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军工 >

第227部分

崛起军工-第227部分

小说: 崛起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这个时候,责成重火力连在铁元以南12公里的中子山建立阻击阵地的命令下达到重火力连的连部。

    尽管对全局战况了解不多的老唐心里对这次阻击战多少有些埋怨,可当他从某主力师作战参谋那里得知西线志愿军主力的危局后,便毫不犹豫的将埋怨抛到九霄云外,立刻率领还未完成火线整编的重火力连开进中子山。

    可当他将中子山前前后后的地形看过一遍后,如刀的眉毛便深深的皱了起来,无他只因为这道铁元防线里的中枢要冲实在是没办法展开太多的兵力,制高点235。7高地上最多最多只能放一个排。

    而四周陡峭的山路让敌军进攻难度增加的同时,也让己方的增援变得异常困难,特别是在美军强大的空地火力面前,对235。7高地的增援一个弄不好便会遭到惨重的伤亡。

    可要是不增援,仅凭一个排的兵力,就算攻势修得再坚固,也顶不住美军空地一体的联合绞杀。

    当然,按照某主力师的作战方针,一些山头要点在情况不利时可以主动放弃,转入下一道防线继续战斗。

    可问题是中子山位于6号和13号公路之间,斜侧还有一条铁路穿过,三条主干道无不是北上三八线的战略要道。

    因此,如果将铁元看做是一个人,那么三条主干道便是这个人的大动脉,而位于大动脉交汇处的中子山便是这个人的心脏。

    也就是说,只要扼守住中子山,便等于保住了铁元,若失守,铁元便难保,正因为如此,中子山无论如何也要守住。

    但增员困难,且兵力无法展开的中子山主阵地就是一块绝地,想要在美军强大火力面前死守三天,简直堪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老唐便冥思苦想破解之法。

    起初他想用张黄鑫的坦克部队,以防护力极佳的装甲,时不时的向进攻的美军发起反冲击,从而减轻主阵地的防御压力。

    可带着张黄鑫看了一圈中子山周围的地形后,张黄鑫却是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没办法,中子山周围的崎岖山地就好像无数铁链,束缚住装甲部队的手脚,再加上周边弥补的水网,简直就是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噩梦。

    到时候装甲部队非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有可能还会成为主阵地指战员们的拖累。

    眼见先前无往而不利的装甲部队都毫无办法,老唐差点没急到抓狂,恰在此时,柏毅打着调查117号坦克残骸被俘获名头来到铁元前线,老唐登时就有种盼到救星来了的感觉,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总有将难题化解于无形的办法。

    于是还没等柏毅开始展开工作,便主动登门,将重火力连所遇到的情况向柏毅这么一说,果然柏毅只是略略一沉吟,便开口说道:“我这里还真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只有六门二战时期的150mm重炮,不知道你会不会嫌弃它们太老旧?”

    “不嫌弃,不嫌弃!”

    一听是德国的150mm重炮,老唐不当宝贝供起来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嫌弃,赶紧兴奋的应道:“这么好的东西,我可是求都求不来,哪里会嫌弃?”

    就这样两人便初步敲定了将六门德制150mm榴弹炮划归重火力连的初步意向,怎成想,自己无意间的几句说笑,究竟手握六门德械重炮支配权的柏毅给惹毛了,直接开口就要撤掉六门火炮的支援。

    这让承担沉重防务压力的老唐如何不着急?

    如果是其他人,老唐也不至于如此,毕竟调往前线的人员和装备,志司和某主力师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可柏毅答应的六门德制sfh—18型150mm榴弹炮却不同。

    它们本质上是从苏联进口的废旧钢铁,尽管经过白云厂的组装和修复,这六门炮还是存在一些不大不小的毛病,性能上并不稳定,是以这六门炮完成组装后一直作为炮兵的实物教具,安置在大后方。

    只是为了响应中央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重要指示,加快炮兵火线成军的效率,这六门德制火炮便作为学员教具被运到朝鲜,成为入朝炮兵新兵实操火炮之用。

    正因为如此,这六门德制火炮并不隶属于任何一支前线部队,而是由志愿军后勤部管辖,具体的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柏毅!

