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英雄刘玄德 >

第14部分

天下英雄刘玄德-第14部分

小说: 天下英雄刘玄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恺怒喝一声:“贼子敢尔!”猱身急进,一刀劈向一名黄巾勇士面门。那人举楯一磕,回刀反刺向陈恺咽喉。陈恺环首刀架住那人钢刀,顺势滑下去将他卧刀手腕划伤,钢刀落地,陈恺一脚踢出,正中此人心窝,他向后便倒。陈恺急跃至他面前,环首刀从他咽喉割过,鲜血狂喷,眼神黯淡,就此毙命。

    陈禄也急调勇士上前,捉对围杀冲上城头的黄巾勇士。冲上城头的黄巾勇士虽然悍勇,给守兵造成杀伤,但毕竟人少,最终被全部斩杀。

    黄巾军鸣响金锣,宣告第一波攻势结束。黄巾军伤亡近千人,对三万士卒来说不到半成,不算太大损失。漯阴守兵伤亡三百人,已超过全军的一成,可谓伤筋动骨。

    徐和将部队撤下后,挪到阵后休整。鼓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李独耳部攻城。李独耳原有众六千,吞并王神矢部曲后,增加至八千多人,他是个爱惜身家的人,但轮流攻城是先前大家商议好的,只得选出三千人上阵。李独耳部精锐不如徐和,但狡诈有所过之。三千士卒在守兵射程外咋咋呼呼半天,却不靠近。正当守兵不耐烦之际,攻城部队突然分散开,嚎叫着冲向城墙。城上弓手急射之,无奈贼兵突然而动,且队形分散,效果极差,一次数百支箭矢下去,只能带走十几人性命。

    李独耳部很快竖起云梯,攀爬而上。城头上又是一番血战。

    等到李独耳部撤下时,天色已经近午。城上守兵疲累交加,一坐在地上,忽忽喘气,浑然不顾周边可能就躺着队友的尸体。

    陈禄见田豫,深表忧虑和恐惧,这才两次攻城,守兵就伤亡如此之大,休说明天如何,今天就恐怕难以过去。

    田豫也正思索办法,道:“豫有一计,可暂一试。”

    陈禄大喜,道:“快讲,快讲!”

    田豫遂说出一番话来。

第十九章 约三章田豫请降() 
漯阴城大门开处,一人单骑出城,手中高擎一杆白旗,胯下战马漫步向黄巾大阵而来。

    城外黄巾望见,惊疑不定,早有人飞报徐和。徐和心中一动,忙命亲兵出去将城中来使带来,不得无礼,又命请李独耳、司马俱、巢集三人至自己大帐,以共同接见来使。

    李独耳、司马俱、巢集三人来得快,李独耳在路上已知城中有使者出城,入帐就对徐和道:“城中可是要投降?”

    徐和道:“一会便知。”

    不一时,使者被引入大帐。徐和吃了一惊:“君是田参议?”李独耳等三人也将目光紧紧盯在来使身上。

    田豫面色沉静,拱手道:“正是田某。见过徐上使、李上使、司马上使、巢上使。”

    司马俱喝道:“来人,给俺将汉使绑了!”帐内乃是徐和亲兵,都拿目光看徐和,等他命令。

    徐和道:“司马兄弟,你这是要干什么?”

    司马俱嘿嘿一笑:“田豫乃漯阴文臣之首,今天居然主动送上们来,拿下他,漯阴城还不是不战而下?这种文人最爱耍阴谋诡计了,咱们对他的话是一句都不能听的,先绑了去叫城就是。

    徐和唰地拔出环首刀,向田豫脖子一比划,森然道:“田参议,你有什么话说?”

    田豫面色不变,道:“田某正是为请降而来。”

    “什么?投降?真的要投降?”徐和四人均面带不信。

    田豫面带苦涩,道:“城中仅三千士兵,今日一战,又折损不少,如何敌贵军三万之众?不降又有什么办法?不过,田某需与诸位上使约法三章,其一,贵军入城后,对我部士兵均需听凭自愿,不得强行征入军中;其二,贵军入城后,不得伤害县中大姓;其三,贵军入城后,不得烧杀抢掠,如需粮食,须与百姓公平买卖。如果诸位上使同意,则我部将打开城门,献城而降,否则我部将与诸位周旋到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司马俱怒声喝道:“好胆!你就不怕俺先将你砍了么?”

    田豫从容一笑:“豫既单身前来,何惜一死!豫若死,城内豪杰必为报仇,虽死何憾!”

