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走着 >

第124部分

大明走着-第124部分

小说: 大明走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实很快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他们还未靠近城墙的范围,城头的弓箭手便开始齐射。

    弓箭手的威力就在于齐射,若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射箭,只要拿着盾牌基本射不中,但是齐射就不一样了,就算你拿着盾牌,齐射的箭支也能一百八十度全面覆盖你的身体,只要你的盾牌有一点空隙就有可能殒命。

    这城头的弓箭手一射箭,先头部队便倒下了一排,先头部队顿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支队伍和酆都的那支守城队伍完全就是两支队伍。

    卢晓航在一旁观战,面色严峻:“可曾探得守城的将军是谁?”

    于波开口说道:“城头的大旗是安西将军,若是黑衣卫的情报没错,那守城的将军应该是张献忠的义子张定国。”

    卢晓航眉头皱了皱:“张定国?朕怎么没有听过这个人?”

    “皇上没听过也是正常的,这张定国只有二十一岁的年纪,算是个**臭未干的小子,况且又是张献忠的义子,名声被张献忠遮掩了也说不定。”

    卢晓航突然抓住了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他的名声被张献忠遮掩了。”

    “前一句。”

    “他是张献忠的义子。”

    “那就是说他以前根本不姓张是不是?”

    “按道理来讲他既然被张献忠收为义子,就应该跟着张献忠姓张了。”

    卢晓航瞬间就知道这个张定国是谁了,民国的时候章炳麟说过一句话:“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说的就是眼前这个人,李定国!

第187章 无计可施() 
若论张献忠手下最厉害的将领,第一个就要数这个李定国。在张献忠过世之后,这个李定国抗击清军十七年,对敌人从不屈服,对自己那帮扶不上墙的同僚却一直委曲求全,直至最后病逝。

    李定国凭借一己之力,联明抗清,威震西南,清兵无能为力甚至有了放弃西南的打算。

    但是很可惜,之所以他没有像吴三桂等人在历史书上扬名,是因为最终一人之力难以回天,清朝的史书虽然没有将之抹去,但也不会对他再三夸赞,毕竟在他手中数次落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虽然史书不敢写,但是百姓没有忘记他,知道几百年后的清末,滇人仍然以李定国作为滇地的大英雄崇拜,并视李定国为滇中脊梁。

    若论李定国的影响力有多大,那便是他死之后,满清朝廷为了防止滇人在他的墓前聚众造反,只能将他的墓地迁到京师周围,死后尚且如此,生前便不必说了。

    卢晓航知道是李定国之后,眉头可就有些紧皱了,虽然李定国现在尚且年轻,用兵未必能达到十几年之后的水平,但是有他在这里,只怕这座涪州城可就没那么容易打下来了。

    宋献策见卢晓航问了几句之后便眉头紧皱,开口问道:“皇上难不成知道这城中的守将是谁?”

    卢晓航开口说道:“城中这个守将乃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虽然现在还是声名不显,但是绝不能将他当做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来对待,不然咱们会吃大亏的。”

    仿佛验证他说的话,城下的江北军举步维艰,哪怕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几十人的代价,如此一来江北军可有些吃不消了。他们乃是新军,如此下去只有可能被打成溃兵。

    卢晓航叹了口气:“先让他们撤下来,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攻城不外乎架云梯上城池。所以江北军没有办法全速跑到城下,他们还要等云梯过来。这样一来城下的百米就成了死地,进入者九死一生,而搬运云梯的士卒基本上是十死无生。

    听到了后面的鸣金声,江北军松了一口气,黄得功也松了一口气,再打下去不一定死多少人,可是自己连城墙都没碰到就折了这么多弟兄,想想不免有些憋气。

    第一次进攻就这么夭折了,卢晓航立刻派人将黄得功和朱纪叫了过来,众人便在城下开始商议对敌策略。

    城头上的李定国叹了一口气,旁边的一个副将开口问道:“敌军寸功未立便被咱们打退,形势大好,将军为何叹气?”

