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朝恶少爷 >

第13部分

宋朝恶少爷-第13部分

小说: 宋朝恶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赵与烈双目紧闭,脸色煞白,尚在昏迷之中,他直接拿起赵与烈的手腕,竟似模似样诊起脉来。

    众人都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家少爷。

    少爷啥时候会诊脉了?没听说过啊?

    不过貌似之前也没听说过少爷会看账本……

    一时之间,尤其张福和赵全,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他了。

    见赵宸凝神闭目,煞有介事一般,却久久不开口,张福终于忍不住说道:“最怕老爷是中风,少爷,要不然赶紧去请大夫来看看吧!这病情可拖不得。”

    赵宸这才睁开眼,缓缓说道:“不是中风,是风寒,加上旅途劳顿,气血攻心,一时没顶过那口气。唉!也不等我把情况分析给他听,就这么晕了,身子骨还是太不强壮。”

    他又看了看老爹那胖悠悠的身材,也不知道这老吃货天天吃的啥,长这么多肥肉。

    “看来以后要让他多锻炼一下身体才是,这人上了年纪,身体又富态,缺乏锻炼就会多病。”

    “少爷,您说什么?”张福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傻子,很多时候听不懂少爷说的话,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赵全更懵逼,缺乏锻炼?咋锻炼?他倒是见过铁匠们炼铁,还真没见过炼人的,难不成少爷要……坏了坏了,这少爷又要做坏事了。他顿时觉得自己头也有点晕。

    赵宸瞥了张福一眼,“本少爷不是吝啬给老爷请大夫那点银子,只是我爹没什么大碍,不用请什么大夫。去,弄点板蓝根煎了,再熬一碗姜汤,给老爷服下,估摸缓一缓就能醒过来。”

    虽然我中医不怎么精通,只是学了个皮毛,就是这点皮毛也足够应付这点小伤病。谁让这时代的大夫十个有九个是浑水摸鱼的蒙古大夫呢?

    想到此处,赵宸眼前一亮,瞧我这记性,竟然忘了还有这么一条发家致富之道,我还可以去治病救人啊,几年后混成个杏林国手还不是小菜一碟,倒时日进斗金……哈哈哈哈!

    正当他做着发财梦呢,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来。

    “老爷,老爷您醒了,您可算是醒了!刚才可吓死老奴了。”张福赶紧要过去扶赵与烈,眼圈都有些微红。

    这老张还算忠心,不过就是臭毛病比较多,太能唠叨,以后得好好给他治治。

    赵与烈人还没坐熨帖,便迫不及待的要找赵宸算账,“咳咳……你这个孽子啊,孽子!你买那么多粮食干什么!你是想把赵家给败干净吗!咳咳……唉!这产业,都是祖宗们留下来的,你这么个作法,等不到老夫死,就彻底败干净了!老夫去了九泉之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说完,赵与烈又是一阵急咳。他是真的快被气死了,这小兔崽子平时骄横跋扈欺负人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学会败家了,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一旁的赵宸却一脸不以为然,又拿祖宗说事,烦不烦,要不是咱家那个祖宗精虫上脑,说不定你现在就是皇帝老子,我就是太子殿下了,是他对不起咱们,是他没脸见咱们,咱们有什么不敢面对他的,我赵宸要是真有机会见着他,非抽他两个大耳瓜子不可。

    再说我买粮食可是为了壮大家业,你懂什么,在这瞎逼逼啥,也就是你是我爹,要是换做旁人,哼哼,早抽死他了!

    赵宸也懒得为自己分辩,来了个沉默是金。

    张福一边轻抚赵与烈的后背,一边解释道:“老爷,既然您都听来消息,说是江南要按照田亩交税,那未来粮食肯定要涨价,少爷这么做也是好事啊!”

    张福不劝还好,这一劝,赵与烈更来气了。

    “混账!”赵与烈一把掀开了张福,骂道:“老夫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米都多,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都长,他那点小九九,以为老夫看不懂!哼!以为粮食能涨价,却不知过去几年江南粮食丰产,谁家不备个几百石粮食积谷防饥?百姓家哪个没余粮!”

