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走着 >

第123部分

大明走着-第123部分

小说: 大明走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明哲保身的认为,如今天下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若是还抱着大明这座将要倾倒的大厦,未免有些不智甚至会连累其他地方的教众。

    而选择支持的则认为大明的态度一直是扶持道教发展的,如今若是不能支持大明,新的朝廷也不可能支持道教继续发展,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情,所以务必要保住大明最后的荣光。

    但是修道之人每日思考如何白日飞升,这天下大势就不太清楚,所以明哲保身的居多,支持的教众只有不到一成。

    最后山上七位天师只有一位愿意援助朝廷的援兵,为了不连累山上的教众,这一位天师带着坐下七个弟子和近百名支持者与山上断绝关系,下山而去,为了道教的荣光向着卢晓航进发。

    再说卢晓航可没有因为对酆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就放弃攻打,在第一天劝说无效之后,江北军便开始发动攻势,全力进攻酆都城。

    张献忠刚刚打下四川,哪里会想到立刻就有人尾随他而来,每座城池留下的防守的基本上都是作战剩下的伤兵和老兵,精锐都带在了他自己身边,所以第一天卢晓航的人差点打破了城池,多亏城头的守城设施齐全这才没有被一战而下。

    但是酆都城里面的守军都知道,这城池怕是守不住了。当天夜里就有数名大西军官员趁夜跑出了酆都城,向着重庆方向逃去。

    再说卢晓航夜中坐在大营之中,与宋献策研究进川的道路,在他们的心里酆都城已经不是威胁了。

    忽然有一名近卫营士卒前来:“启禀皇上,外面有近百名道士求见。”

    卢晓航眉头皱了皱:“道士?”转过头对着宋献策说道:“来找你的?”

    宋献策淡淡地说道:“我门中都是一代单传,绝对不可能有师兄弟。就算列代师祖都从坟里跳出了也没有这么多人。”

    卢晓航哈哈大笑:“一代单传,宋先生你可真是愈发的没脸了。”

第185章 烽火待燃() 
很快,营外的那名天师便被请到了营帐之中,卢晓航抬眼望去,倒真是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这位天师,深夜之中来朕的军营,不知所谓何事?”

    这个天师倒是没有小说演义中的先宣一句法号再说话的毛病,直接开口:“如今天下大乱,草民愿效仿青田先生与道衍真人,所以来到了这里。”

    青田先生就是刘伯温,随朱元璋征战天下,建立大明,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

    道衍真人,俗家姓名姚广孝,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被称为“黑衣宰相。”

    卢晓航听到这里眯了眯眼睛:“天师好大的语气,只是不知天师有何本领敢于青田先生和道衍真人比肩?”

    “草民并不敢与两位先贤比肩,只是有志于此,所以才来到营帐之中,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卢晓航行军在外并没有显露自己的身份,身着服饰也与将军无异,原因就是万一人家发现大明的皇帝在这里,就会十分激动,而十分激动的后果就是士气大增,自己可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卢晓航似乎还是不依不饶:“如今天下大乱,大明国运将近,莫非天师算出了什么才来到了这里?”

    天师苦笑一声:“国运这等事草民若是一算,虽不至于当场倒毙,也活不过一年半载,草民畏死不敢动此念头。只是前些时日听闻京师城破,皇帝殉国,后来又有一位新皇在南京登基。本来这种形势之下大明的国运确实要走到尽头了。”

    “但是将军你到了这里,打着大明的旗号,说明是新朝廷派来援救蜀王的,草民在山上便看到此军军容,所以觉得大明中兴有望,这才赶来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卢晓航笑了笑:“说来失礼,只是还未请教天师道号?”

    “草民昨日下山之时,已与本门断绝关系,师父所赐道号自然不能再用,将军便称呼草民张无崖便是。”

    卢晓航面色古怪:“天师原先的道号可是无崖子?”

    “正是正是,不知将军如何得知?”

