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走着 >

第11部分

大明走着-第11部分

小说: 大明走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晓航说道:“好,留给我们的只有七十天的时间了。”转过头对着韦良弼问道:“韦大人,谁负责侦查和陷阱?”

    韦良弼说道:“梁有为负责侦查,梁有志负责布置陷阱。”

    卢晓航点点头说道:“梁有为大人,我希望你在二十天的时间里,将洛阳城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全部侦查完毕。”

    梁有为站起身来疑惑地说道:“洛阳城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弟兄们早就侦查过了,现成的地图都有。”

    卢晓航摇摇头说道:“我要的地图,是精确到一个猪圈的地图,不是精确到一个村庄的地图,你明白了么?”

    梁有为点点头说道:“下官明白了。”

    卢晓航接着说道:“梁有志大人,我希望你能在二十天里找出洛阳方圆二十里适合布置陷阱的所有地方,先找出来,不要着手布置。”

    梁有志站起身来说道:“下官遵令。”

    卢晓航又开口问道:“洛阳城外现在有多少饥民?”

    一直未说话的老者孟柏秋站起身说道:“洛阳城外的饥民数大概有四到五万人,一开始的时候人比较多,后来官府限制了进城,饥民们吃光了城外的东西,然后去别的地方寻求生路了。”

    卢晓航点点头说道:“我希望二十天之内把我们的人化装成饥民混进饥民的里面,混进去二百人左右就好,领队一定要机灵的人。”

    孟柏秋点点头,问道:“殿下要什么样的二百人?如果是炸营用的,我建议挑选二百名身强力壮的人。如果是离间饥民用的,就需要二百名能言善辩的人。”

    卢晓航笑了笑,说道:“找二百名机灵的,给他们带上麻药和泻药,我们要搅得反军营中不得安宁。”

    孟柏秋点点头说道:“下官明白。”

    卢晓航提醒道:“二百人务必**存在,否则一人被发现牵连一片就坏了。”

    孟柏秋冷哼一声,说道:“我黑衣卫北镇府司成立二十七年,前七年出现过三十七名叛徒,黑衣卫前后损失一百三十二名弟兄,杀三十五人以及三十七人全家,剩下两人是因为吓破了胆子躲进了锦衣卫不敢出门。”

    卢晓航听到这里暗暗心惊,心说:杀人全家这种事竟然被说得如此稀松平常。

    孟柏秋接着说道:“中间十年,出现了十八名叛徒,我黑衣卫损失三百五十六人,杀十八人以及十八人全家,十八人中八人躲进锦衣卫,我黑衣卫动用锦衣卫中全部力量,将其斩杀。”

    卢晓航算了算,中间这十年背叛的人少了,但是估计警惕性都增强了,因为黑衣卫死了更多的人。

    孟柏秋说道:“最近十年,出现了两名叛徒,我黑衣卫前后花费十万两白银,借锦衣卫的手,诛杀这两个人的九族。我黑衣卫的宗旨是,你活着不一定值几十两银子,只要你背叛了,我宁可花费十万两也要买你全家的人头。诸位背叛之前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在锦衣卫哪儿值十万两白银。”

    卢晓航倒吸一口凉气,心说:这个黑衣卫果然够狠!

    孟柏秋说道:“所以请殿下放心,锦衣卫的手段都不能奈何我们,就凭李自成那几条泥腿子,我们黑衣卫还没放在眼里。”

    卢晓航点点头说道:“孟大人,在下对黑衣卫的手段也是敬佩不已。但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希望大家把李自成当做一个真正的对手来对待。”

    孟柏秋欠身道:“谨遵殿下教诲。”

    卢晓航说道:“咱们先布置到这儿,大家做起战时准备,随时有闯王的最新消息随时通知我。”

    众人站起身来说道:“是!”

    看着卢晓航布置了这么多,大家不安的心也平静下来,心说:虽然反军有十几万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是世子殿下胸有成竹,李自成也讨不了好去。

    其实卢晓航已经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全都说完了,期间借助了前世的历史穿越小说,前世的谍战电视剧,前世读过的《三国演义》。至于这场仗到底怎么打,卢晓航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直到现在卢晓航也不敢说,李自成会不会一战而下洛阳。万一如此,就算侥幸逃得性命,刚刚在黑衣卫北镇府司建立的一点点威信就会瞬间分崩离析。到时候情况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回到王府已经是夜里了,卢晓航去了福王的书房。福王还在对外称病,只能活动于自己的卧室和书房只见,身边之人都是王府的老人,也不怕有人泄露出去。

    见到卢晓航来了,福王并不吃惊,说道:“崧儿,这么晚了有何事?”

