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军工 >

第280部分

崛起军工-第280部分

小说: 崛起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白非灰,光滑的表面上附着着一层浅浅的老茧似的的物质,几处明显的凹陷上还能看得清红色血肉的颤动,令人看上一眼,就免不了要吸上几口冷气。

    “是雷师傅的手艺吧!”

    柏毅并没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这回没等唐继晨帮着回答,秦晓伟便认真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正如唐继晨所说,为了完成通用机枪,秦晓伟着实是吃了不少苦,复杂而又精密的理论运算也就算了,最关键的还是加工方面的难关。

    其中以枪机内的滚柱的精度要求最高,误差精度正负不能超过0。05mm,这个数值相当于一个成人头发丝的直径,换句话说,两个滚柱的表面连一根头发丝级别的缺陷都不许有。

    这个要求就是几十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初,要是没点底蕴的厂,也做不出来这样的精度,就更别说当下这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了。

    所以,秦晓伟一开始就撞得头破血流,甚至又一次样品试验,因为滚柱加工不过关,导致开锁出现偏差,整支枪炸膛,差点没把亲自做试验的秦晓伟的眼睛给炸瞎喽。

    对此,秦晓伟不是没想过解决的办法,利用德制的精密机床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加工精度的做法,他试过不下几十次,然而想提高零点几毫米一下的精度又谈何容易,没有计算机做辅助,没有精密配件做支撑,只靠着几台在野外风吹雨淋数年的老机床,根本就无法实现。

    经历数次失败的秦晓伟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尽管对他来说有些残忍,但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可就在他失望到近乎绝望的时候,白云厂的雷师傅拿手绝活却让秦晓伟见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

    那是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激战正酣的朝鲜前线急需一批155mm和150mm炮弹,以便于装备美制155mm火炮和德制150mm火炮的正常使用。

    当时的苏联并没有这两个口径弹药的生产线,进口也就没法指望了,依靠缴获多少能弥补一些,可自打美军在一、二次战役吃了大亏之后,其炮兵的布置便更加灵活,少有不对,立马装车走人,将所谓的火力支援一股脑的留给天上的空军。

    如此一来想用缴获弥补不足的想法便成了空谈,于是只能自己生产。

    白云厂作为纳入到志愿军后勤体系的军工厂,当仁不让的接受了这个任务,炮弹的口径,炮筒的装药量,以及炸药的规格,弹片的组成等等,白云厂都没有皱下眉头。

    可到了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却出了重大失误。

    由于加工精度不够,导致弹带质量不过关,在炮弹试射过程中出现炸膛,直接将一门宝贵的美制155mm榴弹炮炸毁。

    如此重大的损失,自然遭到志愿军司令部以及总参的强烈申斥,以至于刚刚接任厂长的宋继学受到了党内察看的处分。

    当时还在朝鲜平壤的军备首长都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国亲自抓这个事,就连身在铁元前线主持诱捕美军直升机的柏毅,都接到随时回国的加急电报。

    牵扯如此之广,当时的白云厂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可问题是白云厂在高精度加工方面的确存在不足,而美制和德制火炮又是出奇的精密,以至于炮弹上的弹带稍有偏差,便会导致入膛炮弹与炮体的紧密度不够,轻则密封不够导致射击无力,重则直接炸膛,炮毁人亡。

    然而就在白云厂上下一筹莫展之际,老钳工雷师傅挺身而出,顶着绵绵却寒意十足的秋雨,用他那出了名的“雷右手”先是摸了美制和德制火炮的内膛,随后又反复摩挲两款火炮的炮弹弹带。

    最后眯着双眼微微一睁,指着一个地方,冲着徒弟任旭东吩咐一声:“这里,锉四道!”

    四道,就是0。04mm,成人头发丝的直径不过如此,可雷师傅没借助任何测量仪器,单凭那双近乎干枯的右手就摸出了这个数值。

    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不过一两分钟的事情,如果不是雷师傅的名号摆在那儿,在场的人都以为手搭炮弹的老人家是在闹着玩儿。

    别说是秦晓伟了,就连雷师傅的徒弟任旭东都有点不敢相信他师父能把数字精确到这个级别,0。04mm呀,那得是什么手?装了精密仪表的科幻手?