    卢晓航哈哈一笑:“无妨无妨,若是天师有一名俗家姓名叫做丁春秋的徒弟可要万万小心。”

    张无崖面色古怪,不知卢晓航的话是什么意思,好在卢晓航及时错开了话题。

    “天师可能还不知道,朕不是将军,正是这大明的新君,只是为了不引人注目,这才没有暴露身份,天师知晓此事,莫要宣传。”

    张无崖心中大惊,大明天子竟然御驾亲征援救蜀王,果然是大手笔。

    蜀中因为战乱消息闭塞,这个消息基本上卢晓航的治下人人皆知了,毕竟援救蜀王乃是万民归心的一个重要手段,若是秘而不发,未免丧失了它本来的目的。

    “草民不知皇上亲临,失礼之处还望皇上恕罪。”张无崖心中所想的却是昨日山上众师兄弟冷漠的嘴脸。道家虽然修道,但是人食五谷杂粮哪儿能没有七情六欲,山上派系众多,他这一派下得山来没少被其他派系的笑话。

    如今得知眼前之人是大明天子,不禁大喜过望,心说总要光耀道教给山上那些人好好看看。

    “天师不必多礼,且带人去营中休息,明日再叙不迟。”

    张无崖告辞离去,宋献策开口说道:“皇上难道不怕他们是反贼派来的奸细?”

    “宋先生,张献忠这个人虽然是个枭雄,但是他并不喜欢宗教之事,所信奉的也不过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哪套俗理。如今大事未成,道教这帮人是万万不会依附于他的。就算他相信,道教这帮人一时半会也不可能转变态度。”

    宋献策倒是有些不解:“那是为何?”

    “道教本就是大明的国教,世受恩典,如今张献忠身边又没有什么道士,他进川道教也没有出力,他若是将道教地位抬得过于尊崇,不免让手下人寒心。若是不够尊崇,你以为山上那帮道士会感恩戴德替他办事?”

    宋献策点点头:“皇上说的是,只是如今道教虽然前来助阵,这个地位问题还是不要过于尊崇,不然尾大难掉,以后江山稳定之后难免出乱子。”

    卢晓航笑了笑:“有你这个大道士在这里朕怕什么?到时候朕就封你为护国天师,总领天下道教。若有人敢反,朕第一个砍了你的脑袋。”

    宋献策苦笑一声:“皇上莫要说笑,臣这个身份算不得数,连文牒和师承多说不清楚,算不得道教中人。”

    转眼到了第二天,天色刚亮三军将士已经摆好阵型,准备攻城。

    昨日攻城受挫,对于他们的士气倒是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只打了一天,情况不太熟悉,算不得攻城不利。如今已经将城内的底子摸了个七七八八,再打下去必定能一战而下。

    就在全军列阵完毕准备出击的时候,城头之上忽然举起了白旗。

    这白旗之说源自秦末,秦人喜欢黑色,所以军队的颜色都是黑色。刘邦打到咸阳之时,秦三世子婴为了表示臣服,便用国色的反色白色作为衣服和旗帜出城投降,从此举起白旗便意味着投降。

    看着城头的白旗,卢晓航倒是并不惊讶,立刻传令:“城内所有将士放下武器,出城投降。”

    其实酆都的将士本可一战的,但是今天睡醒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上司都不见了,便是想要作战也找不到指挥,上司这一跑下面的人更没有死战的决心了,几个小头领一商量便决定投降,没准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所有将士出城之后,卢晓航命人将他们送到后方夔门去做苦力,毕竟这是一股不安定因素,若是继续留在酆都没准哪天就会打乱,在程三奇的手下,想必他们会老老实实干活。

    进得城去还未坐稳,黑衣卫的一名头领走了进来:“启禀皇上,有大事要报。张献忠已经于三天之前起兵直至成都。”

    卢晓航立刻下令:“全军休整一日,立刻进军!”

