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锻造师 >

第63部分

时空锻造师-第63部分

小说: 时空锻造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子无论说什么,佑敬言始终不发一言,痞笑着盯着场上的一切。

    由于男子挣扎的太严重,几分钟之后那件脏衣服还没有成功的穿到其身上。

    “唉,这声音着实刺耳,李冰去给他们帮帮忙呗!”

    佑敬言掏掏耳朵,显得极度的不耐烦。

    有了李冰的加入,很快那套散发着恶臭的衣服就被成功穿到了该男子的身上。

    一瞬间,诺大的房间都被酸臭的气味笼罩着。

    该男子也像是被酸臭气味给臭晕了似的。

    蔫了吧唧的!再没有了刚刚狼狈之时的气势。

    “刘鸣,把这么仁兄带下去好生招待,哎,对了,咱们府上的马厩不是还没用,就先让这位仁兄去那里住上几天,那儿既凉爽又宽松的正适合这位仁兄现在的处境。”

    “哎,对了,还没有请教这位仁兄的尊姓大名呢?哎,我说方便透露一下吗?”

    佑敬言痞里痞气的,哪有一个二品大员的样子。

    此刻该男子虽然蔫了吧唧的,但是也变成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无论佑敬言说什么,也不再开口了!

    “算了,我也懒得知道了,刘鸣带下去吧!”

    刘鸣招呼着两个佣人推搡着那个佣人朝着马厩的方向离去!

    直到整个房间安静下来,那股酸臭味依然浓重,可想而知,那个男子招得是什么罪!

    “大人,这样能行吗?”李冰不确定地问道。

    “不知道。”佑敬言拧着眉一脸地严肃地道:“别看此人是个地痞,却又有别于一般地痞,与他对决三次,别看次次我都看似占着上风,其实次次我都得想着怎么对付他!唉,着实让人头疼得很。!”

    佑敬言感叹着道。

    “大人,那两个仆人很有可能还与胡大人有来往,把他们留下来会不会?”

    “会不会的也没什么关系,还是那句话他胡惟庸就是往我这里安插一百个奸细又能如何?”

    如此狂妄地话也只有佑敬言百敢说出口。

    “李冰,你也注意着点儿那个男子,我怕刘鸣那小子太嫩了,恐斗不过那些个老奸巨猾之人。”

    “对了,他不是好堵吗?找几个赌徒在马厩外面安排几桌赌局,还有弄点儿酒菜把那些赌徒们大鱼大肉伺候着。”

    “我就不信了还找不到他的突破点。”

    “是!”李冰从不会质疑佑敬言命令的对错。

    “大人,还有一件事儿。刘大人今天回来了。”

    “哦?回来了!”

    这个结果其实也在佑敬言的预料之中,记得历史上也确有胡惟庸诬告青田有王者之气一事,最后刘伯温也是又回了京城养老。

    一直到最后被胡惟庸害死都没有再过青田。

    佑敬言有考虑起来解决武将的问题来,这些人都出身于乡野,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难免会养成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的性格。

    佑敬言辗转反侧一晚上的时间才终于把这些事情考虑得差不多了,不过只要朱元璋不主动提起,佑敬言作为臣子还是不便主动提起的好。

    没想到在第二天傍晚之时,佑敬言就被朱元璋又给传唤到了宫里面。

    “敬言啊,这么晚了又把你叫进宫里面来实在不好意思的很,不过有件事儿朕思虑良久了,还是想让你给出个主意。”

    “为您分忧本就是臣的职责。”佑敬言作为人臣能怎样说,只有这样表态的份儿了。

    “嗯。”朱元璋拍着佑敬言的肩膀道:“还是你小子最合朕的心意。”

    “来,坐吧。”

    “喝茶,这是今年的新茶,他们刚刚送进宫里来的,你也尝尝。”

    “多谢皇上。”佑敬言对朱元璋自始自终除了尊敬还是尊敬。

    待佑敬言喝了一会儿茶之后,朱元璋才缓缓道出了找他来的原因:“敬言啊,你说朕要是把朕的儿子们派出去替朕接替武将管理那些疆土去,如何?”

