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锻造师 >

第19部分

时空锻造师-第19部分

小说: 时空锻造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说完前半句一停顿,佑敬言就已经知道,他隐含的意思了。

    “大帅放心。”毕竟是在下承诺,佑敬言话里话外也终于有了几分的正式。

    “今天的事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对了,还有标儿知。”最后的一句,佑敬言终还是太年轻,没有控制好,暴露了自己的痞气。

    “对了,你的宅院地址已经选好了,离咱这儿也没有多远,以后你可以常常过来。”朱元璋道:“现在正由胡惟庸监工建造呢,你没事儿的话可以去看看。”

    朱元璋的说话做事儿很有领导份,区区一出宅院虽说达不到收买的效果,但也让人心里暖和和的。

    从朱元璋那里出来之后,佑敬言直接步行着到了朱元璋口中的宅基地附近。

    佑敬言的宅院距离朱元璋的吴王新宫确实没有多远。差不多大约有将近15公里的样子吧。

    千万不要惊奇这个数字,后期的明故宫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

    他虽然在后世之中没有到过南京,没有亲眼见过被建文帝烧过之后的明故宫的威严,但是也基本可以估算出,这段路程基本上以后都在明故宫的范围之内。

    据说,朱元璋的皇城是由刘伯温利用风水堪舆选出来的,是块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

    朱元璋能在离自己帝王之宅不远的地方为佑敬言盖一处宅院,足以证明朱元璋的心思不存。

    要不他对佑敬言足够的信任,要不……就是在考验佑敬言。或者把他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起来。

    无论是哪种情况,佑敬言都得小心再小心,伴君如伴虎嘛!

    “佑副统帅,你来了?”胡惟庸指挥着工人忙得满头大汗,一看到佑敬言就马上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不管怎么说,佑敬言现在在朱元璋面前正当红的时候,能巴结当然得巴结着。

    “胡少卿。”佑敬言也拱拱拳朝着胡惟庸打了声招呼。

    “佑副统帅。”说着胡惟庸便急急忙忙的打开了手里拿着的平面图:“这是您宅院的平面图,您看一下。”

    “这是五进五出的宅院……”胡惟庸把平面图上所有的构造都介绍了一遍。

    佑敬言对这些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在胡惟庸介绍完之后问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尾的问题:“这五进五出的大宅院,是大帅同意建造的?”

    这五进五出的大宅院,已经是足够高规模的了,在目前看来,也许是朱元璋手下官员最豪华的了。

    也别怪佑敬言多心,他胡惟庸在不久的将来就有一条僭越皇帝器物的罪名,谁能知道他现在是不是也为了讨好佑敬言背着朱元璋干了超越规格的事儿呢。

    “知道,知道。”胡惟庸当然第一时间就想明白了佑敬言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了。

    “五进五出是大帅亲口命令的,这张平面图,在下也拿给大帅亲自看过,这都是大帅同意的。”胡惟庸解释道:“佑副统帅别多心,大帅不同意,在下怎敢私自做主呢?”

    佑敬言痞痞一笑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便不在说什么了。而在心里却这样想着:你以后私自做主的事儿还少吗?

    接下来,佑敬言便在胡惟庸的指引下看了自己还未完成的宅院。

    这些工人们几乎都是30岁以下的壮劳力,大概有将近三十多个人吧。

    并没有因为佑敬言的到来而停一会儿手里的动作。叮叮当当,敲打的声音不绝于耳。

    “佑副统帅,你放心,用不了五个月管保完工。”胡惟庸再次向佑敬言保证道。

    “不着急。”佑敬言的回答永远都是那么的随性:“把这些人累病可就不好了。”

    佑敬言说这话其实是真的不想这些人因为自己的宅院而累病,但在胡惟庸的想法里,肯定是因为佑敬言害怕晦气。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佑敬言又不在乎。

    离开这里之后,佑敬言便和李冰两人一块在应天的街上闲逛。

    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叫卖……无一不是在彰显着朱元璋治下的清明与繁荣。

    佑敬言来到这个时空都快一年的时间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好好的在街上逛一逛呢。

    “佑副统帅,我带银子了。”李冰刻板、严肃话不多,但却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发挥着效力。

