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军工 >

第250部分

崛起军工-第250部分

小说: 崛起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王小东这话说得是底气十足,除了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之外,作为铸造车间的技术骨干,王小东一直在追踪各类制造工艺的发展,虽说谈不上面面俱到,但基本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正因为如此,当他听到柏毅的话,第一感觉便是认定柏毅疯了,因为喷气式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高精密的精锻机进行锻造方可使用,这条不成文的制造工艺几乎已经成为喷气式发动机生产的铁律。

    不说他们这些搞军工的,就是那些对机械加工稍感兴趣的爱好者都对此了然于胸,哪成想身为白云厂技术领军人物的柏毅却犯了这么个低级错误,实在是令人好笑。

    其实不止是王小东,陈耀阳和李忠何尝不是如此,本以为柏毅能有怎样的高明论调,却不成想竟是这般的异想天开,也就是两人老练沉稳,表现的不那么明显罢了。

    几个人的表情变化,柏毅早就看在眼里,不禁深深吸了口气:“目前涡轮叶片的主流工艺的确是精锻,但你们是否知道应用此等工艺制造出来的涡轮叶片的合格率是多少?使用寿命又是多少?”

    “这个……”

    王小东还想要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愣是说不出来,尽管他对精锻工艺制造喷气式发动机叶片的情况了解不多,但也清楚的知道,如今涡轮叶片的合格率和寿命都不是很高。

    不说别的,就说如今正在朝鲜上空鏖战米格—15所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大修的间隔时间和更换时间都比较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涡轮叶片在高温高压下容易发生皲裂与断纹。

    这固然有材料方面的原因,但制造工艺上也必然存在相应的问题,不然频繁出现这种情况。

    尽管知道其中的问题,但王小东先前的话说得实在太满,再加上他始终不相信除了精锻工艺外,还有什么工艺能制造出更为出色的涡轮叶片,是以想了想后,还是死鸭子嘴硬道:“就算精锻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也只有这种工艺适用于涡轮叶片的制造,不然凭着美苏这样的强国,那可能还死抱着精锻工艺不放?”

    “不是他们不放,而是没有更好的工艺去替代精锻。”

    “难道你就有?”王小东不屑的追问。

    “当然!”

    “那是什么?”

    “熔模铸造!”

    听闻此言,王小东不禁疑惑的皱紧了眉头,不止是他,就连陈耀阳和李忠也是面面相觑,满脸都是问号。

    没办法,柏毅所说的熔模铸造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过新颖,以至于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就更别说了解了。

    不过对王小东等人陌生,但对柏毅来说却是在熟悉不过了,这种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便开始应用于喷气式发动机涡轮叶片制造的工艺,以其完成度高,结构性好,强度大,一经运用便立即取代原本的精锻工艺,成为涡轮叶片最重要的制造工艺之一。

    哪怕是随着多轴数控机床的应用导致涡轮叶片的制造出现新的革新,可熔模铸造工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依旧在第五代战机发动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此应用范围广,经久不衰的制造工艺,自然是军事装备学里的必修课,正因为如此,柏毅对这个工艺可谓是相当的熟悉。

    也正因为如此,在白云厂铸造车间成立没多久,他便有着将这项工艺在铸造车间里推广开来,毕竟随着国内相关部门对苏联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样机和图纸的深入研究,未来不管是仿制和自研,基础的制造工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涡轮叶片以其重要作用,更是喷气式发动机制造方面的核心,在目前机床技术尚未达到数控化,多轴机床无法应用的情况下,想要制造出性能良好的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熔模铸造工艺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蜡法() 
    不过这种好办法柏毅是知道,可在场的其他人却是一脸的茫然,还是陈耀阳最先反应过来,对着柏毅问道:“老柏,你说的这个什么熔模铸造,到底是个什么工艺?怎么我们从来就没听说过。”

    “不是你没听说过,而是你没真正的注意过,其实这种熔模铸造法呀,咱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已经搞得有模有样了。”

