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军工 >

第253部分

崛起军工-第253部分

小说: 崛起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如此,精锻机便成为此次中苏谈判的核心意向之一。

    然而苏联人对中国如此给予发展包括航空工业在内的高端军工产品的做法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在他们眼中,中国这样毫无工业基础的国家,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做苏联的配套,如果能协助远东苏军完成对太平洋方向的前出,那才是最佳的方案。

    基于此,苏联并不希望中国的军工产业面面俱到,只要有基本的枪械和火炮的生产维修能力即可。

    至于其他高端装备,背后的苏联完全有能力提供和生产。

    所以在很多苏联代表团成员看来,中国引进包括精锻机在内的高端精密设备简直就是多此一举,因此不少人很不以为然。

    然而中国的引进项目可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试问谁会不动心?

    特别是那些生产周期长且发展潜力大的苏联机械制造厂,单靠国内的军工生产和少量的民用订单也不过是勉强度日,想要完成未来数年的宏伟计划,实在是有心无力。

    于是他们便将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希望能从中国的大规模引进当中分一杯羹。

    毕竟在他们看来,即便中国有了这些高精尖的机械设备,没有配套的工人,没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没有响应的技术底子,根本就玩儿不转。

    这就好比四、五岁的小孩子,玩玩玩具车就可以了,却偏偏想去开真正的汽车,到最后也只能撞的头破血流。

    正因为如此,苏联人的态度很是暧昧。

    直到苏联武器装备部部长乌斯季诺夫的到来,才最终让苏联人摇摆的态度定格在一个方向,但也就此亮出雪亮的长刀,准备狠狠宰中国人一把。

    102首长尽管不知道苏联人具体的所思所想,但凭着这么多年革命斗争的经验,也从中窥探出些许端倪,所以尽管精锻机等设备的谈判几经反复且异常困难,102首长始终坚持贯彻自己的意图。

    而如今,眼看付出些代价就要将这类费尽心思才能拿到手的重要设备如愿以偿引进回国,军备首长却在这时告诉他有可能不需要这类设备,这让102首长是情何以堪。

    都是多年的老战友,102首长的想法,军备首长怎么能不知道,于是102首长的问话刚刚落下,那边军备首长不疾不徐的话音便通过电话听筒缓缓传来:“知道老伙计你那里不太顺利,怎么样?要不要给你点支援?”

    “怎么支援?”

    “相当于一个师的支援!”

    ……

    “几点了?”

    同一时间,另一间休息室内,乌斯季诺夫抿了口咖啡,偏过头看向刚刚整理完谈判报告的格列奇科。

    “还有七分钟15点。”

    “这么说已经快80分钟了。”

    “是的,中国人这一次的商讨时间确实有些长,您看我们是不是先回大使馆休息下,明天再……”

    “不,就今天!我敢断定,中国人这次一定会就范!”

第四百八十三章 形势逆转(中)() 
    一旁的格列奇科微微皱了下眉头,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

    一个多小时前的那场谈判,那位102首长的态度强硬的出奇,看那架势,别说什么就范,能不能继续谈下去都成问题。

    “要不要打个赌?我亲爱的格列奇科同志!”

    乌斯季诺夫的言语间带着异乎寻常的淡然与自信,他没办法不自信,因为在先前的谈判中,他已经从102首长的言谈举止中看出中国对先进设备的渴望。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他临时将售价提高三倍,双方就可以立马订立合同。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安心的狮子大开口,这么好的猎物,要是不狠狠咬上一口,那就不是乌斯季诺夫了。

    只是乌斯季诺夫的自信,似乎并没有感染格列奇科,他总觉得其中透着些古怪,尽管他并不相信以现在中国的技术实力能够掌握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造技术,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种莫名的不安。

    “怎么?你不相信我?”

    看着格列奇科依旧皱着眉头,乌斯季诺夫不禁淡然一笑,开口问道:“还是你觉得,中国人真的如传闻一样,掌握了更先进的制造技术?”

