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军工 >

第185部分

崛起军工-第185部分

小说: 崛起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只是一幅幅并不宽阔的肩膀,和一双双不满老茧的手,然而指望这些就像在短时间内抢通道路,他只觉得自己营长简直是疯了!

    然而当他看到二连快速回填弹坑的过程后,这才发现,原来江正道真的有疯的资本!

    “有些东西可是书本上都看不到的,土木结构的弹坑回填只算个体力活……”

    就在房梁愣神的功夫,江正道已经从他身上取走了敲锤和扳手,嘴里边说着,边举起手中的敲锤,只敲了三下就把一颗硕大的道钉连同铁轨一同固定在枕木之上,既快且准十分迅速。

    房梁还没怎么看清楚,江正道已经把一根铁轨的四颗道钉打完,开始拿着扳手在两个铁轨连接处快速扭了四下,四颗固定螺丝就这样牢固的将铁轨别在一起,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迅捷异常,以至于江正道的活干完了,话还没有说完:“三锤钉一个道钉,四扳手固定一个铁轨,这才是技术活!”

    闻言,房梁的精神不禁一阵,看着大气都不喘一下的江正道,又看了看同样气定神闲,且迅速施工的其他铁道兵3营的指战员们,房梁的脑海中不禁闪过临出发前柏毅说过的那句话:“铁道兵?我知道,那就是一群基建狂魔!”

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无效果的攻击() 
房梁曾经作为实习生,跟随导师参观过白云厂的工厂建筑群,在此期间跟柏毅有过接触,却是没想到参军之后竟会在异国他乡的朝鲜相见。

    只不过他是随着铁道兵3营紧急调到南下列车组的,尽管见到柏毅有着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但两人的接触时间并不多,是以刚开始的时候,房梁根本就没弄明白基建狂魔是个什么意思。

    还以为是柏毅跟他打趣的玩笑话,所以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看到铁道兵3营指战员们风卷残云般的修建速度,房梁这才真正感受到基建狂魔的真正含义。

    如果一人能做到三锤钉一个道钉,四扳手固定一根铁轨,那还能说是熟练的人才,可要是一群人都拥有这项技能的话,那就完完全全是疯魔,而这对铁道兵3营来说仅仅是个入门的标准。

    之前跟他开玩笑的老兵解大烟,连扶道钉的人都不用,两锤子就能将道钉又准又稳的打进去,无论是角度还是力度都跟机器一般精准的恰到好处。

    还有一个跟他一般大的战士,两手各拿个扳手,只要钢轨固定牢靠,立马左右开弓,短短十几秒钟就能把固定的螺栓扭到位。

    至于那些搬运枕木和钢轨的战士们更是有着一套独到的法门,步调一致,沉稳向前,看似费力其实并没有用太多力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用管身后的固定、连接和调试,只需要沿着铁路线一直向前,便等于将路延伸下去。

    说真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房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唯有震惊与赞叹!

    然而在这片天地间,不相信自己眼睛的绝不单单房梁一个人,不远处的高空之上,正坐在一架b—26轰炸机进行实地作战情况评估的第五航空联队,第五十七大队指挥官戈麦斯中校也是两颗眼睛瞪得老大,以至于用手狠揉了几次自己的眼睛,又仔仔细细检查好半天观测用的光学设备,这才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要知道亨廷格上校亲自指挥的此次代号为“复仇者行动”的空中打击战役,可不是第五联队指挥层一拍脑门就这么发起的,早在几个月前,还是第五联队参谋长的亨廷格上校就已经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为了更精准的事实空袭作战,亨廷格上校不惜代价从国内请来了好几位数学家、统计学家和土木工程专家,以数学模型的形势,对志愿军工程部队的维修能力,美军攻击的破坏力以及铁路修建基本要素等等内容进行了极其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第五航空联队以三个攻击中队为一个攻击波次,间隔40分钟,发动两个波次以上的不间断攻击,那么对临津江冲积平原上的铁路线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就算中国工程部队拥有世界上最先的铁路修建的工程设备和技术工程师,至少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将野战铁路铺就完毕。

