力不对等的战斗不会坚持太久,剩下的匈奴人逐渐被围在一个圈子内,他们相互依靠,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敌军求援了,他们的援兵很快就会抵达。”斥候传来了匈奴部落内的情况。

    “来的好,等的就是他们来救援,让高平下手慢点。

    陈风冷冷下令道:“能在野外解决掉敌军的主力部队最好不过,哼哼,我还真担心他们不敢出来呢、、、、、、”

第91章 接连出击1() 
弓弩手没有参与对剩余匈奴骑兵的绞杀,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这些弓弩手就裹着羽绒大衣。

    或者调教自己的弓弦,或者喝点酒水吃点东西补充体力,或者甩甩手放松放松。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道开胃菜,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匈奴人冲上来,而弓弩手将是这场战事的主角,他们必须得到足够的休息和保护。

    被围困起来的匈奴人想冲出去,可每次冲锋的时候,那些外围的敌军就会一起放箭阻止他们移动,只要他们呆在包围圈内不乱来,敌军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直到匈奴人看到自己援军的旗号。

    “约有一千三百多人。”

    陈风粗略估计了一下数字。

    “不是说匈奴左贤王的嫡系部落都被调走了一半的兵力吗?怎么这个部落没有被调走,是情报有误,还是这个部落比较特殊呢?不管了,抓住几个俘虏好好拷问拷问就是了。”

    “全部杀光、、、、、、”

    引诱敌军出击的效果已经达到,这些匈奴残军就没有留下来的意义了。这边的骑兵全都弯弓搭箭,包围圈内的匈奴人全都被射成刺猬。然后,这群骑兵立马又回到自己的岗位,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还没等到匈奴援军赶到,那些匈奴伤兵的哀号声也差不多快停止了。

    这种寒冷的天气,再加上血液的流失,没有几个人能扛得住,而且,匈奴援军磨磨蹭蹭,速度太慢,根本来不及救援。

    “是汉军。”

    匈奴军援军的统帅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他从探子那里得来的情报猜测出对方的身份。

    “汉军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强大,竟然敢在冬季对我们部落发动袭击,哼,今天就让你们这些卑微的汉人知道什么才是匈奴人。”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这首领内心却在打退堂鼓。外人不知道部落内部的情况,之前那五百骑兵乃是部落现在最为精锐的勇士。

    现在别看自己这边有一千多人,其实大多都是拼凑而来的老弱。作为左贤王的坚定支持者,这个部落同样也调走了一半的勇士。

    “救援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回营地防守。”

    距离前方战场大概还有五里地的时候,这首领从探子那里得知了战况,自己这边的五百人已经死光了,没人值得他们去解救。

    “嗯?要跑。”

    陈风从远处看到对方在调转阵形,立马推断出对方的意图。

    “传令曹性,所有骑兵出动去缠上对方,另外,传令徐晃,计划临时更改,让他自行寻找战机。”

    陈风也不傻,好不容易将对方调动出来,自己怎么可能再让对方跑回去,他率领剩余的骑兵牵来弓弩手和刀盾兵的战马。

    然后命令所有人都换上斩马剑和骑弓等轻骑兵的装备,阵地战是打不成了,但是追击战,陈风这边依然有优势。

    “想跑,得先问问我曹性答应不答应。”

    曹性率领三四百骑兵最先追上这批匈奴人,原本双方是有点距离的。

    那匈奴首领也是估算着距离撤退的,出兵救援显示出了他的勇敢,及时撤退则显示出了他的明智,至少这匈奴首领是这样认为。

    在他的估算中,对方的骑兵就算能追上自己,那时候自己这边也快到营地了。可谁知道对方的战马能跑这么快。

    这可是冰天雪地,地面冻成冰,人都站不稳,战马的马蹄在上面也只有打滑的份,对方的骑兵却能奔跑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汉军的骑兵竟然变得如此强大。”

    匈奴首领懵了,眼前的情况有点超出他的控制,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赶回营地。

    “只有三百多人,不要怕,勇士们,拿起弓箭,不要让他们靠近、、、、、、”

    匈奴人想用弓箭,曹性这边也是这样。在飞奔的战马上,骑兵一般只能使用短弓,射程大约七十步,匈奴人的弓质量较差,射程也就四五十步,双方还没靠近,箭矢就先招呼起来。

    曹性这边也不硬拼,三百多骑兵分成两队分别绕过匈奴人的后队人马,然后他们使用骑射没完没了的骚扰匈奴人,用胡人的战术对付胡人,这恐怕也就陈风麾下的弓骑兵能够做到。

    “总算是拖住了,弓弩手全部下马,列阵前进。”

    陈风依然不想冲杀,他在等,等对方的阵形崩溃。

    弓弩手的装备都在战马上,除去专用的弓弩外,每人另外再携带斩马剑一柄,骑弓一副,追击敌人的时候用骑弓,列阵对敌的时候则用自己的专用弓弩。

    “停,列阵。”