    “这支军队和咱们以前见过的大明军伍不一样,他们撤退的时候井然有序,看起来是一支强军,咱们的前景不容乐观。”

    那名副将倒是满不在意:“将军多虑了,咱们的军令又不是全歼敌军,只不过是拖住他们便是咱们赢了,如此一来他们虽然人多,但是未必能全歼咱们,那样就会被咱们死死拖住,只等大王拿下成都转过头来,咱们便可全歼他们。”

    李定国笑了笑:“你想的倒是挺美,难道敌军主帅是傻子吗。能练出如此强军的人,一定有些本事,本将军倒是更想和他交交手了。”

    城下卢晓航身边,朱纪抢先说道:“城头的势头虽然猛烈,但是人手未必有这么多,毕竟张献忠要打成都,不可能将主力全部留在这里,既然他们人手不够,咱们便全军出击,我就不相信三万江北军还打不过城头的几千人。”

    黄得功也应声道:“朱纪说的有道理,如今咱们人多,而且赶时间,没有必要再和他们试探,直接全军压上必能一战制敌。”

    宋献策摇摇头:“虽然全军压上可以一战之地,但是将军们想过没有,咱们要损失多少人马才能破了这涪州城,破了涪州城之后还有重庆,咱们的兵力有限,到时候面对张献忠大军时无兵可用该如何是好?”

    黄得功却说道:“无论如何总该试上一试,若是如此小规模攻城,只怕将士们都给敌军做了靶子,也根本没有效果。”

    卢晓航点头道:“既然如此便试上一试,只是黄将军,若是形势不好万万不可强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黄得功和朱纪领了军令而去,卢晓航却叹了一口气。

    宋献策有些不解:“皇上为何叹气?”

    “朕突然发现这个涪州城就是一个前站,敌军留下来的主力一定还在重庆周围,毕竟涪州城的得失无关紧要,最重要的还是有守住重庆,等张献忠回转过来,但是咱们这样打下去,只怕蜀王性命不保。”

    宋献策只得劝解:“先看一看黄将军他们这次的攻城形势如何,皇上再叹气不迟。”

    很快江北军全军集结,开始从三面向着城池发起攻击,城头之上人手不足的劣势马上显现出来,弓箭手已经无法阻止江北军前进,黄得功兴奋地挥了一下拳头:“他娘的,早该这么干,让你们再跟老子张狂。”

    但是很快他便高兴不起来了,云梯虽然运到了城下,但是很快便有热油浇到了云梯之上,上面火把一沾,整个云梯便着起火来。

    朱纪大声喝道:“弓箭手,压制城头!”

    弓箭手开始列阵向着城内放箭,但是城头的人早有准备,被没有被弓箭的压制放缓自己手上的动作。

    将士们想要爬上城墙,滚石圆木纷纷落下,再加上滚烫的热油,城下的士卒苦不堪言。

    很快云梯便被焚毁殆尽,黄得功气的哇哇大叫,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没了云梯己方的士卒总不能徒手爬上城墙,只得下令退兵。

    这一天的攻势到了此时便结束了,没了云梯,黄得功再无可能发功攻势,仔细清点下来,江北军这一战死伤了将近两千人,可是练城墙都没上去,士气不免有些低落。

    卢晓航看着眼前这座涪州城:“宋先生,咱们是不是应该先用火炮轰开城头?”

    宋献策苦笑一声:“若是火炮之下,涪州城内也会受到波及,不到万不得已,皇上不可用此办法,否则屠城的骂名是跑不了了。”

第188章 分兵(二)() 
收兵之后,卢晓航将黄得功和朱纪叫到了自己的大营之中。

    “你们给朕一个准确的日子,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打下涪州城?”

    黄得功和朱纪相视无言,苦笑了一声,他们虽然也算是百战之将,但是这个涪州城还真是不好说。

    黄得功抬头说道:“启禀皇上,这个实在是不好说,毕竟对面的军伍可不是普通的军伍,应该是张献忠手下的精兵,若是战事不利,拖个十天半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卢晓航眼睛一瞪:“你说什么?”

    朱纪连忙解释道:“黄将军说的是战事不利,若是战事顺利三五天就能打下来了。”

    卢晓航心中暗自盘算,如今这种情况战事不利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若是在涪州城下拖上十几天,再赶到重庆,再拖上十几天,只怕蜀王的首级就要送到自己的眼前了。

    想到这里卢晓航的心情不免有些烦躁,他在大营之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该怎么办。

    宋献策也是眉头紧皱,如今眼前的强敌明显不能一战而下,再拖下去进川的意义便失去了大半。

    卢晓航抬起头来,眼神之中透着光芒:“朕亲自带人赶往成都,你们继续和李定国纠缠!”