第186章 强敌() 
张定国方才二十一岁的年龄,身高八尺,相貌英俊,自从十岁起就被张献忠收为义子,与他一起征战天下,因为作战勇猛,智谋超群,被大西军的将士称作小尉迟。

    他到达涪州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军伍,将所有的精气神全无的老兵全部挑了出来让他们去佛图关协助守关,所有的青壮拉出来打散之后掺进了自己的队伍。

    张定国对整个涪州完成了全面控制,涪州进入战备阶段,城门每天只开正午两个时辰,城头上的滚石落木已经准备满了,时刻等待着卢晓航的到来。

    两天之后,卢晓航的大军出现在了张定国的视线里,张定国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全城准备防御。

    卢晓航和将领们的心情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入川之后的两场战斗还是比较轻松的,这让他们不免有些看不起张献忠的大西军,若是张献忠手底下都是这种货色,估计一个月之内便能收复四川。

    来到涪州城下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傍晚了,卢晓航下令全军安营扎寨,休整一晚,明日攻城。

    夜里,卢晓航正在和宋献策商议张献忠的进军路线,外面忽然大乱,卢晓航抬头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不一会一个近卫营将士走了进来:“启禀皇上,敌军夜袭!”

    卢晓航站了起来:“自从朕带兵以来,还没有人夜袭朕能占到便宜的,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不是太好,天色太黑看不清楚敌军的人数,敌军又都是骑兵,来去如风,防守的弟兄们很吃力。”

    卢晓航不顾劝说走出了大帐之中:“全军听令,盾阵在外,弓箭手在盾阵后面,脚步声近则万箭齐射!”

    不一会略有慌乱的江北军便镇定下来,开始按照卢晓航的话布置,谁知敌军的马蹄声好像始终好像在外围响动,从来不靠近大营范围。

    卢晓航看了半个时辰不见有人靠近大营,想到可能是敌军扰营,为的是消耗自己的体力,明日没有精神攻城。想到这里立刻喊道:“于波,带骑兵出去看一看是怎么回事,若是事不可为立即撤回,不得纠缠!”

    于波带了十几骑出了大营,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赶了回来:“启禀皇上,外面的不是敌军,而是一群没有士卒的马匹,大概有三十匹马还有二十只羊身上挂着鼓。”

    “这些马和羊怎么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还这么长时间?”

    于波苦笑一声:“敌军实在狡猾,他们将恶犬的嘴用布匹缠上,将马和羊拴在树上,恶犬想要咬马和羊,马和羊自然便跑动起来,羊本来跑起来没有这么大的声音,但是身上挂着鼓声音便大了。”

    “再加上恶犬虽然能咬到马和羊,但是嘴上缠着布匹。只能使马和羊受惊却造不成致命的伤害,这样一来马和羊便跑起来没完了。”

    卢晓航赞了一句:“鲶鱼效应都知道了,对面这个敌将不错,可探听出敌将是何人?”

    于波回答道:“今日刚到还未探听,只是黑衣卫传回的消息应该是张献忠的义子。”

    卢晓航点点头:“那些马和羊怎么处置的?”

    余波笑了笑:“臣将他们拴在了涪州城下的树林里,并派人盯着呢,若是他们派人出来查探情况便直接射杀,若是人数太多,便射杀马和羊然后撤回来。”

    卢晓航笑道:“于波你倒是变聪明了,干的漂亮,今晚将近卫营派出百名将士在大营三里外做暗哨,对面看起来应该是一个厉害的将领,夜袭不可不防。”

    于波领命而去,卢晓航回到大帐之中对着宋献策说道:“宋先生,咱们这次大概碰到对手了。”

    宋献策漫不经心:“张献忠能闯出这么大的名声,皇上就不要奢求他的手下全是酒囊饭袋了,有一个两个厉害的将领也是很正常,现在臣担心的是不知道蜀王手下有没有一个两个厉害的将领能够挡住张献忠,否则咱们进川的意义可就没了一大半。”

    卢晓航叹了一口气:“咱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蜀王的身上,只能靠咱们自己,如今只有加速行军赶在张献忠前面抵达成都才是正道。”

    第二天一早,全军列阵完毕,卢晓航例行公事派人前去劝降,张定国自然不会投降,于是双方进行涪州城攻防战。

    今日进攻的主力是黄得功带领的江北军,近卫营则是在一旁掠阵。

    这支江北军前几日在酆都城下只打了一天还没有使出全力便拿下了酆都城,如今士气正足,准备再像打酆都一样一鼓作气。

    但是现实很快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他们还未靠近城墙的范围,城头的弓箭手便开始齐射。

    弓箭手的威力就在于齐射,若是一个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