    等到距离匈奴军的后队大约一百步的时候,高平下令列阵,然后,看着对方有点混乱的后队,高平下令射击。

    步兵的弓弩杀伤力都比较强,陈风为训练这些弓弩手可是下了本钱。弩造价贵,构造复杂,辽西现在还没形成流水线生产,所以产量不多。

    传统长弓的制作工艺也很麻烦,无奈之下,陈风只得采用记忆中的英格兰长弓取代军队中的步兵长弓。

    英格兰长弓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远,造价低,程序少,易于大量生产,且无需刻意养护,用坏就丢掉。

    如此,陈风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弓弩手的装备问题。

    虽然准确度不够高,但架不住弓弩手齐射,再加上远处那么多匈奴人挤在一起,闭着眼睛放一箭都有可能射中敌人。

    一波又一波箭矢飞射而来,匈奴人的后队彻底混乱了。他们也想利用弓箭进行还击,可奈何射程不够,想策马去追,跑的又没对方快,这种情况下,匈奴人更多的只有挨打的份。

    “为什么?为什么?”

    一连两个为什么,匈奴首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眼前的战况。

    “汉军的箭矢不要钱吗,他们怎么敢这么浪费,都是铁质箭矢啊,汉军发疯了吗?”

    确实,按照弓弩手的这种射法,陈风这边的箭矢消耗量太大了,平均下来,就算每分钟射两箭,这都快一刻钟了,他们已经射出箭矢将近一万多根,而对面的匈奴人才一千五百人不到啊。

    “将军,要冲杀吗?”

    徐晃的副将迫不及待的想冲上去,但没有军令,他不敢乱来。

    “不用了。”

    徐晃摇摇头说道:“如果是刚开始我们赶到战场的话,或许需要冲破敌人的阵形,打乱敌人的布置,但我们来晚了。

    弓弩手把对方射成了刺猬,剩下的六百多人毫无战意,我们要做的是堵住他们的退路,剩下的交给弓弩手和其他兄弟吧。”

    原计划中,应该是由徐晃率领数百精悍将士对敌军中军发动冲锋,在最短的时间内实行斩首计划。

    但由于匈奴援军的不配合,徐晃这边不得不临时更改计划,等到他们绕了个弯子赶到战场外围的时候,弓弩手已经掌控了战场主动权。

    外围的那些弓骑兵也不闲着,他们仗着自己射程远,速度快,不停的给匈奴人造成伤害。这场战事进行的不激烈,但对于匈奴人来说,很惨烈。

    “叫他们投降,否则全部杀光。”

    看着最后还有三百多匈奴人挤在一起,陈风觉得没必要浪费箭矢了。

    战事已经结束,弓弩手们躺在羊毛毯上喘着粗气,不少人连打扫战场的想法都没有,虽然他们还不至于抬不动手臂,可也累的够呛。

    “只要你的族人配合我们,我保证不会再杀一人。”

    看着垂头丧气的匈奴首领,陈风的心情很好。

    “让你的族人打开大门吧,如果你表现的好,我不介意放你走,说不定还会送你一些牲畜。”

    杀这样一个落败的匈奴首领没有半点意思,况且这家伙已经被吓破了胆。

    战事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他都没能带头冲锋,足以说明此人是个胆小怕事之辈,对于这样的敌人,陈风不介意多点。

    “原来你这部落也被抽调了一半兵马,难怪。”

    得知对方部落内部的详细情况后,陈风恍然大悟,原来对方是把族内的老弱弄来凑数,还好陈风这边没有被吓坏。

    “说吧,左贤王抽调你们这么多兵马干什么?”

    陈风对这个反常现在很感兴趣。

    “附近还有那些部落被抽调了人马,有那些大部落盘踞在附近,谁最富有,谁的战斗力最强,另外,左贤王的王庭在哪?”

    “为了争夺单于之位。”

    这首领也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索性就把匈奴内部的大事说了出来。

    “单于之位?”

    陈风有点好奇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这次征讨之战竟然这么凑巧,竟然赶在了匈奴人抢夺单于之位的时候。

    经过一系列的盘问,再加上从其他匈奴俘虏口中得出的信息,陈风终于知道了原因。

    匈奴左贤王因为一次叛乱失去了接任单于之位的机会,导致他这些年流落草原,最近几年他积累够了实力后要回来报仇。

    上次的南下雁门也是在为抢夺单于之位做准备,左贤王麾下的兵马几乎占了整个匈奴的一半。

    在绝对实力面前,匈奴王庭内的那些叛徒们不敢反抗,但也不甘心被杀,于是他们急着推举新的单于,然后想用单于的号令来解散左贤王的部众。

    “难怪要抽调这么多兵马,看来是免不了内斗啊。”

    陈风明白前因后果后暗暗庆幸自己运气好。

    “既然让我遇上了,那就没得说的,我要让你们永远记住我的名字。”

第92章 接连出击2() 
在了解到匈奴内部正在上演一场争夺单于之位的斗争后,陈风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计划进行修改。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这是陈风的格言,被他遇上的好事,基本是不会被错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