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锻造师 >

第30部分

时空锻造师-第30部分

小说: 时空锻造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善长确实是有些手段。”朱元璋默认道。

    手段这一词可就耐人寻味了,最起码佑敬言把朱元璋的心思猜对了七成。

    “敬言,你跟着咱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吧?”朱元璋问道。

    佑敬言这次也没有搞明白朱元璋问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如实回答了一句:“是。”

    “嗯,这一年时间里,你为咱跑前跑后的,干了不少事儿。乘着这段空闲时间,好好休息一下,顺便与同僚们也好好地深入交流一下。”朱元璋很像一个大哥似的,好像说得每一句话都是为佑敬言着想似的。

第五十八章 成功化解2(求收藏)() 
“比如被称为‘浙西四贤’的刘伯温、宋濂、章溢和叶深。他们四人全非常的都学识渊博,其中宋濂写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流传非常的广,敬言你也应该好好的与他们学习一二。对你没坏处的。”

    “咱这里还有很多的能人,就不给你一一举例了。”朱元璋语重心长地道,颇有几分教诲的味道。

    只是,人家别的皇帝不是怕底下臣子们关系相互密切了吗?而朱元璋偏偏反其道行之,实在让人想不通的很。

    不过,佑敬言对朱元璋的这番推心置腹的教诲还是颇为感动的。

    只听朱元璋接着又道:“你的宅院还没有完工,你这几天就先住在咱这里。正好,标儿和棣儿对你这个叔叔也是喜欢的很,那两臭小子,喜欢你都超过咱这个父亲了。”

    朱元璋的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子酸味,但这句话也仅仅是句玩笑话而已。

    “那你就当好这个叔叔,乘着空闲的功夫好好教导地教导教导教导他们。”朱元璋提起自己的几个儿子也是一脸的慈爱:“咱每天忙得是头重脚轻的实在脱不开身。”

    “几个小子顽皮的紧,他们不听话,你就给咱使劲打。”朱元璋又像是一样严父督促着佑敬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嘛!”

    你那可都是龙子,打坏了可怎么办?

    “聪明的孩子往往都顽皮。”佑敬言也不吝啬一句夸奖的话。何况佑敬言也是实话是说,也不存在拍马屁的成分。

    “呵呵。”朱元璋听到佑敬言对自己儿子的夸奖随即喜笑颜开起来。

    后来又补充了一句道:“那你就自己看着吧,反正你就乘着这几天好好管束一下那几个臭小子。”

    “大帅,标儿是哥哥。他说话,哥几个总得听吧?”佑敬言问道。

    “标儿一向软弱,他们才不会听。倒是棣儿说话,几个小子害怕的很。”朱元璋对四儿子的表现满意的很,自豪地向佑敬言夸奖着道:“棣儿一发话,老二老三,那几个小子都乖的很。这几个孩子中只有棣儿才与咱最像。”

    朱元璋的这些话搁在普通人家也就是拉拉家常的一般,可放在帝王家可就不一样了。这些东西可以说都是宫廷密事。

    朱元璋能与佑敬言拉呱这些东西,其实也间接的可以证明朱元璋对佑敬言还是非常信任的。

    “大帅,标儿和棣儿都很优秀。”佑敬言回道。

    既然朱元璋这么给脸,佑敬言也不能不收着不是吗。

    话里话外,虽然依旧痞痞的,但多了几分的真诚。

    “标儿仁慈,做个守成之君非常合适。而棣儿对武功热爱又很有军事才能,以后可以当个王爷协助标儿治理好天下。他们兄弟一文一武何愁江山不固?”

    佑敬言每时每刻都在替朱标说着好话。

    虽然在这个时空中,佑敬言的主要任务不是解决朱标英年早逝的问题,但是,佑敬言也想尽自己的努力让朱标活得更久一些。

    “呵呵。”朱元璋被佑敬言的这一番话弄得开心了不少:“敬言,咱和你一说话就感觉好多的心里话不由自主的往外冒,你莫不是对咱下了什么咒?”