    所以当时在场的两位志愿军后勤部的干部立马提出质疑,然而雷师傅却微微一笑,也不用任旭东上前了,直接拿起锉刀,举重若轻的在但带上左右各锉了几下,旋即把锉刀往工台上一扔,傲然道:“拿去打吧,要是出半点问题,你们把我脑袋摘了都行!”

    两位志愿军后勤部的干部你看看我,是我看看你,谁都拿不准注意,最后还是厂长宋继学顶着压力做了包票,这才以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把雷师傅亲自锉过的炮弹推入了炮膛。

    击发出膛,一炮轰出,整个过程犹如行云流水,只看得在场的人是目瞪口呆,一大群人忙活了小两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雷师傅只是上手摸了摸,又锉了锉,就仍忍而解了。

    这让很多人都生出难以名状的梦幻感,真是有感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可当炮弹落地,轰响皱起,包括秦晓伟在内,有统统被炸回现实,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得不由衷的赞一句,这手艺,真是没谁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么是好装备() 
雷师傅这一手,实实在在的将秦晓伟震撼到了。

    以至于在哪个秋雨绵绵的下午,秦晓伟捧着雷师傅锉出来的炮弹看了许久许久,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只手,一把锉刀,就将连精密机床都办不到的事情,给解决了。

    雨水打湿了衣衫,淋湿了脸颊,但秦晓伟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你的手太粗,得练!”

    这是雷师傅在接受秦晓伟拜师后的所说的话,随后就把几个废旧轴承扔给了秦晓伟:“你什么时候能摸出里面的门道,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说吧,就背着那支干枯的右手,哼着东北小调,头也不回的就这么走了。

    秦晓伟拿起轴承看了看,有翻开自己的手掌瞧了瞧,心里很是纳闷儿,自己是搞技术的,说不上十指不沾阳春水,但也没干过什么体力活,手嫩得很,怎么还会粗?

    而且还要把轴承摸出名堂,那可是表面比丝绸还光滑的轴承,洗去机油都能当镜子照,能摸出什么名堂?

    若是换做其他人,估计早就把雷师傅腹诽无数遍了,这根玩人有什么区别?可秦晓伟这个闷葫芦却有着闷葫芦的好处,凡是都要想个明白,既然雷师傅说自己手粗,并让自己摸抽成,就必然有原因。

    既然有原因,那就要搞个明白。

    于是秦晓伟这个闷葫芦就这样怀着一个简单的逻辑,钻进了旁人看似笑话的牛角尖儿。

    不过秦晓伟一钻就是半年,起初他也是不得其所,可渐渐的他他忽然发现,雷师傅的用意不在于让他抱着轴承摸了不停,而是在锻炼他手上的触感。

    只有手上的触感足够敏锐,方能一上手就能摸出0。04mm的误差。

    明白了这个道理,秦晓伟的锻炼也就有了方向,他先从最粗糙的坯料开始,进而开始一个级别一个级别的抛光面训练下去,如此每日每夜的锻炼下,终于在半年后的某一天,他将手再次抚上雷师傅给他的那个轴承的内面,终于发现边缘处那点肉眼难见的凹陷。

    带着这个结果,他再次找到了雷师傅,雷师傅终于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开始手把手的传授秦晓伟钳工技术。

    又是大半年过去,秦晓伟的钳工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尽管比起雷师傅还有所欠缺,可较之如今白云厂钳工班班长任旭东却是不相上下,特别是在精密程度较高的精加工和小工件方面,连任旭东这个大师兄都比不上秦晓伟这个小师弟。

    而此时,秦晓伟也遵照柏毅的意见,调入了一分厂,眼见理论和工艺双双齐备,他也就正是开始通用机枪的研制之旅。

    精准的理论做基础,再加上那一双堪比尖端精密机床的双手,通用机枪最难攻克的滚柱闭锁,在秦晓伟的妙手下,终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一双手也被糟蹋得面目全非,没办法,里面的很多部件现有机械根本无法加工,只能靠着秦晓伟拿着锉刀和钻头一点一点的磨出来,这手能好才怪呢。

    正因为如此,秦晓伟在听了柏毅的问话之后,很利索的点头,但下一刻却狠狠的抿了抿嘴,似乎想要说什么,柏毅见他这幅模样,轻哼一声问道:“是不是有些不甘心?”

