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谋者 >

第31部分

上谋者-第31部分

小说: 上谋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儒家,苏恒有点头疼,如果赵无极当初不是急需儒家的支持,在儒家和蛮人的立场上站在了前者这边,恐怕如今已经建成一支蛮人军队为他征战天下了。

    儒家势大,甚至能影响到一国君主的决策,这点让苏恒也是心生忌惮。

    按照史记的记载,蛮人的起源其实于汉人相差无几,只是灵智开的较晚而已,大家同是生长在华夏大地,本就流淌着一样的华夏血脉,可儒家的人偏偏欺负人家天资愚笨,不屑于同伍,硬是给人加了一个蛮字。

    华夏大地自古以来凡是在岭南郡建国的当初都没少借用蛮人的力量,蛮人天生神力,性格憨厚忠诚,只要给他们一些犒劳的酒肉,加上公平对待,后者就会毫不犹豫的为你卖命,因此,那些在岭南郡建国的君主都会组成一支蛮人军队为他们征战四方,由汉人来统领,用他们的谋略加上擅长武力的蛮人去攻城拔寨,无往而不利。

    “徐大人这次回京是不是要汇报那所谓的考验结果?”苏恒没有再去思考那些暂时和自己无关的问题,他更在意的还是先前在丹阳城外徐之荣所说的话。

    那所谓的考验到底是什么?

    徐之荣听后微微一笑“这次苏先生歼灭了关山十万匪众,甚至还添加了一支三万人的关山军,收获如此之大,这考验应该是通过了。”

    三万关山军自然就是那投降的三万匪众,一般组建起一支军队都会根据当地的地名或者一些特色来命名,这三万山匪来自关山,自然也就取名为关山军。

    先前苏恒为了激起丹阳郡一城之民的怒火,让关山匪众心生忌惮,所以让徐之荣死去如今后者要和自己一起去寿阳,甚至都不用通告他人,用他的话来说,自己可以是已经死了,死人自然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第六十二章 八位皇子() 
寿阳城,虽然接二连三的坏消息早已在大楚传开,可这天子脚下的京师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安定和谐,和往常一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苏恒和徐之荣一行人很低调的进了城,至于那三万关山军则是留在了城外的军营内。

    “苏先生,徐大人,陛下召见你们。”在寿阳城内,一花一草都很难躲过赵无极的眼线,苏恒等人前脚刚刚一进城,立马就有一名打扮朴实的官员挡在了他们身前,一脸温和笑容的冲着他们拱手。

    乾清殿,赵无极正端坐在主位上,身前摆着一张白玉案,上面是堆积如山的奏折,对于这个一向勤政的帝皇来说,每日案前最少不了的就是这些从各郡之地传上来的奏折了,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弹劾贪官污吏,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乾清殿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能清心养神,消除杂念。

    苏恒和徐之荣来时里面已经等候了许多人,除了赵无极和贴身老太监张曦外,八位皇子均有到场。

    看来是有大事,苏恒默默打量了眼几位皇子,心里也在揣测究竟发生了何事。

    苏恒在打量几位皇子的同时,他们也在打量着苏恒,对于这个最近名传京华的年轻书生,他们耳目熏染之下早就产生了好奇。

    众皇子中位列首位的是二皇子赵文成,被称为太子赵天龙死后最像赵天龙的人。

    这个最像自然是楚国臣民的一致评价,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赵无极心中,最适合太子的人选永远都是赵天龙,因为对赵天龙的喜爱,即使他已经亡故,可也影响到了赵无极的抉择,所以在选择太子方面,他心里也偏向于类似赵天龙这样的人,德才兼备,温厚知礼。

    赵文成同样也是德才兼备,待人诚恳温和,知书达理,不管是在朝中还是民间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这样一名优秀的皇子,不过却让赵无极一直犹豫,没有册立他为太子的原因乃是赵文成比较偏向于儒家。

    不过赵文成也不是迂腐之人,他所学的只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而不是那种过度的追求完美和无时无刻不讲究的尊卑之分。