    佑敬言没有说话,回敬一个痞痞的微笑。

    两人继续漫步在街头,说实话,佑敬言也没什么买的。

    过惯了现在这种车马喧嚣的生活,在看古代什么都没兴趣了。

    “我,钱没带够,下次……”突然附近,一道娇娇嘀嘀的声音响了起来,随后便是老板冷冰冰的不耐烦。

第三十七章 北进中原(求收藏)() 
“没钱还看什么东西?”老板的态度不是很好。

    娇滴滴的小姐被老板不客气的态度搞得有些下不来台,脸红得快要滴下血来。

    旁边的丫鬟却不是那么好惹的,撸起袖子一副要干架的模样:“你这人怎么说话,你知不知道我们小姐可是……”

    “梅花。”丫鬟还没说完就被这位小姐叫停了:“老板,实在不好意思。”

    气氛并没有因为这个小姐一个劲的道歉而缓和。

    没想到这个老板,一个大男人还是个斤斤计较的人。

    佑敬言懒懒洋洋的道了一句:“去,解个围。”

    李冰向来是对佑敬言惟命是从,打了一声“是”便跑了过去。

    李冰也是个人才,直接把自己的口袋扔到了老板的怀里:“需要多少,自己拿。”

    刻板的语气,冷得快要把人冻死的气势,一身铠甲,让这个老板的态度立马就软和了下来。

    尽管知道应天朱大帅的兵是不敢强抢的,但是不知怎么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道:“军爷,您要什么随便拿!这位小姐,您也是!”

    “少废话,我替这位小姐付钱。”李冰的气势、语气并没有因为老板的语气缓和就改变。

    “不,不用。”小姐哪好意思让一个不认识的人为她付钱呢?一个劲的推脱。

    “唉呀,小姐,他愿意付就让他付嘛,大不了我们还他。”旁边的丫鬟许是被小姐的磨磨唧唧搞的不耐烦了,一把拿过商贩手中的钱袋子,数了几个拉过他的手放到了其手里。

    “我们有钱。”丫鬟最后还很得意的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概是刚刚老板的态度刺伤了她。

    老板能说什么只有点头哈腰答是的份儿。

    “真是谢谢你了,钱我会还给你的。”过后这位小姐娇滴滴的向李冰表示着感谢。

    还没等佑敬言答话,就又响起了那个丫鬟叽叽咋咋的声音。

    “感谢他干什么,就是感谢也是谢他主子。”

    那个小姐和李冰同时朝着丫鬟眼神的方向看过去。

    只见此刻的佑敬言怀里正抱着军刀,依靠在墙上,双腿还交叠在一起。

    在三人看过来的时候,回敬了一个痞痞的微笑,露出了一排整齐而又洁白的牙齿。

    深邃的凤眸仿佛能够洞察一切,棱角分明的脸庞仿佛是被雕刻出来的一样,一米八五的大高个穿上铠甲显得更加的帅气。

    小姐看到佑敬言的第一眼,就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快要窒息了般。

    “公,公子,方才的事情真是谢谢你了。”小姐的脸更红了,就连呼吸都有些急促。

    “不谢。”虽然这个小姐是佑敬言在这个时空中见到最漂亮的一个女人了,但是他对眼前的这个娇滴滴的小姐并没有什么感觉,语气依旧痞痞的道了一句。

    说了短短两个字之后,便带着李冰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之中。

    直到佑敬言消失得看不见之后,那位小姐眼神依旧直勾勾的盯着那个方向回不过神来。

    佑敬言对街上的这一点点儿小小的插曲并没有放在心上,在街上闲逛了一会儿之后直接回了朱元璋那里。

    此刻在议事厅里,已经集聚了好多人在等着朱元璋的到来。

    佑敬言一进来就有人与他寒暄,佑敬言待理不理的直接坐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之上。

    这些人,无论是想巴结他还是看不惯他的,都早就习惯了他这样的行事作风。

    “大帅。”

