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锻造师 >

第166部分

时空锻造师-第166部分

小说: 时空锻造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却很神秘的出现在了佑敬言这里,还乔装打扮了一番也不知道是在躲避谁的眼线。

    “富大人,你这是闹哪一般?”佑敬言痞痞一笑问道,无论时局多么的紧张也无论是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佑敬言嘴角边那一抹痞笑永远都存在。

    “现在整个朝堂都透漏着一股的诡异,是敌是友难以分辨,想来找你也就只有这样做了。”富弼与佑敬言的熟络使得根本就不用佑敬言说客套话,富弼就能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并且端起茶杯就灌水。

    “敬言,你知道我今天来找你是所谓何事吗?”富弼放下茶杯之后首先就开口了。

    “不知道,这几天发生的事儿太多了。”佑敬言依旧笑着坐了下来。

    “我也不与你卖关子了,你知道陛下到底在想什么吗?希文递上去的百官图迟迟没有动静,我是有些担心了。”富弼说起这些事情来才露出了一丝丝的惆怅。

    富弼既然还为这件事情担心,那就说明包拯临行前不仅没有与一手举荐自己的范仲淹透漏一丁点儿的风声,并且已经是过去这么长时间,包拯的动作却是没有让他们收到一点儿的风声。

    看起来包拯确实是挺有能力的而且是能靠得住的。

    既然包拯都没说那佑敬言都没有说了,要是他与富弼全盘说了什么,那佑敬言还真的是辜负了赵祯的一番信任的。

    “富大人,没有动静便是最好的结果,不是?”佑敬言痞痞一笑道出了这样一句,那意思已经是很明显的了。

    富弼也不是个愚钝之人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他就知道佑敬言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两人相视一笑什么都不说,但都能够明白对方心中的想法了。

    这种默契即便是认识十几年的人恐怕也是很难达成的。

    “既然来了就留下喝酒吧,今天酒桌之上莫谈政事。”佑敬言痞痞一笑首先申明了一点儿。

    这个时候谁能沉得住气谁就是胜者。

    再说了赵祯对佑敬言那么信任,佑敬言能对富弼说那些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说得多了岂不是要辜负了他的一片信任了吧。

    酒到酣处,富弼才吐出了一句:“敬言,你知道吗?其实希文对你还是很欣赏的呢。”

    “是吗?”佑敬言对这话可是不信的,第一次与范仲淹见面,佑敬言也以为范仲淹对自己谈不上欣赏,最起码也是没有恶感的,没想到自己舔着脸去拜访他,结果招到了他模棱两可的对待,从此以后史书记载的那个范仲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彻底发生了反转。

    “敬言,你知道吗?”富弼一笑道:“希文可是不止一次与我谈起你,能看出来对你那是满满的欣赏,他对你的态度那也完全是抱着师者的心态了。”

    “你空有游走官场的天赋,却没有考取功名的心思,作诗填词更是一窍不通,他颇为你有些遗憾。”

    佑敬言被富弼的这句话也是雷的不轻,范仲淹对自己冰冷的态度那是因为对自己的欣赏。

    这难道就是那句打是亲骂是爱?

    佑敬言痞笑着问道:“你不会是骗我的吧?”181

第三百二十八章 朝堂较量() 
“我富弼是什么人,又怎么会用这件事狂你呢?”

    佑敬言也知道富弼是不会用这件事开玩笑的,只不过一时之间他有些难以接受而已。

    一顿酒饭下来,佑敬言也算是有所收获的,知道范仲淹的这个想法他还是很高兴的。

    你想啊,能被范仲淹这个大咖看重能不高兴吗?