    秦晓伟愣了愣,但最后依旧点了点头,付出那么多,如果造出的是唐继晨哪类货色的铁疙瘩也就算了,可问题是他的通用机枪无论是性能还是重量都是一等一的优秀,哪怕是性价比不高,可依然掩盖不住其优秀的品质。

    即便如此,还是被柏毅一句话给毙了,哪怕秦晓伟知道错在哪里,可说心甘情愿,那也有些扯淡。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对这个学生,柏毅虽然没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但对秦晓伟还是很了解的,不说话不代表这闷葫芦心里什么都不想,相反的比旁人想得要多得多,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

    这个技术宅加中二病患者,必将钻进牛尖尖儿不能自拔,到时候别说九头牛,就是九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到那时还不知道能发生什么事,柏毅是怕麻烦的,所以他宁肯这时候嘴碎一些,也不想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你学了雷师傅的手艺,总厂里还有雷师傅,还有你的师兄老任,凭着你们的手艺,足以支撑起通用机枪的制造,甚至还能在批量后做到成本下降,我说得对不对?”

    “恩!”

    秦晓伟继续点头,只是嘴抿得更紧了,柏毅的话可谓是一语道破了他的想法,他的通用机枪固然在加工上缺陷多多,可在人才济济的白云厂不是没有铺开制造的可能,要知道他师父雷右手可不是盖的,只需他老人家坐镇,通用机枪的无论数量还是品质都有保证。

    然而下一刻,柏毅的一声怒斥,却如同一声闷雷,将秦晓伟劈得大脑轰鸣:“乱弹琴!你以为你手艺好,就能把枪批量制造了?那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是批量制造?

    生产线上一分钟出三把枪,那叫批量制造,可既便如此,一旦大规模战争爆发,就这个速度也不够军队消耗的,你的通用机枪能不能保证一分钟出三把枪?

    别跟我说什么慢工出细活,精品慢慢磨,那都是糊弄鬼的废话,当敌人的枪口对准你脑袋的时候,你给我慢慢出细活试试?”

    柏毅越说越气,连声音都大了几分:“总体战,总体战,我跟你讲过多少次总体战的理论?别跟我说那是军事教程,那也是军工生产的原则,德国为什么把g34改成g42,不就是便于大量生产,可你的通用机枪呢?竟然走了回头路,你让谁敢去装备?

    我早就说过,好的装备不一定是各项尖端技术的堆砌,更不是在制造中追求所谓的高精尖,只要合适军队的需要,适合战士们的技战术能力,那就是一等一的好装备,只要符合这两点,就算是个沙包,那也是经典!”8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纪和解() 
秦晓伟愣愣的看着柏毅好半天,原本涨红的脸也变得苍白无比,就这样过了好一阵,方才重重点了点头。

    柏毅只是微微颔首:“废话我就不再多说了,你和小唐把手里乱七八糟的事停一停,把你们之前提出的那款基于‘中正’式的高精度步枪先弄出来,切记,我刚才说的话!”

    “柏工,你说什么?我和晓伟的实习作品能出实物做试验?”

    说话的是唐继晨,此刻的她有些诧异,基于“中正”式的高精度步枪方案是她和秦晓伟两人在德国专家培训班结业时的实习作品,这一晃都快两年过去了,连她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却没想到竟然还能出实物。

    其实不止是唐继晨这个妹子诧异,朱英启这个汉子也是一脸的愕然,被柏毅力排众议的“中正”式竟然是实习作品,什么情况?朱英启的脑袋有点晕。

    可柏毅哪里管朱英启的脑袋晕不晕,只要他不晕就行,于是很是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就是你们的作品,不过不是做实物,而是要正式装备部队的,好了,抓紧时间,前线不等人!”

    “真的……这……这……晓伟哈哈……真是太棒啦!”

    唐继晨楞了一下,可下一刻这妹子就如同被打了肾上腺激素一般,猛的从地上蹦起来,一个熊抱就把秦晓伟搂进怀了。

    秦晓伟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儿,差点没被唐继晨给拽倒,可此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