    ……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朱元璋才出现了。

    所有人都纷纷站起来向朱元璋行李,就连一向豪放不羁的佑敬言也不例外。

    现在的朱元璋已经是无人与之抗衡的吴王了,但却偏偏的不让人称呼他“吴王”。估计是因为张士诚也称吴王,却落了个那样的下场,他害怕自己被人称吴王也步了张士诚的后尘。

    “对不起,咱有点事儿给耽搁了。”本来对于朱元璋的迟到就没有人敢说些什么,他这样放下身段的道歉,只是为他博得好感的一种途径罢了。

    “没关系。”

    这些部下们的标准回答只能是这一句了。

    “后续我们应该怎样做?”朱元璋刚一坐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谁都知道,这次议讨的内容是什么,也都想好了对策,朱元璋这样问也只不过是起一下开头的作用罢了。

    “大帅。”朱元璋的话音一落,马上就有人站起来接话了。

    毫无例外,这个第一个发言的人便是李善长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北进中原,自古占据着北方的政权都被奉行为正统。现如今大帅虽然占据南方大片,但北方仍在胡虏元庭之手。只有把北方的大片土地也化为大帅手中,方可说初期之胜利。”

    虽然佑敬言看不上李善长这种两面三刀之人,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有些能力的。

    “在下胡惟庸也赞成右相国所说,请大帅在攻取元大都之时称帝。”胡惟庸说着就跪倒在地上,一脸的言辞恳切。

    胡惟庸的话音刚刚落下,一屋子的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上,高呼着请朱元璋称帝。

    所有人都跪下了,佑敬言总不能装没事儿人似的继续坐着呗。只能随大流而为之。

    尼玛,这些人也不嫌膝盖疼,动不动就要下跪。

    呼声高昂,朱元璋还在一个劲的推辞。

    尼玛,就像你朱元璋不想称帝似的。

    此刻的佑敬言,真相大声喊一句:你不想当,正好给我,我佑敬言可是眼馋的紧。

    推辞了一会儿之后,朱元璋才特别无奈的摆摆手道了一句:“罢了,这件事儿不着急,等拿下中原之地再议。”

    再议?这是典型的、委婉地同意。好吗?

    “你们看,谁能担当此重任合适啊?”朱元璋问道,即使他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但该走得流程还是得走啊。

    朱元璋的问题一出,即使装模作样也得讨论讨论啊。

    于是,整个房间之中又响起了嗡嗡的议论之声。

    朱元璋不动声色,更不去制止,只是打量着房间里的每一个人。

    看了一眼稳坐泰山的佑敬言,仅仅是一眼,便若有所思的移过了目光。

第三十八章 准备北伐() 
“徐达将军骄勇善战,作为这次的北伐中原的大将那是再合适不过了。”第一个提意见的往往都是李善长。

    李善长一开口,附和之人非常多。

    说句实话,李善长所说却有几分的道理。这次也不怪,这些人的人云亦云。

    “在下认为佑副统帅作为此次的北伐主帅比较合适,佑副统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屡建奇功,相信此次北伐,他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尼玛,竟然还有人让佑敬言担当这么大的重任。

    他一向都很懒,好吧?本来不需用他就能完成的事儿,他当然也不用上赶着往上凑。何苦劳累自己,不是吗?

    只是谁会推荐他呢?哎,这人不是一项看不惯他的杨宪吗?

    这人又准备使什么幺蛾子呀?

    杨宪的话一出口,场面立刻寂静无声起来。

    佑敬言,他的确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但在指挥作战、排兵布局上也没有什么超高的能力。与能征善战的徐达相比,也确实差点儿火候。

    这个问题,大概除了言辞恳切推举佑敬言的杨宪外,这里所有的人都看得特别的清楚。

    这些人怎么说佑敬言不合适呢?怎么说都不合适。

    当事人都在这里呢,万一把这个朱元璋身边的红人得罪了可怎么办。

    除了特别耿直的人,没人会说这句惹人嫌的话。

    而朱元璋也不能说,佑敬言的能力他根本预测不出来。何况,他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直接拒绝岂不是得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

    “唉,杨统帅,您好像有点儿高看我佑敬言了。”既然没人接话,那只有佑敬言自己拒绝了:“我这人一向很有自知之明,这么重的任务我恐怕担当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