    卢晓航开口说道:“父王,李自成杀奔洛阳而来了。”

    福王点点头说道:“孤王已经知道了。”

    卢晓航说道:“可是父王,我并没有十成把握守住洛阳。”

    福王笑着问道:“有几成把握?”

    卢晓航说道:“不论天子是否调兵前来,我都只有三成把握。”

    福王吃了一惊,问道:“为何都是三成?”

    卢晓航说道:“大明全部士卒精锐都在那些名将手下,卫所的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只能当做聊胜于无。当今天子绝对不会把精锐派来守卫洛阳的。”

    福王笑道:“孤王可是他的皇叔。”

    卢晓航也笑了:“只怕天子就盼着他这些皇叔都死光了,然后再派人把他皇叔的钱全抢回来,充实国库。”

    福王哈哈笑道:“崧儿,你最近成长的很快,孤王很高兴。”

    卢晓航说道:“可是,万一李自成打进了洛阳城怎么办?”

    福王双手一摊,说道:“还能怎么办,咱们父子只能跑路了。”

    卢晓航低声说道:“到时怕是我百死莫辞了。”

    福王走到近前,拍了拍卢晓航的肩膀,沉声说道:“崧儿,你是孤王的儿子。别说是一个洛阳城,就算你把孤王的家当全都折腾光了,孤王也不会怪你的。”

    卢晓航连忙说道:“可是。。可是我从来没做过。”

    福王说道:“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打仗的,你要走的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在本朝,也只有成祖他老人家成功过。所以你不能怕,关于战争,关于治理地方,关于如何和文臣扯皮,关于如何收买武将的心。你都要慢慢学会。而这些事没有人能教你,做成了,你就是万人敬仰。做不成,父王陪你一起被历史一顿臭骂罢了。”

    卢晓航点点头,说道:“父王,我明白了。”

    福王说道:“情况没有你想的这么糟,福王已经给当今天子上书请求援兵,想来他也不会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见死不救。只要朝廷的人到了,咱们的底牌就能亮出来。”

    福王说道:“咱们的人换上河南卫的衣服,到时候买通河南卫的将官,谁又能知道咱们瞒天过海,偷梁换柱。咱们自己的士卒战斗力总要强些,到时候咱们父子是胜是败就看你的了。”

    卢晓航连忙说道:“可是我不会打仗。父王,你还是换一个将军吧。”

    福王摇摇头说道:“这种战争几十年难遇一次,父王已经老了,留这么多底牌有什么用?你就放心大胆去打,打光了就当交给先生的拜师礼了。崧儿,你要记住,你本身就是福王最大的底牌。”

    见卢晓航还是有些迟疑,福王笑了笑:“罢了罢了,稼轩,你出来吧。”

    话音未落,元才良在书房内室走了出来。

    福王说道:“本来想着让稼轩在暗中帮助你,看你没信心的样子,就让你提前见一下他吧。”

    卢晓航看着元才良,问道:“这是?”

    福王淡淡地说道:“大明奇士,元才良。”

第15章 崇祯与王承恩() 
大明皇宫,文华殿。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太监轻轻将蜡烛的灯芯修短,然后轻轻拨了两下灯芯,屋子瞬间亮堂了不少。

    坐在桌前办公的人觉得眼前的光突然变得亮堂了,轻轻伸手揉了揉眼睛,开口问道:“承恩,什么时辰了?”

    老太监轻轻说道:“回皇上,已经二更了。”看了看眼前皇上苍白的脸色和白色的鬓角,王承恩鼻子有些酸,接着说道:“皇上,已经不早了,皇上早些休息吧。”

    皇上慢慢抬起头,只看见一张久病初愈的脸和疲倦的面容,其实熟悉皇上的人都知道,皇上这不是久病初愈而显得脸色发白,而是操劳过度导致了神色憔悴,鬓角尽白。

    皇上是大明崇祯天子,老太监是大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崇祯笑了笑,说道:“时间还早,等朕处理完这一摞奏折就休息。”