    虽然赵文成能区分好儒家的优点于缺点,可是赵无极还是不放心,担心后者过度的依赖儒家,导致最后楚国的决策权很可能会被儒家所掌控。

    赵文成相貌清秀俊朗,冲着苏恒善意一笑,苏恒也礼貌的回应了下,算是点头之交。

    在赵文成下方的是三皇子赵越,虽然赵越性格一向狠辣阴险,睚眦必报,可在对待人才方面的礼仪也丝毫不弱于其他几位皇子,即使和赵瑾瑜有过冲突,知道苏恒是赵瑾瑜的左膀右臂,他依然还是笑着点头表示问候,苏恒也不好回绝,同样礼节性的回复一笑。

    四皇子赵天赐身上有股豪侠风范,整个人立在那里,给人一种江湖侠客般的洒脱感,相比其他皇子,他更像一名拔剑行走江湖,义薄云天的大侠,据说赵天赐常年游走于江湖各派之间,因为出手大方,礼贤下士,手底下聚集了不少武林高手为他卖命。

    五皇子赵武昌苏恒虽然没有见过,可也知道赵牧是他手下第一大将,白凤楼时,他曾经就让赵牧出手刁难他,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赵武昌重武轻文,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武学天赋极高,虽然年纪轻轻,可在整个大楚军方,能胜过他的人却没有多少,一直负责镇守昌平郡这北方要地,防范异族,看到苏恒时,他没有像其他皇子一样面露善意,只是发出一声冷哼,不屑的扭过头。

    六皇子赵尚德当初在白凤楼拉拢过苏恒,不过最终还是输给了九皇子赵瑾瑜,他还是当初那副打扮,白衣长袖,手中不时的摇摆着那副刻画着美人如玉图的折扇,虽然没有拉拢到苏恒,可也不妨碍他此时流露出的善意。

    七皇子赵峥体型微胖,皮笑肉不笑,胖嘟嘟的脸上挂满了虚伪的笑容,每次只要一露出灿烂的笑容,那双细小的眼珠子就会不自觉的咪在一起,另外外传他无比喜爱金银财物,不管走到那里,身上都喜欢带着一大袋金银,如今他也冲着苏恒笑,只是那副笑容里看不出真情实意,更多的好像是在算计着什么。

    八皇子赵青书,天纵奇才,琴棋书画,兵法晦略,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纵使天下俊采星驰,他依旧独树一帜,乃人中之龙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让赵无极一直犹豫太子的人选,在赵无极心中,最适合太子的人选就是赵文成和赵青书,虽然赵青书在朝堂和民间的威望不及赵文成,可他偏爱的是兵家。

    相比赵文成偏爱的儒家,赵无极心里也更偏向于兵家,儒家的治国之道更适合于太平盛世,而现在七国混战多年,相对而言,兵家更加适合当前的治国之道。

    只是长幼有序,赵青书如果不能在某一方面堂堂正正的击败赵文成,即使赵无极也不好将他扶上太子之位。

    赵青书和赵文成的风格很像,温文儒雅,谦谦君子,只是心里多了点血腥和狠辣,他的狠辣针对的是外族,在对外族的政策上,他一直主张一个杀字,寸草不留,绝不给一丝喘息的机会,这点和儒家的天下唯有我汉人才可独尊于世的思想很像。

    九皇子赵瑾瑜站立在最尾侧,看到苏恒后脸上不由得露出激动的神色,不过却不好表现出来,只是在那里不停冲着苏恒挤眉弄眼。

    苏恒看后会心一笑,点头示意,然后和徐之荣一起冲着赵无极恭敬行礼。

    赵无极整日操劳国事,整个人显得有些苍老,下巴颇有胡须,身上的黄袍也有几处补丁,这还是苏恒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位帝王,上次在宫中只听到其音,却没有见过其人虽然后者没有说话,可那身上流露出的华贵气场总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望上一眼。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另外请看在过节的份上给作者投点推荐票,哈哈,谢谢支持。

第六十三章 对答() 
乾清殿内人不少,可是却出奇的安静,只听到赵无极用朱砂笔批阅奏折的声音。

    赵无极没有说话,其他人自然也不敢随便发出声音,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人,可以一言不发,但是也可以一言让你人头落地。

    “苏先生这几日辛苦了。”

    终于,赵无极放下了朱砂笔,轻轻活动了下手腕,接过贴身老太监张曦端来的温热茶水,微微咪上一口。

    听到赵无极的话,苏恒立刻上前一步,不慌不忙的躬身一礼“这是草民的本份。”

    赵无极不拘言笑,道“徐大人在丹阳曾告诉过苏先生,关山匪众和朝中几位皇子相互勾结,为何苏先生敢冒着得罪几位皇子的风险也要留在丹阳剿匪?关山匪众每年孝敬几位皇子的金银财物并不少,先生一心剿匪,岂不是挡了几位皇子的财路,难道就不怕日后报复?”