    与富弼吃完酒之后,佑敬言还没来得及歇息歇息,李公公便到了。

    李公公一到那必然是赵祯找,

    自从李公公派来小太监被李冰拒之门外之后,以后但凡事赵祯需要请佑敬言的时候都是李公公亲自来的,大概是怕佑敬言又拒绝了。

    或许他还以为那次是佑敬言授意的呢吧。

    佑敬言这人一贯就喜欢走自己的路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所以也懒得搞明白李公公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当人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的再多偏见那都不是个事儿了。

    佑敬言在书房之中见到了赵祯。

    赵祯身边还有风尘仆仆的包拯,看来包拯对那件事情是有结局了。

    “包大人。”佑敬言痞痞一笑对赵祯见过礼之后才对包拯道了一句。

    包拯只是一点头脸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包拯的调查已经有了结果,你也一起来听一听吧。”此时的赵祯已经没有了那日的颓废。

    赵祯能如此相信佑敬言,他还是很开心的。

    “包大人请讲吧。”赵祯道了这样一句之后,包拯才开始缓缓道来:“陛下,吕大人确实存在用人失察的过错,有很多人都是通过活动关系而当上官的,这些人之中一大部分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例如江州县的县令,家里在整个大宋算是富户了,后来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了吕大人,吕大人便让其当上了江州县令,可是这位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今天有人丢牛了,他自掏腰包赔偿,明天又有人丢牛了,他还赔,上任没几个月时间把整个江州治理的是乌烟瘴气的。”

    包拯就只是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就知道吕夷简任用的这位在行事之上是有多么的荒唐了。

    “还有很多,臣就不列举了,反正在任用人选之上或多或少都是有些问题的。”

    包拯就是这么简单一句就已经足够了。

    “嗯。”赵祯也只是思考了一下便对包拯道:“明天朕就把范希文的这幅百官图拿到朝堂之上议上一议,包爱卿,你找适当的机会把你调查的结果提一提。”

    赵祯能这样说恐怕是下定决定要整顿了。

    只要赵祯有这个决心那佑敬言便可以放心了。

    “敬言,朕让你办的那件事怎么样了?”

    “哦,草民已经派李冰去办了,他还没有回来,估计也快了。”

    两人默契的一番对话,包拯虽然没有听明白是是什么事儿,但是他也不回去问的。

    第二天的早朝,佑敬言并没有资格去参加,争论真的很是激烈的。

    在议完大臣们提交上来的问题之后,赵祯便把范仲淹呈交上去的百官图给亮了出来。

    一亮出来反应最大的,莫过于范仲淹和吕夷简了。

    范仲淹在这幅百官图亮上去这么久都没有动静,他以为赵祯是不相信或者是想庇护吕夷简,毕竟吕夷简在赵祯身边也为官这么多年了,赵祯不舍得处置他,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没想到今天竟然来了这么一下,他心里无疑是高兴地。

    吕夷简就不是范仲淹那样的心思了,他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即便是范仲淹回来又能怎样,不是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吗?

    今天赵祯搞得这一出可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起来。

    “范爱卿,吕爱卿,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朕给你们一个相互解释的机会。”赵祯说这话的意思也让两人一时之间搞不清楚状况来。

    他们发现这个陛下的这段日子的行事作风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若是碰到这些事情,赵祯一定会先把范仲淹私下叫过来确定这东西的真实性,然后再找吕夷简。

    总得说来以前的赵祯就好像是一个灭火队员时刻都在调节臣子之间的矛盾,力求使得朝堂之间永享和睦。

    现在赵祯的做法却是让臣子之间相互较量起来。

    以前赵祯的做法只会使得整个大宋难以上升,只有让臣子之间互相较量,那才能使得大宋官场的这潭水活起来。

    这也是赵祯从佑敬言身上悟出来的道理。

    有了赵祯的这个口谕之后,范仲淹与吕夷简的辩论赛正式开始了。

    “在这幅百官图之中详细描述了一些官员是如何当得这个官,以及他们上任直到现在又是有哪些政绩,而这些官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吕大人任免的。”属于范仲淹的辩论赛开始了。

    “如若大宋的官场只是靠私人任免,那岂不是变成某些人的一言堂了,官员的任免从隋唐起的科举制度,那是凭借才子的真才实学任官的,试题一出排名一定那就是陛下都没有权利干预,就像这样以私人任免,那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很难就如官场,他们这些人寒窗苦读不是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出仕为官吗?大宋却同样需要有真才实学的才子为大宋效力的。”

