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谋者 >

第22部分

上谋者-第22部分

小说: 上谋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冲!冲!”

    不知何时,两万大军整齐一致的喊着口号,不知疲倦,心神振奋,一股用不完的力气在疯狂行军。

    偶尔围观的路人在官道上看到这只飞驰而过的大部队都会下意识的停下脚步,目光呆愣的望着那旗帜飞扬,一瞬而过的一排排身影,这速度,还是人吗?

    丹阳郡,紧靠于京都寿阳,虽比不上京都的繁华昌盛,可却也多了丝田间风味,这里多是山丘湖泊之地,大小群山数千,多是景色如画之处,吸引了无数游历民间的名家大师前来游返。

    也正是山林纵横,平原之处极少,加上不是太过富裕,才造成了匪患严重,经常会听到路过的富商或者普通平民被打劫这一消息。

    :这章是补昨天的,稍后还有一更。

第四十三章 问心无愧() 
红日长空,春意盎然。

    丹阳郡南门,官道两旁,无数人流伸头张望,议论纷纷,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丹阳太守徐之荣站立在人群最前方,看上去三十来岁,面有细微胡须,神色虽然严谨,可那精明的眼珠子却又不时的来回转动,偶尔闪过狡诈之色。

    徐之荣秉直着身躯,他在这里已经等候了半个时辰,甚至清晨就早早的让城内百姓出来和他一起等候,他直言朝廷派官军前来丹阳剿匪,理当夹道欢迎。

    听到剿匪,百姓们都有了兴致,关山一带匪患严重,他们早就苦不堪言,如今总算是等来救兵了。

    “来了,来了。”

    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大喊,然后众人纷纷朝着远方眺望,那里尘烟滚滚,马蹄声阵阵如雷,好像一头洪荒猛兽疾驰而来。

    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人?我明明没有派人告知啊

    苏恒伏在马背上,一眼就看到丹阳郡南门处那拥挤的人流和敞开的官道。

    虽然知道自己的行程可能瞒不住关山匪众,可是本应十五日的路程硬是被他两日便赶到了,也算是给那些匪众来个出其不意了,可是如今这城门口聚集着这么多人,里面肯定会有不少匪众的探子,岂不是泄露了自己大军到来的消息?

    “丹阳太守徐之荣恭迎先生。”

    苏恒刚刚来到城门口,那领头的官员就恭恭敬敬,躬身行了个大礼,那官员低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不过姿态却是摆的十足,让人挑不出毛病。

    看上去是一个溜须拍马之徒

    苏恒虽然没有官位在身,可毕竟是九皇子赵瑾瑜手下的近臣,而且赵瑾瑜最近又被皇后收为养子,众人皆知,这官员出言讨好也实属正常。

    苏恒坐立在马背上,细细打量着徐之荣,并没有因为后者的讨好而露出笑意,反而语气有些生硬的问道:“你如何得知我今日会到来的?”

    没有在意苏恒的语气,徐之荣抬起头,平淡一笑:“从先生离开寿阳的第一日起,在下就知道了。”

    是想说我一路的行程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吗

    苏恒继续阴沉着脸,不过和秦用之一起翻身下马,继续说道:“你为何让这些百姓大张旗鼓的在官道两旁观望,岂不是告知那些匪众我们已经来了。”

    面对质问,徐之荣立刻装出一副惶恐模样:“先生,在下这样做可是为了救你啊。”

    救我?苏恒觉得有些好笑,问道:“哦?那你到是说说看。”

    徐之荣一脸严肃,问道:“先生这次不惜动用才气灌输加速行军可是为了直接发兵关山,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听到徐之荣的话,苏恒不由得点点头,他确实是有这打算,本就想借着这个时间差直接发兵关山剿匪,一举灭之。

    徐之荣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道:“先生可知道关山匪众有多少人数?”

    苏恒疑惑的望了眼,想了想说道:“听说不下万人。”

    徐之荣微微一叹,摇了摇头,然后神色难得严谨认真道:“先生只是听说而已,我来告诉先生,关山匪众,不下十万!”

    不下十万!一个小小的关山居然有十万匪众?

    如果说先前苏恒还很淡定,那现在听到徐之荣的话就是震惊了,十万匪众,这是要造反吗?