    佑敬言可是被朱元璋的这个问题雷得不轻,这才多会儿,朱元璋的那些皇子们还大都没有成年呢,有的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呢,他就要把这些婴儿安排出去?

    “皇上,皇子们大都没有加冠,这个时候就派出去是不是早了些?”佑敬言不确定的问道。

    “那就先封王,过几年再给他们封地,把他们派出去,你看如何?”

    “臣…”

    “敬言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吞吞吐吐的了,有什么话就说,总言逆耳这个道理朕还是明白的,说。”

    历史上建文帝时期,之所以会发生靖难之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藩王的势力太过于庞大,要不然,再后来的靖难之役之时,朱允炆即便没有武将平叛,但如若朱棣没有那么大的全力,就连靖难之役都没有了,何必再担心有无武将平叛呢?

    佑敬言隐约记得好像有个姓王的大臣在朱元璋给儿子封地的时候就想他进言过,不过很遗憾,朱元璋非但不停还把人家给咔嚓了,史书上记载当时有很多大臣都向朱元璋陈述过分封藩王的危害,不过他们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处分。

    所以,佑敬言还是得考虑一下他的这个意见到底应不应该说明为好,当然,如若朱元璋能听取他的意见,那佑敬言此行应该可以提前结束。

    但是,如若佑敬言运起不好,恐怕就得把命陨落于此了。

    是啊,他得好好考虑考虑如何答话,正在想着只听见朱元璋催促之言。

    算了,不管了,赌一把试试。

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谈安置武将() 
“臣觉得给皇子们封王这事儿可取,可是如若给皇子们封地这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不合适?怎么个不合适法?”

    “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这些都是由于王爷们手上的权利过大而造成的。”

    其实佑敬言这话说得很容易就让朱元璋生气。

    你想啊,有哪个当父亲的会怀疑自己的儿子会背叛自己。

    “你是说朕的儿子也会像七王之乱和八王之乱那样背叛朕,背叛朕的江山?”果然,朱元璋听了佑敬言的解释明显有些不高兴。

    “皇上,臣斗胆直言,皇子们都是人中龙,他们都很优秀也很孝顺,断然不会做出背叛皇上您的事儿来的。”

    佑敬言昧着良心先大肆表扬了朱元璋的皇子们一通之后才又继续道。

    “可是能过上百年封地之上变成他们地儿子呢?这就很难保证他们会安分守己了。”

    “如若如此地话那也只能怪后继之君能力欠缺守不住属于自己地基业,这样地后继之君即使能走长远也恐怕当不好一个明君!”

    其实从主观上说,朱元璋虎爸似理论是有几分地道理。

    “话虽如此,但是一旦发生动乱势必会是百姓遭受生灵涂炭,更会动摇大明的祖宗基业啊!”

    “唐朝安史之乱的发生,在最后虽然被平叛了,但是也大大的动摇了唐朝繁荣稳定的根基了。”

    “嗯。”朱元璋抚额思考了良久之后才又继续道:“朕除了皇帝还是个父亲,做了皇帝就注定不能像普通人家把一碗水端平,但是朕却也无时无刻想着能把这碗水给端平,不让皇子们受一点儿罪。”

    朱元璋自言自语感叹着,佑敬言早就忘了自己的父亲长得是什么样的了,更别提享受过父亲的关爱了。

    所以对于朱元璋所说地那些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的感触,更别提如开导他了。

    须臾之后,朱元璋又继续道:“棣儿可以说是在几个皇子之中的能力最出群的,可就让他一辈子当个闲散王爷,朕也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

    这恐怕是每个父母的想法,他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孩子。

    “皇上,臣站在皇子们叔叔的角度斗胆说一句。”佑敬言道。

    现在既然自己都说了反对分封藩王了,朱元璋还能继续谈下去,说明这事儿还是有缓和的余地的。

    大概一个是因为佑敬言穿越而来与朱元璋知心相交改变了他的性格。

    另一个原因大概就是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想法还未成熟。

    “现在他们还小,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等慢慢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皇上不妨成全他们,想必这才是能给予他们最好的了。”

    “如若他们喜欢地是权力,亦或者他们只喜欢吃喝玩乐酒色嫖赌难道朕也应该成全吗?”朱元璋问道,只是那眼神好似只要佑敬言答是,马上就要翻脸了似的。

    即便朱元璋不用这样地眼神盯着他看,佑敬言也不能答是啊?