    “大帅啊,这玩笑可开不得。”佑敬言对朱元璋的玩笑话痞痞地回了一句。

    “呵呵。”朱元璋笑得更开心了:“咱就喜欢你身上这股豪放不羁的劲儿,有股子侠客风范。”

    “行了,早点儿去休息吧。”朱元璋安顿道:“那件事儿也不必在意,只要你没做过就不怕鬼敲门,相信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朱元璋最后又对佑敬言提起了饥民事件,做出一副对佑敬言非常相信的态度。

    其实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相信,恐怕就只有朱元璋一个人知道了。

    佑敬言没事儿干也乐得自在,从朱元璋那里一回来就仰头大睡了起来。他也懒得去考虑朱元璋突然换杨宪押运粮草到底是什么原因了。

    总之,杨宪那个人正如刘伯温所说,有丞相之能却没有丞相之肚量。佑敬言惹了这个人以后怕真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佑敬言接下来的这几天就真的如朱元璋所说闲得不能再闲了。每天领着几个小屁孩在朱元璋的新宫逛来逛去的。

    每天天不亮,朱标就领着一群小屁孩儿,开始了早课。

    佑敬言睡的每天日上三竿了才起床。然后就是督促一下他们的课业。剩下的时间就是带着朱标和朱棣依照朱元璋的命令去各个臣工家里拜访。

    佑敬言第一站去的就是刘伯温那里。

    刘伯温这个人虽然聪明了些,但是真正让佑敬言喜欢的就是他身上的那种傲骨。还有就是佑敬言在后世看到的那篇烧饼歌。

    还有,佑敬言非常想搞清一个问题。刘伯温能掐会算,连后世五百年的事情都能算出来,那怎么就算不出自己的命运呢?

    在八年之后,竟然让一个区区小人胡惟庸下毒而死。虽然,这件事儿在后世的史学界上还有些争论,但是佑敬言通过这一年的观察,猜想以胡惟庸那性格,很有可能对刘伯温下毒手。

    佑敬言在考虑到底应不应该救下这位刘太史令呢?该不该呢?该不该呢?

    到时候再说吧,先看看这次刘伯温的态度如何?如果这次。刘伯温能放下他那臭架子好好招待他,那就救他一命。如若不然,哼!

    现在的佑敬言,终于觉得这个时空锻造师的好处了。哈哈哈。

    不过,想到这里,佑敬言突然想到常遇春据记载1369年病死于军中,也就这两三年的时间了,是不是也应该救一下他呢?

    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军人最好的归宿便是战死沙场。像常遇春这样的性格实在不适合在和平年代当个将军。

    虽然才40岁就病亡,但是能获得朱元璋一句‘虽有名将,未有过之’的评论也算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褒奖了。

    常遇春是佑敬言在这个时空遇到的最好的一个兄弟。佑敬言得为他找一条合适的出路。

    活着不是唯一,对于这个尚礼义的时空。为国,为忠义而死,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不过,这只是佑敬言对这个时空中文人良将的总结。

第五十九章 拜访刘伯温() 
佑敬言本人可没有那么高的境界。

    也许有人觉得佑敬言应该救常遇春一命,毕竟他们的关系那么好。佑敬言这样考虑毕竟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其实,这种光荣收尾远远胜过于凄凄惨惨的结局。

    唉,当个时空锻造师也着实不容易啊。

    佑敬言带着朱标和朱棣到了刘伯温家里的时候,刘伯温正和宋濂饮酒论诗呢。

    两人都对佑敬言一行人的到来非常的惊讶。

    佑敬言把拜访臣工的第一站就放到刘伯温这里,可以说是给足了他的面子。接下来,就看刘伯温给不给他面子了。

    “佑副统帅,标少帅,棣少帅。”刘伯温和宋濂两人虽然对三人的突然造访非常的惊讶,但是却都对佑敬言及两位龙子的态度非常的礼貌。

    这样说吧,虽然比不上胡惟庸对佑敬言那种卑躬屈膝的尊敬,但是好歹也是礼礼貌貌的。该有的礼节全都有了。

    “先生。”由于宋濂是朱元璋专门聘请教授自己儿子们“五经”的老师。所以,朱标和朱棣两人又齐齐地朝着宋濂行了一个学生礼。

    宋濂给人的第一感觉比起刘伯温来说要好上不少,给人一股平易近人的感觉。

    “刘太史令,不介意我坐下吧?”刘伯温还没顾上请佑敬言落座,佑敬言就直接开口询问道。

    “不介意,当然不介意。”刘伯温赶忙说道,并指着旁边的石椅说道:“寒酸了一些。”