    苏恒又想到自己先前还打算攻个出其不意,如今却被徐之荣拦在了城门口,说起来,还真是他救了自己一命,否则自己带着两万新兵去和那十万匪众火拼,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

    总算明白几位皇子为何没有争抢这看上去是件美差的剿匪了

    唉,终究消息来得太慢,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苏恒有些懊恼,这次是自己失算了,从募兵到出城,他只想着一个快字,却没有来得及提前打听好关山的情况,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十万匪众,虽然人数众多,可毕竟都是装备不良的乌合之众,如果朝廷真要狠心剿灭的话其实也不难,估计两军四营除了演武营外,随便派遣一支过来都能轻松消灭这货乌合之众。

    可问题在于几位皇子都是人精,虽然他们有那个能力剿匪,可付出的代价也不哪怕剿匪之后所得的利益丰厚,可和他们的付出比起来,两者间也是成正比的,不是一比划算的买卖。

    “既然关山有十万匪众,为何知道的人却极少?”苏恒又抛出了自己的疑问,似乎除了徐之荣,还有几位皇子外,甚至连监察御史常茂青这位二品大员都不太了解关山的细况。

    徐之荣想也不想,立刻回道:“因为关山匪众平时隐藏的很好,大多隐藏在深山之中,平日拦路抢劫的也都是那些老面孔,而且他们很精明,抢劫的时候很有分寸,不随便杀人,都是抢十留三,所以事情才一直没有闹大。”

    说到这,徐之荣又左顾右盼了一会,才轻声说道:“另外听说关山的大当家每年都会把自己抢劫所得的财物孝敬一些给京中几位皇子”

    皇子居然和劫匪同流合污分赃?怪不得朝中那几位皇子都没有人主动出来剿匪捞军功。

    想到这货劫匪抢劫平民的财物,然后每年分成给那些皇子换取自己的平安,苏恒心里就一阵发寒,这大楚以后如果交付到这些人手里,国还是国吗?

    看到苏恒阴沉的脸色,徐之荣又道:“下官说了这么多也是为了先生好,所以这件事先生最好还是不要管了,随便消灭一伙人数不多的匪众,然后就回京交差吧。”

    听到徐之荣的话,苏恒平复了下乱遭的心情,冷声道:“我和徐大人非亲非故,大人为何告知我这么多?还劝我尽早离去,恐怕大人在这其中也捞了不少好处吧。”

    徐之荣一愣,想了想,没有回避和狡辩,反而坦诚道:“下官身为丹阳太守,这货劫匪确实每年都会奉上不少的金银来孝敬下官。”

    “但是,下官收下这些赃物却问心无愧!”

    :求下推荐票,请各位动下小手指,谢谢。

第四十四章 局势复杂() 
徐之荣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扬,义正言辞,一脸严肃,满怀正气。

    苏恒也不是刚出山的毛头小子,经历了这么多,城府颇深,没有把内心的想法表现在脸上,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徐之荣,想看看他怎么继续把话圆下去。

    徐之荣微微一笑,对苏恒做了个请的姿势:“先生这几日一路奔波,想必也是累了,不如到下官府上歇息片刻,顺便和下官一起在这丹阳城内逛上一逛,说不定你就明白下官所言不假了。”

    苏恒点头答应,在徐之荣的引路下和秦用之一起领着几个亲兵踏入了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城。

    和寿阳相比,丹阳城确实不及京都寿阳,不过一些医馆、私塾到是也不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规模甚至可以和寿阳媲美。

    等等,和寿阳媲美为何一个丹阳城这些却可以和京师媲美?

    想到这,苏恒猛然停下了脚步,下意识的望了眼浅巷深处的私塾,书声琅琅入耳,清脆有力。

    看到苏恒驻步不前,徐之荣微微一笑:“关山匪众每年孝敬下官的金银财宝,下官都用在了修筑官道,建立医馆,创办私塾上,这些劫匪从百姓手中抢夺财物,然后在孝敬给下官,下官在拿来用这种方式还给百姓,也算得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听了徐之荣的话,苏恒想到来时城外的官道修筑的确实很整齐完整,很少有坑洼之地,这在多是山丘湖泊之地的丹阳郡内很是少见。

    “如果光靠劫匪孝敬的这点金银财物显然还是不够了,所以每年下官都会去那关山找他们的匪首胡大山谈谈,尽量会多争取一些财物,然后多建立几座官方私塾,多开几次粥场救济穷苦百姓。”

    一介太守和一个匪首谈这些,这简直是疯了。

    苏恒此时开始有些佩服这个徐之荣了,虽然后者在朝中名声并不怎么好听,可至少他说的话没错,他能做得都做到了,不过他还是疑惑的问道:“你是怎么和那匪首谈判的?”