    “当然不可,这就需要给他们安排一个优秀的先生,从小就教育他们忠君爱国,然后再稍加培养他们治国与军事才能,这样即便在将来国家有不安定因素发生的时候,君主也能后很快找到可信用之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他们在和平的时候是个优雅的闲散王爷,战时就是个能够领兵出征的铁血将军,这样也确确实实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嗯。”在佑敬言这些话说完之后,朱元璋良久都不言语。

    一时之间,整个房间之中静悄悄的,恐怕真的是掉根针都能听到。

    朱元璋一脸的凝重,一句话都不说,像是在思考着佑敬言刚刚的那些意见。

    而此刻的佑敬言正被如此静谧的气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他仿佛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之后,朱元璋哈哈一笑才道:“敬言啊,你小子不愧朕这些年如此护着你,行了,这事儿就这样吧,你知我知就行了,万不要在传于第三人耳中了。”

    “是。”

    朱元璋能如此说,其实心中很大程度之上已经认可佑敬言所说的了。

    即便以后不按照佑敬言说得那些办,也很难再动分封藩王的心思了。

    “对了,朕让你考虑解决武将的问题考虑得如何了?”

    这个问题对于朱元璋来说可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特大难题。

    “臣已经有了考量。”佑敬言缓缓地把他考虑了一晚上地东西像朱元璋道了出来。

    “皇上,建国之初您曾经颁发过丹书铁券与功臣们,很多人正是因为有了这道免死金牌才会如此的有持无恐,所以第一步还是应该废除掉他们手里地这张王牌。”

    “丹书铁券颁发没几年,现在就废除的话会不会让那些个大臣觉得朕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呢?”

    朱元璋担心的问着,事实上历史记载中的朱元璋还不是在丹书铁券颁发给功臣没几年的时间就给废除了。

    “皇上,没收掉他们的丹书铁券之后可以用虚衔或者赏赐对他们加以抚慰,免死金牌这东西与其他的不一样。”

    “这是一道不可明说的利剑,他们如若还一味的紧咬着不放,势必会让人怀疑他的居心,会怀疑他早就想着犯死罪了,既然没我这个想法何必护着这道免死金牌呢?”

    “你小子这想法就是刁钻!”朱元璋这话说得也不知道是捧还是扁了:“继续说。”

    “是。”佑敬言继续道:“这第二步就能对那些个不守法纪的悍将们用以国法管束了,有胆敢违法法纪的就绝不姑息。”

    “不过,这段时间势必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些悍将们如若只是犯了几军棍的法,恐怕即便打了他们也不会对他们有震慑效果的,这就要他们犯一次处置一次了。”

    “不过臣倒是觉得就像汤将那一批将领们自我约束能力强,不会触犯国法的,所以臣上面说得那些悍将们并不包括他们。”

    佑敬言觉得他还是应该解释清楚得好,要是让朱元璋动了处理汤和等那些将军们的想法可就不好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谈安置武将() 
“嗯,朕知道,你继续说。”朱元璋道。

    “皇上,如若这些问题解决掉的话那武将问题也随之而知的解决了,至于说就像汤和将军那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们朝廷只要颁法令让他们回京安享荣华富贵,以他们的觉悟恐怕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佑敬言的这个意见其实若是真正可以实行下去的话,恐怕将会是历史乃至未来首屈一指的一件大公德了。

    朱元璋沉吟了良久之后,极度高兴地道:“敬言啊,你这小子脑袋瓜也不知道是怎么长得。”

    “那如若按你的这个计策朕何时开始实行为好?”

    “皇上,现在残元以及起义军残部还未肃清,最近不易动手。”

    现在如若就朝着武将开刀的话,如若使他们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了肃清残元的进程,从而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国运可就不好了。

    “等北伐和南征彻底结束,在实行这个政策最好不过。”佑敬言又特别肯定的说了一个确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