    听到赵无极的话,苏恒虽然低着头,可心里却非常吃惊,当初听到徐之荣的说关山匪众和几位皇子勾结时,他还一片心寒,担心以后大楚交到这些人手中会变成什么样。

    可如今赵无极居然知道的清清楚楚,他下意识的第一时间望向了徐之荣。

    等苏恒望去时,发现徐之荣也正望着他,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有点尴尬,还冲着他歉意的点点头。

    被骗了!

    看到徐之荣的模样,苏恒立刻想到似乎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圈套,或者说从见到徐之荣的第一面,和他说的第一句话时,那所谓的考验就已经开始了。

    诸多思绪一闪而过,苏恒平复了下心情,压制住自己的情绪,脑海中又闪过了许多言词,最终还是如实道“如果朝中当真有几位皇子和关山匪众勾结,那在下就更要和他们作对了,不为别的,就为了保住大楚的百年基业,皇子和山匪勾结,那大楚的江山绝对不能落到这群人手中!”

    苏恒语气虽然平缓,可却不难听出声音里面的坚定和不惧的信念。

    在座的几位皇子都神色复杂的望了眼苏恒,就连那始终一脸不屑之色的赵武昌也下意识望了他眼,挑动的目光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赵无极扫了眼下面人的神色,然后温和一笑“苏先生果然赤子之心,对朝廷赤胆忠心,不过先生也不要怪罪徐大人了,他其实并没有骗你,朝中有几位皇子确实年年都会收下关山匪众孝敬的金银财物,不过这一切都是朕指使的。”

    赵无极话音刚落,众皇子首位的赵文成先是冲着赵无极拱了拱手,然后对着苏恒说道“虽然我们平日里意见和理念不同,可在国家大义面前绝不含糊,收下关山匪众的财物来帮他们欺压我大楚子民,这龌蹉无耻的肮脏之事我们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赵文成说完后,其他几位皇子也都神色坚定的点点头,虽然他们平时明争暗斗,可有些事他们还是知道分寸的。

    见到几位皇子的反应,赵无极也满意的点点头,摸了摸下巴的龙须,继续说道“当初朕让徐大人安抚住关山匪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引出暗中隐藏不出的宣义军,所幸徐大人一番隐忍没有白费,终究还是借着宣义军和胡大山联络时留下的蛛丝马迹查到了宣义军的巢穴,当初为了取得胡大山的信任,徐大人甚至赌上了一家老下,只是没想到徐大人一家老小最后全部死在了胡大山手里,这点是朕疏忽了,忘却了山匪凶残的本性。”

    想到死去的至亲,徐之荣脸色也有些难过,不过却依旧坚定的说道“只要能剿灭那群叛军,保我大楚百年基业,就算赌上我徐之荣的脑袋,臣也不会有一句怨言。”

    这些话徐之荣几乎是嘶吼出来的,本来苏恒先前对徐之荣心中还有些隔膜,可听完此话后心中再无芥蒂,徐之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为民,甚至赌上了自己的命,他还有什么理由去怪他。

    赵无极又是安抚了徐之荣几句,然后重新转回话题,继续问苏恒“在初入关山峡谷一带,徐大人故意露出破绽告知先生里面危险重重,为何先生还是选择了进去?”

    知道自己在丹阳的一切行踪都没有瞒过赵无极的耳目,苏恒也不再惊讶,回道“关山有十几万匪众,这些人平日里打家劫舍,丹阳城百姓苦不堪言,如果这次草民退缩了,无疑会助涨匪众的气焰,而且草民要是退了,下次朝廷重新派来剿匪的人也可以和草民一样选择退却,每个人都这样退缩,那丹阳匪患何日才能解决?丹阳子民将会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在下选择了和关山匪众决一死战,而且我也相信自己定能将他们剿灭。”

    苏恒很自信,这点没有人怀疑,几位皇子都有自己的耳目,关山一战的过程他们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那没有人数限制的才气灌输至今还是他们心中没有解开的谜底。

    赵无极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