    徐之荣清咳一声,道:“关山匪众虽然每年都会孝敬朝中几位皇子,借此为依靠,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可下官也和他们严明其中弊端,让他们多出点财物救济下那些难民,百姓只要能过日子,必定不会把事情搞大,反之丹阳如果乱了,那势必会震惊到朝廷,派兵剿匪也只是时日的问题。”

    一口气说完后徐之荣又苦笑道:“只是没想到,下官维持这种平衡关系数年后最终还是把事情闹到了上面。”

    徐之荣一席话说得很无奈,还有些疲惫,苏恒明白,一边是十万匪众,一边是贫民百姓,一边是和匪众同流合污的皇子们,徐之荣一个小小的太守,却在其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时时刻刻维持着这种平衡关系。

    关键还是徐之荣又不能把此事汇报给上面,暗中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如果他有异动,恐怕再也见不到第二日的朝阳。

    他死了,几位皇子可以压下关山的实况,朝廷也可以重新派遣一名太守前来任职。

    新来的太守必定是几位皇子手下的人,一旦把握不好这种平衡关系,最终受苦的还是那些平民百姓。

    “不过朝廷内那些官大人们恐怕一直都觉得在下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大贪官吧。”徐之荣自嘲的笑了笑,脸皮邹在了一起,满是无奈。

    苏恒也是微微一叹,确实朝中弹劾徐之荣的奏折每天都有,只是一直被赵无极压了下来。

    “十万匪众一日不除,丹阳郡就一日不得安宁,这百万平民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既然我来了,那这丹阳郡的平衡就由我来打破,希望徐大人到时候能助我一臂之力。”苏恒第一次称呼徐之荣为徐大人,语气里也没有了初次见面那种鄙斥,甚是客气,徐之荣所做的一切都摆在眼前,看在眼里,他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苏恒和徐之荣不一样,后者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守,没有靠山,而他身后站的是九皇子赵瑾瑜,虽然势力不如其他几位皇子,可是这次是奉了圣命前来剿匪,名正言顺,而且以后迟早都要和几位皇子发生冲突,如此这般还不如让冲突早日到来。

    当然,苏恒最大的依仗还是才气灌输,虽然都是新兵,可武器精良,军中也有一些经验老道的老兵指挥,加上才气灌输,即使面对十万匪众,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希望。

    听到苏恒的邀请,徐之荣刚刚一脸正气之色荡然无存,换成一副贪生怕死模样,惊恐道:“先生,面对这十万匪众,下官实在想不出先生有何胜算,说不定还会激怒了那伙匪众,丹阳郡内百万百姓可就要遭殃了,况且下官家中还有老可不想有一日看到他们的头颅挂在那丹阳城门楼之上,实在不敢和先生冒这个险。”

    本以为徐之荣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在丹阳郡卧薪尝胆数年,就等一个能剿匪的机会。可对方的拒绝又让苏恒有点猜不透,看不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徐之荣对丹阳郡还有关山匪众的情况绝对是了如指掌,这次要是有他的帮助,必定能事倍功半。

    “既然先生坚持要和关山匪众决一死战,那下官也不阻拦,在下告辞。”

    不等苏恒继续张口恳求,徐之荣就抢先拱了拱手,迅速转身离去,初时迎接苏恒的那份礼仪和客气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刚刚不是还要邀请我去府上小住几日吗

    看着徐之荣匆忙离去的背影,苏恒短暂的呆愣了一下,然后又微微一笑,直接跟了上去,头也不回的对秦用之说道:“走,去徐府。”

    丹阳城,徐府。

    徐之荣的府邸绝对是整个丹阳郡内最奢侈的存在,从里到外,所有的摆设,装饰,无一不是最昂贵最绚丽。

    桌椅是上等的沉香木打造而成,门匾的刻字是名家大师花了数日时间,一笔一划小心翼翼的刻上,屋内随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