    “没事儿,这样挺好。”佑敬言摆摆手把军刀往石桌上一方,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秋风习习的,很有一番雅兴。”

    “是吧?”佑敬言最后还不忘征求一下朱标和朱棣的意见。

    “是。”朱标和朱棣两人对于佑敬言的这句话,也只有答‘是’的份儿了。

    刘伯温和宋濂两人对于佑敬言无语的很,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均摇摇头叹息着,一副很无奈的样子。那神情既有对佑敬言的欣赏,又对身上的痞气有种无可奈何。

    佑敬言一坐下,挨着他坐的宋濂拿过茶杯便给他面前的茶杯倒上了茶水。

    宋濂倒完茶水,把茶壶放到了茶盘里,正想要说什么话的时候。

    他的话刚刚到了嘴边,还没吐出来。只见,佑敬言“咕噜咕噜”两声,茶杯就见底了。

    宋濂咽了一口吐沫,颇为尴尬。

    “谢了,宋先生。”佑敬言道了一句,才暂且缓解了宋濂的尴尬。

    佑敬言才不会被这些个繁文缛节束缚住,他绝不会为了这些东西而委屈了自己的。

    宋濂再次为佑敬言倒了一杯水,这次他也没有矫情,便倒边说了自己想要说的话:“佑副统帅,此次来找伯温是有什么事儿?”

    宋濂与刘伯温的关系非常的铁,他能首先替刘伯温问出佑敬言这句话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事儿倒是没多大的事儿。”佑敬言待宋濂倒完茶后,象征性的喝了一口。算是给了宋濂一个面子。

    然后痞痞的道了一句:“听闻刘先生和宋先生两人的诗文出类拔萃,刘先生还是浙西四贤之一,而宋先生的《送东阳马生序》更是令敬言佩服的很。”

    佑敬言痞痞地道了一番赞许刘伯温和佑敬言的话。

    只听他紧接着有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这不大帅让我带着朱标和朱棣来像二位先生讨教一二。”

    佑敬言说得没有半点儿的水分。他跟着陈国柱生活过几年的时间,在其熏陶下,不仅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就连对诗词也有着几分的热爱。

    所以,他对朱元璋的这个命令还是非常高兴。虽然,此刻的他仍旧是一副痞痞的,满不在乎的样子。

    “哦。”宋濂在佑敬言话音一落之时,明显对他们的热情度高了几分。

    佑敬言是朱元璋的亲信,这谁都知道。

    今天,佑敬言带着朱元璋两个最看好的儿子,亲自拜访刘伯温。

    宋濂想不明白原因只能持观望态度,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在佑敬言已然说明了来意,宋濂放下了防备之后,气氛明显欢快起来,同时也轻松了不少。

    “标儿,棣儿,你们谁会背宋先生的《送东阳马生序》背来听听。“佑敬言对朱标和朱棣道了一句。

    两人听了佑敬言的话后,先后背了起来。中间有几处背不下去的地方,佑敬言都能一一指出。

    佑敬言此举无疑让宋濂和刘伯温对他的改观非常的巨大。

    估计两人以前都以为,佑敬言和朱元璋圈里的那些人一样。只会打打杀杀,对这些东西恐怕是一窍不通,他们都觉得像佑敬言能识几个字就恐怕很不错了。

    所以,凡是像刘伯温这些清高一点儿的文人是不愿意与他结交的。没想到,佑敬言还有这样的本事。

    这下,宋濂对佑敬言更加的热情了。

    佑敬言不仅能把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背诵下来,背诵的还是自己写得。宋濂能不高兴吗?毕竟,自己写的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同了。

    “不差字吧?”背完之后,佑敬言痞痞的问了宋濂一句。

    “不差,一字不差。”宋濂显得非常的高兴。

    佑敬言当然明白这些文人的心思,他不拿出点真才实学,恐怕,很难听到这些人推心置腹的见解。

    所以,佑敬言在背诵完这篇《送东阳马生序》之后,才开始慢慢的表明了他此行的重要目的。

    至于什么重要目的,无非就是朱元璋开元建国的事儿。朱元璋那天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佑敬言前来与这些超朝臣们沟通好,然后让这些朝臣‘逼着’他坐皇位。

    在那时候,不是谁都能当皇帝的。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有种乎。

    这是来自于出身草根的朱元璋的自卑。

    行了,废话不多说了。还是赶紧进入正题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