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锻造师 >

第86部分

时空锻造师-第86部分

小说: 时空锻造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不排除赵祯是借故想要废了这个郭皇后。

    郭皇后本就是刘太后在赵祯极其不愿的情况之下立的,而且赵祯本对刘太后迟迟不归政早就不满了,现在刘太后死了,这种不满当然要发泄到与刘太后亲近的人身上了。

    虽然郭皇后这也是无心之举,虽然赵祯脸上的印记也只是被其掌风带过留下了几条血痕。

    但是这也实实在在的是有损了皇家威仪!有损了赵祯作为丈夫作为皇帝的威严。

    虽然单凭这点小事就把郭皇后黑废了,着实有点过。

    但佑敬言觉得像郭皇后这样地人也很难掌管好三宫六院,更做不好一个贤妻良母。

    赵祯为什么没有子嗣,一旦有子必然早夭,这难道没有人为因素在里面吗?这不得不让人有所怀疑。

    所以要想把这些问题捋顺,皇后必然得是一个贤良之人,要不然即使把外面的人为因素解决,也必然会让皇后给暗害了。

    佑敬言早就把所有的问题给想好了。

    如若赵祯回去的时候就被这个郭皇后给掌掴了,那佑敬言接下来的事儿岂不是简单了许多。

    佑敬言如此自恋的想着。

    如若没有这个契机的话佑敬言实在找不到从哪下手了。

    现如今要想获得赵祯的足够信任,唯有替他解决掉佑赵祯的这个大麻烦,如此一来估计才能获得赵祯的信任,这样一来许多事情也就简单了许多。

    佑敬言花了一夜的时间才终于把这些问题给捋顺。

    可没成想,佑敬言第二天,第三天等了两天都没见到赵祯的人影。

    从早晨等到晚上,等的花儿都谢了,可依旧没有等来人家的人影。

    佑敬言都开始怀疑这个少年郎时不时诳他的。

    后来又又一想想好像不可能,那个少年郎谈吐不凡,气场很足而且还很有威严,决对不是个等闲之辈。

    这样的人实在是没走理由骗一个毫不相干之人。

    更何况少年郎身边的那个老奴的言行举止也很像是一个宦官。

    这样结合起来一看,佑敬言才想的那个少年郎的身份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佑敬言想不明白既然赵祯有把佑敬言放于身边的打算,那为什么又迟迟的不出现呢?

    这实在想不明白,要说那个老奴在他耳边耳语了一阵,让他有了调查佑敬言的心思。

    可是两天了总可以调查完了,当然结果恐怕不会竟他们满意。

    佑敬言绝对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不过在那个交通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这样的情况也实属正常。

    两天的时间已经让佑敬言有些焦虑起来了。

    佑敬言把能想到的原因都想了。

    或许在那个大内皇宫发生了什么不为认知的事儿。

    如若是这样的话佑敬言又如何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呢?这着实是一个大问题。

    佑敬言猜想的很对,大内皇宫的深处果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而且就在佑敬言与赵祯相识的那天夜里。

    好巧不巧的,郭皇后果然把赵祯给掌掴了。

    这可是大事儿不好了。

    第二天,赵祯一脸怒气的带着鲜红的印记去上朝了,并且提出了废后的问题。

    一经提出马上就召开了范仲淹等人的反对,当然也有吕咦简等人的附和。

    一时之间两派人马争作一团。

    这样一来让赵祯这个做皇帝的很为难好不?

    夜间十分,外面已是夜深人静之时。

    在大内皇宫地深处,赵祯正一脸的愁容。

    “陛下,老奴觉得不妨找酒肆中的那个少年解解难题,顺道也算作是考察那小子了。”

    “你不是不相信人家吗?”

    “老奴倒不是不相信他,只是觉得那少年太有见识,怕他目的不存。”

    “那现在…”

    “现在老奴对他的考验一经结束了。”

    “结束了?”

    “两条以来老奴故意凉着他,那那少年除了每天去酒肆吃饭外便就是读书,虽然有些痞气但是对百姓很是和善,两天时间就获得了百姓的好评。此子如若真的能为陛下所用,老奴倒是觉得陛下会有一番大作为的。”

    “想不到短短两天时间他就获得了你如此好的评价,这样吧,劳烦你亲自去请他一趟,趁着现在还没过宫禁你去接他一趟!”