    然而问题是落后的中国工程部队连运输用的汽车都无法配备齐全,就更别说先进的工程设备了,至于技术人员更是少得可怜,甚至还有很多官兵连字都认不全,就着这样一群半文盲性质的原始工程部队,就算炸断五公里的铁路线,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也休想修复完毕。

    正是靠着这帮美国专家“细致”的研究和狂拍胸脯的保证,亨廷格上校这才制定了这一套信心满满的计划,当时作为第五联队作战处副处长的戈麦斯中校全程参与了整个计划的制定。

    是以别人或许不知道专家们的评估结果,但戈麦斯却是最清楚的,也正因为如此,眼前的结果才让他从灵魂深处感到震撼。

    要知道他所指挥的第五十七航空大队作为此次“复仇者行动”的绝对主力,犹如最精密的机械一般,不折不扣的执行者亨廷格的作战计划,从下午两点开始已经持续两个波次的空中打击,按照之前专家们的测算,对铁路线造成的破坏完完全全是毁灭性的,以至于连修复的希望都渺茫到几近于零。

    然而落入他眼中的却是一段段完好不损的笔直铁路,无论是路基、枕木还是钢轨,毫无损伤的横亘在地面上,说实话,如果不是他全程参与两波空袭,亲眼见证雨点般的炸弹倾泻在铁轨之上,戈麦斯中校甚至都会以为他手下的飞行员是否真的打击过隧道口这条路段。

    更重要是,中国工程部队这种好似打了鸡血似的修建速度并没有停歇,而是一直在持续着,就在戈麦斯乘机盘旋的几分钟当口,下面的中国工程部队又向前推进了将近一百米,若不是遇到一个弯道,稍稍迟滞了中国工程部队的推进速度,戈麦斯相信中国人的速度会更快。

    但也正是刚刚完成的那个弯道,令得戈麦斯中校脸色有些发烫,就好像被人扇了几个耳光,有种火辣辣的感觉,没办法实在是那个弯道像极了中国人脸上讥诮的嘴角,摆开架势毫无顾忌的向天上的戈麦斯等人肆意的嘲笑!

    “fuck!”

    沉默着乘着飞机转了几圈,戈麦斯中校终于忍不住爆了句出口,旋即抓起一旁的无线电通话器,没好声气的说道:“上校,我发誓,这辈子再相信那些专家们的话,我就德克萨斯农场里的一坨牛屎,娘的,就算酒吧里胡侃的醉鬼放的屁都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们靠谱!”

    身在基地内,正准备亲临前线指挥第三波攻击亨廷格上校,忽然没头没脑的听到这么一番话,顿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分明是让戈麦斯去查看前两个波次的攻击效果,怎么结果没收到,反倒是让专家莫名躺枪?

    好在亨廷格脸上困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戈麦斯接下来的话惊得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过了好半天方才讷讷的问道:“你确定前两个波次真的毫无效果?”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间空袭() 
“毫无效果!”

    戈麦斯中校的回答斩钉截铁:“中国工程部队的效率简直难以想象,如果说蚂蚁是这个世界上的基建大师的话,那么我敢保证中国人这种生物已经超越了蚂蚁,他们就好像被女巫施了魔法一样,修起铁路简直快得惊人。

    你知道吗,短短10分钟他们就修好了将近一百米,若不是亲眼看到,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发了疯的人”

    嘴上说着中国人发了疯,可事实上此时的戈麦斯却更像是受了刺激的疯子,嘴里叨叨说个不停,以至于手握无线电的亨廷格上校耳膜都被刺的有些生疼,但他却没有阻止戈麦斯的唠叨,更没有将耳机丢到一旁置之不理,而是阴沉着脸听着传过来的每一句话。

    “复仇者行动”是亨廷格执掌第五航空联队大权以来主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战役,对第五联队的其他军官来说或许没什么,但对他亨廷格却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驻韩美军的将军们,乃至远在东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大佬们都在看着他,若是此战打得好,那旁人口中的亨廷格上校便利即可变为亨廷格将军,第五航空联队的指挥权也会顺理成章的交到他的手里。