    “不,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制造技术,这是毋庸置疑的。”格列奇科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就好比是大人对幼儿园小朋友的拳击赛,弱小的一方就必然要等着挨揍,当然在谈判桌上要斯文一点,但对中国这位小朋友来说,我们这个大人绝对是高不可攀的。”乌斯季诺夫有些戏谑的说道。

    “只是……”

    格列奇科还想说什么,却被乌斯季诺夫伸手打断:“我很清楚你们这些专家的严谨态度,当然也不可否认被带走的那位大使对你的心里造成了很意外的冲击,但有些时候往往严谨便意味着机会的流逝,这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当中不止一次的重复过,尽管现在我们坐的是谈判桌,不过较之真正的硝烟,这里丝毫不差。”

    说完,乌斯季诺夫斜睨了眼身旁的格列奇科:“怎么样?敢不敢赌这一场,两瓶伏特加的赌注。”

    “我……”

    格列奇科还想说什么,便在这时,屋门被突然打开,102首长龙行虎步的外面走进来,落座后也不怪外抹角,直接冲乌斯季诺夫道:“你给的价钱太高,我们承受不起,如果降低一些,今天我们立马签字。”

    虽然翻译的时候,某些词句略有变动,但乌斯季诺夫还是敏锐的察觉到102首长在态度上的细微变化。

    要知道在一个多小时前的那场谈判中,102首长可是死咬着价钱不放的,甚至为此一度差点拍了桌子。

    可是现在,却说出降低一些的话,这其中的意味,只要能坐在此间屋子里的人,都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乌斯季诺夫当然是更明白,于是他有些可惜的瞟了格列奇科一眼,好似在说,看到了吧,中国方面服软了,没来得及赢你的两瓶伏特加真是可惜。

    格列奇科唯有苦笑,就算有必赢的把握,他也不敢跟一位当红部长赌,更何况这场赌局根本就没得赢。

    “很抱歉,我亲爱的中国同志,你的要求我们没办法答应,因为你们要的东西根本没办法用金钱衡量,所以能出售给你们,本身就是最大的诚意,同志加兄弟的诚意。”

    “哦?这么说,我们还要好好感谢你们了?”

    102首长如果知道面前眉来眼去的老毛子拿中国的事开赌局,绝对会气得轮拳头揍人,尽管如此他还是气得不轻,被人宰还得兴高采烈的感谢人家,当年的汉奸也不过如此。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忍下一口怒气,102首长沉声道:“那我们不要呢?”

    “不要?”

    乌斯季诺夫仿佛是听到什么好笑的笑话,满不在乎的嘴角轻撬,斜睨了眼对面的102首长,扯着语调耸了耸肩缓缓说道:“你们要是不要,那我们也没办法,当然,你可以说你们有能力自己造出来,但问题是,你们中国有这个实力吗?啊?”

    还没等说完,乌斯季诺夫便呵呵的笑起来,引得在座的苏联代表团成员都一个个窃笑起来。

    尽管刻意的压制,但任谁都看得出一张张温和的笑脸下的轻视与不屑。

    中国谈判代表们登时脸色极为难看,102首长更是黑得跟锅底差不多,二话不说直接将手上的那份苏联报价备忘录冲着乌斯季诺夫面前一扔:“这个你们拿回去吧,上面的东西我们不要了。”

    话音未落,102首长便长身而起,其他的中国谈判代表同一时间呼啦一下全部起身,跟着102首长身后就要步出大门。

    其他苏联代表团成员见此有些发蒙,怎么明显态度软化的中国人忽然间态度强硬起来。

    乌斯季诺夫也是微微一愣,但很快便冷静下来,这种在谈判中以强硬手段讨价还价的方式他早就见多了,面对102首长的愤然离去,非但没有担心,反而戏谑的笑了起来:“离去前,作为同志加兄弟不得不忠告一句,有些时候机会真的只有一次。”