    别看赵祯只有二十四岁,但是身上确已然是有了仁义,就是对一个老奴那也是客客气气的。

    “是!”老奴也很识趣,并没有因为赵祯的客气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干什么都很是有礼。

    赵祯现在实在是有些头疼了,他是很想废了郭皇后,但是他又实在没有与范仲淹等臣子唱反调的勇气。

    老奴带着几个小太监很快便赶到了佑敬言的住处。

    佑敬言本独自一人在房间焦虑着呢!没想到被一阵敲门声给打乱了。

    这里的住处很明显是赵祯皇宫之外的秘密住宅,平时绝对是不会有人来敲门的,而佑敬言他在这里又没有认识的人。

    所以这么晚了来敲门的人必然是赵祯无疑了。

    佑敬言突然之间有些欣喜起来了。

第一百七十章 好人难做() 
佑敬言很快便打开了大门,门外的人虽然不是赵祯倒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门外的人正是少年郎身边的那个老奴,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

    “佑相公,官家有请。”老奴对佑敬言那是极为的礼貌。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敢对士人有不敬之处,皇帝都得对士子毕恭毕敬的,何况是皇帝身边的人了。

    “官家?”佑敬言疑惑着道:“那个少年郎是当今的官家?”

    佑敬言虽然早就猜到那个少年郎的身份了,但是该表现的疑问还是得有,要不然让这个精明的老奴生出戒心可就是真的不好了。

    “是啊!幸亏咱们官家宅心仁厚,要不然就光凭你前些天酒桌上说的那些话也够你喝上一壶的了,哪能还把你一个身无功名的白衣让老身给连夜给请进宫去呢?”

    这个老奴一看就是久经官场之人,为人圆滑老道,上来找着弯的说赵祯的好话,还不是怕佑敬言替赵祯办起事儿来不尽心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下既然答应了的事儿就必然会尽心的!”佑敬言满身的痞气一点儿也没收敛便道。

    “好,希望相公说话能算话。”老奴一见佑敬言表态,也从刚开始客套的礼貌添了些许的真心。

    很快佑敬言便在老奴的带领之下到达了大内皇宫,连过了好几条的关卡,佑敬言才见到赵祯。

    此刻赵祯的脸上正挂着两道血痕呢?英俊的容貌也被破坏殆尽。

    “拜见陛下。”佑敬言弯腰行李,在大宋朝臣子私下见到皇帝根本就不用行跪拜之礼,对于这点儿佑敬言还是知道的。

    一个跪拜之礼跪断了中国人的脊梁,跪没了华夏民族的骨气。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啊!

    现在如若在能找出一个像范仲淹那样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奉行到实践中的,人都说大宋积贫积弱,可是还能再后世的历代王朝之中一下子找出那么多铁骨铮铮的文人吗?

    赵祯这次见到佑敬言依然没有一点儿皇上的架子,很随和。

    当然他身上也有些威严与贵气,那只不过是潜移默化之中不觉之中形成的而已。

    “敬言快坐,这么晚了把你找来实在是不好意思。”赵祯的微笑着道:“有件事儿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陛下请说。”佑敬言痞笑着也不客气。

    赵祯不急不缓的把自己遇到的难题一一的都与佑敬言讲明了。

    果不其然,赵祯果然被郭皇后给打了。

    而且,赵祯早在第二天早上顶着血印子就去上朝了而且也说出了打算废后的想法,可是却果然是招到了范仲淹等大臣的反对。

    这不,赵祯不是就开始为难起来了吗?

    “敬言,你给朕出出主意。”看起来赵祯对这件事儿还是很为难的。

    这也就是赵祯,那要搁在其他皇帝身上早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郭皇后给废了,又何必这样绕来绕去的呢?

    佑敬言端起刚刚沏好的茶喝了一口之后才缓缓的说道:“陛下应该跟着自己的心走!”

