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上杉幕府 >

第9部分

战国之上杉幕府-第9部分

小说: 战国之上杉幕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带众潜入山阴之地中,迂回到武田军后方,趁大雨发动突袭,导致虎昌大败。而在里见雉乡城重整军队的武田信玄得知虎昌失利,深感懊悔,毅然放弃了对和田城的攻势,率军离开雉乡城,直取鹰留城。当时驻军鹰留城的长野业正探得信玄将至,立即授计于鹰留城主,自己则赶返回了居城箕轮。果然,在业正的授计与箕轮长野军的配合夹击下,武田信玄的大军在鹰留城下遭到重创,死伤惨重。更无奈的是信玄始终无法突破鹰留城的防守,使得这位甲斐之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据说此战,武田军的伤亡就高达五百人以上。

    永禄3年(1560)正月,武田信玄第四次挥军包围了箕轮城。不过这次,信玄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没有与箕轮众硬碰硬,而是如铁桶般将箕轮城围得水泄不通。如此半月后,城中粮食渐尽。风雪中,勇猛若箕轮众也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绝地。长野业正见状,搬出了城中所藏美酒,与诸军士共享以鼓士气。数碗烈酒下肚,众人无不微醉。此时,业正猛地下令全军出击。箕轮城乘醉出阵,朝甲州军势发动疯狂进攻。信玄措不及防,武田军再败箕轮城下。另一方面,安中城代安中忠政按照业正吩咐,出其不意切断了武田军粮道。这一连串打击下,本欲整兵再战的武田信玄已知事不可为,只能又一次无奈退兵。

    同年至翌年(永禄4年),越後上杉出兵关东。长野氏率箕轮众、厩桥众随军出阵。当时的情景被记于关东幕注纹中:业正与箕轮众持“桧扇”之纹先行,后随之同纹为小熊滨川羽田八木原须贺谷和田等十人;再次为长盐漆原仓贺野羽尾等九人,总十九人。

    这次,却是老将长野业正最后一次纵横于他所熟悉的战阵之中。

    永禄4(1561)年,长野业正因年事已高,加之数年抗击武田的征战,身体不堪重负,终于在箕轮城病倒了。同年11月22日,业正留下“今日我躯归黄土,它朝君体亦相同”的辞世句,于箕轮城病逝,享年71岁。

    得知业正之逝,连他一生最强的对手武田信玄也是无限惋惜,感叹道:“假若箕轮业正尚在,吾终不得进军上州。”

    业正逝后,其子业盛子代父职,在上泉氏等“长野十六枪”的全力协助下,誓死镇守箕轮。然而局势已无可避免地倒向了武田氏。永禄4年11月,长野氏最大的助力小幡氏归降武田信玄,以箕轮城为中心的一揆一角被撕破。永禄7年,仓贺野城、安中、松井田三城相续陷落,武田大军逼近几成孤城的箕轮。永禄8年,箕轮城周边総社白井两城破。翌年(永禄8(1566)年)9月,武田军以二万兵力对箕轮城发起总攻势,在勇将藤井友忠等战死后,已有觉悟长野业盛大开城门,果敢杀出,突入武田名将马场信房之阵,斩敌十八骑而回。世人震撼,谓之“虎父无犬子也”!最末,自知不敌的业盛在城破时留下辞世之句“春风一度,梅樱飘落,吾之奈何;今昔身灭,空留残名,箕轮永伴”后自害。享年19岁。上州长野氏,灭亡。

    弘治3年至永禄8年,以甲州军勇冠全国之军力,武田信玄卓越超群之统御力,也不得不前后费时九年,方可突破长野业正父子防守,挺军上州。纵观甲斐之虎平生,除在十年川中岛面对军神上杉谦信外,也只得长野业正一人可阻下这战国第一人向前迈进的脚步长达数年。单看此一战绩,长野业正已然不负名将之名也!