    什么是威胁,这便是赤果果的威胁,你们中国不是强硬吗?不是不可肯让步吗?那咱们就走着瞧,到时候就算你哭着喊着来求我都没用。

    其中的言外之意并不难理解,在场的中国代表们都听得懂,久经风浪的102首长哪里听不明白,于是刚走到门口的他忽然站住了脚步,转过头,冷冷的盯向满脸傲气的乌斯季诺夫,凛然的目光中透过难以察觉的冰寒。

    令得正盯着这边的乌斯季诺夫没来由的打了个寒战,似乎在这一刻他被恐怖的猛兽给盯上一样,这让乌斯季诺夫很有些恼羞成怒,直接站起身想要再讽刺几句,却没想到102首长根本就没理他这个茬儿。

    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银白色弯曲金属片,头也不回的向后一扔:“你们睁大狗眼自己看看吧,这就是我们造出来的东西。”

    话音即落,102首长已经大步走了出去,只留下那有着独特弯曲弧度的金属片在桌子上打了个不规则的胡璇,最后叮叮当当的落在桌面上……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势逆转(下)() 
    叮叮当当的声音还在空旷的房间内回响着。

    乌斯季诺夫却有些傻眼。

    不明白102首长这是唱的哪一出,明明应该妥协才是,怎么说着说着就掀起了桌子?这倒也算了,临了丢了那么一块金属片算是怎么回事?打发乞丐,那也应该用钱而不是破烂的金属片。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乌斯季诺夫坐在那里怔怔发呆,一旁的格列奇科却察觉到102首长临走时所说的话,皱了下眉头便将桌上的那块金属片拿到手里,抚了抚眼镜便仔细的端详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隐在镜片后的那双蓝灰色的眼眸先是一眯,旋即猛然睁大,而后又颤抖着将眼睛摘下来,把那块金属片凑到眼前仔细查看。

    这么明显的动作自然引起乌斯季诺夫的注意,当即问道:“这块铁片有什么不对吗?”

    铁片?格列奇科心理苦笑,如果手上的东西要是铁片就好了,问题是这根本就不是铁片,不过面对乌斯季诺夫,格列奇科也不好说得这么直白,而是重新戴上眼镜,用一种不置可否的语气回应道:“这东西并不是铁片,更像是喷气发动机上的涡轮叶片,一种复杂的合金片。”

    “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

    乌斯季诺夫好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颗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开什么玩笑,中国人连基本的制造机器都没有,怎么可能造出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

    “这个……”

    格列奇科很想表态说是,但面对手上的那块金属片,先前脱口而出的话却硬生生被他给咽了下去。

    别人不知道,但作为苏联知名的航空动力专家,格列奇科却比任何人都清楚手中的金属片代表着什么。

    尽管手头上没有专业的检验仪器做精确的数据采集测试,但凭着多年的喷气式发东西的研究和制造经验,涡轮叶片究竟是好是坏,他多少还是能看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他的心里才会格外的震惊,因为他手里的那块叶片无论是成色还是均匀度,都是完成度相当高的那种。

    用现行的苏联标准来评判的话,绝对是超一流的产品。

    如果这样的产品出现在苏联倒也就罢了,尽管能生产出这样产品的苏联厂家并不多,可终究还有那么一两家,可问题的关键是它出现在中国,更令人不可思议是,102首长临走前的那句话:

    这东西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

    而这又怎么可能?

    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更没有核心的技术人才,就这么一个白纸一样的国家,怎么可能造出这般高价值的核心产品?

    察觉到格列奇科有些闪烁的目光,乌斯季诺夫也察觉到有些不对,脸色一沉:“难道中国人真的能造出来?”

    格列奇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说着又把目光聚焦到那块金属片上,看着那平整且怪异的弧度,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这块叶片的完成度非常好,一般的精锻机根本就做不出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上面根本看不到任何机加工的痕迹,这说明整个叶片是一次性成型的,换句话说,制造这块叶片的厂家用的是连我们苏联都不曾掌握的新式工艺,这就太可怕。”

    格列奇科的话丝毫没有夸张,要知道现如今的涡轮叶片的生产方式普遍还是采用精锻机精锻,加高精度机械加工的生产流程。

    想要打造出一块完成极高的涡轮叶片不单单是需要机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