    他喘着粗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一亩地只是交一石米,又不是交十石,粮食就算稍有上涨,咱置办那么多米回来,就算变卖了钱财,能赚几个子?最后还不是要被这小王八蛋霍霍干净?”

    “老爷消消气,您先消消气。”张福这下也没什么可劝的了,被赵与烈这顿数量,他觉得好像也很有道理。

    虽然少爷做的这一切似乎都是对的,可也有可能真的会像老爷说的那样,就算粮食全卖出去了,一通折腾下来,也赚不了多少,而且早晚会被少爷挥霍干净。

    赵与烈重重的咳嗽两声,顺了口气,继续数落道:“孽子就是孽子,连书都没读几天,就学会耍小聪明,还把祖宅都抵押出去!你难道不知道,那些粮行的都是沆瀣一气?你想在他们手中捞得好处,那是在与虎谋皮!哼!怕是后院都是一堆卖不出去的陈粮,只等着发霉发烂吧,咳咳……”

    说到最后,赵与烈又剧烈咳嗽起来。

    听赵与烈这么一分析,张福对赵宸的做法不禁有些动摇,同时,心中也不由对赵与烈佩服得五体投地。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这少爷再精明,终究还是不如老爷高明,看问题看得透彻,看得深远。

    这么多粮食砸在手上,宅子和铺面全都抵押出去,这下可真的要出大事了。

    被老爹数落了一顿,赵宸很不爽,撇撇嘴道:“既然父亲你认为我会亏本,那索性等我们倾家荡产之后,一起露宿街头好了。”

    说完,赵宸站起身便往后院门外而去。

    “你这孽子,要去何处?”

    但听赵宸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去后院看看粮食有没有发霉发芽发烂,父亲就在这里安心养病,不肖子自己惹来的麻烦,自己会解决好。”

    “孽子,孽子啊!”

    赵宸走了很远,还听到赵与烈在后面抱怨,他却厚着脸皮唱了起来,“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第二十二章 不动如山() 
年纪大了,脾气还这么不好。算了,谁让咱是当儿子的呢,数落就数落吧,你开心就好。

    赵宸前脚刚到后院,赵全便追了过来。

    “小全子,老张头呢?”赵宸手上拿着茶壶喝了口水,悠哉悠哉地问道。

    少爷口中老张头自然是张管家,那这小全子应该就是自己了,可这名字咋越听越像是宫里头太监的名字呢!赵全好想抗议,却也知道抗议无效。

    他委屈巴巴地回道:“张管家在照顾老爷。少爷,听老爷说的……好像很有道理,我们这次的生意不会大亏吧?”

    赵宸没好气地拍了赵全的脑袋一下,总是挨打的赵全也被打出了经验,那就是和少爷保持一定距离,他身子一扭,总算是躲过了赵宸接下来的无影脚。

    赵宸竟被他那滑稽的动作给逗乐了。

    没搭理赵全,他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这恐怕是南宋王朝最后的平静岁月了。

    回过神来,赵宸一本正经说道:“有些事,若你能看到其中正的一面,就勉强算是个人才,不过有可能也是庸才。若你能知其一还能知其二,观察反的一面,摸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天才。可惜啊,有些事,你必须把正反面都看到,还要看到三,甚至是四和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看到的越多越远,才能越好的掌控局势!”

    赵全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自家少爷越来越神经兮兮,不,是高深莫测,最后只好尴尬的问道:“那,少爷您看到几了?”

    “哼哼!”赵宸轻哼两声道:“我什么都没看到,我只需要知道,少爷我是个纨绔恶少,做了个大买卖,等着在家里数钱就行了。”

    “啊?”赵全张了张嘴,彻底无语。都这时候了,少爷还如此信心十足?他是越来越糊涂了。

    发现自己的话简直是对牛弹琴,赵宸也懒得跟他解释,而是吩咐道:“这两天老爷那边的病,先让老张头照看,你给本少爷盯好铺子和仓库里的粮食。咱这几天要做个大买卖,可不能有怠慢,若是事情办砸了,小心本少爷打断你的狗腿!”