    名将者,需知天时,晓地理,善集人和。长野业正经营西上野,各城归心,将西上野诸城联成一体,共抗武田氏侵略。故尔一城有难,众城齐助之,虽武田兵强马壮,亦不得胜。此一,人和也。业正之战,武田军势远盛,然业正不但不以赖坚城固防,反而处处探寻敌之失误,以攻为守,主动进攻,绝不放过任何一可趁之机,常是以寡迎众。此看似莽撞之法,在九年中屡建奇功,何哉?皆因业正天时地理之通晓,战法之多变无常。一雨之机;一夕之时;一酒之效诸如此类,往往稍纵即失。长野业正之长既是可将其轻松把握,趁势奋起,一战破敌。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业正掌天时,握地利,享人和,将帅之才发挥得淋漓竟至,其敌焉能不败?是以即是甲州双虎(武田信玄、饭富虎昌)亲至,最终也只能以失败惨淡收场。

第九章 越后之龙() 
在密林里徘徊了近十天后,朝定等人终于把上杉宪政带出了上野国,踏入了越后国的鱼沼郡。

    这里虽然是名义上是长尾家的领地,但是确是上田长尾家的领内,其领主为长尾政景的父亲——长尾房长。

    长尾政景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是著名的反骨之人,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过长尾景虎的信任,就算第四次川中岛之战时也是作为留守在春日山城里呆着。

    长尾政景,长尾景虎(上杉谦信)的同族。在景虎取代其兄长尾晴景成为越后守护代之后,是反对派中呼声最高的一位。政景的立场不无道理,首先,景虎得到役职的过程不怎么光彩,基本上是胡萝卜加大棒勉强得手。再者,政景是发誓过效忠晴景的长尾家二号人物,要他顺从年方19的小景虎,无论如何面子上过不去。另外,在景虎的初阵,枥尾迎击战之后,敌视自己的另一个长尾氏分支,栖吉长尾氏的势力得到很大的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景担心景虎打算除掉自己。不久之后,政景祭出自己原来的名头,以上田长尾氏头领的名义在坂本城笼城,公然对抗景虎。年轻气盛的景虎在反复被挑衅后忍耐不住,率大军把坂本城围得水泄不通。此时,领教到景虎军事天才的越后豪族们纷纷倒向景虎,军政天平的倾斜渐渐地对政景越来越不利。最后,政景向景虎开城投降,并正式臣服效忠长尾景虎。

    投降后的政景受到了宽容的对待,领有封地不变,但任职“留守役”,呆在春日山城成为景虎的得力助手。关于“留守役”,有必要做一个解释。日语中的“留守(るす)”与汉语的留守意思正相反,为“外出不在(家)”的意思。墓僦啊?

    现在的长尾家由年轻的领主长尾景虎统领,而原先的领主长尾晴景由于主和加上病重还有上杉定时的中介下,把家督的位置给了长尾景虎。

    就算这里还不是铁杆支持长尾景虎的领地,但是长尾景虎还是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家臣——直江景纲带兵一千前来接应。

    在景虎上任后景纲由于是父亲为景以来的三代老臣,并且拥护有功,成为谱代中最具影响力的重臣,与河田长亲、本庄实乃、大熊朝秀等人负责担任景虎初期行政机构的中枢及兼任奉行,而景纲主要是负责统率景虎的直属旗本及管理诸家臣的军役动员,后来在永禄五年于主公长尾景虎的名讳中拜领〃景〃字,将名字由实纲改作景纲。

    除了在内政方面十分活跃外,直江景纲在外交工作上也有不俗的表现,永禄二年景虎初次上洛时,景纲和神余亲纲便是做为使者及先头部队先行一步至京都打点各项事务并与将军和朝臣进行联络事宜,后来关白近卫前嗣因再无法忍受三好、松永等人的压迫于永禄三年远走越后时,也是由景纲代替率军出征的谦信接待,到后来永禄十二年上杉家与关东北条家合睦缔盟时,亦是景纲主要负责接待北条氏使者团的工作。

    在谦信旗本谱代军役帐中兵力仅次于山吉孙次郎丰守的景纲,于军事活动中谦信给的任务却多是守备和支援,像是在永禄四年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时,景纲所率领的2000补给部队是到最后关键时刻才投入战场支援撤退的上杉本队,将追击而来的武田义信部队击退,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这一战国中最惨烈的战争中直江景纲直到最后一刻才被派上沙场,但却发挥了最重要的功用,使上杉军完整撤退得以与武田军保持不分胜败的局势。

    天正四年,上杉谦信在将军足利义昭的请求下出兵与织田家开战,首要目标就是新降于织田家的能登田山家,上杉谦信以闪电之速兵临城下,转眼间便已席卷能登一国,景纲随军出征担任守备能登石动山城的城主职务,亦年四月景纲年老病故,享年七十岁,因为膝下无子由女婿信纲入赘继承家业,但是后来天正十年时直江信纲因口角被毛利秀广所杀,由主公景胜命樋口重光续娶景纲之女〃船〃入赘直江家,是为直江兼续。之后直江兼续亲子景明早逝,养子政重回复本原姓本多,改侍加贺前田家,从此直江氏断后。