    “那皇上打算带多少人?”

    “此次前往成都,必然不能引起敌军的注意,所以朕打算将近卫营五千将士分成五十个小队,分批从不同道路前往成都集合,这一招叫做化整为零。”

    宋献策连忙劝道:“皇上,万万不可,你以前虽然只身犯险,但是安危最少可以得到保障,如今你只带一百将士在身侧,就算近卫营将士精锐,也不可能在如此混乱的环境之下护得皇上周全,若是皇上龙体受到威胁,臣情愿咱们白费了这一趟功夫!”

    宋献策话里的意思就是以前不劝你是因为你做的还不算太过火,如今你不思悔改,竟然越来越过火,让我们这些臣子情何以堪?

    卢晓航笑了笑:“宋先生你听我说,咱们若是人数太多必然引起敌军的注意,到时候朕势必更加危险,如今人数保持在一百人,可以扮作商队甚至山贼,敌人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想到咱们会用这种方法行军。”

    宋献策拼命摇着头:“不管皇上说什么,这一次臣绝对不会放皇上走,要不然就算回到南京也要被南京城内的大臣们用唾沫星子淹死。”

    卢晓航古怪的看着他:“谁说要你留在这里,你得跟着我一起走,万一半路我没有了主意还得找你呢,再说这山贼的事你都是门清,万一咱们路上遇到了势力更大的山贼还得等你出面跟他们周旋呢。”

    宋献策被噎了一下,立刻说道:“那臣自己带人去便好了,皇上还是稳妥点,待在这里等着臣的好消息吧。”

    黄得功和朱纪立刻附议:“宋先生说的有道理,皇上还是待在这里等待宋先生的好消息吧。”

    卢晓航摇摇头:“不可不可,宋先生去了也没有办法和蜀王沟通,就算蜀王承认你的身份,他也不可能听你的号令,到时候各自为战还不如不去,朕去了就不一样了,他一定会听朕的话的。”

    宋献策几个人就差伸手抱住卢晓航的大腿不让他出营了,但是卢晓航决定了的事,一般来说很难改变,除非有人能说服他,但是这个人明显暂时不存在。

    当天夜里,卢晓航带着张庆、于波、宋献策和一百名近卫营将士在一名当地向导的指引之下遁入了黑暗之中了,开始了他的川蜀之旅。

    黄得功和朱纪无奈地送着卢晓航出了营门,心说若是皇上出了事,回到南京卢老爹非得扒了自己的皮,现在只有全力攻城,争取早日赶到成都城下,参加两军的大战。

    却说卢晓航一行人早就打扮成了商人模样,循着向导指的小路绕过来涪州城,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长寿县城,然后绕过重庆走合州县,只要绕过了重庆便可以走大路了,卢晓航相信张献忠虽然沿途会留下人,但留下的人绝对留不住自己。

    在黑暗之中摸索了一夜,一行人刚刚走出二十里的距离,天色已经有些亮了,众人潜伏在树林之中派出几队人轮流放哨。

    由于这支队伍之中是卢晓航,于波几乎将近卫营的精锐全部聚集在这支小队之中,这支小队面对千人的敌军也有一战之力。

    由于几支小队必须要隔开行军才不能引起注意,所以其他的小队选择了其他的队伍或者第二天第三天夜晚出发。

    白日里睡觉,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开始行军,这么走了三天卢晓航一行人才走到了长寿县城的地界。

    长寿县城的守军全是张献忠留下的伤兵,他们也绝对不会想到有敌军会在自己眼皮底下过境,只是看见这么大一支商队若是不上去揩点油简直对不起他们的身份。

    虽然卢晓航他们的人比较多,但是在这些伤兵的眼里全都是绵羊,任他们宰割而已。

    本来一队人出城必须要留一队人在城中防御的,但是这么大一支商队油水肯定少不了,谁也不愿意在城里守着,众人一商量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