    巢集突然道:“君为求活命,就要背弃刘玄德么?”

    田豫道:“刘君已渡河北上。豫将前往就之,何为背弃?”

    巢集追问:“北上?刘玄德不肯前来救漯阴?”

    田豫道:“以寡众击大军,智者不为,刘君既明且智,怎会做此以卵击石之行为!且渡河北上,依公孙奋武大军,正可为漯阴声援。若诸君获城后守诺,日后还可相见;若诸君获城后背誓,刘君将提燕代精兵与诸君决死!”

    司马俱哼道:“燕代精兵?便公孙瓒亲来又能怎地?”

    徐和摆摆手,道:“田参议先退下休息,我等片刻后再向君告知是否接受君之提议。”

    亲兵领田豫下去安排。徐和问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李独耳道:“俺觉得既然能不用伤亡就拿下漯阴城,是最好不过。”

    巢集道:“就怕其中有诈。”

    司马俱道:“诈又能怎么诈?到时候他打开城门,咱们三万多人一拥而入,什么阴谋诡计都没用。就是他那三个条件太过分,怎么可能答应么?!”

    徐和见三人都说出意见,便道:“既然都接受投降,那就跟田豫再谈谈条件好了。三个条件一个不答应肯定是不行的。你们觉得怎么谈?”

    司马俱道:“最多答应他不伤害县中大姓,其余两条都不能答应。”

    李独耳道:“他那些兵都不错,不能放过。既然城是俺们的了,俺们取点自己的粮食还得拿钱买,天地下哪有这样的道理!那两条俺也反对。”

    巢集不再说话,心中盘算,如果田豫连这么苛刻的条件都痛快答应,那就说明投降有假,所以才意,自己且见机行事。

    徐和见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遂命亲兵去将田豫请来,开门见山地道:“俺等可以答应你们不伤害县中大姓,其余不能答应。”

    田豫摇头道:“我部士兵届时将北上投刘君,岂能被强行征用?这一条须得保留。而我部与县中百姓有约,必须保证百姓安全,方可献城,不然,宁死不降!”

    司马俱威胁道:“小子以为俺刀不利么?”抽刀放在田豫脖子上,森冷的刀锋激得田豫后颈皮肤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徐和等人都紧紧盯着田豫,目射凶光。

    田豫不答,目光平静地看着四人。

    司马俱被他眼神所慑,心中一抖,随即恼羞成怒,将环首刀抡起。

    徐和忙喝道:“司马兄弟且慢!”转向田豫道:“我等可放田君以及将领离去,普通士兵必须征用!若不答应,田君就请留下吧。”

    田豫道:“县中百姓呢?”

    徐和道:“我等可以答应不无故伤害县中百姓。”

    田豫默然良久,抬头道:“可。第一条有变,吾需与陈司马商议,预计能说服陈司马。现在是午时,我部需安抚士兵,沟通大姓,晓谕百姓,预计申时能够安排妥当,诸君酉时天黑前当可入城。”

    司马俱道:“你且留下,写信给城中就行。”

    田豫道:“亦可行。但与大姓和百姓沟通乃是吾之职责陈司马一掌军之人与其等商议,行动必缓,入夜等整理停当就算不错了。则建议诸君明晨入城。”

    徐和问巢集道:“巢兄弟觉得呢?”

    巢集略一犹豫,道:“夜长梦多,还是早入城的好。”

    徐和向司马俱道:“整个漯阴城都是秋后的蚱蜢,还能耍什么花样。且放田君回去,尽快办妥献城之事才是正理。”

    司马俱嘟囔了一声,不再说话。

    田豫遂让徐和等写了一份不伤害县中大姓和百姓、届时释放刘备军将领的书函,徐和等四人均签字画押,在徐和亲兵牵引下离开黄巾大营,从容回城。

    徐和遂宣布军中,言漯阴将降,黄巾军一片欢呼。自渡济攻漯阴以来,路上被赵云骚扰,折损千余人,攻城半日又折损千余人,且天寒地冻,在外露营,实在辛苦,黄巾军已经小有厌战情绪,得知漯阴将降,顿时举军欢腾。

    巢集望着满脸兴奋的黄巾士兵,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说不清楚这不对劲在哪里。

    非常抱歉,期末总结+市场动荡+熔断+暂停熔断+新领导+家中实务+个人惰性——>;更新缓慢。这两天正在攒稿。再次感谢各位!