    “外臣直江景纲参见关东管领殿和上杉修理大夫殿。”直江景纲一见到上杉家的家纹竹与雀时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景虎大人在哪里?快带我去见她。”上杉宪政把长尾景虎当做了自己的求命稻草一样,想要赶紧见到她。

    “您不在这里休息一晚?”直江景纲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不就是自己的居城没了?而且边上的上杉朝定麾下的骑马队战斗力也不弱,为何要来寻求北陆武士的援助?

    “关东管领殿都发话了,直江大人就快些带路吧。”朝定的语气倒是很平和,让直江景纲觉得这个才十五岁孩子不简单。

    “外臣明白了,请。”直江景纲一看形式后就不多说什么了,关东管领可是名义上统领关东八国和甲斐国、信浓国十国的人,就连自己的boss长尾景虎都非常重视。

    随后,直江景纲就把上杉宪政等人在两天后带到了春日山城的城下町。

    “臣长尾弹正少弼景虎参加关东管领、兵部少辅殿。”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比较高的俊美男子;而且还是穿着乌黑的大铠。

    “景虎公,我这个关东管领当不下去了,连居城都被北条家夺取,加上我唯一的嫡子龙若丸都惨死在北条纲成之手啊!”一看到长尾景虎,上杉宪政就赶紧下马,跑到她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进行哭诉,想借此博得同情后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关东,剿灭北条家。

    “管领大人节哀。”景虎也说不出什么同情的话,她也确实对北条氏康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

    “景虎殿,在下祖上的居城江户城也被北条家反复夺取,现在更是被北条为昌一把大火烧干净了。”朝定也在这个时候赶紧把自己干的坏事撇干净。

    “主公,看样子北条家确实是为祸关东很长时间了。”在景虎身边的军师宇佐美定满看到两位‘影帝’的表演时都只好这么说,毕竟人家是上司,他是臣属。

    “都进去说吧,请。”景虎就先把朝定和上杉宪政等人先请进了春日山城的本丸,并且还把朝定麾下的骑士团也在二之丸的马场进行安顿下来,还送了不少的酒食供他们吃喝。

    “管领大人请上座。”一到评定间上杉宪政就被安排在了上座的位置,就连长尾景虎都坐在了右边的首席。朝定倒是也不吃亏,在景虎的后一个位置。

第十章 暂住越后() 
上杉宪政虽然只能哭诉自己的遭遇,最多得到了长尾家所有家臣的一致同情,但是一说到出兵却没有人说话了,就只有长尾景虎一个人赞同出兵。

    “还是景虎公是忠臣啊,在泷山城一战所有的豪族、国人众、大名都抛弃了我,只有修理大夫一人为我突围创造了机会,还击杀了北条军的黑备大将多目元忠。您和他一样是真正的忠臣。”一听到长尾景虎同意出兵时上杉宪政就大规模赞扬。

    “多目元忠可是北条军的战将之一,外臣听闻修理大夫殿可是将北条军五色备的两位大将击杀了。”柿崎景家虽然在越后但是对八王子城附近的夜战还是有所耳闻的。

    “北条纲高、多目元忠两人可是北条氏康的左右手,看样子修理大夫麾下的军势也不弱,为何要吾等北陆武士的援军?”北条高广用着一脸不满的表情看着坐在主位上的上杉宪政和自己主公后一个的上杉朝定。

    “本家的军势是经过单独训练的,只是人数太少,就连现在最大兵力也就只有三千七百的足轻和现在带来的四百骑兵,北条家现在可是能动员上万军势,管领大人的山内上杉家大量的军势在泷山城被北条氏康的夜袭歼灭,就连古河公方的两万大军也是一样。目前关东没有能阻止北条家侵袭的大名了。”朝定的这一番话给了不少长尾家家臣不愿出兵的人一个警钟,要是不帮忙就等着被北条家打过来。

    “武田家才是最危险的,臣想先击溃武田家然后再为管领大人复仇!”长尾景虎貌似是看不惯武田晴信上了自己的外甥女和他为敌的。

    “弹正大人是不是糊涂了?武田晴信可不是说击溃就能击溃的人,他拥有效忠于他的甲信家臣团,而且还有战斗力很强的赤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