    柏毅的这番话听得三人真的面面相觑,实在是搞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古代工艺能应用到现代喷气式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造上。

    对此柏毅并没有卖关子,没等三人发问便开口吐出几个字:“那就是失蜡法。”

    一听失蜡法三个字,李忠和王小东到是没觉什么,毕竟他们是搞技术的,又不是玩收藏的,所以对这种古怪的名称也就是好奇一下。

    可陈耀阳却是眯起双眼,紧抿着嘴唇呢喃道:“失蜡法……构筑完整,形势复杂,成型度好……如果配上合适的铸范……”

    说到这里,陈耀阳眯起的双眼忽然猛的一睁,一只手狠狠的在自己的黑色手提包上拍了一下,兴奋的大叫道:“嘿……这么好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我可真是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我竟然,嗨……亏得我家以前有那么多典藏,真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呀!”

    包括柏毅在内的三人被陈耀阳抽风式的举动吓了一跳,特别是李忠和王小东两人,更是跟看疯子一样看着陈耀阳,那怪异的眼神仿佛再说,你今天出门究竟吃没吃药。

    陈耀阳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有些失态,连忙讪讪的笑了笑,解释道:“实在是太高兴了,没办法实在是没想到祖宗传下来的失蜡法,竟然是解决涡轮叶片一次成型的利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李忠这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柏毅抛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名词也就算了,现在连陈耀阳也开始打起了哑谜,这让本就为铸造车间今后发展操心的李忠再也没有那般好的耐心烦,直接对陈耀阳说道:“老陈,有什么你就直说,可别藏着掖着。”

    “不藏着掖着,非但如此,还要将这个失蜡法真正的发扬光大,让你们铸造车间成为比肩世界的技术龙头。”

    陈耀阳笑得可谓是合不拢嘴,别人不知道,可陈耀阳对失蜡法太清楚不过了,作为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族,打陈耀阳曾祖父起就开始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

    从铭文内容到锻造手法,经陈家几代人的努力,还真让他们弄出不少名堂,其中的一项便是对秦汉以前的失蜡法铸造工艺的研究与还原,并以此为依据,对清朝宫廷铸造工艺进行改进,留下不少宝贵经验。

    尽管后来时代变迁,陈家的无论是收藏还是前人留下的笔记典籍在数十年的战火硝烟中几近消亡,但厚重的家学渊源还是让陈耀阳懂得不少中国古代金属器物的制造方法和部分细节。

    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柏毅提出失蜡法之后,立即想到其中的优劣得失。

    当李忠和王小东听完陈耀阳对失蜡法的介绍后也是相当的震惊,特别是王小东,根本就没想到这种看似落后的古老工艺竟然还有这等神奇的效果,不但能完整的铸造出各种复杂的曲面和形状。

    更重要的是结构强度异常的牢固,而喷气式发动机涡轮叶片因为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对曲面流线度、整体结构强度以及基本重量都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而以往的精锻加工,由于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在涡轮叶片的加工中很难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产品质量始终上去不,而如今失蜡法的出现,却正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王小东激动得不行,涨红着脸连连叫道:“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好,陈科长,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

    “好的方法是没错,但要是没有慧眼识珠的人,否则再好的方法也不过是明珠蒙尘。”陈耀阳点点头,又摇摇头,但目光却在说话间柏毅,感叹、庆幸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最终化作不加掩饰的钦佩。

    知道失蜡法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甚至还有不少本身就是失蜡法的铸模高手,但却没有一个人将这种古老的技艺与现代尖端军工制造联系在一起。

    而柏毅却能毫不费力的做到这一点,这说明柏毅不但将现代军工制造技术摸得十分透彻,就连传统的古老技艺也是熟稔无比,若不是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又怎能提出以失蜡法为基本工艺的熔模铸造?