    所以柏毅对这六门德制火炮有着绝对的支配权,给他老唐自然是为了前线的胜利,不给他也是应该,毕竟那六门德制火炮只是炮兵学员的教具,整体性能老旧不说,弹药基数也少得可怜,若非如此,志司早就将其调往前线了,是以就算柏毅拒绝,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老唐也是真没办法了,志司虽然为某主力师加强了一个炮兵团,但支配权是在师部,他想要支援手续太繁复,想要有立竿见影的火力支援,只有柏毅这个非主流炮兵才有可能,否则就算打死老唐就不想用这些个老旧的重炮。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老唐也只能向着柏毅恳求道:“算我的不是,您可千万别把那六门重炮撤回去呀!”

    “看在你自我批评表现良好的份儿上,那六门炮就留给你了,到时候他们会在中子山以北16公里的冷黄山反斜面构筑炮兵阵地”

    “等等,老柏,我没听错吧,距离中子山16公里,那么远,你能打到美国鬼子吗?”没等柏毅把话说完,老唐便一脸狐疑的望着柏毅,满眼的诧异莫名。

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增程弹(上)() 
老唐不能不为之诧异,早在从重火力连重新整编时他便见过那六门德制sfh—18型150mm榴弹炮,所以很清楚这款炮有着怎样的射程。

    满打满算也就将将超过13公里,与同时代的美、苏两国的主力大口径火炮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如果想用sfh—18型150mm榴弹炮进行火力支援的话,炮兵阵地与前沿主阵地的距离最多不能超过10公里,否则炮弹就不是落到敌人的头顶上,而是要打在自己人的脑袋壳上。

    但柏毅一张嘴就把阵地设在前沿主阵地之后16公里处,这个距离别说提供火力支援了,明摆着是要瞄准自己人狠打的节奏,以至于老唐直愣愣的看着柏毅,心中暗想,这家伙莫不是聪明过头,疯了?

    可在下一刻,老唐忽然意识到什么,呆愣愣的神情就仿佛被圣光点亮一般,瞬间变得欣喜而又吃惊,就连说出的话都有些激动的颤抖:“老柏,你是不是又搞出什么新东西?快说说,到底是个什么好玩意?”

    本来还想在老唐面前卖个关子的柏毅,没成想这货这么快就猜到其中的门道,不禁有些遗憾,心道难不成自己就不能搞个惊喜?

    “都是一个锅里刨过食的老兄弟,你就别再俺老唐面前卖关子了,要是搞惊喜,等美国鬼子上来,咱们让他们好好惊喜惊喜,行了,赶快讲讲,你到底又搞出啥新式武器?”

    柏毅这边还在为惊喜被拆穿而郁闷的时候,老唐却一脸焦急的催促起来,眼见老唐那猴急的模样,柏毅知道这惊喜也只能留给打过来的美国人了,毕竟眼前这家伙跟自己时间太长,那些个固定套路早就烂熟于心,估计就算不麻木,也审美疲劳了,还谈什么惊喜?

    于是便深深叹了口气:“也不是啥新装备,无非是当年德国所装备的150mm火箭增程弹,不过是白云厂消化的最新德国技术成果罢了。”

    闻言,老唐的精神便是为之一震,尽管从没见过火箭增程弹长得什么样,也不清楚具体的性能如何,可光听这名字,就是很厉害的样子,更何况这弹药背后可是有柏毅在背书,那性能自然是差不了。

    至于为什么?

    翻开柏毅这一年来的履历就会知道,他所研制的武器装备无不是性能出众的精品,其他部队老唐不知道,反正他们重火力连可是在柏毅所研制的装备支撑下,战斗力提升了一大截,否则也不可能历经数次大战,还能成建制的撤回来。

    正因为如此,当听到这种新弹药后,老唐连询问具体性能的心思都省了,只要知道这是柏毅搞出来的就足够了,因为在他眼里那就是精品的代名词,他就放心大胆的用就是了。

    至于什么白云厂消化的技术成果,什么德国二战时期应用的技术,统统被老唐自动忽略,因为在他看来这都是柏毅谦逊的托词,技术工作者嘛,脸皮就是薄,哪怕曾经是野战军军人的柏毅也不能免俗。

    这让自以为脸皮够厚的老唐很不以为然,只用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无声的告诉柏毅,我知道是你搞出来的,别解释,我知道就是你!