    大宋的朝堂之上有很多人都是凭借寒窗苦读一步一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之上的,他们当然也就很同情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们。

    今天范仲淹的这一番言论却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之上了,所以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

    吕夷简被范仲淹这三言两语占据了主动地位的行为气得浑身发抖,却是很难找到一句反驳的话来,只能不断地喊着一句:“迂腐。”

    范仲淹是否真的迂腐,恐怕不见得吧。

    即便是死刑犯也会给他一个辩解的机会不是,所以即便是吕夷简被气的说不出话来,但是朝堂之上的很多人也都在等着他的解释。

    “没有寒窗苦读过,没有考取到功名的人难道就不会为官,不懂得体恤黎民之苦了吗?范大人这话说得也未免太过武断了吧?”吕夷简很快就整理好了应对之言,那能力也不是盖的,不过没想到的是他会找佑敬言做例子。

    “就像佑敬言他也没有功名,也没有寒窗苦读过,甚至连个孩童填词作诗的能力都没有,可谁不佩服他的能力?”181

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进宫() 
“就是他在西夏的那些所作所为即便是身有功名的人也不见得能办到?”

    吕夷简为了战胜范仲淹竟然会拿这件事儿说事,谁都知道这位吕夷简大人可是对佑敬言他们为了西夏与辽对上这件事情非常不满的。

    现在为了打败范仲淹又列举出了这么一个例子说不要脸那也真是的说得过去的。

    范仲淹一直都保持着那个端庄的姿势不说话就这样看着吕夷简的咆哮。

    两者一比较那差距变出来了。

    直到吕夷简咆哮完,包拯才开口把自己这几天调查出来的结果当堂宣读了出来。

    范仲淹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反驳吕夷简,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包拯便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可不会自恋的以为包拯是因为他的举荐才站在他这一边的。

    那块黑炭头想让他站队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后来随着包拯这有理由条的分析托出口之后,范仲淹也大概能猜到这是赵祯的授意了。

    只不吕夷简被包拯这个变数打击的不轻,他原本以为就以包拯的行事作风,即便是范仲淹举荐了又能如何,终究还是不会站到他这一边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

    吕夷简心中连番感叹,但就是想不到这件事与赵祯有那么一点点儿的关系,看来没有一个理智的头脑终究是要败的。

    赵祯自从挑起吕夷简与范仲淹的争斗之后就一直没有说话,后来包拯列举出一系列吕夷简用人不查的事情来,赵祯依旧也么有表态。

    没有态度其实是最好的态度。

    最后赵祯冷若冰霜的离开了大殿,吕夷简就知道属于他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不过吕夷简也专营那么多年了,又怎么会轻易认输呢,估计他的后续动作还是会很多的。

    这不,就在早朝之后的当天下午吕夷简就亲自去见了赵祯。

    首先陈述了自己用人不查的事实,并且一再保证自己并没有从中捞得一丁点的好处,最后便就是对于范仲淹的指控了。

    指控的无不就是朋党问题。

    因为范仲淹在文坛之上的超凡地位,在他的府上那些单纯向他请教诗词歌赋的人就会多了一些,但是就是这一些就让吕夷简抓住了把柄。

    幸好关于朋党问题这一事儿,佑敬言提前与赵祯打好了预防针,要不然还真的得坏事儿了。

    “吕大人,时间不早了,朕还有几封奏折,要不你先回去?”

    吕夷简滔滔不绝的讲了很多,赵祯一直都在低头批阅着奏折也没有任何的表态,直到吕夷简说完之后,赵祯才吐出了这样一句。

    这就足以说明吕夷简辛辛苦苦找了这么多的借口在赵祯这里完全就没有起到丝毫的效果。

    吕夷简不得不灰溜溜的退了出去,回到家也只能是大发一顿脾气无所了结了而已。

    范仲淹那里倒是因为朝堂上的这一幕让他的心情莫名的轻松了不少。

    在晚上的时候,佑敬言又被赵祯叫到了宫里。

    赵祯一开始就对佑敬言简单介绍了今日在朝堂之上发生的一切。

    佑敬言痞痞一笑道:“看来包拯还是很给力的。”

    “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