    “跟着自己的心走?”赵祯有些不解了。

    “是,陛下难道心中不是打算废后吗?那那就去做。”佑敬言给了赵祯一个极其肯定的答案。

    “可是范希文他领着十几个大臣反对强烈,朕被他烦得实在是不知如何办了。”赵祯难事愁容。

    真不知道这有何难的,被一个臣子逼迫就成这样了?

    “如若陛下执意废后的话,那么范希文也无可奈何,别忘了你是君他是臣,有哪个君是这么怕臣的。”

    佑敬言这话说得就有些严重了,可是赵祯却没有一点儿生气的样子。

    “朕倒不是怕他,只是朕爱惜希文之才,不认责罚于他!”

    哦,佑敬言也明白了原来赵祯他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陛下,担心你要确实有才能,但是现在他再朝堂之上却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还不去把他外放出去历练上几年。”

    “这…”赵祯犹豫了,佑敬言一上来就劝其外放自己的大员,这让赵祯开始怀疑起来佑敬言的居心来。

    “陛下,在下并没有其他意思。”佑敬言见赵祯对自己走了疑心了,赶忙又继续解释道:“在下从陛下的叙述之下觉得郭皇后冰不是一个贤良之人,嫉妒心太重,这样的人实在是不适合母仪天下。”

    “敬言所言极是,朕正是因为出于这一点儿才起了废后的心思。”

    如若赵祯说得是真心话,那就证明其心胸仁孝确实是名副其实的。

    “普通百姓之中尚且有娶妻当娶贤的觉悟,何况还是在皇家之中,只有皇后贤良了,陛下你才能安心处理好天下事务啊!”

    “嗯。”赵祯被佑敬言一说更加坚定了废后的心思,其实他本来就对这个郭皇后六不是很感冒!

    “敬言。”赵祯又对佑敬言道:“你就就在朕身边,替朕排忧解难,可好?”

    赵祯征求着佑敬言的意见。

    其实佑敬言心里极其的高兴,但是他却依旧拿桥着,在赵祯期盼的目光之下好不容易才答应了下来。

    “敬言本无入仕之心,可怎奈陛下对在下有知遇之恩呢?士为知己死,敬言就留在陛下身边了。”

    佑敬言的一番话说得是感人肺腑。

    “好,敬言。”赵祯对佑敬言的那一番话同样也是感动的很。

    “明天估计在废后问题上还是会有一番风波的,到时候还劳烦敬言你了。”

    赵祯对佑敬言那绝对是足够的客气。

    “好,敬言一定为陛下办好这件事儿,也让陛下看看敬言的能力。”

    佑敬言痞痞一笑也说了一句让赵祯安心的话。

    “好,朕等着,今天晚上时间也不早了,宫门也夜禁了,就留一晚上吧!”

    “谢皇上!”

    赵祯这么晚了把佑敬言见到宫里本就有了让佑敬言留下的准备了,这么简单地一件事儿佑敬言不答应也显得矫情了。

    第二天早朝,佑敬言尽管没有亲临,但是也能想到其激烈的程度。

    早朝大概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下早朝佑敬言就看到赵祯的脸色并不是怎么好。

    “这是怎么了?”

    “一个个的,全都巧如舌簧,朕谁都辩不过。”

    原来赵祯生气是因为这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废后问题()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难怪,宋朝那可是文人的黄金时代,文死谏的现象绝对不会发生在宋朝,所以也才培养了大宋的一大批硬臣。

    要不然像包拯那样的官员又怎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呢,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陛下,能聚集到这么多敢于直谏的官员那是大宋之福也是百姓之福啊。”佑敬言道。

    这句话他说得还颇为的真心,忠言逆耳利于行,朝堂之上敢说令皇帝不高兴的官员越多,皇帝才能少走弯路,皇帝走的弯路少了,受益的还不是下面的黎民百姓吗?

    赵祯对佑敬言的话不置可否。

    “今日在早朝之上也没有商量出来什么结果,估计一会儿就有人来找朕了,朕对他们是在是疲于应付的很,所以…”

    对赵祯没有说出口的话,佑敬言很容易就明白了,立马表着决心:“敬言定当尽力而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嘛,即使有可能被骂也得完成答应了人家赵祯地事儿啊!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几个身着官服的人便到了。

    “陛下,对于废后一事儿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