    随后便不再纠缠什么火箭增程弹,射程有多远,作战效能如何的无聊话题,而是直接就炮兵观察哨的建立,通讯电台频率的确认,呼号暗语的设定等实际问题同柏毅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这让柏毅很是郁闷,自己可是抛出来一款新装备好不好,你老唐就不能做个捧哏让老子好好装装逼?

    虽说柏毅也知道,老唐对自己是无条件的信任,可问题是他并不是什么自命清高之辈,讲究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相反的,他骨子里就是个俗人。

    这种拿着新式装备在老友面前炫耀技术的机会的,他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很乐意的,可老唐这货到好,直接把无条件的信任拿出来,就直接把他炫技的过程给省略了,这让柏毅如何不郁闷?

    “三排排长武晨前来报告!”

    就在柏毅郁闷的跟老唐商量着具体的火力支援细节时,三排排长武晨忽然在门口绷直身子:“请指示!”

    “别绷着,没外人!”见是武晨来了,正跟柏毅说话的老唐很潇洒的摆了摆手,旋即沉声问道:“之前教给你的炮兵参数测算法你还记得不记得?”

    “记得,当然记得!”

    武晨毫不犹豫的点点头:“你说那是老连长跟咱重火力连留下的魂,无论如何都要记牢,不然就不是重火力连了。”

    武晨所说的老连长正是在松虎峰牺牲的老葛,那个要记牢的魂就是老葛时常炫耀的炮兵快速测算法,这套当年柏毅在塔山前线所运用的炮兵定位法,自打交给老葛后,就被这货占为己有。

    入朝作战后,便时不时的拿出来跟着手下的战士们炫耀一番,老唐就是在那时跟老葛学了这套方法,之后老葛牺牲,这套定位法便被老唐当做重火力连的一项传统,要求重火力连的战士们都要学习。

    柏毅之前并不知道源于他的炮兵快速参数定位法,竟然被老葛和老唐两代重火力连连长发展成为这个连独有的传统,在惊叹之余也不禁暗自腹诽,不让别人装逼,这两货到好,将逼都装成了传统,想想自己还是清高的紧呀。

    一番感慨还没抒发完,接下来的一幕就让一项自诩装逼老手的柏毅惊得目瞪口呆,只见老唐用手指夹着烟卷,不咸不淡的抿了一口,在呼出缭绕烟雾的同时,脸上带着几许满足的冷笑很是傲然的淡淡说道:“那是当然,阵地都设在16公里之外,你说射程得多少?火箭增程弹,你听听这名字就知道,那射程少说也得20公里!”

    “真的?”武晨双眼登时喷出无数小星星。

    “你不想想老子什么时候在这上面说过假话?”老唐很潇洒的弹了弹烟头上的灰烬,笑容更加自信而又灿烂:“再说了老子是谁?这点儿小东西还不是手到擒来?犯得着跟你们一样满嘴跑火车?”

    “是,是,那绝对差不了,正所谓连长出马一个顶俩!”武晨登时就将大拇指递到老唐面前,只看得柏毅是满头黑线呀,终于见识到重火力连是如何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火箭增程弹(下)() 
既然老唐将戏份全都抢光了,柏毅也就没必要再赖在重火力连里不走了,于是待吃完午饭便收拾行装准备返回位于后方的炮兵阵地。

    尽管在返程时的风景很靓丽,柏毅依旧很郁闷,但很快也就释怀了,毕竟他在火箭增程弹的研制中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

    不过是在前往朝鲜前,确定的一个研制方向而已,至于具体的研制则完全是靠斯图腾贝格等一众德国专家完成的。

    而这些德国专家早在1941年便为纳!粹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火箭增程弹,并成功应用于sfh—18型150mm榴弹炮,创造出19公里的最大射程。

    尽管在战争末期,火箭增程弹这类特种弹要,因为制造难度大,弹药威力小,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逐渐从德军的军火采购名单中剔除,但相关的技术却完整的保留下来。

    并随着被俘的德国专家来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进而又辗转被带到了中国,并最终在白云厂获得了新生,重新成为量产的新式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