    然而一旦失败

    亨廷格实在不敢想象失败的后果,不管怎么说他的这套收缩战线的作战计划,引起的非议并不小,第五航空联队的官兵们自不消说,就连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将军也对这套计划持保留态度。

    可以想见,如果此次作战没有达到预期,令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列车顺利送达前线,无异于宣布李奇微将军的反攻作战的彻底失败,到那时功亏一篑的李奇微将军会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对亨廷格上校来说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正因为如此,亨廷格上校对这套作战计划的执行可谓是细致而又精确,甚至连每一根铁轨的投弹量都进行精确的测算,至于进攻时长和攻击节奏更是控制的妙到毫巅,整个过程也如同教科书一般,打得是即完美又高效。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苏联遇到那两次强有力的攻击波次,也只有望路兴叹,窝在山体隧道里等死的份儿,只可惜,如今的对手并不是寻常的普通国家,而是中国!

    一个不知何时便能创造出超越专家预判的中国!

    “第三波次攻击推迟一个小时,中校,请你继续保持航空侦察,盯紧他们的一举一动”

    良久的沉默,换了的却是推迟进攻的命令,戈麦斯中校听罢说不错愕,那绝对是不可能,于是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表,难以置信的回应道:“推迟一个小时?那时天已经黑了,难不成你想实施夜间空袭?”

    说出夜间空袭这个战术用语之后,就连戈麦斯中校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各国空军来说,夜晚依然是最大的敌人,尽管在二战时期出现了应用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和轰炸机,但想要组织一次夜间大规模空中作战,其难度远比白天要大的多的多。

    正因为如此,只要不是紧急情况下,各国空军都不会轻易实施夜间作战,然而亨廷格却抛开当下最容易的作战方式,选择最艰难的战术打击方案,尽管是亲耳听见,但戈麦斯中校依然觉得无线电那头的亨廷格是疯了。

    舍易求难的亨廷格上校疯了吗?

    自然是没有,之所以如此选择,原因很简单,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考量!

    借着黄昏的余辉实施的这次第三波次攻击,本就是一次补刀行动,旨在依托前两个波次的打击效果,将中国后勤补给列车困在山体隧道里后,再以第三波次攻击将内中的中国官兵和物资彻底封死在隧道内,使其成为埋葬中国后勤部队的坟墓。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前两个攻击波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工程部队以难以置信的能力迅速修复损毁的路段,如此等他在率领负责第三波次攻击的二十余架笨拙的轰炸机赶过去,中国的列车组估计早已驶离受困的山体隧道。

    当然,亨廷格也可以选择强行攻击行驶中的中国列车组,但问题是中国军队部署在铁路沿线的防控高炮部队也不是吃干饭的,前两个攻击波次所使用的还是空中机动性十分良好的a—1攻击机;

    结果还是被沿铁路线布置的中国高炮部队击落三架,击伤五架,细细算下来就是一个中队的损失,a—1尚且如此,飞行速度慢,机动能力差的b—26轰炸机也就可想而知,所以从现实状况出发,使用b—26轰炸机也不合适,只能再次把a—1攻击机顶上去。

    可问题是整整一天的攻击行动,早就让第五航空联队的a—1攻击机队疲惫不堪,强行拉出去作战效果自然不佳,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将难度拔高,实施夜间空袭。

    如果一项战术方案连自己人都难以置信,那么对手也不可能摸到己方的真实意图了,夜间空袭是难,但夜间的防空更难,而相较于美国空军自二战时起就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夜间大规模空袭的战略战术,中国的夜间反空袭作战根本就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白板,能不能在漆黑的夜空里找到目标都是个未知数,就更别说防空了!

    更何况对于夜间空袭来说,亨廷格上校也并不陌生,出身于美国陆军第八航空队的亨廷格,二战时一直驻防英国,期间不但参与对德国夜间的战略轰炸,更是在战争末期亲自指挥了两次针对柏林的夜间战略空袭,可以毫不夸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