    王承恩眼圈都红了,说道:“原本这朝廷的事,老奴不该插嘴。但是皇上,这天下这么大,这么多事,皇上你得保重身体才能一件一件做完啊。”

    崇祯疲惫地说道:“可是朕不甘心,朕有生之年,还没看到河清海晏,天下一统。朕不敢歇息,朕不敢愧对祖宗。”

    王承恩哭道:“皇上,你是老奴听过,见过的皇上里面最勤恳的皇上了,可是这天下的事得慢慢来,万一伤了龙体,谁还能救咱们大明啊。”

    崇祯一见王承恩哭了,笑道:“你这老奴,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说哭就哭呢。”

    王承恩双腿一弯跪在了地上,说道:“皇上,咱们从信王府进宫那天算起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老奴看着皇上你一天比一天瘦,才刚刚三十岁,头发都白了。老奴斗胆请皇上你保重龙体,皇上圣明,天下总会变好的。”

    崇祯听到这里,把笔一扔,说道:“罢了罢了,今日就先不批这些奏章了,朕今天就和你说几句贴心话。”

    王承恩欣喜地说道:“皇上你说,老奴听着。”

    崇祯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说道:“王承恩,你说朕是一个好皇上么?”

    王承恩连忙答道:“皇上若不是好皇上,那翻遍史书便再也没有好皇上了。”

    崇祯叹了口气说道:“史书上写着大秦始皇帝每天要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朕自登基以来每每以此惊醒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可是大秦在秦始皇手里蒸蒸日上,大明却在朕的手里日薄西山。朕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王承恩接道:“皇上废寝忘食,天下黎民都能知道皇上的辛苦,局势会变好的。”

    崇祯苦笑两声,说道:“罢了,你也就会说些好听的来糊弄朕。朕岂不知道,天下的局势早已糜烂不堪了,更兼之关外大清虎视眈眈,这大明的天下怕是要毁在朕的手里了。”

    王承恩连忙说道:“不会的不会的,皇上是千古明君,必将成为大明中兴之主。”

    崇祯苦笑两声,仿佛陷入了漫长的回忆,开口说道:“还记得皇兄病危的时候,朕接到宫中旨意入宫候旨,你要知道当时这宫里的人九成九都是魏忠贤的亲信。皇嫂托人带信给我,宫中一切事物皆不可食,宫中一切人物皆不可信。朕怀里揣着周皇后的几个面饼就来到了皇宫之中。”

    王承恩说道:“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是不怕宫中宵小之辈。”

    崇祯接着说道:“朕嘴上说是不怕,心里却怕的要紧。但是事情逼到那种份上,怕也没有用的。皇兄离死之前,嘱咐我不要为难魏忠贤,我嘴上答应他,心里却是骂他糊涂,这天下都快换了姓氏了,皇兄到死都还执迷不悟。”

    王承恩说道:“那是魏忠贤狡诈,蒙蔽圣听。”

    崇祯说道:“后来朕登基之后,故意讨好魏忠贤,待他麻痹之后,一举将他拿下。然后将他发配凤阳守灵,暗中派人在途中结果了他,开始清除逆党。那时候朕觉得朕真是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朕觉得大明会在朕的手中中兴。”

    王承恩说道:“魏忠贤死了之后,党羽大都落网,朝中大臣和天下的百姓也都夸陛下圣明呢。”

    崇祯接着说道:“后来,朕在平台召见了袁崇焕,嘿,这个袁蛮子,告诉朕能五年平辽。”

    王承恩不敢接话了,谁都知道,袁崇焕是崇祯皇帝心里的一根刺。

    崇祯接着说道:“朕高兴的好多天睡觉笑醒了,朕觉得朕就是汉武帝,他就是卫青。他要将,朕让吏部给他选将。他要兵,朕让兵部给他派兵。他要钱,朕让户部给他准备钱。他要器械,朕让工部供给他器械,他要权,朕封他为蓟辽督师,手持尚方宝剑,嘿,这个袁蛮子,拿着朕的宝剑第一个就斩了东江毛文龙。”

    见王承恩并不答话,崇祯接着说道:“毛文龙乃是国家栋梁,关外大将,就算小节有亏,也得上了奏折让朕处理,他袁崇焕凭什么斩杀朕的大将?后来后金入关,大家都说袁崇焕与后金勾结,朕的内臣也探的消息说他与皇太极勾结,朕一怒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