    赵全顿时一个激灵,忙不迭的拍着胸口表示,一定遵照少爷的指示,坚决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包少爷满意。

    初秋的天越来越凉快,清风徐徐,吹在脸上甚是惬意。

    城中那处僻静的别院内,那位白衣公子,上午在州府衙门宣读了皇命便匆匆赶回,此刻正坐在凉亭中看书。

    周围的侍卫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唯恐打破了这清幽的气氛。

    “少主。”之前帮忙抬价的男子,又出现在白衣公子面前。

    白衣公子微微蹙眉,目光移开书页,微微抬头望着那男子,目光有几分冷峻,似在怪责来人打断了他读书的思路。

    那男子连忙低下头,抱拳道:“少主在跟州官说了税亩征粮的事情之后,州府已经召集城中的大户商议此事,已有定策。”

    “如何?”白衣公子惜字如金,似乎并不太想多问。

    男子道:“浙江东路,一律都是一亩地征粟米二石。”

    “哦?”白衣公子笑了笑,“竟比朝廷的诏令多了足足一石,这可真敢要!不知这里究竟有何门道?”

    “一石平库米,加三升旧粮折损,再加四升车马耗,另外再有三升苛捐”,男子尽可能详细地解释道:“听内衙中人说,只有大户出二石,一石可退,但粮食须先平仓入库,小户出米不退,补之前几年粮仓亏空。”

    白衣公子啪的一声把书合上,脸上若有所思,说道:“一切果然都在先生的预料中!哼!江南粮仓,十空五六,平时查库不过是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如今要调粮,他们便不得不找补亏空。”

    他话语中颇有些无奈,“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大小官员不但不知为国分忧,反而蝇营狗苟,着实可恨。唉!只可惜世道如此,人心不古,咱也没有力量阻挠,索性由着他们去。我只要如数征缴粮食,完成官家的托付便是了。”

    白衣公子那温和的目光之中时而闪过犀利的光芒,仿佛看透了一切。

    那男子仿佛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少主,之前卑职提起过的那位恩平郡王的后人,这两日在城内收买大批粮食,他甚至敢把家中的祖产全数抵押,进购了数万石粮食回去。卑职猜想,怕是这位赵公子真是从什么渠道提前得知了开战的消息。另外,卑职听说,城中很多大户人家,都在之前几天把粮食卖给了他。”

    “是吗?”白衣公子突然面露微笑,“这倒是有趣了。”

    男子察言观色,看自家公子生出了几分兴趣,又请示道:“那少主是否要借助官府的力量,来把他的这批粮食抄没?如此……既可以解决大问题,又可避免生乱。”

    白衣公子冷冷的看着男子一眼,双眸之中多了几分怒色。

    “我们是到地方来征收税亩粮食,而不是来干涉地方事务的,先勿论此人是否先得知消息,便是他这股破釜沉舟的气魄,便是普通人所不能及!各家的人没有先知先觉,欺辱新人入行,把粮食都卖给他,那就让他们再买回去好了。我要的是粮食,可不管究竟什么来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正好,让这位大少爷给这些自以为老谋深算的家伙长长教训也不错!”

    “是。”男子不敢再多说什么,恭敬行礼道。

    白衣公子想了想又道:“祝先,你跟我日久,对我的做事习惯也该熟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章法典制,这也是我们能在临安立足的根本。一旦我们做事有欠妥当,你以为会没人把我的事告知于官家?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盯着我们的人可不在少数。”

    “卑职受教了。”男子再次躬身施礼。

    白衣公子这才点点头:“既然明白,那就不要再打扰我读书。去跟州府那边打声招呼,再给他们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我便要带粮启程,也让他们务必准备周全。”

第二十三章 他姓赵() 
韩邵琦一连两夜都是在风月场所夜夜笙歌,放飞自我,好不快活。

    小伙体力虽好,但也经不住连续作战,这不,他白天便在家里呼呼大睡,补充精力。

    这天,他正做着美梦呢,突然被下人给叫醒了。

    起床气很重的韩二公子本要发作,可得知他父亲韩隆跃从州府回来了,赶紧一个激灵从床上爬了起来,最快速度穿戴整齐迎了出去。

    “爹,你回来了?”韩邵琦见到父亲后,小心脏扑通扑通的,再加上这一阵子不知节制,身体有些发虚,以致他站在老爹跟前时,双腿微微发软。

    这也难怪,这家伙这两天的所作所为都瞒着老爹,而且还挥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