    见微知著,光凭这一点陈耀阳便觉得自己不如柏毅多矣,不然他也不会在柏毅点名后大呼父祖的金石收藏暴殄天物了。

    李忠尽管是自学成才,但能够掌控一个铸造车间,手底下也是有些真本事,因此听了陈耀阳的感叹也立马反应过来,看向柏毅的目光更是崇敬得不得了。

    到是此时的王小东,再也没有先前年轻气盛的架势,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想着之前还有些看不起柏毅,觉得这个副总工程师连约定俗成的常识都不懂。

    现在看来,人家那里是不懂,根本就是对各类工艺掌握得精熟无比,这才大胆的提出利用传统的失蜡法为基础,创造出熔模铸造工艺。

    如果这样的人还能被笑话的话,那他王小东就真成为这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

    好在王小东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片刻的自责与懊悔之后,便一步向前,冲着柏毅毫不拖泥带水的鞠了一躬,朗声道:“柏工,之前……是我错了。”

    王小东的这个举动让柏毅稍稍有些错愕,这也是他不知道陈耀阳等人的想法,否则绝对会大呼我哪里会融汇贯通,明明是书本上白纸黑字就那么写的,兄弟我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

    可事已至此,就算此时的柏毅知道了,也无法改变什么,更没办法解释,所以也就见好就收,连忙扶起王小东,拍了拍对方结实的臂膀:“既然有了方向,那就不用担心你们铸造车间的发展问题吧?”

    “不用了,不用了,单单这个熔模铸造就够我们吃一阵子了!”王小东赶紧连连摆手,貌似觉得这句话还有些不够力度,犹豫一下又再次说道:“等下回去我们就开始研究熔模铸造,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咱可不能丢!”

第四百七十八章 惊动() 
    确定了方向,李忠和王小东也不在停留,立即返回铸造车间,开始研究熔模铸造工艺。

    陈耀阳也自告奋勇的加入此项工艺的研究当中,没过多久,白云厂的熔模铸造工艺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对此柏毅到没有过多参与,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不过是提点一下铸造车间未来的发展大有可为,让李忠和王小东等人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也就可以了,若是真的事事都要细致参与的话,那面对偌大的一个白云厂,柏毅这副血肉之躯累也累死了。

    不过这对陈耀阳和王小东等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然而这对刚刚从朝鲜战场上返回京城的军备首长来说却是个天大的难题。

    自从总后首长从苏联取得RD—9发动机的规划图纸和实物样品之后,便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开始初步的仿制工作。

    之后由于工作调整,军备首长主抓军工生产工作,更是下大力气要将这款关系未来的重要装备仿制出来。

    因此军备首长不但集中了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还将从海外归来的航空专家全部召集起来,组成航空动力研究室,专门负责对RD—9发动机的仿制工作。

    可惜的是,除了图纸绘制方面稍有进展外,其他的其一切几乎止步不前,特别是在具体的制造上更是原地踏步,这让刚接手军工生产不就的军备首长很是头疼。

    “付教授,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并不宽大的办公室内,摆放着几张简朴的座椅,整洁的地面与墙上悬挂的图标令这间办公室显得庄重而沉寂,但却挡不住此时此刻难以言说的压抑气氛,亦如军备首长脸上那阴沉的脸,无处发泄之下只能猛抽了几口手中的烟

    不过与之相比,坐在办公桌另一面的付教授那张儒雅白净的脸更是沉得可怕,本来对烟草极度厌恶的他,此刻面对飘过来的浓重烟草味,如若未闻,在一次又一次的叹息声中,将烟雾大口大口的吸入肺腑。

    这要是被熟识付教授的那些美国学者看到,绝对会惊掉下巴,绝不会想到这个曾经因为一丝烟味儿,而跟麻省理工航空动力实验室主任大吵三天的牛人,竟会主动的吸二手烟,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但现在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就这么发生在这间并不起眼的办公室里。

    “如果没有外援仅凭我们自己的话……理论上……真的很渺茫。”和着浓重的烟草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