第二十章 应仲瑷慨然出兵() 
齐国,高山,简陋的大厅中,一名使者正声音急切,大力说服:“诸位头领,形势危急,绝对不能再拖下去了。妫山已破,无力出兵,广县又失,高山独木难支。高山若破,俺临朐一县也难挡举国之力。咱们是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名高山黄巾首领质疑道:“如今我们不也可以互相支援?臧洪若攻高山,你们不能来救吗?”

    使者苦笑道:“怎么救?若俺们出兵,广县正对俺的侧翼,一举冲下,俺等援兵死无葬身之地。且臧洪还可以派兵守在临朐县外,若援兵少,不足以救高山,若援兵多,则临朐空虚,势必被臧洪所攻。诸位,归根到底还是咱们地利已失,两个加起来的实力都远远不如臧洪啊!再拖延下去,等臧洪休整完毕,集合两万大军,咱们连逃都逃不掉了!”

    大厅中嗡嗡声起,七八个黄巾首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大头领周豹是个身高八尺的壮汉,气势威猛,相貌凶恶,他拍板道:“兵法云,三十六计走为上,又说兵贵神速。我意已决,五日后南下临朐与张帅汇合,然后直奔于陵……”话音未落,门外探马急报:“渠帅,不、不好了!官兵从广县出兵,朝高山过来了。”

    周豹吃了一惊,忙追问:“多少人马?”

    探马道:“万人上下。”

    临朐使者叫道:“此臧洪前锋,事态紧急周帅速决!”

    周豹下令道:“各头领速去整顿兵马甲仗,那些破烂家私就不要取了,今晚我等就趁黑拔营,从乌云口南下!”

    他威望远超其他首领。众人皆道:“诺!”迅速下去安排布置。

    周豹遥望于陵方向,道:“俺与王渠帅有一面之缘,却是个豪爽仗义之人,不知我等拖家带口前往投奔,王渠帅却如何安置?”

    ******

    泰山郡,奉高县,郡守官衙。

    简雍慷慨陈词:“……黄巾前攻泰山,无功而返,如今举兵北向以取漯阴,若破漯阴,啸聚饥民,旬日之间可复聚众十万人,挥兵攻济北,可一鼓而下,挟大胜之威,经巨平、博县,而向奉高,以报当日之仇。明公可以拒之?今黄巾虽众,不过三万,漯阴虽小,众志成城,轻易未能下也;刘校尉有精兵三千,乘黄巾疲敝,虽不能遽破之,然足以相持。若明公派精兵五千,乘隙攻黄巾背后,与刘校尉内外夹击,必大破之。刘校尉唯求济南之地,黄巾之辎重、财货尽归明公。明公不惟使泰山万全,且能耀武兖州,威震天下,汶泗之地皆归于明公矣!明公提兵西向,匡扶天子,重建社稷,此万世之功也!愿明公勿疑!”

    主座一人,四十上下,峨冠博带,长须黑密,相貌清秀,举止儒雅,正是泰山郡守应劭。应劭本年三十九岁,字仲瑷,汝南郡南顿人,出身高贵,父亲应奉曾官至司隶校尉。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三十多岁举孝廉,为车骑将军何苗掾属。公元一八五年,边章、韩遂作乱,朝廷派皇甫嵩讨伐,皇甫嵩请调三千乌桓兵,北军中侯邹靖以乌桓弱,建议调鲜卑兵,大将军何进掾属韩卓附议,应劭反对调鲜卑,力主调乌桓。应劭与韩卓反复辩论,谁也无法说服谁。朝廷大集百官讨论,众人均从应劭之议。公元一**年,朝廷拜应劭为泰山太守。公元一九零年,黄巾数万人入泰山郡。应劭纠率文武连与之战,前后斩首近千人,将黄巾赶走。应劭精兵简政,与民休息,如今泰山郡兵只六千多人。

    听了简雍一席话,应劭热血沸腾,振衣而起,道:“简君所言正和某意!扫平乱贼,一洗乾坤,乃某平生夙志也。然泰山兵少,且各县需要驻兵防变,今抽两千精兵北上援助刘校尉。我泰山兵皆悍勇,无不以一当十,届时与刘校尉并力,足以破黄巾!”

    简雍心中失望,但也知道应劭虽称忠义,但不是迂腐之辈,泰山东边还要防备臧霸、南边防备陶谦,西边又与鲍信不睦,派两千兵已经不容易了。

    应劭以族侄应举为军司马,统领两千精兵,即日启程北上。

    ******

    申时,徐和等列阵于漯阴城外,命人向城中喊话:“时辰已到速开城门!”众黄巾兵一齐大喝:“速开城门!”

    城上守兵相顾愕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上午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